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我非癡愚實乃純良 第1002章 國勢強(求月票求訂閱)

《我非癡愚實乃純良》第1002章 國勢強(求月票求訂閱)

 遷安縣西南方向,四角山,楚軍士卒們正在掩埋著村落中的尸首。

 唐節看著這一幕,緩緩道:“我歸楚之前,有部將問我‘將軍英雄蓋世,何必屈委于王笑之下’,我說‘我盡快平定這世’,那部將不信,他認為人只會考慮個人的前程。”

 他說著,眼中有些悲憫,抬手指了指山下殘破的村莊。

 “只有親眼見了這慘狀,才知道世人不如狗,但凡有惻之心,怎會不以平定天下為己任?”

 李平看著他憂國憂民的剪影,卻是問道:“那將軍以前當流寇時,不也是這樣肆鄉里嗎?有何不同呢?”

 “……”

 唐節轉頭看了這小子一眼。

 好不容易發表些慨,展現一下自己的懷,此時卻覺像被人了一掌在臉上。

 但李平的表很誠懇,他是真的在思考這個問題,而非故意奚落唐節。

 要不是這樣,唐節就要給這小子一頓揍。

 “不同就是老子是吃不飽飯、劫富濟貧,這些建虜是燒殺擄掠,老子要殺他們。”

 唐節也沒什麼底氣,隨口應了一句,沒了再和李平聊天的心思。

 ——讀書人真沒意思……

 “報將軍,南面發現余千騎兵,旗號不明……”

 唐節聽了稟報,親自爬到臨時搭建的瞭塔上看了一會,派了一支騎兵去試探地進攻。

 但對方并不接戰,掉頭就跑,跑得老遠,消失得無影無蹤。

 唐節頗覺奇怪,吩咐士卒小心戒備,以免中了埋伏。

 但之后,這支兵馬卻又不再出現,也不知是來干嘛的。

 次日,楚軍排開陣線,與清軍在灤河西岸決戰……

 ~~

 多爾袞死后,岳樂確實算得上是清軍中最有將才的。

 早在決定劫掠廣平府之時,他就開始在灤河布置防線。

Advertisement

 只要唐節不能渡過灤河,他便可從容向北走喜峰口出關;要是能擊敗唐節,他甚至敢大大方方走山海關。

 不是吹牛,岳樂確實不怕唐節。

 但這一仗,唐節打得與以往,似乎有些不同……

 第一天鋒的時候還不明顯。

 當時唐節渡河不利,惱怒,拍馬出陣,隔著河大罵著向岳樂陣,想要與岳樂單挑。

 岳樂面對唐節那些鄙的謾罵也不生氣,讓人以弓箭、鳥銃回應,唐節只好狼狽地退回陣中。

 但在這之后,就再沒有從楚軍上看到唐節的作戰風格。

 楚軍士卒一板一眼地進攻、塔建浮橋、強渡灤河,每一個行都顯得井井有條。

 岳樂有些分不清對方是由唐節、或是蔡悟真、或是秦山湖指揮的。

 甚至,王笑指揮下的楚軍也是這樣。

 岳樂忽然發現——楚軍與天下別的軍隊不同。

 別的軍隊都是以‘將’為主,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但在楚軍中,將領似乎并不那麼重要。

 楚軍是以所有的士卒為主的,或者說……楚軍的所有人就像是一個整

 他們的作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始終保持著整齊的隊列,沉默、呆板。

 王笑打起仗來天馬行空,一直讓人以為楚軍是靠奇謀制勝。

 但這是假像。

 事實上,楚軍是天下最呆板的軍隊,那些所謂靈活多變的戰,完全都是依靠楚軍士卒呆板地完……

 這個發現,讓岳樂心里忽然有些沒底。

 他不怕唐節,但并不想面對這樣的楚軍……

 ~~

 唐節也覺得有些不爽。

 他頗煩那些軍法、參謀,嫌其一天到晚啰哩叭嗦的。

 比如他向岳樂陣單挑,卻被麾下軍法告知違反了軍紀。

Advertisement

 “違反軍紀?”唐節訝道:“我是主將,怎麼會違反軍紀?”

 李平連忙拉著唐節走到一旁。

 “將軍,你確實是違反了軍紀,作戰條例第三十七條……”

 唐節要是肯聽這些,文考也不會考得那麼差了。

 他不耐煩地在李平頭上一拍,道:“知道了,知道了。”

 “將軍,你這樣拍我,其實也違反了士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不過你放心,我不會上報的。”

 “閉吧你。”

 “末將是怕將軍和軍法爭執起來,會很丟臉的……”

 “你閉,這是軍令。”

 “是!”李平大聲應道。

 唐節懶得多說,走上戰臺,隨手調整了一下兵力。

 楚軍令行止,很快強攻下一片灘涂,開始就地穩固陣線。

 這讓唐節覺得無聊。

 不是說這一仗好打,而是他到自己的力使不出來。

 以前打仗,就是輸了也酣暢淋漓,這次卻束手束腳。

 “好想把騎兵也渡過去,突他的腚啊。”他慨了一句。

 李平道:“參謀們不同意將軍這個計劃,太冒險了。但將軍知道在什麼況下可以越過軍機參謀直接下達戰布署嗎?一共有四種況……

 或者將軍要是能完整的說出這個計劃的風險,讓參謀們知道將軍是心里有數的,也許能讓他們同意這個計劃……”

 唐節道:“你很啰嗦知道嗎?”

