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回到大明當才子 第276章 仗勢欺人

《回到大明當才子》第276章 仗勢欺人

「開什麼玩笑?審土地?是那個白癡收多了銀子,把趙振業這個白癡安排在邯鄲當縣令的?等老子收拾了趙振業這個白癡,還要找出提拔這個白癡的白癡,讓這個白癡知道收了這個白癡銀子提拔這個白癡到邯鄲來當白癡縣令是一件多麼白癡的決定,讓提拔這個白癡的白癡為他的白癡決定付出代價……。」

張大爺一邊氣哼哼的絮絮叨叨念叨著,一邊領著史可法和宋獻策等人直撲邯鄲縣衙去找邯鄲縣令趙振業算帳——這倒不是張大爺小人得志心想要賣弄,而是張大爺這兩輩子見過太多更蠢的員,比如張大爺在二十一世紀時,他所在的鎮衙門用公款採購IPAD分發被揭發后,就有白癡員對外宣稱是用作U盤搪塞,結果連累得剛當上廉潔公務員的張大爺都被網友罵了十八代祖宗,所以張大爺對這樣的白癡員極為反,認為沒有這個智商,最好就不要來當這個貪丟這個人。

一路打聽尋到邯鄲縣衙,午時才剛到,趙振業還沒有開堂公審土地,邯鄲縣衙的大門也還沒有打開,倒是大門外的街道已經是人山人海,滿了無數趕來看熱鬧的百姓士紳,熱火朝天討論的關於今天這場奇特的審判。張大爺見時間將到,便也沒有離開,進人群找了一個好位置站定,準備著衝進縣衙去看熱鬧,但是來看熱鬧的百姓實在太多,張石頭領著幾個親兵左推右搡,好不容易才給張大爺打開道路,站到了最為靠近縣衙大門的地方。

什麼?踩我腳了。」看熱鬧的百姓本來就多,張大爺一行進去,不得有些有意無意的,張大爺旁邊的一個年輕書生就被張石頭踩住了腳尖,忍不住著河南口音向張大爺說道:「這位兄臺,凡事有個先來後到好不好?人本來就多,你還要里,是何道理?萬一傷到人怎麼辦?」

Advertisement

張大爺看了看年輕書生,發現這傢伙也長得紅齒白眉清目秀,小白臉的程度和自己有得一比,心裡便有些不爽,扭開頭懶得理他。那英俊書生涵養甚好,見張大爺態度傲慢,心裡雖然也有不快,但也沒有發作,只是輕哼一聲把臉扭開。倒是旁邊另一個容貌頗為醜陋的青年書生有些抱不平,黑著臉向同樣做書生打扮的張大爺說道:「這位兄臺,踩到別人了,連聲抱歉都不說嗎?」聲音同樣是河南口音,但張大爺當然更不理會他,那丑書生不由也是一聲冷哼,小聲說道:「象這樣的,就算今科得中,即便當了,也是象這個審土地的昏。」

「小子,你說什麼?」張石頭不樂意了,挽起袖子就要手。不過還好,張大邊還有一個通達理又有禮貌的史可法,先拉住張石頭,又向那英俊書生拱手說道:「這位公子,實在抱歉,我家公子只是想走近些看熱鬧,無意踩到公子,還公子恕罪。」那英俊書生還禮笑道:「公子不必客氣,你們又不是故意的。」那丑書生則又冷哼一聲,不再說話,很明顯,他還在不滿張大爺這位始作俑者沒有親自向那英俊書生道歉。

還有一點時間才開堂,閑等無事的史可法便與那英俊書生攀談起來,那英俊書生自稱姓李名信,河南開封府人氏,天啟七年考中舉人,去年家裡有事沒能京赴考,今年又新開恩科便趕京參加會試,途經邯鄲聽說本地縣令要審土地,所以就跑來看這個熱鬧。而史可法名聲不小,不敢說本名,只說自己姓史名憲之,江南秀才,因為科途不利所以到張大爺的商號當了帳房。而那丑書生也忍不住口說道:「史年兄,我看你一表人才,談吐不俗,一看就是滿腹經綸之士,怎麼會選擇放棄仕途,當一個帳房先生?依我看來,你最好還是重新參加科舉,求取功名才是正途,有朝一日金榜題名,高得做,駿馬得騎,除暴扶弱造福一方,豈不快哉?」

Advertisement

史可法笑笑,隨口答道:「多謝兄臺好意,但小生家中貧困不堪,實在無力供養小生繼續求功名,不得以,小生只好到張公子的商號就職,掙些銀子養家糊口了。」旁邊的張大爺聽得心裡笑,心說這個史可法終於被我帶壞了一點,現在鬼扯起來不半點心虛了。那英俊書生李信則信以為真,主向史可法說道:「史年兄,你我一見如故,如果你是因為家中貧困無法繼續讀書的話,小弟我家中還算寬裕,可以為你接濟一二,還兄臺千萬不要推辭。」

