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我非癡愚實乃純良 第1011章 開典禮(求月票求訂閱)

《我非癡愚實乃純良》第1011章 開典禮(求月票求訂閱)

 終于到了十二月初六這一天。

 范承謨激得一夜未睡。

 他還很年輕,第一次準備干一番震驚天下的大事,難免有些心緒難平。

 今天是大乾朝正式向北楚投降,典禮設在南城永定門大街東面的天壇舉行。

 天壇乃是皇帝祭祀蒼天、祈求五谷登之所,占地四十余頃,容得下數萬人。

 卯時,天剛剛破曉,范承謨便換好一戎裝,策馬緩緩往天壇而去。

 一路上許多人都是與他往同一個方向。

 路過珠市口之時,范承謨勒住韁繩,駐馬觀了一會。

 今日城治安依然還是由舒星負責,等乾朝正式歸降之后才會有楚軍接。

 目看去,只見街道上巡戈的乾軍臉上多是帶著些憾與不舍,顯然還心向乾朝。

 這讓范承謨放心了一些。

 他還沒有與舒星談過自己的計劃,他知道舒星依然是支持投降的。

 但只要王笑一死,相信以舒星的果決,必會馬上改變主意,率軍攻打楚軍。

 ……

 進到天壇昭亨門,范承謨看到范文程正在忙著做最后的準備。

 范文程顯得很疲憊,最近他蒼老了許多,背也彎了,說話也時常走神。

 范承謨見父親如此,到十分心疼。

 他知道自己父親一生的志向——比肩先祖范文正公,甚至超越先祖,為后世創立一個盛世江山,為名相、宰輔。

 父親想要為像漢之張良那樣的名臣、而自己,也要為張良。

 父親是那個“漢業存亡俯仰中”開國定制、廟算有余的名相張良,自己則是那個“博浪沙中擊秦帝”的年張良……

 “博浪椎揮四海驚,虎狼雖暴已無秦!”

Advertisement

 想到這里,范承謨心澎湃,久久不能自已。

 ——好期待王笑死后,看父親執宰天下、得償所愿啊……

 ~~

 此時范文程滿腹愁緒,并未注意到兒子正在看著自己。

 他轉頭抬眼向遠緩緩搖的楚軍旗幟,心中自嘲了一句。

 “賈詡未設曹日,自為漢賊已多時。”

 一老一的父子倆心中各念了一句詩,在昭亨門附近各自離開……

 ~~

 范承謨又往前走,穿過欞靈門,見到了察哈爾親王阿布奈。

 阿布奈還很年輕,十六七歲,不過材壯碩,長相看起來像是三十多歲。

 ……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楚朝建立后,元朝并沒有滅亡,而是退守長城以北,勉勉強強可稱為北元,林丹汗是北元的最后一個大汗。

 阿布奈是林丹汗的次子,也是腹子,他的母親就是囊囊太后娜木鐘。

 林丹汗死后,娜木鐘改嫁給了皇太極。

 阿布奈還有一個哥哥,額哲。

 皇太極改元稱帝、建立大清時,額哲率領漠南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位領主,在盛京舉行大會,共尊皇太極為蒙古大汗,獻上傳國玉璽,從此整個漠南蒙古臣服于大清。

 那場大會,就像今天這場大會……

 當時皇太極很高興,嗯,換作誰都會很高興。總之他封額哲為親王,把自己的親生兒嫁給他。

 這個兒,是現在的中宮太后哲哲的兒,固倫溫莊長公主,新覺羅·馬喀塔。

 后來,額哲病死,阿布奈繼承了察哈爾的親王爵,也繼承了馬喀塔。

 說起來,阿布奈是皇太極養子,馬喀塔既是他義姐、也是他嫂子……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察哈爾是由這位固倫溫莊長公主攝政。

Advertisement

 阿布奈暫時還只是名義上的察哈爾親王而已。

 對于阿布奈、馬喀塔這一對夫妻而言,今年實在是一個很敏的時候。

 阿布奈漸漸長大,想要接掌察哈爾的權力;大清被楚朝趕出關,迅速走向衰敗;馬喀塔的生母哲哲太后被丟在京城;乾朝立國,召蒙古諸部朝賀。

 結果才到京城,乾朝又要向楚朝投降了。

 馬喀塔希莊妃……莊妃也好、圣母皇太后也好、大乾皇帝陛下也好,對方能照料好自己的額娘哲哲,然后……其實已經六神無主,不知道怎麼辦了。

 阿布奈的野心卻很清晰,他想為林丹汗洗刷恥辱,為新一任的蒙古大汗。

 ……

 范承謨悉了阿布奈的心思,認為這個察哈爾親王是個還沒長大的小狼,但已經可以咬人了。

 他還找阿布奈聊了一次。

 “王笑是不可能幫助王爺你復國的……”

