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洪武年間小神醫 第三百三十一章:彌天大禍(上)

《洪武年間小神醫》第三百三十一章:彌天大禍(上)

 “仗已經打到這種份上,陛下估計也分不清事的真相,還不如咱們直接不用去白馬關!”藍虎的聲音中滿是覺。

 去支援白馬關,哪里有追殺敵軍的功勞來的大?

 追殺敵軍,幾乎不用耗費什麼神,可是支援白馬關就不一樣了。

 支援白馬關的話,幾乎可以用白跑一趟來形容。

 藍玉可不是一個安分的人,大把功勞就在眼前,現在眼睜睜的看著這大把功勞悄悄溜走,就如同刀在割一樣,怎麼能讓人心里舒服呢?

 “義父,白馬關那邊的士兵肯定能抵擋的住敵軍的進攻。咱們就算過去,也本起不了任何的作用。

 到了馬關那里,估計咱們最大的任務就是固守在白馬關那邊。到時候,咱們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人收割大量的功勞,而咱們卻沒有任何的好

 但是倒是覺得,咱們可以派遣一個人去白馬關,讓這人告訴白馬關的守將,就說咱們在路上遇到了困難,想要支援恐怕還要一段時間。

 趁著這個空檔,咱們可以將自己手下的軍隊一分為二,派遣部分人去白馬關,大隊人馬直接去追殺那些韃子士兵。

 這樣一來,咱們既沒有違反陛下的命令,也能收割大量的功勞。白馬關的守將們也不可能都是諸葛亮,能夠算出咱們到底有沒有做這些事

 到時候,回師之后,咱們砍殺的那些敵人士兵,咱們可以給陛下說,那是咱們在路上遇到的……”

 不得不說,藍虎這人說的非常的縝,這個計劃完無缺。

 藍玉皺起了眉頭,認認真真的思考著藍虎所說的這些話。

 說到底,藍玉對這次的功勞非常熱心。

 可能這是最近這麼多年以來,戰事最大的一次了吧。

Advertisement

 如果錯過了這次,以后想要找到這樣的立功機會,恐怕再沒有那麼容易了。

 也就是說,這次很有可能就是最后一次可以大規模立功的時候。

 如果這次錯過了,那麼誰也不知道要等多長時間。

 藍玉也不敢賭,如果這次沒有將功勞抓在手中,那麼以后,自己的地位恐怕將不會再上升多

 藍玉騎在戰馬上,皺著眉頭深思這個問題。

 藍虎以及藍玉的那些親兵,不停的在旁邊聒噪著,蠱著。

 藍玉如果能夠忍得了這樣的,那麼他就不藍玉了。

 過了沒多長時間,藍玉猛然一拍自己的大,下定了決心,急吼吼的大喊:“你說的這些話,非常有道理,既然如此的話,那咱們就這樣做吧!”

 周圍的那些親兵以及藍虎,都出了興的表

 他們轉過去,看向遠的夕

 臉上全都是的表,他們要為自己的未來拼殺出一個明的前途。

 沒過多長時間,藍玉帶著大量士兵調轉方向,朝著遠狂奔。

 而去往白馬關的士兵,不過一個百戶。

 藍玉里不停的怪著,那是因為興

 手中的腰刀在空中挽著刀花,臉上一副嗜的樣子,眼睛當中滿是對功勞的以及貪婪。

 殊不知,他這一去,竟了這輩子最后一次。

 ……

 夕西下,韃子士兵對白馬關的攻擊并沒有停下。

 云后衛那邊失敗的消息已經傳來,這邊的韃子士兵在聽到這件事之后,一個個的惶恐至極。

 中軍主攻都已經失敗了,更別說他們這些偏師。

 白馬關的這些守軍,自然也不太清楚這些事

 畢竟,消息的傳遞也是要時間的,又不是后世,又怎麼可能會在短短的時間之,傳遞到白馬關呢?

Advertisement

 不過有一說一,白馬關這邊的兵馬數量卻不是很多。

 可是白馬關這邊的城墻堅固,再加上又有火炮火銃以及火箭的支援,想要抵擋得住韃子士兵的進攻也并非難事。

 白馬關外的韃子士兵已經開始集結,在草原上傳遞消息,明軍又怎麼可能快得過韃子呢?

