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國公,我去見皇上,你找個地方自己躲躲吧。”
李靖還有急事,不能跟程咬金扯淡。
“沒事你去吧,俺老程這里,找個地方瞇一會兒。”
程咬金大搖大擺,在宮里找個地方睡覺。
李靖走到書房,高公公剛出來。
“衛國公,有事嗎?”
高公公問道。
“急事。”
李靖停下了腳步,書房不能闖。
“隨我來。”
高公公推門進去,說道:“皇上,衛國公來了。”
李世民把賬本藏在書下面,起問道:“衛國公來了,有何事?”
自從和蘇玉合資開了大保健藥鋪,日進斗金,李世民新增了一個好:躲在書房看賬本。
“皇上,楊岌出事了。”
李靖從袖子里拿出楊岌的書信。
這封信由老仆送到了長孫無忌手中。
當年長孫無忌在幽州時,和楊岌算是有點。
所以楊岌托老仆找長孫無忌送信。
長孫無忌看過后,覺得自己給皇上不妥。
所以轉給了李靖。
因為李靖是兵部尚書,他送進去合合理。
也省得朝中大臣說長孫無忌結黨營私。
李世民心中一驚:楊岌出事了?難道甘州城被襲擊了?
連忙拆開信件,李世民覺得不可思議。
怎麼會發生如此離奇的事。
“楊岌與趙國公有故舊之,這信本是送給趙國公的。”
“他怕朝中議論,所以托微臣送進來。”
李靖解釋道。
李世民愁眉不展,自己好不容易提拔一個正三品的寒門將軍,卻出現了這樣的變故。
“楊岌是正三品,廣武縣令沒資格審問他。”
“算著時間,應該明日會到長安城。”
“到時候肯定是大理寺審問。”
李世民搖頭嘆息。
李靖明白李世民的擔憂。
那大理寺卿是滎鄭氏鄭浩,他對朝中的寒門子弟從不留。
如果進了大理寺,楊岌肯定會被坐實。
“這下頭疼了。”
李世民嘆息。
“皇上,不如將楊岌攔下,暫不回京?”
李靖建議。
李世民搖頭:“哼,你太小看那些世家大族了。他們可是耳目通天,發生了這樣的事。恐怕他們彈劾楊岌的奏折已經寫好了。”
寒門子弟沒有罪過的,他們尚且羅織罪名。
楊岌這個事百口莫辯,他們不往死里打才怪。
這些人的眼線遍布,李世民周圍都被查出好幾個。
這也是為什麼李世民去蘇家莊只帶上云一個心腹。
“這些大族也該理下了。”
李靖順口說了。
說完就覺得唐突,這不是他一個臣子該說的話。
“微臣失言,請皇上恕罪。”
李世民擺擺手,說道:“你是朕的肱之臣,沒什麼好忌諱的。”
“楊岌的事,你想想辦法。他一個正三品的大將軍,怎麼可能劫殺一個村店的掌柜。”
說出來誰都不會信。
“微臣遵旨。”
李靖退出書房,匆匆忙忙找長孫無忌商議。
李世民在書房里,拿著賬本,突然覺索然無味。
好不容易提拔一個寒門將領,卻出了這茬子事。
高公公知道李世民心煩,不好說話。
第二天早朝。
李世民坐在上面,底下世家大族從進門開始就頭接耳,似乎在串通。
程咬金今天耳朵有點紅。
秦瓊取笑道:“知節,聽說昨天你又被弟妹追進了皇宮?”
“噫?是不是李藥師告訴你的?你家伙怎麼不嚴實。”
程咬金覺很丟臉。
“承天門的士兵都看到了,我能不知道。你耳朵是弟妹揪的吧。”
秦瓊笑道。
程咬金捂住耳朵轉過去:“不是,昨晚上蚊子咬的。”
“花酒不是能驅蚊嗎?為何還被蚊子咬了。”
秦瓊打趣道。
程咬金只當沒聽見。
其實也沒啥丟人的,好幾回了,見怪不怪。
“皇上有旨,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高公公喊道。
早朝開始。
大理寺卿鄭浩果然站出來,稟道:“啟奏皇上,冠軍大將軍楊岌,在赴任甘州途中,殺人劫財,證據確鑿,現關押在大理寺。”
“昨夜,微臣連夜審訊,并人證證,肯定楊岌殺人劫財。”
“微臣以為,按大唐律令,楊岌當問斬。”
李世民已經猜到了這個結果。
這些世家大族恨不得把朝中所有寒門斬盡殺絕。
李靖駁斥鄭浩,說道:“皇上,楊岌乃是正三品的將軍,沒有圣旨,沒有兵部尚書在場,你如何連夜審訊?”
鄭浩冷笑道:“李尚書,楊岌是朝中大將軍。被害人是升斗小民。如果兵部在場,只怕會扭曲唐律,枉法縱容。”
李靖和鄭浩你一言我一語,爭吵非常激烈。
李世民知道楊岌不可能。
朝中其他大臣不清楚況,不好。
長孫無忌走出來,稟道:“皇上,此案疑點頗多,需要三司推事。”
“楊岌為朝中大將,豈有搶劫鄉野客棧的道理。”
“況且,楊岌正三品大將軍,怎麼能由大理寺一家說了算。”
三司推事,是唐朝審理大案時的一種審判制度。
三司說的是:史臺、刑部、大理寺
三司推事由大理寺卿會同刑部侍郎、史中丞共同審理。
唐以大理寺為中央最高審判機關,審理中央百犯罪與京師徒刑以上案件,和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
這次犯案的是楊岌,正三品,移送大理寺沒錯。
但是同時,刑部如果發現疑點,可以駁回重審。
史臺為中央最高監察機關,負責監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也參與某些案件的審判。
相當于是監督大理寺和刑部辦案公平公正。
“趙國公和楊岌有故舊之,偏袒楊岌有可原。”
“但是楊岌殺人是實,不能枉法。”
鄭浩冷冷說道。
長孫無忌無言以對。
和楊岌關系好,此時了把柄。
這樣的大案子肯定要三司推事。
李世民猶豫是因為刑部侍郎也是五姓七的人。
那就只剩下史中丞張玄素是個公正之人。
李世民問張玄素:“史中丞以為如何?”
張玄素說道:“臣以為楊岌乃是朝廷大員,此案又是人命司。應該三司推事。”
“大理寺卿鄭浩私自審問無效。”
朝廷的大臣知道這個張玄素執法公正,不好多說。
“好,那就三司推事。”
李世民做了最后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