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農家小福女 第204章 下鄉

《農家小福女》第204章 下鄉

縣令下鄉,按里長的說法,那一定得是表現好的一面,問有什麼困難,那肯定是什麼困難也沒有啊。

所以提前一天,他就傳話到七里村了,如果縣令不來也就算了,若來,一定要把村子里的路打掃干凈,各家各戶都要把家里清掃一遍,把最好的東西拿出來。

白米飯太假,里長也不敢這麼要求,所以要求的是每家都照著過年時的飯菜來弄。

因為七里村很多年都沒來過縣令了,很多村民并沒有招待大的經驗,村長就只能照著里長的吩咐往下傳。

,大家是在村口的榕樹底下開會說的,滿寶他們從縣城回去時,會議剛剛開始,所以滿寶聽了全程。

有些生氣,覺得里長不哭窮也就算了,竟然還打算炫富。

所以便跟在老周頭的屁后面去找村長,想要說服他不遵守里長的叮囑,改炫富為哭窮。

不過都沒等說完呢,老周頭就把給拎回去了,邊走還邊回頭和村長道:“這孩子想一出是一出,你可別聽的。”

村長就揮手,“金叔把帶回去吧,我心里有數。”

哭窮是不可能的,這麼明顯的事,事后里長算賬,他還當不當這村長了?

不過炫富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就是想炫富也炫不起來。

全村出,加上力旺盛的孩子們,小半天就把整個村子打掃干凈了。

Advertisement

其實也沒什麼可打掃的,也就把路上的石撿起來,再填到一些泥坑里,鄉下地方,能有什麼垃圾呢?

不過家里需要打掃的地方就多了,周家把房子里外都打掃整理了一遍,比過年時打掃還要用心。

滿寶則跑去找白善寶,倆人湊在一起嘀嘀咕咕一陣,然后就帶著大頭去找房子塌了的那三家孩子玩,周大亮剛親半年,媳婦還沒懷孕呢,所以家里沒孩子。

不過周大亮的年紀也不大,滿寶直接拖著周四郎去找他。

大家湊在一起嘀嘀咕咕。

第二天,傅縣令從大梨村過來七里村后,第一要去看的,便是房子塌了的那三家。

一走進周大亮家低矮的院墻,便看見地上擺了不簸箕,里面正曬著有些難看的稻谷和麥子。

里長一愣,下意識的瞪向村長,就見村長也瞪著眼,正扭頭去看周大亮爹娘。

里長便也看向周大亮爹娘,夫妻倆顯然也沒想到家里是這樣的況,臉有些發白,目連忙去人群中尋找兒子。

傅縣令沒發現他們的異,蹲下去看了看那有些發黑的稻谷,,問道:“這些是水泡過的?”

周大亮從屋里抱出一袋麥子來,一臉驚訝的看著滿院子的人,似乎沒想到家里會有這麼多人。

滿寶從人群后面到前面,躲在周大郎后沖他豎了一個大拇指,表示贊賞。

Advertisement

周大亮沒敢給使眼,站在地上沒有

傅縣令見大亮父母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便蹙了蹙眉,看向周大亮,再次問道:“這些糧食都是水泡過的?”

周大亮連連點頭,道:“本來各家各戶的糧食,除了一些留下吃的,剩余的都要放在木架上,以免。但我家房子塌了,當時房梁砸下來,木架上堆著的糧食也都被砸到了地上。外頭下著暴雨,房子一塌,水都漫進來了,所以所有糧食都被水泡了。”

然后他們運氣還很不好,那天之后依然是連綿大雨,加上他們人都得寄居在親戚家中,更別說顧上這些糧食了。

等雨終于小一些,他們也找到地方可以晾一晾這些糧食時,搬出來一看,好多麥子都發芽了,不稻谷也冒了訝。

而剩下的,就算他們晾出來了,在沒有太況下,還是有不冒芽了。

大亮爹最后狠心把冒芽的麥子和稻谷,以三斤換一斤的比例跟村里的人換。

沒辦法,這些麥子和稻谷不僅冒芽了,還是的,可即便如此,也沒有換出去多

畢竟這東西吃一頓兩頓還可以,買太多了拿回去,芽高了,想吃都吃不了,那才是浪費呢。

老周頭卻換了不,可以說周家是換得最多的,整整換了三百斤。

麥子多,稻谷

周家人多,地方大,老周頭直接在廚房里燒了炭,讓老二編了一個長長寬寬的竹床,架在上面,火炭則放在底下烘。

Advertisement

把稻谷倒在上面,用炭火小心的烘一晚上,再注意翻,那些稻谷便慢慢干了。

雖然它們帶了芽,但老周頭一點兒也不嫌棄,烘干以后去殼,這段時間家里煮粥做飯都是用的這些米。

雖然滿寶覺得不好吃,了很多味道,但周家上下依然吃得津津有味。

而麥子也放在上面烘,若來不及烘的,就磨

因為麥子是的,帶著殼磨出來的可算不上好看,但家里人也不在意,直接把磨出來的放在竹床上烘,小心的烘干收起來,以后做面片湯,或是直接烙餅或做饅頭都行。

雖然味道可能不是很好,但至它能保存下去了不是。

大亮還好奇的來參觀了一下他們的竹床,并花錢和周二郎定了一張。

但也沒能給他們家挽回多損失,因為他們家人,用火來烘,得時刻有人盯著。

要忙地里的活兒,還要盯著家里的火,晚上有可能還要熬夜,大亮一家就是四口人,本挨不住。

最后大部分糧食還是因為沒能及時烘干,晾曬而變這樣黑得散發出霉味的食

傅縣令手一,張開手一看,黑乎乎的。近前一聞,一霉味撲面而來。

傅縣令沉著沒說話。

跟著他過來的主簿連忙道:“大人,我們去下一家看看吧。”

傅縣令看了他一眼,問周大亮,“你家今年種了多畝的麥子,多畝的水稻,有多被淹了,可種了豆子?”

周大亮一一回答。

傅縣令點頭,讓師爺記下他的況,又帶著人去了另外兩家看了一下,那兩家同樣是在院子里晾曬糧食,可以說,現在整個村子的人都在院子里晾曬發霉發黑的糧食。

大家的理由都很充分,“也就這兩天的太好點兒,若不趕曬干,怕后頭還會下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