 更何況,明軍傳遞消息,一般來說都是沿著邊墻

 速度往往要比韃子慢上很多,自然而然就沒有辦法提前知道。

 白馬關的守軍,站在白馬關的城墻上,看著逐漸遠去的韃子士兵,心中滿是疑

 他們想不通,為什麼這些敵軍攻城正勝卻突然撤離?

 但沒要多長時間,他們就得出了一些結論。

 或許是云后衛那邊的韃子士兵們已經潰敗,不的話,也不可能會是這個樣子。

 想清楚這一切之后,云后衛的士兵就開始準備,將這事稟報給朱元璋。

 還沒等傳達軍令的士兵出發,藍玉派遣的士兵就已經到了這里。

 白馬關這里太平無事,韃子士兵已經退走,藍玉派來的這些士兵前來也沒有任何作用。

 但總歸來說,這都是陛下讓人過來支援,總要寫在軍報當中。

 所以白馬關的守將就將這一消息,以及藍玉過來的詳細人數,全部寫在了軍報當中,讓人稟報上去。

 當然了,在稟報之前白馬關的守將還特意詢問了一下。

 藍玉派遣過來的這些士兵,所采用的說辭,基本上都是藍虎的那套。

 這些說辭,自然也被白馬關守將記錄在軍報里。

 藍玉以為他能瞞天過海,殊不知,不過是自作聰明罷了。

 如果說,僅僅是因為這件事,也不足以致藍玉于死地。

 最為關鍵的事還在后面,藍玉又怎麼可能會停下作死的腳步呢?

Advertisement

 ……

 朱元璋率領著本部五千兵馬,在茫茫的草原上,不停的追砍著韃子潰兵。

 這個世界上最爽的事就是追殺潰兵,因為這些潰兵早已經喪失了膽氣,就算是兩三個明軍騎兵,也能追著一大幫子韃子潰兵殺。

 就好像是通天巨塔崩潰一樣,下面的這些潰軍早已經喪失了最基本的氣神與膽氣,又怎麼可能會組織起有效的抗爭呢?

 再說了,現在的這些士兵又不是后世,這些士兵都不知道自己打仗的目的是什麼,又怎麼可能會歇斯底里的拼命?

 人心思變,所有人都想逃,所以就不可能組織起有效的反擊。

 但危險并不代表沒有,朱雄英的跟在朱元璋的旁,周圍最銳的士兵將這爺孫兩個團團的包圍在里面。

 說是要親自追擊潰兵,但也不可能讓朱元璋親自上陣拼殺。

 大不了俘虜幾個潰兵,拉到朱元璋的面前,讓朱元璋砍上那麼幾個。

 日落月升,一天就這樣過去了,天地歸于黑暗。

 可是草原上的追殺并沒有停止,不過現在的朱元璋年齡已經大了,再這樣追下去,不了。

 所以陳松再三請求朱元璋停止追擊,在原地安營扎寨。

 朱元璋也略顯疲憊,便同意了陳松。

 營地很快就安扎了起來,在最中間的營帳當中,朱元璋看著放在帳篷中間的一張地圖,想著明天的追擊方向。

 朱雄英坐在朱元璋的旁邊,時不時的詢問著一些問題。

 朱元璋對此樂此不疲,但凡是朱雄英詢問出來的問題,朱元璋肯定會在第一時間對這些問題進行解釋。

 如果解釋不清楚的話,那麼朱元璋就會讓召見陳松,讓陳松對朱雄英提出的這些問題進行解答。

 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能夠難倒陳松。

 夜晚就這樣靜悄悄的過去,黎明準時而來,朱元璋拔營而走。

 陳松騎著戰馬,跟在朱元璋和朱雄英的旁。

 耳邊的風聲烈烈作響,陳松深吸了一口氣。

 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追擊再進行幾天,就要回師了。

 到了那個時候,就可以集結重兵再次征伐草原。

 為什麼不一次做完這些事呢?因為一口吞不了一個胖子。

 追擊敵軍略顯倉促攜帶的軍用資,大部分都都是一些干糧和水。

 至于火炮以及火箭攜帶的數量,可以說忽略不計。

 因為畢竟是追擊敵人,帶了那麼多的重的東西,又怎麼能跑得快呢?

