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獨占金枝 第467章 葉家舊事(五K+)

《獨占金枝》第467章 葉家舊事(五K+)

意識到這一點之后,秋月臉上旋即出了惋惜之搖頭,無奈道:“可阿云本沒有注意到這香味本,只同我說香味香的很,至于是什麼香,卻是本未曾提及。”

林彥聽到這里再次沉默了下來:……線索似乎又斷了。

季崇言也沒有立時出聲,卻在季崇言開口前再次開口問秋月:“之后呢?還有發生過什麼怪事了麼?”

秋月想了想道:“小姐失蹤前得過這封空白的信,待到小姐失蹤之后,柳家便報了,阿云道老夫人時常起夜,睡的很是不安穩。”

柳老夫人這年歲了,家里又的服服帖帖的,按說一般的事已經不會柳老夫人這般“睡不安穩”了,必是舊事。

若是舊事……林彥沉默了一刻,問秋月:“你在老夫人邊多年,可知柳家……呃……”林彥同季崇言對視了一眼,注意了一番措辭,“同商會之間的一些舊事?”

秋月聽的頓時一怔,不過旋即搖頭道:“商會之事是外事,我是老夫人邊的人,只知曉事……”

便在此時,季崇言忽地出聲打斷了的話,他開口道:“那能影響到宅的商會舊事,讓老夫人就如看到這封信一般睡不安穩的?”

既要商會舊事,還要是能影響到后宅,且還讓老夫人睡不安穩的……如此要求下的事可不會多。

秋月蹙眉,垂眸認真回憶了起來。

“我記得……好些年前似乎有這麼件事,”許久之后,秋月說道,“那時我才進老夫人院子,還是外院丫鬟,所以知曉的不多。只記得那些時日老夫人屋子里的燈都要亮到很晚,有時候甚至要亮一晚上。老夫人會幾個老爺過來商議事,不過雖是商議,每每我們進去添茶時,幾個老爺卻只坐在桌邊喝茶,一聲不吭,只是面上臉不大好,愁眉苦臉的……”

Advertisement

秋月是個聰慧靈秀的子,從的話語中,寥寥數語已經足夠讓季崇言和林彥面前浮現出當時的形。

枯坐愁眉苦臉一聲不吭,顯然是遇到了麻煩,卻沒有什麼對策,若是有對策,哪怕不是什麼好對策,也早出言爭執了起來。

這是一件束手無策的事。

秋月當然知曉季崇言和林彥想要知道什麼,也不會說什麼廢話,再次認真回憶了一番之后,開口道:“那些時日……院子里似乎運進來一批藥材,不過什麼藥材我就不知曉了。”

只是個丫鬟,不是什麼通醫理的,能想到這一些也很是盡力了。

正蹙眉苦思冥想的秋月此時沒有注意對面坐著的季崇言和林彥的臉,自是也沒發現對面那二位就在此時微變的神

“柳家是長安商會中人,涉及的行當不在數,藥鋪也有幾家,只是并不大好。那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我也不知曉。”秋月說到這里,忍不住苦笑,“我想為主家報仇,可這才發現知曉的實在不多。”

“無妨。”對面的兩位對此卻并未出什麼失,兩人對視了一眼之后,起,將秋月送了出去。

待到秋月離開之后,林彥便忍不住開口問季崇言:“我若沒記錯,最早鬧到我們這里的王家最早便是藥商起家?”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秋月自覺自己沒有說出什麼重要之事來,可于季崇言和林彥而言,提及的藥材二字卻讓他們想到了王家。

如此……王家小姐同柳家小姐之間的聯系似乎出現了。

那順著這條線查下去……林彥將手邊先前查到的開封董家、山西劉家等商戶的背景攤開到了眼前。

王家最早靠藥商起家,不過早在數十年前便舍了藥材生意,轉做別的行當了。”

Advertisement

“開封董家、山西劉家也是藥商起家,只是如今都不做藥材生意了。”

“別的倒是與藥商無關了。”林彥看著其余幾家的背景,陷了沉思,“若是僅僅如此,此事似乎與藥商干系不大,也有可能是巧合”

順著這條線查下去似乎再次陷了停滯。

便在此時,的盧抱著一只腳上系著彩帶的鴿子小跑了進來:“林卿,你家紫蘇姑娘來信了!”

