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我非癡愚實乃純良 第997章 母與子(求月票求訂閱)

《我非癡愚實乃純良》第997章 母與子(求月票求訂閱)

 福臨本不知道,就在他志得意滿要誅殺孽種的時候,皇宮外了什麼樣。

 “王笑沒死”這四個字給人帶來的震懾出乎意料得大。

 其實縱觀天下四方,似乎也只有王笑裝死有用。

 王笑在北楚掌軍、政所有大權,新政又是他一手建立,擁有絕對的威。另一方面,北楚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系,哪怕王笑短期不在,員們各司其職也不會套。

 若換鄭元化、濟爾哈朗、張獻忠等人,甚至是多爾袞,只怕一裝死,很容易就真的死了。

 真算起來,多年以前皇太極也有這樣的威,可惜是不能裝死了……

 總之索尼、范文程等人得到消息,急得焦頭爛額,痛罵王笑險卑鄙的同時也到深深的恐懼。

 本來,哪怕楚軍再有優勢,清軍只要據城而守至也能撐得住一年兩年,許多事還可以徐徐圖之。

 但現在……

 “措手不及啊!措手不及!”

 “老夫早就說過!早就說過!王笑必定是裝死。”

 “我也料到了,可恨沒有人信我。”

 “岳樂無能之輩,豈能真的刺殺王笑?濟爾哈朗這些主戰派魯莽冒進,斷送了大清啊!”

 “王笑分明在兵勢上占優,卻又一次用這種謀詭計,太無恥了!太無恥了……”

 “當務之急,是要見到太后娘娘……”

 眾人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但濟爾哈朗卻以福臨的名義控制了皇城,止他們求見布木布泰。

 索尼試圖聯絡在皇宮當領侍衛大臣的長子噶布拉,奈何聯絡不到。急之下,他突然想到太后曾經恩賞尼雅哈家的納蘭明珠為藍翎侍衛,是皇上邊的近臣。

 于是他連忙派三兒子索額圖聯絡納蘭明珠。

Advertisement

 恰是這兩個年,一個十三歲、一個十四歲,臨機應變,詐開了宮門,領群臣進宮,打了濟爾哈朗一個措手不及。

 ……

 果不其然,宮之后一看,濟爾哈朗果然慫恿皇上宮太后娘娘。

 群臣不由大怒。

 他們每個人的心思卻各有不同。

 其中一部分人首先到憤怒的是,濟爾哈朗讓自家的子侄摻合到這種宮廷政變當中。

 大清朝的侍衛是要職,都是從宗室、世職員的子弟中挑選。

 這些二世祖們腦酣耳熱,被人一鼓就跑來替皇上除災星,牽連的卻是他們背后的人。

 比如噶布拉,是索尼的長子,今日這個舉,簡直就是要把赫舍里氏推到太后的對立面。

 索尼雖生氣,但卻對慈寧宮外滿地的尸視而不見,問都不問一句“皇上你為什麼要殺太后?”只是一個勁地請罪。

 仿佛今天錯的只有他的大兒子一個人。

 他又不像大兒子那麼蠢,管太后和皇上之間有什麼芥

 關鍵是,大清朝中能平衡各方勢力的人是誰?

 唯太后娘娘一人!

 索尼雖然也喜歡京城,但卻明白只有太后娘娘能領著大家平安退回盛京。

 ……

 而馮伯衡、陳名夏這些降臣,才不想去什麼狗屁盛京呢!

 投降清廷,又不是為去了那天高路遠的沈城討生活。

 王笑很快就要打到京城了,那家伙是出了名的兇殘暴,是不怎麼接降臣的。

 只有太后娘娘還有可能和談、歸附、投降。

 哪怕結好小阿哥,求著三四歲的小祖宗為自己說一句好話也好啊。

 哪怕是只能活著回家鄉安度晚年,都比在沈城當個破不知好多倍。

 ——濟爾哈朗這狗蠻夷,妄想拉老夫給你們這些蠻夷陪葬?喪盡天良!無恥之尤!

Advertisement

 ……

 范文程則到失至極。

 他雖是漢,卻自認為大忠臣,自詡為當世之張良。

 他忠于清帝,將福臨視之為正統天子,可是今日福臨的所作所為讓他太失了。

 早年并不是沒有臣子請布木布泰垂簾聽政,但布木布泰并未答應。范文程看得出來,是真的是一心為福臨好。

 哪怕布木布泰主張歸附王笑,范文程反對的是讓福臨退帝號,卻也認為暫時忍、等待時機是福臨眼下最好的選擇。

 他希福臨能為勾踐,卻沒想到在眼下的形勢下福臨還想當秦始皇……

 這一刻范文程發現,福臨就是一任誰都能擺弄的木頭。

 他心中長嘆不已。

 “皇上啊,太后為你鋪好了前路、退路。你哪怕什麼都不做,進可為千古圣君,退可牧守關外、保一世平安,何苦如此?何若如此……若連一心為你好的母親都不被信任,何況奴才一個外臣?”

 ——似乎該尋找一個新的效忠對象了……

 ……

 剛林則認為福臨就是蠢材一個。

 換作是他,有布木布泰這一個凡事未雨綢繆的額娘,做夢都要笑出來。生個同母異父的弟弟怎麼了?

