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我非癡愚實乃純良 第1037章 成與敗(求月票求訂閱)

《我非癡愚實乃純良》第1037章 成與敗(求月票求訂閱)

 ……

 王珍看到這里,嘆道:“鄭元化終于獨掌大權,在名義上架空天子了,但我看他所為,似乎與宗太沖的主張相似?”

 “是啊。”王笑道:“我以前一直認為他是要謀朝篡位,如今看來,他原來是宗太沖那一掛的,想以相權制衡君權。”

 他說完,用微不可聞的聲音又自語了一句。

 “呵,國產的君主立憲主張……的雛形。”

 王珍揶揄道:“看來,他與你是同路人?”

 “不,我比他們要先進一些。”

 王笑嘆了口氣,轉頭看向窗外,心想在自己抵擋了清軍之后,那個被打斷、被封的,由士大夫們完善出來的民本論思想與君主立憲主張雛形到底能發展到什麼程度?

 他似乎有那麼一點兒想要看看……

 ~~

 與此同時,南京城。

 “鄭元化瘋了,他在自取滅亡,黃將軍是想為他陪葬嗎?”

 說話的人馬叔睦,乃南楚吏部尚書馬超然的次子,現任太平司同知。

 去年溫容信死后,太平司指揮使徐君賁也突然暴斃,鄭黨終于漸漸失去了對太平司的掌控,許多朝堂大員開始往太平司中安人手。

 馬超然本想安排長子進太平司任職,但長子傳信說要立一樁大功再回來,他只好把次子安排為太平司同知。

 馬叔睦也沒辜負父親的厚,短短半月已在太平司中建立起自己的勢力。

 因為這是南楚的多事之秋、朝局劇變之際,是有才之士嶄頭角的良機……

 而此時,坐在馬叔睦對面的人是鐵冊軍總兵黃斌。

 黃斌本是江豪紳家中奴仆,正是他在去年中元節率眾造反,戈大呼:“奈何以奴呼我?!”

 他殺了他的主家,嘯聚起數萬人變,提出“鏟主仆、貴賤、貧富而均之”的口號,殺得江富戶河。

Advertisement

 出乎他意料的是,朝廷招降了他,鄭元化甚至親自接見了他,暗令他把麾下賤民整編一支兵馬。

 半年后,鄭元化兌現了他對黃斌的諾言,新軍一,他果然建立鐵冊軍,封黃斌為總兵,以鐵冊軍為鄭黨手中的“刀”開始變法。

 當時黃斌心,由衷念鄭元化的知遇之恩,恨不得為他肝腦涂地、萬死不辭!

 但激的心漸漸也會褪下去……今天黃斌還是來見了馬叔睦。

 事實上,他已經不止見馬叔睦一次兩次了。

 第一次見面時,他還不了解馬叔睦是誰的人,一個奴仆在半年一躍為總兵,對朝堂上的況還不了解。

 然后,之后幾次見面,黃斌終于領會了自己原來的主家過得是什麼樣的日子……醇酒、人、良田舍。

 他倒在那些姬如玉一般上,接過一張張銀票,回味著自己從一介奴仆翻堂堂大將軍,到無盡的滿足。

 但現在,馬叔睦又問了他一句。

 “黃將軍知道有多人想要鄭元化死嗎?”

 黃斌默然。

 馬叔睦道:“家父、文淵閣大學士應思節、禮部尚書錢謙益、南直隸總督曹浚、湖廣總督孟世威、浙江總督岑安國、安南公鄭芝龍……唉,這些文武大臣、王公將相的名字,我三天三夜都念不完,更別提江南的上萬縉紳了。

 這里面有些人原本還是鄭黨心腹,是一路支持鄭元化走到今天的大功臣。但你看,現在我們所有人都一樣,只想要鄭元化死。”

 馬叔睦說著,又輕嘆了一句:“知道嗎?我們從來沒這麼齊心協力過,從來沒有。”

 黃斌還是沒有說話,死死盯著桌上的酒杯,仿佛回想起自己跪在鄭元化面前誓死效忠時的場景。

Advertisement

 馬叔睦又道:“我們不是沒有兵馬,只算孟世威和鄭芝龍,加起來就有四十萬大軍。黃將軍你呢?有多人?

 今天不是我來求黃將軍辦事,是因為我與你好,不希你為鄭元化陪葬,這才求了應大人,讓我來再勸勸你。

 真的,朋友一場,我希你能活下去。

 鄭元化重設宰相、政事堂直管天下庶務,他這是造反啊。鐵冊軍?用一群奴仆練軍,不可笑嗎?

 他為什麼拉攏你?因為他已經眾叛親離了!你若不信,你大可走出這個園子,看看江南的人心向背!”

 “我……”黃斌終于開口了,用沙啞的聲音道:“你要……要我做什麼?”

