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漸亮。
晉王府裏,勤快的下人已點火生爐,清掃庭院,並時不時的往主子的院子裏瞄上幾眼,眼神中掩不住的擔憂。
安親王拿下了四九城,不僅令妃娘娘足不得出宮殿,整個晉王府都是軍把守,連隻蒼蠅都飛不出去。
王敗寇,主子的命運掌握在安親王的手中,那麽他們這些微不足道的下人呢?
是生是死?
西廂房的竹榻上,蕭扶搖蹭的一下坐起來,揮開前來侍候的婢,直衝進東廂房。
“錦雲,我有話想說。”
李錦雲雖然去了毒,但臉上還帶著幾分蒼白之,他本來端著茶,見進來,手腕忽然微微一抖,茶水灑了幾滴出來。
他閑閑一笑:“你說罷!”
蕭扶搖坐到榻旁,低聲道:“本來一局好棋,哪知功虧一簣,但好歹還有轉機。李錦夜出兵抗敵,是生是死難說,咱們王府還有暗衛十幾人,不如放他們出去,趁將李錦夜……”
手背做了一個下劈的手勢,李錦雲驚得將整個茶水潑翻,帶著聲道:“你,你在說什麽?”
“錦雲,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娘娘被困,晉王府被圍,最後的下場顯而易見,隻有死路一條。”蕭扶搖咬咬:“到了這個份上,是著咱們以命搏命了。”
李錦雲疲倦的擺擺手,“你想得太簡單了,且不說他邊暗衛頗多,能不能還是一回事;就是在這個當口上,我也不能行此不義之事,他若有事,放眼大莘又有誰能與匈奴抗衡?”
“不義之事?”
蕭扶搖冷笑,“你怎麽這麽糊塗,隻要李錦夜一死,咱們有的是辦法讓匈奴退兵。”
“什麽辦法?”
“割地賠款,分黃河而治,派公主和親……哪一條都能讓匈奴心。除掉李錦夜,你登上大位,勵圖治個幾年,總有能收拾匈奴的那一天。”
李錦雲的理智砰的就繃斷了,瞪大了眼睛看著。
蕭扶搖湊近了,又道:“咱們現在就派暗衛到匈奴那邊說和,如果由他們出手解決李錦夜更好,到時候……”
人的,一張一合,原本溫嫻靜的臉上覆著一層戾氣,李錦雲背後冷汗涔涔而下,隻覺得這張他曾經看都看不夠的臉,一下子變得猙獰和厭惡起來。
他猛的抬起手,一掌狠狠打過去。
轟的一聲。
蕭扶搖像被九道天雷劈中了似的,整個人都凝固住了,“你……你打我?”
李錦雲看著自己不停發的手,牙關一,切齒道:“蕭扶搖,你給我記住了,我姓李,李氏江山我可以敗給自己人,卻永遠不會賣給殺我百姓,破我國門的敵人。來人!”
“王爺!”
“晉王妃失德,即日起收回掌家權利,足三個月!”
“李錦雲,你想幹什麽?”
蕭扶搖的尖聲,讓李錦雲耳咚咚直跳,下一瞬間,他拔腳衝出房間,立於庭中,子不停戰栗著,連說出話都是戰栗的。
“我不想幹什麽,你姓蕭,你永遠都不會明白為李姓,應該為這個姓氏做些什麽!”
說罷,他甩袖而去。
在他後,蕭扶搖踉蹌著追出來,將要出門檻時,被人攔住。
眼底顯出明顯的震愕,遲疑了半息後,撕心裂肺的大喊道:“李錦雲,你會後悔的,你一定會後悔的!”
李錦雲腳一頓,隨即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
“王爺!”
青山的聲音在外頭響起,“晉王暗衛十七人,跪在王爺書房外,請王爺見一見他們的主子。”
李錦夜與玉淵對視一眼,沉寂半晌後,冷冷道:“來人,把晉王帶來!”
半柱香後,李錦雲穿一行軍打仗的盔甲,立於李錦夜麵前。李錦夜注視著他,眼底有愕然,有打量,有懷疑。
兄弟倆彼此無聲對,深邃的瞳孔中映出對方的倒影。
半晌,李錦雲啞然一笑,“外頭十七個暗衛,是我晉王府最後的一點倚仗,求皇兄拿走。”
“李錦雲,你想做什麽?”