 他不得自己不是剛林、不是新羅覺·福臨,而是王福臨。

 恨不能早點抱著王笑的大爹……

 ——多人投胎投胎不到好事,落在這小蠢材頭上,居然聽濟爾哈朗的鬼話跑來殺你額娘?

 他濟爾哈朗一把年紀,還剩幾年活命?你福臨小小年紀,又剩幾年活命?陪著他去送葬?

 剛林從來就沒太把福臨當回事,他依附的是多爾袞,一直以來都認為多爾袞總有一天要取代福臨。

 但多爾袞死了,他知道自己早晚要被清算,心中惴惴不安。

Advertisement

 現在好了,王笑打過來了、太后母子之間決裂了,正是投靠太后的大好機會。

 “見風使舵”怎麼能是個壞詞呢?見風使舵是自己在場立足的本事!

 ……

 福臨的目從袍子上移開,落在一個一個看也不看自己的奴才們上,又一轉頭,看向他們后面的侍衛。

 他看到了索額圖與納蘭明珠。

 這兩個年分別比福臨大兩三歲,平時最常陪伴福臨。

 此時見到了福臨的目,他們卻低下頭,有些愧疚,但毫沒有替福臨維護面的意思。

 他們是天子近臣不假,但卻是布木布泰給福臨指派的天子近臣。

 哪怕他們年歲尚小,關鍵時刻怎麼站隊心中卻很清楚,毫不猶豫就背叛了福臨。

 而宮殿前,噶布拉已經帶著侍衛們丟掉刀兵,跪了一地……

 終于,布木布泰抱著孩子走了出來。

 依然還很,但群臣抬眼之間,更多的還是看向懷里的孩子。

 就是這孩子的父親,已有橫掃六合、吞并八荒之勢。

 湊巧的是,許多人也想到了秦始皇,但想到的并非秦始皇誅殺嫪毐之事,而是“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的威風霸氣。

 現如今王笑立法度,外吞瑞朝,披甲之士數十萬,洶洶北伐。早晚要讓山河外,皆匍匐腳下。

 如剛林、馮伯衡、陳名夏之輩,盯著王玄燁,已將他看作是自己的救命符。

 ……

 布木布泰一直走到宮殿外,才放開遮在王玄燁眼睛上的手。

 雖然滿地都是尸,王玄燁卻也只當那些人是睡著了。

 但腥味和一道道貪婪的目都讓他很不習慣,小手推著布木布泰的肩,想讓額娘抱自己回去。

 “這些都是你的奴才。”布木布泰道,聲音很平靜。

 雖然沒想到福臨會想要殺掉自己,但從頭到尾都不認為這一場宮變會功。

 “啵”的一聲輕響,王玄燁把手指頭從里撥出來,看了看跪了滿地的奴才,對這些糟老頭子并不興趣。

 他漂亮的棕眼睛一轉,看向福臨,被福臨惱火地瞪了一眼。

 王玄燁于是頭一偏,也懶得搭理他。

 他覺得這個人剛才和額娘吵架,討厭得很……

 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地觀察著這孩子的反應,想要討好他。

 馮伯衡首先出一副笑臉,道:“是,奴才見過小主子。”

 剛林等人紛紛附和。

 “奴才見過小主子。”

 范文程見不得這種諂模樣,覺得有失文臣面,卻也沒吱聲,鄭重地請布木布泰主持朝局。

 ……

 “既然戰事危急,皇帝年紀又小,大婚之事先暫停。”

 福臨如遭重創。

 他不愿娶孟古青,是因為不喜歡孟古青這個人。

 但他知道,只有大婚了,才可以親政。

 布木布泰原本說唯一的愿就是讓他娶了孟古青,維護與科爾沁的聯姻,但現在是……反悔了嗎?

 布木布泰又道:“中宮太后近來子不好,很是思念皇帝。來人,送皇帝到咸安宮。”

 不像福臨,奪權要搞出天大的靜。

 從頭到尾,奪權就只有這兩句話。

 兩句話足矣。

 福臨張了張,想要說什麼,卻開不了口。

 他連“額娘”都喚不出來了。

 “皇上,請跟奴才來吧……”

 福臨有心抗拒,但冰涼、漉漉的子讓他生不出半點勇氣來。

 他就這樣被帶離了慈寧宮。

 回過頭看去,那些代表天下權柄的奴才們本不在意他去了哪里,他們眼里只有那個孽種……

 ~~

 所謂的‘中宮太后’哲哲,是布木布泰的姑姑,也是皇太極的皇后。是福臨的姑祖母、也是福臨的‘母親’。

 哲哲沒能為皇太極生下兒子,從沒人贊頌過有何功績,也沒有哪樁宮廷是非牽涉到

 這樣一個人自然是沒什麼權柄的,每日就是理佛,修藏傳佛教。

 把福臨送到這里,與囚居無異。

 哲哲為人慈藹,讓人給福臨換了服。

 福臨深,向哲哲哭訴起來。

 “額娘,孩兒往后只有你這一個額娘了……”

 哲哲拍了拍福臨的背,深深嘆息了一聲。

 就算是這個遠離權力中心的人也看得明白,福臨淪落到此,最不該說的就是這一句話。

 布木布泰今天再傷心再失,也不會加害自己的兒子,必然還會再給福臨機會。

 但往后如何,卻也看這孩子自己肯不肯低頭。

 “皇上,苦海無涯,千萬不要執迷不悟啊,你額娘……”

 “不是我額娘!我只有你這一個額娘……”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