 “賀都督也是這麼說的。”

 “……”

 唐節也懶得應話,又看向戰場,淡淡道:“打得太穩妥了,沒有意思。”

 李平道:“打贏了就有意思。”

 唐節側目瞥了這小子一眼,覺他終于說了一句有道理的話……

 ~~

 與此同時,一支千余人的騎兵駐扎在京城東北方向的盤山。

Advertisement

 幾名哨兵從山上飛奔下來,跑到一個年輕將領面前,稟報道:“范將軍,那支楚軍出古北口了。”

 “好,傳令下去,回京城。”

 說話的年輕人范承謨,乃是范文程次子,時年二十五歲。

 他自飽讀詩書,又長在關外,也頗懂弓馬、兵法,算是文武雙全,十七歲就被選為侍衛。

 這次布木布泰整編漢八旗為京師十二衛,用人不拘一格,選拔了不年輕將領,范承謨便在其中……

 他率著麾下千余人馬不停蹄又從盤山趕向京城,行至京城東面的潞縣,恰又遇到一支楚軍不打旗號,正在悄然急行。

 范承謨不敢靠近,繞了個大圈,繼續趕往京城。

 趕到通州,只見城上旌旗搖,看聲勢大乾兵馬極壯。

 范承謨遞了信令,進城一看,只見乾軍不過數千余人,又雇了許多百姓上城搖旗造勢。

 不多時,一名大將大步下了城頭。

 范承謨連忙抱拳,道:“末將見過舒將軍,舒將軍竟親自來通州了。”

 對方雖被稱作“舒將軍”,其實是一個滿人。

 他名舒穆祿·星阿,如今改名做舒星。

 他是清朝開國元勛揚古利之孫。

 揚古利一生追隨皇太極東征西討,最后在朝鮮戰死,被追封為武勛王。

 清朝攻打朝鮮一共也沒死幾個人,揚古利運氣不好,在戰場上遭遇伏兵,中了槍,傷重而死。

 舒星的父親塔瞻運氣也不好,當年皇太極兵圍錦州,楚將曹玉山夜襲清軍大營,幾乎殺到皇太極面前……嗯,就是從塔瞻的防線突進去的。

 塔瞻犯了這種大錯,被降為一等公,終皇太極一朝都被冷落在一邊。

 因此,舒星也一直不重用。

 但這次布木布泰挑選將領,卻把他點為兵部尚書、兼京營十二衛總督,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

 ……

 此時,舒星道:“我探得有萬余楚軍悄然北上,擔心他們襲通州,因此領兵前來。但楚軍沒帶攻城械,繞過城池,向北去了。”

 范承謨道:“末將也遇到這支楚軍。他們前面還有一支小先頭部隊,已出了古北口……”

 兩人說著,走進軍衙。

 舒星問道:“你可看了?唐節與岳樂開戰了?”

 “開戰了,將軍猜這一仗勝負如何?”

 “清軍必敗。”

 “末將也是這麼認為。”

 范承謨走到地圖前,語氣有些激,道:“王笑這時派兵出古北口,必是要繞過燕山,在喜峰口堵住濟爾哈朗!”

 “果然如此。”舒星道:“我就說王笑停在固安,既不打通州、也不打京城。”

 他和范承謨都是第一次領軍,語氣有些激

 “濟爾哈朗、岳樂又中計了,他們不在廣平府打糧也許還來得及退走,現在卻被唐節牽制住,又被王笑堵住后路,必敗無疑……王笑果然用兵如神。”

 范承謨道:“可笑濟爾哈朗庸碌蠢才,也敢背叛陛下,獨自與王笑為敵。”

 他向舒星問道:“我們怎麼辦?”

 “準備一下,回師京城,向百姓宣告,我們已協助楚軍擊敗了建虜。”

 舒星說著,向京城方向一抱拳,又道:“陛下民如子,豈可坐視建虜肆廣平府?因此發王師擊建虜,我等幸不辱命。”

 范承謨也鄭重起來,認認真真道:“我等幸不辱命,終于守得廣平府一方安寧……”

 ~~

 此時通州城的大街小巷、茶樓酒肆之間,許多人正在到宣揚大乾皇帝發給清軍的檄文。

 “彼肆猖獗,震畿輔。若守迷不反,昆山縱火,玉石俱焚……”

 百姓們于是同仇敵愾,振臂高呼。

 “敢犯我土,必不輕饒!”

 這大乾朝的國勢仿佛就在這一聲聲高呼之中又漲了一層……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