“我想與皇兄一道出征。”
“……”李錦夜麵劇變,瞳孔霎那間急劇!
李錦雲盯著他的臉,一字一句道:“不為保命,不為邀功,隻為這李氏江山,皇兄!”
他緩緩單膝而跪,“我做夢都沒有想到李氏江山已經落魄到這個份上了,這江山供養了我這二十年,也讓我為這它盡一份薄力,老祖宗打下的江山,不能在咱們手裏丟了。”
李錦夜沉默良久,沉聲道:“供養你的不是李氏江山,而是這江山上的每一個男人,人,老人,孩子,是千千萬萬李氏的子民,是他們的,他們的,才換得你的錦玉食,你若願意為他們而戰,為他們而死,我允你出征。”
李錦雲心裏頓時升起極端荒謬的覺,這話可真真可笑啊,父皇若聽了,定會把玉璽都砸到李錦夜的頭上。
但,李錦雲笑不起來。
因為他知道,整個大莘的皇子皇孫中,再沒有比李錦夜更能知道
供養著李氏一脈的人民的苦難深沉。
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順利的從父皇手中搶下這個江山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從未變過!
李錦雲深吸口氣,目堅定而深沉:“皇兄,我願意保護大莘的子民不被屠戮,保護大莘的良田不被毀棄,我願意為他們而戰!”
……
五月初七,午後。
十萬大軍集結完畢,李錦夜一盔甲站在最前,他的後是軍統領齊進和晉王李錦雲。
李錦夜緩緩從腰間拔出長刀,刺向天空,隨即雙用力一夾馬腹,化作一道離弦之箭而去。
玉淵在城牆上看著滿天的塵土,雙目盈盈含淚,“江鋒,我在這裏目送了他一次又一次的離去,每次心中都依依不舍,唯有這一次……我心裏半點不舍都沒有。”
江鋒放在後的雙手,微微發抖,“因為小姐知道,王爺和三爺一定會平安回來的。”
玉淵不可思議的地向他。
江鋒垂下視線,輕描淡寫道:“因為他們知道,你在這裏等著他們。”
她是二十一世紀的國宴大廚,意外穿成了不受寵的將軍夫人!明明是嫡出大小姐,卻成了家族受氣包。明明是堂堂將軍夫人,卻成了全京城鄙視的對象。
鄧如蘊來自鄉下,出身寒微,能嫁給西安府最年輕的將軍,誰不說一句,天上掉了餡餅,她哪來的好命? 鄧如蘊聽着這些話只是笑笑,從不解釋什麼。 她那夫君確實前程廣闊,年紀輕輕,就靠一己之力掌得兵權,他亦英俊神武,打馬自街上路過,沒人不多看兩眼。 鄧如蘊從前也曾在路邊仰望過他,也曾看着他頭戴紅纓、高坐馬上、得勝歸來的晃了眼,也曾,爲他動過一絲少女心絃... ... 如今她嫁給了他,旁人豔羨不已,都說她撞了大運。 只不過,當他在外打了勝仗而歸,從人群裏第一眼尋到她,便眸中放光地大步向她走來時,她卻悄悄退到了人群的最後面。 鄉下來的尋常姑娘,如何真的能給那樣前程廣闊的年輕將軍做妻? 這左不過是一場,連他也不知道的契約而已。 契成之日,他們姻緣結締;契約結束,她會如約和離。 她會留下和離書,從他的人生中離去,自此悄然沒入人海里。 * 那年鄧如蘊兩手空空,一貧如洗,沒法給年邁的外祖母養老,也沒錢給摔斷腿的姨母治病,還被鄉紳家的二世祖虎視眈眈。 這時將軍府的老夫人突然上了門來。老夫人問她願不願意“嫁”到滕家三年,只要事情順利完成,她可以得到滕家的庇佑和一大筆錢。 好似給風雪裏的人送上棉衣,鄧如蘊沒猶豫就應了下來。 她需要這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