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種田忙 第203章 阿娘來了

《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種田忙》第203章 阿娘來了

 逛完陶瓷店,學生們的荷包也快空了。

 有的已經空了,只能眼看著同學們繼續向雜貨鋪進發。

 新開發出來的醬油最歡迎,可惜量不多,每人限購兩斤,一斤一百二十錢,每人兩斤共二百四十錢, 倒也還能接

 畢竟鹽也要合到快一百錢才能得一斤,這醬油可以當鹽用,還比鹽有滋味,這個定價,大家都覺得不錯的。

 但普通百姓想要消費,還有些困難。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畢竟這不是鹽, 不算生活中必不可的必需品,只能暫時把它歸輕奢調料一類。

 除去醬油, 雜貨鋪里還有一件歡迎的品,那就是針。

 可不要小看了這一小小的針,在這個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的時代,男耕織是主流。

 幾乎沒有一位織娘不想要一針,但這一小小的鐵針,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擁有的。

 一個村子,家里能有一針的人家都能為被人羨慕的對象。

 越是了解這個時代底層人民的辛苦,徐月就越覺得自己是幸運的,穿越過來的家庭有鐵制的柴刀菜刀,這就說明,們家的條件在村里真的很富裕了。

 也因為有了這個一開始全家人都覺得很拉,但其實已經戰勝當地無數貧民的家庭條件,們才能就現在的一切。

 雜貨鋪里的針都用厚紙盒一盒一盒的裝著,一個盒子里便是五百針。

Advertisement

 這樣一盒針,只要三百錢。

 均算下來, 一針還不到一個錢。

 一個錢, 就算是再貧苦的家庭,想辦法也能拿出來。

 麻如此, 針亦如此,和大呼徐家針便宜的其他同學不一樣,伯亞心中忽然涌出一莫名其妙的來。

 看著這一盒盒便宜得能夠讓每一位織娘都能用上的針,他眼前已經自浮現出一副“織娘制”圖,那畫卷上孩穿上整齊裳的高興笑容,讓他心中涌久久無法平息。

 “徐小郎,你家的針不會還虧錢吧?”伯亞在心中計算過后,逮住慫恿同學們多買點東西的徐月,不敢置信的輕聲問道。

 他算過了,麻布那邊就算不賺錢,但應該也不會虧本。

 可這針,投了原料、人工、時間,只賣不到一個錢一針,絕對是虧本的。

 忙著招呼大家伙買東西的徐月被問得一頓,而后便笑著答:“嗯,確實是虧本的。”

 “那你家為何還賣這麼便宜?”伯亞不解追問。

 徐月見他問得認真,也收起笑,認真答道:“一般人也用不到這麼多針, 我們按照不到一個錢一針的價格賣出去, 其實是賣給那些南來北往的商賈們的, 他們大批采購,而后加價賣出去,算上往來路費,至要在原價上提價兩三倍才能有賺頭。”

 我定價一針不到一個錢,那麼商賈們賣出去時,便是二三錢一針,這個價錢,大家應該都能消費得起,若是沒錢,拿半斤糧食來換也可。”

Advertisement

 “如此一來,天下織娘們才能每人都有針用。”

 看著孩眼中的認真和某種執著,伯亞愣怔了好一會兒。

 徐月又指著旁邊的商品說:“針確實是虧錢了,麻也沒賺錢,但這些東西,卻都是百姓們不可的,不過我們其他東西賺錢啊,兩廂互沖,還是不虧的。”

 “可、可哪有這樣做生意的?”伯亞迷茫低喃道。

 徐月想說,在我大天朝,就有這樣做生意的。

 老百姓的基礎保障資,國家從來都是錢做的虧本買賣,只為了能夠讓所有人都能夠滿足生活的基本需要。

 這些錢,都是從其他賺錢的地方撥出來填補的。

 每年是補基本生活必需資上的錢,就高達幾千萬億。

 不然,大家去哪里用幾一度的電,一兩塊一噸的水?走平整快速的高速路,坐舒適高效的高鐵地鐵?

 那些大型工程建設,從來都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條件為出發點。還有太多太多的東西,并不能只看本和收益,因為它們存在的價值,早已經無法用常規標準來評判。

 當然,這些事徐月也不可能告訴伯亞,就算要告訴,也不是這個時候。

 “娘!”

 學子們正在徐兄妹的帶領下站在柜臺前排隊結賬時,王氏走了進來。

 一勁裝,顯得材修長有力,腳步如風,更添幾分灑。一頭中長發高高扎起,端的是英姿颯爽。

Advertisement

 要不是徐月兄妹三人齊聲喊了一聲:“阿娘!”

 伯亞還以為這個走進來的人,是位經過千錘百煉的軍士。

 那黑眸淡淡一撇,就人忍不住想要直脊背站直,接檢閱。強大的氣場籠罩而來,讓你只能仰

 王氏大步走了進來,喧鬧的雜貨鋪頓時靜默下來,雀無聲。

 那一剎那,子瑜想到了徐月曾說,們兄妹三人的武功都是阿娘教授居多。

 那時他還不太信,但現在,看著從自己前走過的勁裝子......,想跪!

 再看徐月兄妹三人,居然一點不怕這樣的母親,反倒笑著,目中滿是孺慕。

 可見母親和三個孩子之間,關系一直親

 只是,看起來如此嚴肅的母親,怎麼能夠和孩子們親呢?

 子瑜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家嚴厲的父親,雖然他對父親也很敬重,父親對他除了嚴厲些,也還不錯。

 但二人心中卻一直保持著一段不遠不近的距離,從沒有徐家兄妹這般靠近。

 正困著、暗暗羨慕著,王氏的目掃了過來,“你們都是我家大郎、二娘、娘的同學吧?歡迎你們過來,晚上我讓食堂準備一頓簡餐,大家都過去吃,雖然只是家常小菜,但我覺得你們都會吃得高興的。”

 笑著,眼中的銳氣褪去不,但距離大眾慈母形象還是相去甚遠。

 但看著站在后,自豪且高興的徐家三兄妹,眾人卻覺得這位與眾不同的母親真好。

 他們的母親,就從來沒有這樣大大方方的為他們帶到家中的同學們安排過。

 可他們不曾想過,倘若他們的母親也如王氏這般,他們能夠接嗎?

 他們甚至有些于讓家中母親出現,覺得這樣不合規矩,與傳統禮法相悖,間接導致了顧念孩子心、臉面的母親想要出來都不敢出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