 “不用你做什麼。”馬叔睦笑了起來,給黃斌斟了酒。

 他臉上的笑容重新變得燦爛,而屋抑的氣氛也一掃而空。

 “還沒背叛鄭元化的也就剩你了知道嗎?你是最后一個,你已經為他盡力了……哈哈,不重要了,來,喝酒,奏樂!我們只需要在這里盡樂,明早起來,鄭元化就是一個死人……”

 ~~

 鄭家。

 “祖父,孫兒……孫兒真的走了?”鄭昭業一只腳已經踏在車轅上,忍不住又回過頭看向鄭元化。

 “走吧。”鄭元化道,“記得去把宗先生他們也接走……還有這個……”

 他緩緩從懷里掏出了一個布包,又道:“若有一日,王笑平定了江南,你們可以回來,把這個給他,這是老夫新著的書、還有一封給他的信……他看過之后,該是不會殺你們。”

 “祖父?”鄭昭業搖了搖頭,道:“孫兒的這只眼就是他害瞎的,孫兒絕不會讓他平定江南,更別說向他乞饒……”

 “拿著。”

 鄭昭業目看去,落在鄭元化那垂垂老矣的面容上。

Advertisement

 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手接過那個包裹。

 “去吧。”鄭元化又揮了揮手,停在府門前的馬車終于離去……

 “傻孩子,等過兩年你就知道世事無絕對了。”

 他喃喃著,愈發顯得蒼老,舉步維艱地往府中走去。

 送走了家人,曾經鼎盛沸騰的鄭府都顯得冷清下來。

 鄭元化穿過回廊,在書房里落座,按照每天的慣例拿起公文批閱。

 良久,有老仆過來通稟道:“老爺,溫大人來了。”

 “讓他進來吧……”

 不一會兒,溫容修走進書房。

 去年溫容信死后,溫容修也瞬間蒼老了許多,四十多歲的年紀就有了滿頭白發。

 “下見過鄭相。”

 “坐吧。”

 “是……前幾日鐵冊軍追繳的欠糧已經清點出來了,足有白銀三百七十萬兩,糧食四百萬石。”

 鄭元化點點頭,道:“好啊,好啊。”

 “下已經核算過了。”溫容修道:“有了這批軍餉,朝廷可以再招驀二十萬大軍,主要兵源依然是那些本來的賤民、失地的農戶……

 只要再練一兩年,必能一支軍,到時翦除江南各鎮跋扈軍閥,便再也不怕縉紳反撲了。”

 鄭元化像是有些走神,道:“那癡兒麾下除了遼東兵馬,也是這些民戶參軍吧?”

 “是,如此一來,我們不必怕王笑……往后至還可以再追繳出八千萬兩銀子,足以加固長江防線,守得半壁江山。”

 溫容修說著說著,鄭元化卻又恍了神。

 他目也不知在看向哪里,喃喃道:“那癡兒比老夫會打仗,這不假。但別的事,他遠不如老夫。變法、變法……老夫的境比他難得太多了啊。”

 “鄭相?我們已經變法功了。”

 “是啊。”鄭元化道:“我們已經變法功了……我時讀書,立志為萬世開太平,可這萬世的太平要怎麼開?自古以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我與宗太沖他們想來想去,終于想出了跳出王朝更迭的辦法……可惜,天不假年啊。”

 “鄭相在說什麼?我們還有時間,王笑至兩年不能興兵南下,他沒有錢糧了。”

 鄭元化又應了一聲“是啊”。

 “是啊,那癡兒收復了京城不假,但他不過是為楚朝續了命,我們不同,我們以相權代天子牧民,萬民為主、君為客,從此以后,天子不論賢愚,世間皆有賢相,再無百姓興亡之苦。

 變法功了,老夫這一生荼害蒼生無數,終于為萬世開太平了,不枉讀了一輩子圣賢書……你說,是嗎?”

 “鄭相所言極是。”溫容修低頭應道,“江南積弊,終于在我們手中治理好了,百廢待興,到時必可抵偽朝南下,假以時日,必能收復京城。”

 又是應了一聲“是啊”,鄭元化嚅了嚅,好一會兒才收回心神,嘆道:“繼續議事吧。”

 “是,下認為不僅是礦稅、織稅、茶稅,商稅也可以開收了,鄭芝龍的海商每年出海獲利數百萬兩,卻分文不繳,明日朝議,下……”

 殘燭搖晃,書房中的兩人議著事,許久沒看到下人進來更換蠟燭。

 溫容修說著說著,忽然轉頭看到案上的殘燭已經只剩短短一截……

 他驀然眼睛一紅,兩行濁淚滾滾而下。

 原本平靜敘述公事的聲音戛然而止,溫容修突然哭喊道:“都爛這樣了,他們還不肯變革,到底想要怎樣啊?在歌舞生平里等死嗎?鄭相啊……江南都爛了,他們為什麼還不肯聽你的?你是在救他們啊……”

 鄭元化閉上眼,嘆息了一聲。

 ……

 慘聲傳來,書房的兩人都沒到意外。

 溫容修干了臉上的淚,向鄭元化鄭重一拜,道:“下先走一步。”

 “好,老夫隨后就來。”

 溫容修背,走到門邊,手推開書房的門……

 鄭元化抬頭看去,只看到刀斬下,飛濺而出,溫容修倒在地上。

 有人踩著溫容修的尸進來。

 “鄭元化圖謀造反!殺!”

 鄭元化笑了笑,坦然抬起了頭……

 “殺!”

 隨著這一聲大喝,許多人直接殺進書房,又是刀一閃。

 一顆蒼老的頭顱滾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