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九重紫 第154章 決定

《九重紫》第154章 決定

 不幾日,京都迎了冬天里的第一場雪。

 遠在四百里開外的真定,也是寒風呼嘯,大雪紛飛。

 前幾天有田莊的管事來送年事貨,敬上了兩張雪貂皮,做比甲了點,鑲邊又怪可惜的,竇昭思來想去,決定給祖母做個風領,再做頂挖云秋香的昭君套,正好過年的時候用。

 天氣冷,也沒有什麼事,甘幾個就陪著竇昭坐在室臨窗的熱炕上做針線。

 素心輕手輕腳地走了進來。

 “小姐,”朝著竇昭眨了眨眼睛,笑道,“前幾天田莊送來的賬目有些不對。”

 甘幾個一聽,立刻退了下去。

 素心這才從懷里掏了封信出來:“小姐,是陳先生讓人送回來的。”

 竇昭有些張地接過了信。

 事已經過去八、九天了,京都那邊卻一直沒有什麼消息過來,看似悠閑,實則心里時時惦記著,晚上常常輾轉反側睡不著。

 一目十行地看完了信,竇昭不自地長長松了口氣。

 在旁邊忐忑不安地關注著的素心見了,表也不由得跟著松懈下來,旋即出了一個愉悅的笑容:“小姐,段護衛他們,是不是都平安無事了?”

 竇昭點頭,示意素心將旁邊的羊角宮燈點起來。一面燒著信,一邊悄聲道:“梅公子那大勢已定,三七的時候主持了蔣夫人的祭祀,陳先生和段護衛他們過幾天就會回來了!”

 素心這樣沉穩的人,聽說陳曲水他們很快就能回來,也不住歡喜雀躍:“這就好,這就好!”

 竇昭看著高興的樣子,忍不住笑起來,道:“你去跟陸鳴說一聲,免得他們擔心。”

 素心歡天喜地地去了。

 竇昭卻著燒了灰燼的信紙發了半天愣。

Advertisement

 宋墨果然不是那種逆來順的人。

 父親要陷害他,他一樣的會起反抗。

 自己派段公義和陳曉風等人連夜趕去營救宋墨,這個決定很是冒險。

 可只要一想到前世宋墨的遭遇,就無法坐視悲劇再次重演。

 不過,英國公為什麼要陷害自己的長子,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竇昭都沒有找到答案。

 前世,蔣家被滿門抄斬,蔣氏纏綿病榻,不久之后就與世長辭。宋墨剛失舅父,又逢母喪,想必心神俱疲之余,心中也有些許的怨懟之,他不可能,也沒有心力去關注邊的事,這才讓英國公有了機會從容布置,以被使彈劾的方式拉開讒害宋墨的序幕。而這一世,蔣梅蓀等人雖然被害,可梅夫人等婦孺卻活了下來,宋墨為了保護蔣氏族人,不僅沒有因為蔣梅蓀等人的死而消沉,反而更積極地融到京都的貴族圈中,甚至為了試探皇上的用意,有意輸了秋圍的騎比賽,重新確定了他在皇上心目中的位置。

 名聲在外的宋墨,對英國公來說猶如燙手的山芋,最終只好選擇了在宋墨奔喪回來的那一刻突然發難……自己的示警,英國公的無奈,都給了宋墨一線生機。

 有時候,份也是一種束縛。

 這次他能夠順利險之后,希保住了世子之位的他,能夠不像前世那樣的瘋狂。

 竇昭幽幽地嘆了口氣。

 黃昏時分,陸鳴來向辭行。

 他一言不發,先跪下來給竇昭磕了三個頭:“四小姐,您的大恩大德,不僅世子爺,就是我們這些人,也都不會忘記的!”然后道,“世子爺了傷,需要人照顧、幫襯,但邊人手不足,嚴先生和我商量,準備今天晚上連夜趕回京都。徐青的傷勢太重了,只怕還要麻煩四小姐讓他在田莊多養幾天。”

Advertisement

 陸鳴來竇家小半年,一直對竇昭很尊敬,卻不像現在,尊敬中帶著幾分恭謙,顯得很有誠意。

 也許是因為自己救了宋墨的原因吧!

 “你起來說話吧!”竇昭思忖著,道,“田莊里也沒有別的人,你就放心讓徐青在那里養傷好了。”然后讓素心送了他五十兩銀子的程儀,“你們一路上要小心。我的人還沒有回來,沒辦法護送你們回京都。”

 陸鳴沒有客氣,把銀票揣在了懷里:“這里離京都不過五、六天的路程,既然大局已定,國公爺這個時候想必沒空理會我們,我們應該能夠平安到達。”

 竇昭也是這麼想的,叮囑了幾句,端茶送走了陸鳴。

 甘進來稟道:“小姐,高興回來了!”

 一個月前,高升奉竇世英之命來接竇明回京都。

 竇昭派了高興隨行。

 在廳堂見了高興。

 “小姐,一路上很順利。”高興的上還殘留著雪花融化后的水漬,一看就知道他還沒有落屋就先來見竇昭了,“七老爺還把我去問了小姐的很多事。”他咧著笑,竇世英這樣關心竇昭,顯然很看重長,他很為竇昭高興,“讓我帶了很多京都的特產回來,說是給小姐過年的。”

 竇昭向他道了聲“辛苦”,讓素心去清點東西,問了問父親的

 “七老爺很好。”高興笑道,“每逢休沐都會去廟里和大師傅們討論佛法,大家都夸七老爺佛法深,連我們都跟著沾了。”他說著,從腰間的荷包里拿出張平安符,“這是我去大相國寺玩的時候,那個知客和尚福德知道我是北樓竇家七老爺的人,特意送了我一張主持大師開過的平安符呢!”

