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武俠仙俠 太平客棧 第三百零九章 一場夢

《太平客棧》第三百零九章 一場夢

武夫和方士的戰鬥,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武夫能否近。若能近,方士陷絕境,若不能近,武夫就會被方士玩弄於鼓掌之間。

巫咸與澹臺雲的手便是如此,澹臺雲第一次近功,一拳打散了巫咸的法天象地,第二次未能近,被巫咸強行放逐。

其實到了長生境之後,勝負的關鍵不在於修爲如何,而在於外之的助力和臨場應變的機謀,所以雙方手,誰也不敢說自己穩勝,最多就是勝算更大一些。

至於巫咸爲何要如此大費周章地放逐澹臺雲來爭取幾個時辰的時間,又爲何要如同他人一般睡,自然有的道理。

另一邊,李玄都則是陷了一個悠長悠長的夢境之中。

呂祖爲了點化盧生,讓盧生在黃粱一夢中經歷人生百年。

五魔教主通過弄假爲真的手段拉長了“鏡中花”開啓的時間,“鏡中花”畢竟是死,沒有意識,時間長短並沒有多大影響,可李玄都並非死,想要讓一位長生地仙的思緒念頭近乎於靜止不,對於只有半數修爲的五魔教主來說,實在太過強人所難,所以他還是效仿呂祖的手段,讓李玄都在夢中度過一個時辰時間。

迷迷糊糊之間,朦朦朧朧之間,似睡似醒之間,李玄都約約聽到好大的雷聲、風聲、雨聲。

雖說雨聲好眠,但李玄都還是在震耳聾的雷聲中、“噼裡啪啦”的雨聲中、呼嘯不絕於耳的風聲中,從一場好睡中緩緩醒來。

他此時躺在一張拔步牀上,所謂拔步牀,又八步牀,乍一看類似於一座四四方方小屋子,可以三面掛帳,只留一面進出,十分封閉,與北方的炕截然不同。

Advertisement

拔步牀一般可以容納兩人,此時李玄都就躺在靠裡的位置,一個子坐在靠外的半邊,依靠著牀架,就著牀邊的蠟燭,單手持一卷書,正自看得神。

這顯然是一間臥房,所以沒有書架、書案等事,也沒有待客的桌椅,反而有配套的梳妝檯和黑檀木雕花的格子櫃,以及一張小圓桌和兩個繡墩,桌上放著一套紫砂茶

再有就是用屏風隔開的小間,供起夜之用。屏風上沒有山水草木,也沒有詩家名篇,反而是繪有一幅“春意盎然”的長卷,此畫大有來頭,乃是前朝大家的《春宵戲圖》,雖然只是臨摹,但也可見臨摹之人的深厚功力。之所以如此,是因爲防火的緣故。傳說火神娘娘是未經人事的子,見得春冊,自然是臉紅耳赤,而逃,這火便燒不起來了。

再看牀前子,雲鬢高挽,顯然已經不是姑娘家,而是已婚婦人,上只穿了中,頗爲寬鬆,約可見幾分春,畢竟此時的屋中只有兩人,再無他人,自然隨意。

子不是旁人,正是秦素。

瞧這架勢,卻是兩人婚多年,已經是老夫老妻了。

聽到李玄都靜,秦素放下手中書卷,轉頭著他:“紫府,你醒了。”

李玄都低低“嗯”了一聲,問道:“我睡了多久?”

秦素手整理了下自己的中,起道:“你這次真是一場好睡,早年的時候,你可從來不會這麼放縱自己。不過話又說回來,如今天下太平了,也該好好歇一歇了。正所謂‘日上三竿我獨眠,誰是神仙?我是神仙。’”

Advertisement

李玄都坐起來,掀起薄被,自然不是穿著“睡,同樣是一。再看這臥房的佈置,談不上公候府邸,只能說是一般富貴人家的水平。畢竟真正的大戶人家安歇時,都會有丫鬟在外間值夜,隨時聽候吩咐,所謂的暖牀丫鬟也不是戲說,這間不大的臥房可裝不下這麼多丫鬟。

就在李玄都愣神的這會工夫,秦素已經穿好外,畢竟不是大禮服,只是家居常服,倒是不必旁人從伺候搭手。

李玄都從牀上起,就穿著一,推開一扇窗,外面的大風立時裹挾著濃重的溼氣吹了進來。窗外是個不大不小的院子,有池塘竹林,還有假山,倒是頗有意趣。

秦素正坐在妝臺前慢慢梳頭,被這大風一吹,髮,不由嗔道:“紫府,你幹嘛呢?”