……

……

日暮時分,長安城臨街的小酒館里寥寥幾桌的客人正在閑聊說話。

酒館主賣酒,雖也有小食、下酒菜售賣卻到底比不上正兒八經的飯館,這一點,酒館老板娘紫蘇很是清楚。

該做什麼做什麼,能者自然能面面俱到,可做不到,既然如此,會釀酒那便專賣酒的好。

不過也因如此,每到飯點的時候,酒館的生意便不算大好,紫蘇拖著腮幫子,一只手搭在算珠上無聊的撥著算珠發呆,另一只手則下意識的向了自己的腰間。

那是一只香囊,一只味道獨特,專門調配的香囊。

那一日,將紫蘇酒贈予那個外地富商之后等了好幾日都未等到什麼回應,且又打聽到那個風流的外地富商已經隨商隊離開了,便當自己的試探沒什麼用。

可七日前,收到了一只匣子。

匣子里面就有這只香囊,這只香囊的味道十分獨特,只一聞,便聞了出來,是八叔叔調配的那只香囊。

除了香囊之外,還有一封信,紫蘇垂眸,想著算算時間,林彥此時應當收到的信了。

……

……

千里之外的寶陵城,季崇言看著眼前的字條陷了沉默。

對面的林彥此時正懷抱著一只腳上系了彩帶的鴿子一邊著鴿子喂食,一邊開口道:“阿蘇家里的事我倒是清楚……”

Advertisement

對面正看著面前字條的季崇言聞言抬頭看了他一眼,道:“你當然清楚,畢竟有些人幾年前就想著幫葉家翻案了,自是把關于葉家的卷宗都翻遍了。”

這個有些人——林彥鼻子,干笑了兩聲,卻不否認。

冀州葉家世代行醫,懸壺濟世之名整個大周杏林都排的上幾分名號。

當然,行醫的也要吃飯,葉家人丁興旺,不可能人人皆出來為醫,自也需要有人持家族。

比起旁的行當未必能持好,葉家自然就近靠著行醫老本行的行當開始做起了藥商。

這于葉家自是個好選擇,族中擅醫者不計其數,自不會擔心認錯藥、不懂藥之流,且若是自家便是藥商,這開醫問診的本也能降一降。病患信得過葉家的醫,便是小小病自己抓藥自也信得過葉家的藥鋪。

是以,葉家的藥材生意也做的不錯。

葉家之事事發是在十多年前,紫蘇年之時,可事真正開始卻是要上溯至幾十年前的前朝之時了。

“昔年葉家為了收藥材便利,在嶺南那地方買了大批的農田開墾藥田,葉家挑好了藥種,找人種植,而后收藥、賣藥……諸如這般的維持整個葉家。”林彥說到這里,頓了一頓之后,才繼續說道,“葉家生意有了起之后,因本在冀州聲名赫赫,當時的冀州總兵又同葉家頗有,軍中有個跌打損傷之流也是常事,冀州總兵想著未免軍中總有外人進出麻煩的,這軍中藥材供應之事便找個專門合作的藥商好了。”

這一找,以葉家的聲名若是不被冀州總兵看到才是怪事了。

葉家同冀州軍隊的合作便開始了。

這一合作便是多年,兩方一直相安無事,冀州總兵也很是信任葉家,便牽了線,將葉家介紹給了旁的各州軍隊。

葉家自此除了冀州之外又同肅州、梁州以及北州軍隊合作。

“……之后數年一直相安無事,”林彥說到這里,停了下來。

季崇言抬眼看向林彥:事發生至此,這相安無事應當要到頭了。

林彥接下來的話也應證了他的猜測。

“ 十二年后,軍中兵將之間出了些小病,練的過程中,正值壯年、人高馬大的兵將突然手抖拿不。”林彥說到這里深吸了一口氣,看向季崇言,“崇言,你應當明白的,這在軍中不是一件小事。”

一個拿不的兵將上了戰場同自殺有何異?