 不過陳松完全不用擔心,因為這些敵人已經喪了膽,也不至于害怕他們反噬。

 前方有幾十匹夜不收朝著這邊狂奔而來,這幾十匹夜不收面帶張,看上去甚至有驚慌失措的覺。

 經過檢查之后,這幾十匹夜不說來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這些人翻下馬,對著朱元璋拱手行禮,驚慌失措的大喊:“陛下萬萬不可前進,前方的敵軍突然折轉方向,又朝著咱們沖了過來。人數大概在一萬人左右,速度非常快,看上去,恐怕在一個時辰之就能到達。”

 朱元璋大驚,“難道說,這些敵軍故意這樣,引俺出來,然后伏擊?”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朱元璋不得不佩服也速迭兒了。

 可是據這麼多年的行兵打仗的經驗來看,這件事完全是在扯淡。

 一個已經潰敗的軍隊,又如何能在最短的時間之這樣的轉變呢?

 倘若也速迭兒真的有這番本事,那麼現在坐在皇位上的人不是朱元璋而是他。

 短短的幾個呼吸之,朱元璋就冷靜了下來。

 這件事不可能是這樣的。

 “陛下他們這些人不像是伏擊,好像是后面有人在追著他們殺一樣!”領頭的夜不收朝著朱元璋急忙回答。

 朱元璋更疑了,自己派出去的那些士兵,如果要追殺敵人的話,只會將敵人越攆越遠,怎麼可能會折返而來?

 朱元璋還來不及思考,陳松就急忙沖著朱元璋喊道:“陛下,現在不是思考這些的時候,還是趕先跑吧。”

 陳松也知道直接讓朱元璋跑并不面,可現在的問題就在于朱元璋目前邊的人只有五千人,大部分人都已經被朱元璋派遣了出去。

 顯然,朱元璋不會料到自己追殺的敵軍竟然還會折返而來,可現在,這些被追殺的敵軍就這樣出現在朱元璋的前方。

 也不知道為什麼,派遣出去的那些士兵并沒有將前面的那些潰兵進行分割,種種的巧合之下,在朱元璋的前方,現在已經出現了那麼多的潰兵。

 雖然陳松對這五千士兵的戰斗力非常的有信心,可問題就在于,軍陣中的人不是其他人,而是朱元璋和朱雄英。

 陳松也不敢用他們兩個人的命來考驗這五千人的士兵,到底有多麼的悍。

 雖然陳松非常擔心朱元璋的問題,可現在的朱元璋想的卻并不是這些。

 現在的朱元璋,想的就是,事為什麼會發展到這個地步,后面追著潰軍的人到底是誰,他為什麼要把潰兵往這邊引?

 朱元璋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多疑的人,朝中除過自己的親生兒子之外,幾乎沒有人不會被他懷疑。

 可是現在他真的想不明白,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會做出這種事。

 派出去的那些士兵,只會把敵軍越追越遠。

 想要把潰兵往這邊趕,那只有一個可能,就是這些追兵突然出現在那些潰軍的前面。

 朱元璋瞇著眼睛不停的思考著這些事。

 看著陳松焦急的樣子,朱元璋冷靜的就像這件事沒有任何影響一樣。

 轉過子看向陳松,朱元璋一臉冷靜的說道:“此事不要著急,不過是一萬潰兵罷了,在俺邊的這些士兵可都是神機營兵馬。俺相信他們!”

 陳松也相信他們,可問題是這并不是相不相信的事。

 陳松還想再解釋什麼,就被朱元璋直接打斷:“從起兵到現在,俺什麼陣仗沒有經歷過?不過是一萬潰兵罷了,且看俺如何將他們全部屠殺!”

 朱元璋將腰間的腰刀了出來,看著跟在自己旁邊的傳令兵。

 大喊:“傳俺的命令,結甲陣,三段擊!”

 朱元璋的命令下達之后,傳令兵朝著后面狂奔而去。

 不愧是最銳的兵馬,短短的時間之這些士兵就開始了起來。

 也都是騎兵,所以在很短的時間之,就已經完了組建。

 為了更穩妥起見,所有的戰馬全部被放置在了大陣的最前方。

 這是代價最大的防,用戰馬來延緩敵軍的攻擊勢頭。

 也就是保護的人是朱元璋,如果放做其他人的話,恐怕遠遠不會這個樣子。

 陳松倒是有些慨朱元璋的大膽以及冷靜。

 朱雄英就好像是朱元璋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一樣,他不僅沒有任何害怕,甚至還手舞足蹈,里不停的嚷著:“爺爺,孫兒也要殺敵!”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