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回到宮里,經皇后提醒才想起來蘇玉是駙馬人選。
被他一折騰,駙馬變弟,婿變兄弟。
李世民懊悔不已。
“皇上不必懊惱,臣妾已有主意了。”
長孫皇后壞笑。
“你有主意了?”
李世民大喜。
“嗯,臣妾已經想好了如何算計蘇玉。”
皇后得意地笑道。
蘇玉剛回到蘇家莊門口,突然打個噴嚏。
“公子,有人想你了。”
雪姬嘟噥道,吃醋了:肯定是那個巫云狐貍,惦記我的公子。
蘇玉又打一個噴嚏。
“公子,有人罵你。”
雪姬咯咯笑道。
一個是噴嚏有人想,兩個噴嚏有人罵。
蘇玉奇怪道:“誰在罵我?沒道理啊。”
不說蘇玉回蘇家莊歇息。
太極殿里,李世民坐下來,心舒爽了許多。
既然長樂還能嫁給蘇玉,那其他事都好說。
“今日還有兩件事,我給觀音婢說說。”
李世民笑道。
二人對坐,墨玉掌燈。
“今日喝酒時,蘇玉那小子突然說想見見李二,朕問他,你覺得李二長什麼樣?你猜他說什麼?”
李世民笑道。
“不會是和你一樣?”
皇后以為餡了。
“不是,他說李二應該是虎背熊腰、目、有萬夫不當之勇。”
李世民大笑。
皇后哈哈大笑:“臣妾為何不知皇上有萬夫不當之勇?”
笑完后,李世民頓了頓,突然深沉:“觀音婢,你可知蘇玉如何評價朕?”
“評價皇上?他又不認識皇上。”
皇后奇怪。
“正是不認識,所以評價才真實。而且,你知道的,蘇玉所說的話從未錯過。他說,朕日后是流傳千古的明君,而且,朕有貞觀之治。”
李世民欣喜地說道。
從秦朝以來,能稱為治世的不多:文景之治,貞觀之治。
其他什麼中興、治世都是假的。
李世民沒想到自己的貞觀居然能列為治世。
觀音婢拿起茶,敬道:“臣妾以茶代酒,恭喜皇上。”
李世民拿起茶對飲一杯。
“不過,朕覺得這個貞觀之治應該是蘇玉的。”
李世民放下茶盞說道。
皇后知道李世民的意思,因為有蘇玉的出謀劃策,所以才有了貞觀之治。
如果蘇玉不幫忙,那就沒有貞觀之治。
是這個意思。
“所以臣妾才說將長樂許配給他。”
皇后更加堅定要把兒嫁給他的想法。
“那就要看皇后的妙計了。”
李世民笑道。
“皇上這一酒氣,回來的路上沒有遇到魏征吧?”
皇后擔憂地問道。
“哎,一路小心翼翼,還是在承天門到了。”
李世民搖頭嘆笑。
“那明日早朝,臣妾還請皇上.....”
皇后馬上勸李世民不要罵魏征田舍翁什麼的。
“觀音婢,此事無須多言,蘇玉教過朕了。”
李世民笑道。
“啊?教過了?蘇玉說了什麼?”
皇后問道。
“明日便知。”
李世民得意地笑道。
“皇上,你總是拿著蘇玉出的鬼主意戲耍朝中大臣。”
皇后笑道。
當晚,李世民就在皇后寢殿歇息不說。
..........
卻說平康坊花魁巫云姑娘從酒樓回到平康坊,進了滿月樓。
平康坊88樓,這滿月樓是最好的一座樓。
當然是因為有巫云這個絕無雙的子鎮樓。
回了房間,關起門窗,謝絕訪客。
巫云讓丫鬟秋夢研墨,將蘇玉誦的兩首詩寫出來。
這個巫云也算是個雅人,平日里喜歡和文人客辦詩會。
詩會上撥得頭籌的詩詞寫下來,然后在長安城流傳。
那些有才華的文人客,只要參加巫云舉辦的詩會,第二天就能名長安,天下皆知。
“姑娘,磨好了。”
秋夢說道。
巫云的記憶力極好,過目不忘,過耳不忘。
今日蘇玉誦之后,便記下了。
《詠柳》《春江花月夜》,兩首詩寫完,巫云驚嘆不已。
“這位蘇太白公子真是絕世之才,隨口誦的詩詞居然如此妙,不輸于四杰。”
秋夢笑道:“姑娘,或許這個蘇公子是家里已經做好的詩呢。”
“即便是家中已做好的詩,那也是絕世之才。況且,連他的婢都能誦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詩句,真是不可思議。”
巫云驚嘆。
“姑娘,這兩首詩明日要在長安城流傳嗎?”