“事很快變的嚴重了起來,這樣手腳突然發無力的兵將不在數,冀州、肅州、梁州以及北州軍隊都有涉及。”林彥說道,“發生這等事的軍隊同葉家供藥的軍隊如此巧合,葉家自然立時了重點懷疑的對象。”

林彥說到這里,也還是前朝發生的事,葉家卻是在大周建朝以后才出的事,所以,那件事里頭葉家自然摘干凈了。

“葉家杏林世族,名聲赫赫,在民間名聲一向不錯,遇到這等事自是要想辦法自證清白的。”林彥解釋道,“再加上葉家上溯數代都是漢人,也全然沒有理由勾結外人做出殘害同胞之舉,所以這等事發生之后,便是當時的查案員也不太相信葉家會做出這等事來。”

雖說查案員終究是要靠證據說話,可若是上蠻不講理或者私心里便已經認定葉家有問題的查案員的話,葉家怕是連自證的機會都沒有。

如今查案員的態度給了葉家一個機會,葉家自然開始尋找真相。

“后來,葉家找到了此事的始作俑者。”林彥說道,“藥材確實是出自葉家的農田,可運到軍中卻不是葉家負責押運,也不是軍中之人。”

“當年負責押送這些藥材的是臨坊張家。”林彥說道,“如今自沒有什麼臨坊張家了,不過在那件事發生之前,臨坊張家手握數以萬計的運貨馬車、貨船,對整個大周,哦,彼時大靖的河道、道、山道皆十分了解,這等大量件的押送便時常有人通過臨坊張家來押送。”

那等且貴重可能遭遇劫匪之會找專門的鏢局押送,可若不是,似這等大量藥材,又是軍中之,尋常劫匪也不會閑著沒事攔這些東西,是以比起自己押送,尋臨坊張家來押送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即便查案員不覺得葉家會做出這等事來,私心里是信任葉家的,可查案終究是要講證據的,自也不能葉家說什麼便是什麼。”林彥說道,“查案員查證之后去源頭葉家藥田查證了一番,并未發現有問題的藥材,而后夜半突然出手搜查了臨坊張家的運貨據點,卻發現了東西。”

“彼時葉家才送去一批藥到張家碼頭,在碼頭庫房里卻發現了不與葉家送去的藥材不管打包方式還是藥材本都極為相似的藥草,后來經大夫辨認,那是嶺南一種麻蒙草的藥材,這等藥材服用之后會讓人手腳發,渾無力,可其外觀與軍中常用的治外傷的藥材十分相似……”

話已至此,其實已不消再說了,在當時眾人看來就是張家混淆了藥材,讓軍中發生了這些事。

況且,比起葉家上溯數代皆是漢人,張家便不大“干凈”了。

“在眾人看來,張家此舉,讓兵將拿不起兵自是為了讓軍隊出事,軍隊出事什麼人能得益?”林彥搖頭,“自然是匈奴人,可張家卻并非純粹的漢人。”

“張氏族人有不還帶著些許塞外之人特征,且碼頭庫房搬運貨的人手也有不漢人同異族生下之人。”

聽到這里,季崇言恍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對!林彥說到這里,忍不住嘆了口氣:“張氏雖大部分都是漢人統,可總是多夾雜了些異族相貌的模樣,在當時眾人看來就是異類。”

如此,收到了這樣的鐵證再加上張氏族人的異族相貌有做出此事的機,查案員還未開堂審理,便已讓大部分人確信這就是真正的兇手了。

“后來,張氏一族獲罪,死的死流放的流放,曾在中原群商中排的上名號的張氏自然一朝消散。”林彥說到這里也忍不住唏噓,“且這件事的發生,間接的讓原本接漢人與異族人結合之后的百姓再度開始排這些人,覺得這些人是異族人,非我族類。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這些兩族結合的后代境遇都不大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