 “你胡說什麼?!”阿布奈變了臉,道:“我沒有想要復國……”

 范承謨道:“王爺不必張,這里已不是大清的天下了,沒有人敢追究王爺的志向。”

 阿布奈這才放松下來。

 范承謨又道:“只有我們大乾陛下才會支持王爺你復國稱汗,因為也是大元后裔,又是長公主的親人。”

 “那你說我應該怎麼辦?”

 范承謨笑而不語。

 直到阿布奈向長生天起誓,絕不把兩人的對話外泄,范承謨才道:“請王爺隨時準備號召萬余蒙古騎兵……”

 此時在天壇相見,兩人遠遠對視了一眼,相互點了點頭。

 在范承謨眼里,阿布奈這只蒙古的小狼,雖然兇狠,但頭腦簡單、最好擺布……

Advertisement

 ~~

 繞過圜丘祭天臺,又穿過一道大門,范承謨見到了郎保富。

 這是一只真的狼,已準備好了爪牙。

 二十個殺手,或扮親衛,或扮雜役,已散在圜丘周圍。

 萬事備,只欠東風了……

 ~~

 太一點一點升高,越來越多的人匯聚到天壇。

 大乾朝的員將兵、京城的士紳、蒙古的使節、楚朝的員將兵……

 天壇,數萬人齊聚;天壇外,數不清的百姓翹首而

 楚朝在失去京城的三年以后,終于又要重新定鼎燕京,今日這場典禮也許象征著一個盛世的開啟。

 對于蒙古使節而言,跟這場典禮相比,當年皇太極接漠南蒙古投降的大會就像是鄉間趕集。

 對于范文程、索尼、剛林等大臣而言,則到焦頭爛額。

 人太多了,場面太了,已漸漸超過了他們的掌控。

 王笑從山東又調來了一批員,把典禮辦得越發隆重。

 范文程等人有心反對,卻又不敢,擔心得不行。

 ——還有萬余蒙古人在京城,萬一出了差池,后果不堪設想……

 終于,到了辰時三刻。

 “晉王已經快到了,馬上就進城了。”

 “陛下也出宮了……”

 “快!準備迎接晉王與陛下……”

 “……”

 范承謨按著劍,站在圜丘祭天臺北面的貞門附近守衛,忽然見到北面出現了混

 他往那邊走去,漸漸聽到回音壁附近傳來爭吵聲。

 “不行!絕計不行!簡直是豈有此理!”

 這人說著漢話,像是一個北楚員。

 接著有人用蒙古語與他爭辯起來。

 有通譯說道:“在我們草原上,這是很正常的習俗。晉王娶了孟古青郡主,為一家人……”

 “住口!這太荒唐了!”

 說話的楚顯得極為生氣,喊著喊著,之乎者也的話就不停冒出來。

 “華夏有人倫綱常!爾等……爾等……弟收兄妻,子征父妾,父子君臣夫婦長之倫,甚矣!甚矣!”

 “禮儀者世之大防,如爾等所為,豈可訓于天下后世哉?!”

 那回音壁圍墻的弧度十分規則,墻面整齊,無論說話聲音多小,都可以使遠的人聽得清清楚楚。

 越來越多人聽到靜,向這邊趕來。

 而回音壁里爭吵的人似乎還沒意識到這一點,吵得越來越厲害……

 那通譯大概水平不行,不能把那北楚員的意思向蒙古人傳達,嘰嘰嚕嚕一通之后,那蒙古人也有些生氣。

 “……!!”

 “晉王不肯娶孟古青格格就是瞧不起卓禮克圖親王,沒有誠意,科爾沁是不會歸附楚朝的……”

 “我告訴你,姑侄共侍一夫絕不可能!此華夏區別于胡虜之大防!此事不議清楚,今日降典禮就此作罷!”

 “……!!”

 “科爾沁不肯歸附,那就打啊!”

 那邊范文程、剛林等人焦頭爛額地跑來,正聽到這幾句話,只覺腦袋里嗡地一下,幾乎要暈過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