有詩云:“夢裡不知是客。”人在夢中,不管如何怪陸離,總是難以意識到自己在夢中,不管如何不可思議,也覺得理所當然。

李玄都此時也是如此,喃喃道:“天下太平,誰是皇帝?”

“你這是一覺睡糊塗了不?”秦素失笑道,“你說這話,是責怪爹爹沒給我一個公主名號?還是想做一回駙馬?”

李玄都聽到這話, 突然“記”起了許多事

如今已經是大幽應龍十年,新朝初定,天下太平,道門一統。

當年秦清率領大軍關,橫掃天下,從遼王變了新朝皇帝,立國大幽。李玄都也功整合道門,爲居於三十六位真人之首的道門大掌教。

大幽應龍元年,李玄都迎娶秦素,江湖中不再稱其爲“秦大小姐”,而是紛紛改口“秦夫人”,“清平先生”也漸漸有人提及,取而代之的是“大掌教”、“掌教真人”。

Advertisement

因爲李玄都份不俗,乃是道門之主,分量不遜於人間帝王,自然不能再去做什麼駙馬,於是秦清乾脆不給秦素公主名號,直接不提此事,所以秦素纔有如此一說。

此時李玄都和秦素並未居住在終南山的萬壽重宮,而是居於劍秀山的忘劍峰上,畢竟道門不是朝廷,各宗有宗主,沒那麼多大事要李玄都理,他也樂得清閒,一年中有大半年是居住在忘劍峰上。

至於太平客棧和清平會,被李玄都合併爲清平宗,由裴玉擔任宗主。

在大幽三年的時候,秦素生下了一個兒,按照李家的輩分“謹道如法,長有天命”,是“法”字輩,只是李玄都自己都沒有按照輩分範字取名,更不會非要按照範字給兒取名,而是取名爲李若煙。按照道理來說,晚輩取名應該避諱長輩的名字,李玄都沒有想在取名一事上別出心裁,是李非煙主取了這個名字,因爲膝下無子的緣故,對待這個小孫視若己出,哪怕被石無月取笑是兩個煙煙,李非煙也不在意。

如今李若煙已經七歲,因爲還未人,所以沒有取字,只取了一個小名“曉白”,這個小名倒是寓意頗多,孃親秦素表字“白絹”,外祖父秦清表字“月白”,外祖母白繡裳姓白,至於李玄都,要說的話,可以是懷念張白月。

總之,一家人都很滿意這個小名。

李玄都問道:“曉白呢?”

秦素道:“被的好師兄帶著下山去了,應該快回來了。”

李玄都點點頭,又問道:“今天有什麼安排?”

坐在妝臺前的秦素轉過頭來,眨了眨眼:“大事沒有,雜事卻是許多,興許要忙上一整天。”

秦素故意咬重了“一整天”三個字。

李玄都皺了下眉頭,只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可哪裡不對,又說不上來。

便在這時,房外傳來一個小孩的聲音:“爹爹,爹爹。”

秦素臉上頓時出無奈的笑容:“難怪都說兒與爹爹親。”

李玄都心中生出陌生的覺,上卻應了一句。

然後就見一個雕玉琢的小丫頭推門闖了進來,臉型十分肖似秦素,不過眉眼卻更像李玄都。

小丫頭張開雙手,向李玄都跑來。

李玄都順勢將抱起,視線剛好對上兒的雙眼。

這一刻,不知是不是李玄都的錯覺,他在恍惚之間竟看到兒的雙眼中閃爍著詭異的

小丫頭雙手環住李玄都的脖子,趴在他的耳邊,輕輕吐出一個低沉晦的音節。

李玄都心神一震。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