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九重紫 第70章 求助

《九重紫》第70章 求助

 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有時候很奇妙。

 竇昭自認為看,為人冷漠;紀氏謹言慎行,行事縝,又是長輩,竇世英委托照顧竇昭,在竇昭面前不免要正率下,兩人之前關系雖好,卻稱不上親。可自從得了那盆十八學士的茶花后,紀氏再看竇昭,就了幾分長輩對晚輩的矜持,多了幾分志趣相投的親昵。

 每次授完課,總會留竇昭說幾句話:“這十八學士你是從哪里得來的?”

 “上次爹爹修繕東院的時候,派人到江南采買花木,有人拿了這十八學士重金兜售,我瞧著是真的,就買下來了。”前世,邊都是喜歡賞花、簪花的人,卻沒有誰喜歡種花,這一世,竇昭好不容易遇到個也對蒔花弄草興趣的人,很喜歡談論這些,“我還托他給我找了兩株六角大紅,一株赤丹,一株丹,一株茶梅。”又道,“六伯母喜不喜歡建蘭?我還讓他幫我尋幾株實生苗來。”

 “你還會養建蘭?”紀氏杏目圓瞪,“你怎麼會養建蘭?”

 竇昭這才驚覺自己說,忙道:“我不會養蘭。不過,我在爹爹的書房里看到過一本蘭譜,覺得很有意思,就想照著那上面的方子試著種幾株建蘭,看能不能。”然后笑道,“不試試怎麼知道行不行?說不定能養出竇氏建蘭呢!”

 前世,最喜歡建蘭,特別是素心建蘭,覺得它花容端莊秀,素雅高潔,又隨遇而安,到哪里都能養活,略微用些心,甚至能開兩、三季花。

 紀氏很想看看這本蘭譜,話到邊,又忙咽了下去——蘭花名貴,在一些世代養蘭的人家里,養蘭的的技巧如傳家的手藝,甚至是傳男不傳的,誰知道西竇的這本蘭譜是怎麼得來的?與其不顧廉恥地從不懂事的竇昭那里窺視西竇的蘭譜,還不如讓竇昭送自己幾株蘭花。

Advertisement

 “我等著你的竇氏建蘭。”笑道,“只是到時候可別忘了送幾株給你六伯母。”

 竇昭見紀氏不再追問養蘭的事,舒了口氣,連聲保證:“一定,一定!”

 紀氏和去看那兩株還在花期的建蘭:“你是怎麼讓它一直開到現在的?”

 竇昭再不敢賣弄,笑道:“我就是試著將它養在了暖房里,沒想到能一直開到現在。現在還不知道為什麼能開這麼長的時間,我派了得力的丫鬟每日照應,記錄下每日的變化,應該能找到緣由。”

 紀氏大為贊嘆:“從前只知道你讀書用心,沒想到你養花也能這樣下功夫。”

 “反正都要花功夫,何不盡心盡力地做到最好?”竇昭笑道。

 紀氏不住地點頭,贊揚之溢于言表。

 有小丫鬟急急匆匆地跑了進來:“六太太,四小姐,環九生了。”

 竇昭和紀氏都出驚喜的表,異口同聲地問那小丫鬟:“生了個小姐還是爺?環九可平安順利?”

 小丫鬟忙笑道:“環九生了位公子,母子平安。”

 兩人不約而同地雙手合十念了聲阿彌陀佛。

 念完,又覺得有趣,不相視而笑。

 紀氏建議竇昭分一盆建蘭給黃氏做賀禮:“是長房長孫,到時候肯定很多親友去道賀。說不定淮安黃家也會來人。江南蘭的人比較多。”

 竇昭有些意外。

 紀氏一向低調,可這些日子卻一反常態,事事都把推到前頭去。

 直到晚上臨睡前聽到海棠嘀咕“四小姐冬恐怕要全部重做”時才明白過來。

 自己也到了說親的年紀。

 最終送了幾匹錦緞作賀禮。

 紀氏怒其不爭,暗暗自省,覺得是自己把竇昭教了這個樣子。

Advertisement

 王嬤嬤就笑道:“四小姐這才是寵辱不驚,太太應該高興才是。”

 “是啊!”紀氏沮喪地應道,“可越是如此,我就越是舍不得讓就這樣被埋沒了。”

 九九重節竇府花宴時,一直把竇昭帶在邊,偶爾會讓給德高重的長輩沏個茶,遞個帕子什麼的。

 竇昭明知道紀氏在干什麼,但生好強慣了,實在是做不來那自毀聲譽的事來,只好笑盈盈地接那些長輩“穩重大方”、“聰明伶俐”之類的稱贊,儀姐兒和淑姐兒和相比,就顯得一個太過浮躁,一個太過木訥。

 二太夫人在一旁但笑不語。

 柳嬤嬤就低聲道:“您看,要不要請六太太去幫忙看看那山扎得妥不妥——六太太是江南來的,肯定比我們見得多。”

 二太太很不高興,但紀氏是的兒媳婦,就算是最心的老仆,也不想讓紀氏在柳嬤嬤面前沒臉。

 “這是壽姑的本事,”二太夫人瞥了柳嬤嬤一眼,道,“要怪,就怪那些人沒把儀姐兒、淑姐兒教好。”

