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農女福妻有點嬌 第181章 表嫂田小草

《農女福妻有點嬌》第181章 表嫂田小草

 “小荷,你沒騙我吧,他全都要?”張風忐忑的看向姜荷,提醒道:“我這次蜂很多,有七十幾斤,裝了一大缸呢。”

 一共有十幾箱的蜂,產出來的蜂,也是很可觀的。

 不知道是不是姜荷的藥水好,他養的蜂都特別好,就連產出來的都比以前要甜一些。

 “你沒聽錯,全都要。”

 姜荷笑嘻嘻的說:“每斤的價格都是三十文,七十斤就是二千一百文,辛苦了大半年,才掙二兩銀子,張大哥會不會覺得不劃算?”

 “怎麼會,太劃算了,幸好你告訴我養蜂呢,小荷,都是你的功勞,你給的藥水好,要不是,我養的蜂也賣不出去。”張風咧笑著說:“到時候我們一人拿一半。”

 養蜂真是太劃算了,不用費太多心思,就能掙二兩銀子。

 “分我一半?”姜荷揚起了眉,回家的時候,立刻就把這事和姜蘭說了,道:“姐,你看未來姐夫多會做人,這就開始討好我們家人了。”

 “他謝你是應該的,你那藥水錢還沒收呢,還有,你找連爺賣蜂,都是你的功勞。”姜蘭覺得張風這麼做是對的,要是沒有妹妹,他一文錢都掙不著。

 “對了,連爺那邊沒欠人吧?”姜蘭關心的詢問著。

Advertisement

 姜荷俏皮一笑,一臉得意的說:“當然沒有,連爺還欠我大人呢。”

 免費教了一個烤鴨,肯定又給十里香酒樓帶來銷量了。

 “姐,明天去縣里嗎?興來哥他們打算開個小吃鋪子,除了賣茶葉蛋,還賣和面呢,我得去湊湊熱鬧。”姜荷非常滿意現在的日子。

 家里的日子越來越好,娘馬上又要給他們添一個弟弟妹妹了,外公一家的日子也是蒸蒸日上。

 聽文爺爺說,方家他們兩個人書讀得也不錯,不求他們考個舉人做,能考上個秀才,也能夠宗耀祖了。

 比如姜貴,早就考上了生,但,考秀才都十年了,也沒考上秀才,看來,這古代考秀才,和高考都不相上下了。

 “去。”姜蘭想也不想的回答道:“看看能不能幫上什麼忙。”

 ……

 “金玲,你怎麼不在家照顧著你爹娘?”姜荷看到趕馬車的是金玲時,詫異了一下。

 “姑娘,我爹的已經好了,我娘的病也已經大好了,謝謝姑娘給的藥。”金玲眉眼之中都帶著輕快,爹的好了之后,家里的笑聲都更多了呢。

 昨天本來就要跟著姑娘去縣里的,可是,娘病了,爹在茶園里又忙。

 姜荷不讓跟著。

Advertisement

 “你應該謝我師父,是我師父給的藥。”姜荷想到自家師父,琢磨著這次去縣里,買點酒,山上的楊梅好了,可是浸泡一點楊梅酒,師父肯定喜歡。

 “胡郎中我們也會謝的。”金玲笑著回答,心底很清楚,要是沒有姜荷這一層關系,胡郎中哪會這麼上心?

 金玲年紀不大,但趕車的技卻非常的好。

 姜荷和姜蘭趕到鋪子里的時候,大舅母一家子都在呢,表嫂田草著大肚子也在給桌子灰呢。

 大舅母馬氏站在灶前,襯的人更矮了。

 方昌則將柴運到后院子里,堆了滿滿一院子的柴禾,看來他們這幾天沒忙活。

 “大舅,大舅娘,興來哥,表嫂。”

 姜荷和姜蘭姐妹打招呼,立刻就忙活了起來。

 “大舅,二舅他們沒來?”姜荷好奇的詢問著,剛拿起柴,就被方昌打斷道:“小荷,你可別拿這個,你要干活就干些輕省的。”

 方昌可知道姜荷繡的花特別好看,還是村里的小郎中呢。

 的手金貴著,怎麼能搬柴呢,萬一刮傷了,姜松非得跟他急眼。

 “沒事。”姜荷想說,沒這麼氣,方昌愣是不讓一點。

 方昌解釋道:“你二舅他們都在家里忙著呢,家順要建房子了,還要做蘑芋豆腐,忙不過來。”

Advertisement

 “大舅,你和外公他們真不來大橋村?”姜荷提議著,大橋村比水口村好太多。

 “我們在水口村好著呢,離得也不遠,再說了,你外公都已經在水口村生活了一輩子,我們家里的田地都在水口村呢。”方昌沒把姜荷當小姑娘,他道:“小荷,你說,我們這鋪子,能掙錢嗎?”

 賣茶葉蛋,和面,也不賣包子饅頭什麼的。

 “肯定掙錢啊,茶葉蛋不是買的人多嗎?這包子饅頭吃膩了,可不得換點別的吃吃。”姜荷覺得興來哥這鋪子還是很有前途的,逛到灶臺前,看到大舅娘馬氏把灶臺前的干干凈凈的,今天沒開業,買的面也不多,就先做給自家人試試味道。

 “大舅娘,表嫂,你們這面除了辣醬和榨菜,就沒別的了?”姜荷看到擺著兩個碗,一個辣椒醬,一個炒過的榨菜。

 “還要什麼?”馬氏一臉茫然的看向姜荷。

 表嫂田小草問:“小荷,你覺得還需要加什麼嗎?”

 做這個面鋪子的時候,田小草和方興來都是商量好的,方興來沒事的時候,也來幫忙,有事的時候,就和婆婆馬氏兩個人,足夠了。

 “可以再來點黃豆啊,花生米,還有醬。”重點在醬。

 哪怕是素面,加點醬,那也更香一些。

 “還有,可以煎點荷包蛋放在旁邊,要是別人想加荷包蛋也能加。”姜荷補充著,想著后世那些各種各樣的面店,里面的配菜可是多的很。

 “這加了荷包蛋,可不得加錢,有人吃嗎?”馬氏可真沒做過這些事,因此,看向兒媳婦田小草。

 田小草想了想,說:“娘,我們聽小荷的,把本配菜多弄一些,口味也更多一些。”

 “這條街,面鋪子還有嗎?”姜荷又問。

 田小草搖頭說:“我特意挑的這條街,沒有面鋪子,最近的都隔了一條街。”

 “那就好,不過,既然要做,就得做得特一點,比如面湯用骨頭湯吊著,那味道肯定不一樣。”姜荷提議道:“大骨頭可以熬滿滿一鍋湯,算下來,一碗面也加不了多本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