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重生異能 末世重生之涅槃 第三百一十一章共生體

《末世重生之涅槃》第三百一十一章共生體

第三百一十一章共生

林鸞怔愣了一瞬,立刻問出之前的疑,“這是您的孩子”

“不是”章博士否認道,“那隻是為了掩人耳目而對外宣稱的。”

既然已經明確要跟對方合作,他也不準備再

章博士俯下手掀開孩子的薄被,摘掉他的帽子,讓他完全暴在林鸞眼前。

“他是個非常重要的實驗

那孩子果然長的很瘦小,看著隻有三四個月大,臉暗淡發青、皮鬆弛無,像是營養不良一般消瘦的很,然而更讓人驚異的是,他那一雙凹陷的眼睛竟布滿了紅,瞳孔也

見此,林鸞神驟然一凜,“喪

“不,他並不是喪”章博士搖頭,“準確的說,他是喪和人的共生。”

“共生”林鸞皺眉不解。

“簡單來說,就是這孩子的裏同時存在了兩種能量。”章博士解釋道,“一種,是十分罕見的修複治愈能量;另一種,就是喪病毒的染吞噬能量。而這兩種能量在他的已經達到了一種平衡,二者互不相讓,又無法相互攻克。”

林鸞追問“那你們是怎麽發現他的”

半人半的共生活了兩世還是第一次聽到見到。

“發現他實屬巧合。當時我讓人抓了一批喪準備做試驗用,結果發現其中一隻的肚子特別凸起,解剖後才發現它的子宮裏還有一個活嬰,當時他就已經是這種共生況。而且奇異的是,他腦中沒有任何的能量結晶,兩種能量完全融的每一個細胞之中。”

Advertisement

章博士進一步解釋,“之後隨著孩子不斷長大,他的兩種能量也在持續增長,還都出現了變異。不僅是治愈能力,比已知的治愈能力最強的係異能者更強;就連他的病毒,也比三級喪攜帶的病毒更活躍,更吞噬和傳染

“我曾試著從他的中提取出蘊含治愈細胞的清,分別注普通喪、一級變異喪和二級變異喪中,結果發現,清對普通喪病毒的治愈效果達到了百分之八十,對一、二級變異喪病毒的治愈效果也達到了百分之三十和百分之十。而提取出的攜帶喪病毒的清,則能夠在五分鍾之讓一隻普通喪進化二級變異喪

林鸞聽了這些,一臉錯愕。

看著躺椅上自顧揮舞著小手,裏咿咿呀呀的孩子,滿心都是震驚。

誰能想到,這才幾個月大的孩子竟蘊含了如此大的能量,而這兩種能量,則有可能給人類發展帶來完全相反的兩個極端。

想到這,林鸞不由地問“那隨著他不斷長,的兩種能量有沒有可能會失去平衡”

“我曾經在他的中注過提升喪病毒活躍的催化劑,結果發現中的治愈能量也會隨之相應的提升,所以目前他的兩種能量是達到了一種齊頭並進的平衡狀態,但並不排除將來會有失衡的一天。”

Advertisement

章博士出一手指逗著孩子,讓他練習抓握,一邊道“不過這不是關鍵,現在的關鍵是如何讓這孩子活下去。”

“什麽意思”林鸞不解。

章博士繼續道“這孩子現在已經有八個多月了,可相較於同月份的孩子,他的發育明顯遲緩。三個月前他還能喝一些,但三個月後,不論是還是嬰兒輔食他幾乎都不吃了,就算勉強喂下去,最後他也會反胃,全部嘔吐出來。”

“為什麽會這樣”

“是他的喪病毒在作祟,導致他的本能地排斥這些食。”

“那他要靠什麽為生”

“我們試了很多辦法,最後發現他隻能接兩種東西。一種是晶,晶中蘊含的能量能補充他長所需,可他還太小,無法自行吞咽晶,更不會利用異能吸收,所以最後隻能給他喝用晶研製的異能補充劑,越高效的補充劑,他吸收的也越好。”

林鸞聽到這,終於明白為什麽博士會向討要異能補充劑了。

但是目前異能補充劑還是稀罕,一般的中小基地基本不備研製異能補充劑的條件,更別說是高效的異能補充劑了,所以價格普遍高昂,如果靠這個喂養孩子,恐怕沒幾個基地能負擔的得起。

不過這對來說,卻不是什麽難事,晶溶恰好能解決這個難題。

Advertisement

“那另一種東西是什麽”林鸞好奇追問,覺得那恐怕也不是個正常的東西。

“另一種”章博士微蹙起眉,頓了頓才道,“是活人的鮮

這話讓林鸞足足愣了三秒才反應過來,將目投向章博士纏著繃帶的右手掌,聲音微啞“你剛剛用自己的在喂他”

難怪他的臉那麽蒼白,儼然是失過度造的。

章博士不以為意地看了看自己的手,點頭道“這孩子了就會哭,他的哭聲對喪有一種奇特的吸引力。我專門監測過,當他激哭喊的時候,病毒的活躍度會達到峰值,隻要他一哭,方圓百裏的喪都會匯聚過來。之前我們一直都是高價購得異能補充劑給他喝,但這一路過來,補充劑都消耗了。剛才他又哭鬧不止,我隻能先這樣安他。”

滿足的是孩子病毒的需求,這麽做實屬迫不得已。

“知道鮮能喂養他的人,除了我以外,就隻有另一個假扮我妻子的助手知道,不過意外染了喪病毒,在幾個小時前已經犧牲了。”

章博士邊說,邊鬆開孩子的小手,作嫻地將薄被重新給他包裹好,這才轉過頭看向林鸞,語氣鄭重。

“現在你也知道了,我希你能夠把孩子安全的帶出去,因為我堅信他會是人類未來的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