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種田忙 第201章 老百姓的衣服

《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種田忙》第201章 老百姓的衣服

 酒足飯飽,一眾學生們坐在店門口納涼的長凳上還不舍得走,紛紛朝徐月兄妹三人投來羨慕的眼

 “原來你們在家里過得都是這樣神仙的日子,可真真是羨煞我了!”伯亞拍著徐大郎的肩膀慨道。

 難得年沒有一掌將他揮開,而是搖頭答道:“家里集市今天才開放,我們以前也沒這樣。”

 可即便如此,也足夠讓伯亞眾人羨慕的了。

 “這面湯, 實實在在是味,就是貴了些,不然我日日都我家隨從過來給我賣回去吃。”伯亞一本正經的算著路程,“左右來回快馬不過半個多時辰,哦對了,進你們徐家莊還得先沐浴,怕是耽擱下來得一個時辰了。”

 “但這也沒關系, 且先將面單獨留出, 一碗湯一碗面,拿到書院我再熱來吃,也是好吃的。”

 徐月在旁蹭著姊姊喝不完的麥酒,一邊聽一邊在心里盤算著,要不要在集市上增加一個外賣服務。

 不過也就想想而已,這附近真正能消費得起二十錢一碗面的還是數。

 這些人,想吃了可以自己騎馬或者坐車來,反正他們也不嫌麻煩。

 子瑜手里拿著喝空的玻璃瓶子,售貨員過來收瓶子,他還有點依依不舍,試探著開口問道:

 “這樣一個琉璃瓶,多錢?”

 這些都是玻璃廠出來的殘次品,沒有真正的玻璃那麼亮,還有點磕疤,但也形了它獨特的

 用它來喝麥酒, 著實是相當奢侈了。

Advertisement

 平日里一斗酒三十錢,有十二斤,徐家莊的一瓶玻璃麥酒怕是兩斤都沒有, 卻收二十錢,看的就是這瓶子。

 售貨員搖搖頭,一臉驚恐的說:“這不賣的,就是用來喝酒的用,主家說這種殘品不能賣,私下要是賣了,損害了徐家名譽,要被送到礦上做五年苦工的!”

 子瑜傻眼,殘次品?你跟我說這是殘次品?

 售貨員小心翼翼的把他手中著的玻璃瓶掰出來,笑了笑,收進籃子里,轉回去。

 子瑜表示,麻了、麻了,真的被徐家豪麻!

 不過,他也想去見識見識,非殘次的瓶子到底什麼模樣。

 “走吧,咱們再去那些鋪子里逛逛。”子瑜主招呼眾人,迫不及待了。

 徐月無奈扶額, 這客房又開不了了。

 不過想著這些人手里著的籌子, 徐月又來了神。

 于是, 兄妹三人又領著同學們往其他店鋪走去。

 這時, 時間已是上午十點左右,已經有人陸陸續續過來了。

 大家集從澡堂走出,往集市這邊走來,因為遠遠看到了之前蹲面館門前的徐月等學生,人們到了集市第一步,就是先去搞碗面,而后又買一瓶酒,然后跟著他們學生的腳步,去這些店鋪看貨品。

 可以說,后來的人都在復刻徐月這批前人的腳步。

 一時間,面館和漿水鋪的生意火不已。

 而售賣徐家特產的這些店鋪都還沒來得及開張。

 但店員們也不急,好東西自然不愁賣。

Advertisement

 徐月眾人先到了店,各式各樣的都掛在墻上,一眼就能看清服制。

 這里的裳樣式一直有些奇怪的,伯亞等人都這麼覺得。

 多是上,偶爾見一次上杉下,而且裳的樣式特別怪,板板正正的,左右都了大口袋。

 子也是,線出破開一個口子,探進去就是袋子,很深,子瑜比劃了一下,都快能放下一塊竹簡了。

 他們轉了一圈,沒發現整匹的布,似乎全是,而且還做了不同的碼。

 說是什麼嘶、什麼蒙、什麼勾馬。

 直到徐家兄妹畫出SML這種符號來,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的標記。

 讓人驚訝的是,店員拿起來的尺碼他們都能穿,不過總是要富余一些。

 但不難看出,布料扎實且,比一般市面上的更好。

 料子也有多種,有麻布、帛、絹布,還有一種,和他們先前澡用的一樣,徐家兄妹說這羊絨布,冬日穿很暖和。

 還有一種用羊做的氈鞋、氈鞋墊、氈帽、氈坐墊、毯等,都是很適合冬天的保暖品。

 樣式做得也有種說不出的簡潔大方,似乎什麼人穿戴都不會太難看,也不會特別好看。

 當然,不排除有人本,穿了這些只會更

 作的多是麻布,而帛和絹布,都匹的擺放在柜臺上。

 店員見他們一直在看羊絨布,主介紹價格:“各位客人,我們這里的布分零售價和批發價,羊絨布一匹的零售價是二千錢。”

Advertisement

 二千錢眾人有概念,但三千錢一匹布他們就有點抓瞎,看向邊隨從,隨從們便小聲道:

 “同一匹上等絹布差不多,不過這里的尺寸似乎要大些。”

 店員立馬補充:“是的,我們這里的尺寸是要比市面上的大,寬幅有三尺。”

 隨從不敢這麼貴重的面料,但用眼睛湊近了看他還是敢的,仔細看就知道這羊絨很細膩,還染了淡淡的橘,做裳穿在上肯定很暖和。

 如果這麼說的話,這就可以和皮襖價值相當了,三千錢這麼大一匹,真不貴。

 不但不貴,還有點便宜過頭。

 買家覺得便宜,為賣家的徐月心里卻又是另外一個算法。

 今年春天莊上紡織廠里又進了一批羊,自從知道們收羊之后,周邊養羊的人家都把羊拿過來賣。

 市場大了,羊均價就降到了一個錢兩斤,這一匹羊絨零售價三千錢,們能賺近一半。

 當然,為賣家,這個事是不會說的。

 羊絨布就已經讓人覺便宜了,接下來學生們又問了絹布、帛的價格,更是便宜得讓他們瞠目結舌。

 尺寸比市面大的絹布、帛,售價居然和市面上的上等品價格一樣!

 這還沒完,麻布的價格,才是便宜得令人發指。

 “一套只要50錢,批發價還能便宜,一下子拿一萬件的話,40錢一套。”店員微笑著說道。

 “這麼厚實的料子,市面上怎麼也要四五百錢一套,你們這是不要錢的?”

 看到伯亞眾人臉上震驚的神,店員心里既自豪,又心酸。

 要不是主家賣的麻這麼便宜,們現在恐怕連一套完整裳都穿不上。

 就更不要想什麼羊絨衫、羊絨、麻布鞋了。

 夫人說,之所以做出這麼便宜,幾乎不賺錢的麻布,就是為了能夠讓天下貧苦百姓都能穿上裳。

 因為對于廣大貧苦百姓來說,能下地的麻布最實用。

 每每想到這,就恨不得更加賣力為主家干活,報答這份一輩子都報答不完的恩

 并且,這樣的恩天下貧苦百姓都應該要知道,所以們又在每一件服里,繡上了代表主家的“徐”字。

 這樣一來,以后能夠穿到徐家的百姓們就會知道,是誰給了他們裳穿。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