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凜聞言便下意識地轉過頭來看,只見兩個十三四歲的大男孩,一個虎頭虎腦一個清清秀秀,一人提著一個蟈蟈籠,在下人的引領下,笑嘻嘻地走了過來。這虎頭虎腦的年長孫凜是認識的,他就是年前在城門外被長孫凜救下的柴耀。
三娘聞言也是探出的小腦袋從長孫凜的手臂底下好奇地張著,一雙明亮有神的大眼睛轉悠轉悠,見是自己認識的人,便聲喊道:「柴耀哥哥,仁傑哥哥----蟈蟈!----蟈蟈----」
二娘和雪雁見三娘這個貪玩的小不點張開兩雙小手興地擺,不由都笑了起來,這個小丫頭的憨的確是很討人喜歡。三娘隨即是興地想要跑過去接蟈蟈,可是抬起小腦袋看了看長孫凜,收起躍躍前的心思,只是抱著長孫凜的胳膊嚷嚷道:「給我,耀哥哥,給三娘蟈蟈-
自從上回柴紹看在武士這個往昔同僚和長孫凜的令牌,找到與楊家同宗的在宮中勢力甚大的楊妃調和,武順的日子這才又從潦倒中恢復到往昔的生活,現在甚至還能從掖庭宮的廂房搬到了自己所獨有的宮。楊氏對此是心存激,因此也常往來與柴家好。柴耀和狄仁傑也是頗喜歡三娘這個妝玉琢的小妹妹,常常給帶來比較有意思的小玩意逗開心。
只是讓這兩個小哥倆覺得奇怪的是,今兒個小丫頭似乎不想以往一樣,拉著小腳丫往這邊蹦來,而只是乖巧地站在一個男子的懷裏。這兩個半大的年心裏不免會產生落差,柴耀皺著濃眉,似乎想要做什麼惡作劇,然而他卻瞧那男子的臉很悉,頓時興地了起來:「長孫大哥,你怎麼會在這裏?!」
長孫凜聳了聳肩。笑著說道:「二娘是我的媳婦,三娘是我的妹妹,你說我怎麼會在這裏呢?」二娘聞言出甜甜的笑容,著長孫凜那雙如水的眼眸幾近融融。
柴耀吐了吐舌頭,這才想起長孫凜和武家地關係。這會兒他也瞧見了李雪雁,柴耀的大伯母平公主就是雪雁父親李道宗的姐姐,兩人也算是親戚關係,自然比較悉。他嘿嘿地笑著說道:「雪雁姐姐,原來你也在這兒啊?」
李雪雁淺淺地笑了笑。這個平日裏總是闖禍的弟弟,見他邊還跟著一個男孩,便問道:「耀弟,你旁這位小哥是誰家的公子?
柴耀還是年心,禮節上想得也沒那麼周到。這才想起要把自己的哥們介紹給他們認識,便扯著站在一旁相對平靜的狄仁傑,介紹著說道:「忘了給凜大哥和雪雁姐姐介紹了,這位是狄仁傑,乃是前尚書左丞狄公之孫,和二娘姐姐一樣也是并州人。」然後他又轉過頭來對狄仁傑說道:「仁傑,這是我常常跟你說的長孫凜大哥。咱大唐的常勝將軍。還有那邊地漂亮姐姐是江夏王府的郡主姐姐李雪雁,可是長安有名的才……」
柴耀介紹之時還不忘拍兩位哥哥姐姐的馬屁,神之間從容坦,言語中出一種活潑和外向的格,倒是讓人十分用。狄仁傑則是趕上前去向他們行禮。
長孫凜聽到「狄仁傑」三個字便不由地在眼前這小男孩上打量,這個被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地宰相,此時雖然還是一個正在變聲的小兒,卻是沉著從容,比較同年齡段的柴耀而言,倒是顯出了幾分年智慧。
他再看看一旁在為自己剝桔子的二娘。因為他這一隻小小的蝴蝶。使得歷史的走向與以前的不一樣了,不知眼前這位年是否還能和歷史記憶中地那位大丞相一樣,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居廟堂之上,以民為憂?