秋夢問道。
“自然是要的。我舉辦詩會以來,從未見過如此名篇。這兩首詩流傳,蘇玉此人必定名長安,長安第一詩人的名頭,非他莫屬。”
巫云很確定。
“那我去安排。還有,蘇公子婢的詩也要嗎?”
秋夢問道。
巫云想了想,說道:“要,也讓長安城的文人看看,蘇公子家的婢是何等的才華。”
“是。”
拿了巫云的詩,秋夢去安排。
打開窗戶,看著樓下的燈火,巫云倚窗而,風吹過發鬢,絕似一副人思春圖。
樓下路過的人抬頭看見,驚呼好。
巫云見樓下聚集的人多了,起關了窗戶,褪去羅,一白似雪水,躺在床上,想著蘇玉的模樣沉沉睡去。
........
不說巫云思念蘇玉。
李世民第二天早朝,坐在龍椅之上。
魏征站在底下,瞄了李世民一眼,甚是得意。
換作往常,李世民此時早已皮疙瘩起了一。
可今日他已有蘇玉的錦囊妙計,非但不怕,還對魏征微微頷首微笑。
魏征心驚:皇上非但不怕,甚至有點想笑,難道又有埋伏?
高公公扯著嗓子:“皇上有旨,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劉政會出來拜道:“皇上,昨日打底庫開張,已有百姓存錢,總計一千三百萬貫。”
那些世家大族沒想到居然存了這麼多錢。
他們家里頂多十幾萬貫罷了,多一點的就是幾十萬貫。
百萬貫家私的世家沒幾個。
“不知哪里的大戶,這麼有錢?”
禮部侍郎崔游嘀咕道。
李世民點頭笑道:“很好,有了第一家,就在開第二家。之后是荊州、益州、揚州、徐州、幽州,這幾個地方都要有。此乃利國之舉,不可怠慢。”
“微臣遵旨。”
劉政會退下。
“眾位卿,今日還有其他事嗎?”
李世民微微笑道,故意目視魏征。
噫,居然看我?
難道真有埋伏?
程咬金看見了,和秦瓊低聲嘀咕道:“叔寶,皇上今日有古怪,居然敢盯著魏老頭看。”
山前燈火欲黃昏,山頭來去雲。鷓鴣聲裡數家村,瀟湘逢故人。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如今憔悴賦招魂,儒冠多誤身 ----辛棄疾 天下第一大幫江左盟的宗主梅長蘇化名蘇哲來到帝都金陵,同時也帶來了一場場風波與一團團迷霧。 具有雙重身份的貴公子,爭嫡中的太子與親王,手握禁軍的國中第一高手,統率南境鐵騎的美麗郡主……周旋在這些權高位重身份不凡的人之間,爲什麼反而是行事低調的蘇哲成爲了所有事件的核心? 掀起狂風巨濤的那隻幕後之手,會不會就是前一波惡浪席捲之後留下的泡沫? 他的身份,究竟是雪夜薄甲逐敵千里的少年將軍,還是病體支離年壽難永的陰沉謀士? 他重回舊地再遇舊友,他翻雲覆雨機關算盡,到底是想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的? 這是一個既有晦暗陰謀,也有兄弟情義的故事,在這個故事沒有走到最終結局之前,也許你,也可以左右它的走向……期待你的觀看,更期待你的意見哦~~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難承其重,定奪其冠。邊城少年擡頭的那一天,滿眼帝王將相冠冕不正,於是揚刀開始了獵冠的征程。這是一個以君王爲獵物的故事!
朱元璋:“一群貪贓枉法之輩,朕要殺光他們。” 韓度:“陛下息怒,與其殺了,不如廢物利用,壓榨乾淨他們的剩餘價值纔好。” 朱元璋:......
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相,相而優則大國。中華民族有一個共同的大國夢,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亦或者過去,我們都應該為之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