 竇昭愕然,隨后哈哈大笑起來。

Advertisement

 當年,大相國寺的主持福德方丈和大隆善護國寺的圓通法師是京都最富盛名的兩位禪師了,一個能把死人說活,一個能把活人說死;一個相貌堂堂,一個儀容出眾。每年中元節的法會,大相國寺前和大隆善護國寺前就會滿了去聽佛法的婦人,據說等到兩寺收香錢油的和尚抬著功德箱出來的時候,銅錢就會像雨點一樣地落下來。

 現在,大相國寺未來的主持還在做知客,但已經知道打點竇閣老家親戚的下人了。如果紀詠就是那個未來的大隆善護國寺的主持圓通法師……他暫住在竇家鶴壽堂,正準備參加明年的春闈……

 是不是命中注定的人,往往會在不經意間已經有了集?

 竇昭越想越覺得紀詠十之八九就是那個圓通法師。

 不過,紀詠這些日子到底在干什麼呢?

 自從那天他拂袖而去,沒有理他,他也沒有再出現在的眼前。

 竇昭猶豫著要不要去看看紀詠,外面突然傳來甘的聲音:“紀爺……”話音剛落,就轉為了驚慌,“您這是要干什麼……”

 只見暖簾一晃,紀詠大大咧咧地闖了進來。

 他只穿了件青的錦袍,頭頂和肩膀還有落下的雪花,要不是他的表異常的嚴肅,只怕就要皺著眉大聲喝斥他一番了。

 “小姐!”跟在紀詠后的甘委屈地著竇昭。

 竇昭做了個手勢,示意下去奉茶,然后淡淡地指了指邊的太師椅,道:“紀表哥,請坐!”

 紀詠好像本沒有覺察自己有什麼不妥似的,他點了點頭,沒有坐下,而是姿筆直地站在那里,淡漠地道:“我決定了,明天就啟程去京都。在順天府學那邊租個宅子,閉門讀書,參加明年的春闈。”

 他來勢洶洶,竇昭本沒有想到他是來告訴自己他接了自己的勸勉,不由得愣了片刻才回過神來。

 “那很好啊!”如常地道,“我在這里先祝賀紀表哥能夠心想事,金殿傳臚!”心里卻很想笑。

 這個紀詠,就是認錯,也要用副紆尊降貴般的口吻。

 紀詠見狀,非常滿意地點了點頭。

 竇昭別過臉去,輕輕地咳了一聲,這才忍住了快要到邊的笑意。

 甘跑了進來。

 “小姐,小姐,陳先生回來了!”

 “啊!”竇昭喜上眉梢,匆匆對紀詠說了句“你先坐會”,便迎了出去。

 穿過風雪中的抄手游廊,穿著青的陳曲水等人漸行漸近。

 竇昭不由眼角閃著水

 “小姐!”一行人在廡廊下站定,陳曲水心著竇昭,深深躬,向竇昭行了一禮。

 “陳先生,”竇昭角含笑,“您終于回來了!”又仔細地上下打量著站在陳曲水后給行禮的段公義和陳曉風,見兩人紅滿面,不由滿臉笑容地點了點頭,“平安就好!”然后招呼他們,“大家進屋說話!”

 重逢后的喜悅讓大家臉上都掛滿了笑容。

 幾個人簇擁著竇昭正要進屋,暖簾一,紀詠走了出來。

 陳先生等人都有些意外。

 紀詠卻眼睛微瞇,眼神犀利如鋒般地落在了陳曲水的上。

 “陳先生?”他挑了挑眉,“聽說你去京都訪友了,不知道貴友仙居何方?怎麼去了京都也不去拜訪一下竇七爺?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啊!”語氣中帶著幾分譏諷。

 陳曲水并不知道紀詠在查自己。

 如果是從前,他肯定會有些不悅。但在經歷了英國公府的那些事之后,他突然覺得相比宋墨的遭遇,這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我的朋友住在大興,”他平靜地笑道,“我習慣地稱為京都。倒讓紀公子誤會了。七爺那里,我也曾去拜訪,只是沒有遇到紀公子罷了。”言簡意賅,沒有一句多的話。

 紀詠更覺得陳曲水可疑,但著神的竇昭,他還是把到邊的話嗯了下去。

 “那我就先行告辭了!”

 他甩著袖出了西竇的上房。

 外面傳來子上氣吁吁的聲音:“爺,爺,您還是披件斗蓬吧?”

 竇昭不由莞爾,和陳先生他們進了屋。

 甘等人上過茶之后,靜靜地退了下去。

 陳先生說起了這些日子在京都的遭遇。

 ※

 姐妹們,兄弟們,我還欠一章更新,一直惦記著這件事呢,只是這幾天太忙,沒時間補上,這兩天盡量想想辦法吧,看能不能請個假之類的……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