正當長孫凜把眼轉回到狄仁傑上,恰巧狄仁傑也是以一種崇敬的眼神悄悄地打量著長孫凜。兩人的目在空氣中撞。長孫凜出了一鼓勵的笑容,而狄仁傑則是吶吶地笑了笑低下頭。
三娘則是忙不迭地從二位哥哥手中接過兩隻蟈蟈籠。在長孫凜的懷裏笑著玩起來,銀鈴般咯咯的笑聲充斥在空氣中,氣氛也顯得活潑起來。二娘作為主人則是對小哥倆遞了兩個桔子,笑著說:「恰好你們來了,我們剛巧在這兒準備讓凜哥哥做詩,你們也一起來想想出什麼題目給他……」
尚武厭文的柴耀聽了之後則是蔫了下來,耷拉著腦袋無趣地說道:「又是作詩啊,這文縐縐的可不太適合我,忒無趣啦……」
李雪雁臉帶笑,打趣地問道:「這院子裏都是書生子,就你平日裏習武,不作詩,難不大家都陪著你一起習武嗎?」
柴耀則是兩眼放,猛打神抬頭說道:「誰說的,凜大哥就是一個武林高手,他的武可比我只高不低,非常厲害……」於是還將自己那日在城門被救地經過一一敘述一遍。
雪雁聽了之後便好奇地向長孫凜,當然將軍必然是武力群,一直以為長孫凜和自己父親一樣,都是善於舞刀箭,兵法老練,卻不曾想過他還能敵得過柴耀這個算是武林高手地兒子,想當年壁龍的名聲可是響徹了長安貴族圈,更別說也曾見識過柴耀「飛上飛下」的本領。
不過李雪雁也是對武藝不甚冒,靈閃,則是想了一個辦法,巧笑倩兮地說道:「不然這樣吧,耀弟你給凜大哥表演一套你的拿手功夫,好讓凜大哥作一俠士之詩,算是滿足你這個自小就想仗劍行俠的小俠士,凜大哥你覺得怎麼樣?」
長孫凜微笑著頷同意,而柴耀則是興地跳了起來,大聲好。他之所以不喜歡詩文是因為不喜歡前朝詩歌總是綿無趣,若是與他所想往的那種男兒英雄氣概結合起來,那自然是讓他歡喜不已。
二娘也是清澈目一直注視著心上人,微笑著說道:「好啊,古有項公力拔山兮氣蓋世,荊軻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凜哥哥要想作一如此英雄氣概地詩歌可沒那麼容易,耀弟你可要拿出真本事來……」
地聲音甜甜,帶著的一種甜。儘管是這麼說,然而地眼神里則是充滿著對長孫凜的一種信心,這種信心來源於「人眼裏出西施」。因為在看來,只要是的凜哥哥作的詩詞,都是絕佳妙句。說完還喚來一個丫鬟,讓去拿筆墨紙張,在石凳上磨墨伺候,因為二娘知道長孫凜平常不喜歡搖頭擺地詩。
「嗯!」柴耀稍顯稚的臉上則是出了堅定的神,他煞有介事地兩手一合,做了個俠士拳。狄仁傑則是給他遞過來一手臂大小的木。不知是因為要在眾人面前顯擺,柴耀接過這一木,竟是把軀一挫,右手一迎,用力猛折,竟然是將那木給迸斷。他還得意洋洋地說道:「這木太太細,不適合我用!」弄得狄仁傑在一旁張目,這小子平日裏不都是隨意拿木來使,今日也未免太顯擺了吧。
「真乃是將門之子……」二娘笑著稱讚道,長孫凜見狀也是很給面子地點了點頭,讓柴耀的小心靈很是滿足。
這武家一家大小都是人,哪裏會有什麼刀槍劍之類的武。二娘則又來一個僕役,讓他從廚房裏拿一鐵過來。這鐵和之前的木細長短都差不多,只不過因為是鐵,所以重量可是木所不能比的。柴耀接過鐵打一個轉,沉甸甸的,他也較為滿意,然後便開始舞了起來。
儘管柴耀也不過是一個小小年,然而他自小習武,基本功也是相當紮實,這法是舞得虎虎生威,在他那雄厚的輕功底子的奠基下,連子也是約約地不多見,只見一道道鐵在底下閃耀芒,銀閃閃。三娘也把注意力從蟈蟈這兒轉移過來,蹦跳著拍手好。其他幾人也是目不轉睛地著,對於他們而言,這場表演自然是比街上那些耍武賣藝更好看。
長孫凜也是仔細地看著柴耀演武,只覺得有些拖帶,想必這孩子為了逞威風而使出了最大的力氣來玩這鐵,不過神可嘉,他從年那專心致志的神態中看出柴耀對武藝的專註與癡迷,不由對他心中讚賞。該寫些什麼來鼓勵眼前這位年?長孫凜也在腦海里仔細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