 柳嬤嬤忙低頭應是。

 二太夫人扶著三堂嫂的手去了筵請的花廳。

 平時都是由六伯母扶著二太夫人的。

 竇昭見紀氏水波不興的面孔,在心里暗暗嘆息了一聲。

 如果說從前不知道二太夫人的用意,今天目睹了二太夫人和紀氏之間不見煙火的劍拔弩張之后,猜到幾分。

 王家不能的婚事,趙家遠在千里之外,不可能把嫁到西北去,父親畢竟是男子,的婚事多半還是會求了東竇幫忙。而二太夫人明顯的不想讓搶了儀姐兒和淑姐兒的風頭,不想嫁出去的樣子。

 想到記在名下的西竇的那一半財產,也是做過宗婦的人,很能明白二太夫人的考慮——與其拒絕踏破門檻的人得罪了人,還不如把靜悄悄地把嫁給對竇家有利的人,或者是把留在竇家,好吃好喝地供著,哄了把名下的財產分給竇家的子侄。

Advertisement

 好在雖然二太夫人有的張良計,也有自己的過墻梯。卻不必讓紀氏夾在和二太夫人之間左右為難。

 送走了客人,竇昭請二太夫人幫說項:“……我想像六伯母那樣,做個學識淵博的人,六伯母也說好。因而我寫了信給父親,請他同意讓我繼續讀書,請個西席在家里坐館。父親到今天還沒有回信,我怕太太從中阻攔……”

 二太夫人看了眼面上閃過一錯愕的紀氏,笑道:“你年紀還小,正是讀書的時候。你放心,這件事有我做主,王氏不會說什麼的。”

 竇昭高興地向二太夫人道了謝。

 紀氏嘆著氣輕輕地拍了拍的手,親自送上了馬車。

 二太夫人不想張揚,沒等竇世英回信,已吩咐竇世榜悄悄給竇昭找個先生:“……不能是真定附近的人,學問一定要好,要能讓壽姑有興趣一直學下去。”

 竇世榜不解:“壽姑又不用去考狀元。”

 二太夫人道:“我們花了銀子難道還請個不學無之人回來不?讓別人知道了竇家的面何在?竇家族學的名聲何在?”

 可也不必請個不知底的人回來吧?

 竇世榜在心里嘟呶著,卻不敢多問,恭聲應“是”,找了幾個可靠的管事幫著給竇昭找西席。

 盡管如此,竇昭相貌出眾,舉止大方,穩重得的名聲還是傳了出去。

 很快就有人家來說親。

 二太夫人以“年紀太小,最也要等到及笄”為借口全推了。

 祖母聽著有些擔心,私下對紅姑道:“及笄,是不是太晚了?適齡的公子只怕都已經定了親。”

 紅姑寬祖母:“我們壽姑這樣漂亮能干,還怕找不到好婆家。真定縣沒有,難道京都還沒有嗎?”

 “這倒也是。”祖母安下心來。

 竇昭知道了暗暗好笑。

 好像沒有一個人提及魏廷瑜。

 若是能想個辦法從舅舅手里拿回當初的信就好了……這樣一來,和魏家的婚事就算是徹底告吹了。

 竇昭想起自己的兒

 好像永遠存留在記憶里,還是十四、五歲模樣。

 的心驟然間就低落下來。

 去紀氏那里上學的時候竇昭怏怏地靠在車廂里的大迎枕上。

 走得好好的馬車突然在喝斥聲中猛地停了下來,竇昭和海棠、秋葵等人一個趔趄,滾了一團,外面就傳來一個孩子清亮又帶著幾抖的聲音:“竇小姐,求您救救我爹爹!”

 竇昭聽得心中一

 既然說是“救”,肯定很危險。

 安分守己的百姓能有什麼危險?

 素不相識,無意攬事,吩咐海棠:“讓車夫快點趕路,別耽擱了功課。”

 海棠忙將竇昭的話傳給車夫。

 車夫揚鞭就要趕路。

 攔車的小姑娘卻雙臂大張,站在巷子中央不讓。

 車夫只好小聲地勸那個小姑娘:“我們家小姐還未及笄,自己的事都要家里的長輩做主。你有什麼冤,直接到衙門前擊鼓就是了,我們小姐能幫你什麼忙?”

 小姑娘倔強地站在那里。

 跟車的婆子跳下去拉那小姑娘。

 小姑娘卻紋

 婆子臉漲得通紅,喊人幫忙。

 車夫和另一個跟車的婆子都下了車。

 小姑娘朝著竇昭的馬車直嚷:“四小姐,我求求您了,我爹是被冤枉的,他們說我們通匪,可我爹本主就認識那麼個人,我爹的朋友來家里做客的時候,都是我幫著沏茶沽酒,我爹的朋友我都認識。四小姐,我求求您了!”說著,“咚咚咚”地給竇昭磕起頭來,任三個大人怎麼拉也拉不起來。

 ※

 2月17日的更新。

 (*^__^*)

 我是勤勞的小蜂……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