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上一次索要賠償的事,楚軒的臉更加的紅了,正要說些什麼話來辯解,后排隊的人不樂意了。
“高掌柜,都說你仁心妙手我才來排隊的,你怎麼能不給人看病呢?”
“就是,我們都排了這麼長的時間了,你不給他看病,我們都等著嗎?”
“總不會我看病的時候也拒絕我吧?”
“高掌柜,你為啥不給這小兄弟看診啊,大夫拒診可有失醫德!”
這些人里面還混著一些其他藥鋪里來瞧看的,祥和藥鋪搶了他們的生意,他們自然氣悶的很,聞言,也在人群里挑刺起來。
“高掌柜,你這什麼意思,我們排了這麼久的隊,不說不看就不看了?有失公平吧!”
“一定是因為那小兄弟帶的錢唄,唉,真是一點醫德都沒有。”
“真沒想到高掌柜是這樣的人,連醫德都沒有,我哪里還敢讓他瞧病啊,走了走了!”
“我也走了,真是太讓人失了!”
……
這些人只是煽風點火而已,怎麼可能真的走呢,都貓在不遠繼續觀。
聽見這些人為自己說話,楚軒真是得意極了,他道:“高掌柜,你也看見了,拒絕醫治病人有失醫德,反正
你看著辦吧。”
楚軒站著,高掌柜坐著,此時,楚軒垂眸戲謔的看著高掌柜,不怕他不醫治自己。
畢竟,這麼多人都看著呢,一傳十十傳百,他名聲不想要了?
高掌柜卻不慌不忙,高聲道:“鄉親們,你們且聽我解釋,我也不是故意不醫治這小兄弟的,你們應是不知道,他前些日子來我藥鋪看診,因我治不了他的病,竟然向我提出賠償,你們說,這樣的人,我還敢治嗎?”
“因醫治不了,向藥鋪提出賠償?”
“簡直聞所未聞!”
“我還得的是皮癬呢,走了十幾家藥鋪都束手無策,我是不是要富翁了!”
“新的致富方式?這臉皮也夠厚的了!”
眾人都沒有想到居然還有這麼一回事,你一言我一語,看向楚軒的眼神充滿了厭惡與鄙視。
楚軒被眾人指指點點,氣懣難,皺眉道:“分明是他能治好我的病,卻故意不給我治,你們瞎起什麼哄!”
此時,那些煽風點火的人抓住了機會,道:“就是,不能只聽高掌柜一面之詞,還得聽這小兄弟怎麼說。”
“你們未免太天真了,高掌柜說什麼你們都信,因為治不了病就要賠償也太離譜
了,這編謊話的水平也不怎麼樣啊!”
“我也不覺得高掌柜說的是真的!”
……
楚軒眼珠子轉了轉,憤慨道:“對,本沒這回事,什麼賠償我怎麼不知道,反正我今天就是來看病的,你到底治還是不治!”
高掌柜擰起了眉,怎麼也沒有想到楚軒可以這麼厚臉皮,擰臉就能不承認,加上那些不懷好意的人帶頭說他的壞話,一時間他真不知該如何招架了。
此時,有人突然道:“就是讓高掌柜治也沒法治吧,這位小兄弟得的可是肺炎啊!縣里都治不好的!”
這聲音雖然的有些尖細,但高掌柜還是聽了出來,這不就是楚傾言的聲音?
這話聽著是在踩他,可仔細一琢磨,高掌柜的眸子瞬間亮了起來,道:“什麼肺炎?他得的可是花柳。”
剛才外面發生的事,他也都是知道的,是以,接話非常的快。
排隊的人一下子驚呆了,這小子竟然是裝作得了肺炎,故意隊的!
“太過分了,他得的是花柳,卻裝作是肺炎,騙咱們離他遠遠的,好早點看診!”
“這人撒謊也太隨意了,我都當真了!”
“無恥,咱們辛苦排了這麼久,他竟然
為了隊撒謊騙咱們!”
“我看高掌柜說的是真的,這人為了早點看診連撒謊這種事都做得出來,向藥鋪索要賠償像他能做的出來的事。”
一時間,眾人的風向再次變了,那些個別的藥鋪的人著急的很,有人道:“花柳的話,高掌柜就更加的過分了,他明明就能治療啊!卻不給人家小兄弟治!”
“是啊,咱青牛鎮上可就只有高掌柜一家能治療花柳,他卻不給人家小兄弟治,這不是將人往死里嗎?”
有人道:“高掌柜也不是一直都能治療花柳的,他不是解釋過了嗎,是前些日子得到了一張藥方才能治療花柳的。”
“你們這幾個人怎麼回事啊,我在這里觀察你們好久了,就沒說過高掌柜一句好話。”
“這人我認得,是別的藥鋪的!”
“原來是別的藥鋪跑來搞臭高掌柜名聲的啊,哪家藥鋪的?我保證以后再也不去了!”
“同行競爭唄,嘖嘖……”
這些人眼見被破了份,個個灰溜溜的跑了出去,也不敢再看熱鬧了,畢竟,這要是傳開了,對他們的店鋪也沒有好的影響。
楚軒只覺得那句讓他為眾矢之的的聲音有些悉,雖
然的尖細,可怎麼那麼像楚傾言呢?他皺著眉頭四下里一看,卻并沒有看到楚傾言的影,不由得覺得是自己想的太多了。
他有些氣急敗壞的掃過那些說他不是的人,道:“我又有肺炎,又得了花柳,不行嗎?你們有什麼權利對我指指點點,告訴你們,我可是個生,將來要做秀才的!”
“生?哈哈哈,生算什麼啊,我兒子也是個生呢!”
“得了花柳還想中秀才,這人腦子沒病吧,就是道德審核這一關他都過不去。”
“是啊,得了花柳的人,肯定是的很……”
“瞧他自己一個人來的,不會是還沒家吧,那就是在勾欄里頭染的病,竟然還有臉說自己是生,真是笑死我了。”
“他還以為生有多厲害啊,到縣里頭,石頭砸下來都能砸到個生,到城里頭,秀才多如狗呢!”
楚家村只是一個小地方,村民們能吃飽穿暖就不錯了,哪里有多余的錢供孩子上學讀書,因此,村子里頭出個生都是驚天地的大事。
可是鎮上不一樣啊,幾乎家家的孩子都要上學堂,誰還不會個三字經千字文的,要是找到幾個不識字的,那才是稀罕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