「小弟我家中雖然只能算過得去,但也還能出一點來。」那丑書生也是一個熱心腸,主響應李信的號召要資助史可法繼續求學。家中本是江南富戶的史可法苦笑,趕推辭謝絕,又問起那丑書生姓名來歷,那丑書生咧笑道:「我是汝州寶人,也是天啟七年中的舉人,姓牛,牛聚明。」

史可法點頭,正要再說什麼,人群外忽然又是一陣人頭涌,一夥家丁打扮的男子簇擁著一個手裡提溜著春宮畫扇的青年書生又到了人群最前方,態度也遠比張大爺的一行囂張,眾家丁還不斷連推帶搡的吆喝,「滾開!邯鄲魏老爺家的大爺來了,給大爺讓路!」見此景,張大爺忍不住和張石頭對視一眼,彼此都看到對方眼中的親切笑意——這樣的事,張大爺和張石頭以前在臨清城裡可沒干。

「公子們,你們趕快讓一讓,這是本縣魏老太爺家的大爺,最是橫行霸道不過,你們是外鄉人,小心他們傷著你。」旁邊的一個邯鄲本地百姓好心提醒道。張大爺撇一笑,心說就這也算橫行霸道?以前我在臨清的時候,可是和吳二他們用腳踢開人群的。而就在這時候,縣衙的大門又忽然被人在打開,幾個衙役出門道:「太爺有令,開堂公審本縣土地,為民冤,各位邯鄲的父老鄉親,可隨意觀審。」

Advertisement

「開堂嘍。」話音未落,那魏大爺一行人已經搶先衝進縣衙大門,張大爺等人隨後,後面李信、牛聚明和無數百姓水般湧進大門,片刻間就把縣衙大院得是滿滿當當,還有無數百姓實在不進來,只能簇擁在門外觀看。而張大爺等人在堂外找了一個好位置站定了,果然看到堂中放有一面用鐵鏈拴著的土地神牌,還有一個衫襤褸的白髮老頭跪在堂中,也不知道是原告、被告還是人證。兩旁衙役手扶水火肅立,一名三十多歲的清瘦男子著七品服,高座堂中,想來就是邯鄲縣令趙振業了。

「咦?」仔細一看趙振業容貌后,張大爺忽然覺得這個白癡縣令似乎有些面,就好象在什麼地方見過他一樣。正要努力思索時,開始那位魏大爺卻囂張跋扈的大了起來,「趙大人,還記得我不?上次被你打了二十的魏岳魏大爺,爺我今天又來了,看你究竟審這邯鄲土地。」

「堂外百姓,不得喧嘩。」趙振業不,僅是一拍驚堂木,著山東口音威喝。那魏岳魏大爺則甩開春宮畫扇,囂張的道:「趙大人,裝傻是沒用的!老天開眼,新任西北五省總督張好古張閣老來我們邯鄲了,他是九千歲的乾兒子,我家又和九千歲沾親,算起來,他是本爺未出五服的表哥!我父親已經去拜見他了,咱們那筆老帳,也要請他幫我算算了。」

「咦?我什麼時候跑出來一個比我年紀還大的表弟了?還有,我又什麼時候進閣了,我自己怎麼不知道?」張大爺有些傻眼。而趙振業又是一拍驚堂木,喝道:「三班衙役聽令,堂外百姓之中,再有無故喧嘩者,立即給本拿下,按咆哮公堂治罪!」眾衙役齊聲答應,整齊敲水火。魏岳也知道趙振業是個水火不進油鹽不侵的主,不敢再,只是冷笑著搖晃春宮畫扇,準備看看趙振業怎麼審這個邯鄲土地,然後好抓把柄去找自己那位未出五服的遠房表哥張好古張閣老告狀。

張等待中,最為彩的場景終於來歷,趙振業先是一拍驚堂木,喝道:「升堂!」兩旁衙役齊唱威武,整齊敲水火刑,震攝百姓肅靜。片刻后,威武唱罷,趙振業才又一拍驚堂木,喝道:「堂下所跪何人?為何擊鼓鳴冤?」

「回太爺,草民姓張,沒有名字,別人都草民張老漢。」那年逾古稀的窮老頭磕頭,泣著說道:「草民家貧,年過七十都無兒無,只有一個瞎眼老伴,與草民相依為命,平時以賣粥為生。三天前的早上,草民挑粥到城裡賣,雪大路,不小心被石頭拌倒,米粥撒了,裝粥的陶罐砸了,草民也蝕了本錢,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眼看就要和老伴一起死,請縣太爺為草民做主啊。」說罷,那老頭拚命磕頭,放聲大哭。

「張老漢,你可有證人證明此事?」趙振業又一拍驚堂木問道。話音未落,站在趙振業背後的師爺走進堂中,跪到張老頭旁邊,磕頭說道:「太爺,小人就是人證,三天前,小人陪太爺巡視縣境,見到這位老漢坐在米粥中大哭,親眼看到了潑灑的米粥與砸破的陶罐。後來太爺你拿了自己的俸祿給這位老漢買米暫時度日,又讓他來公堂告狀。」

「咦?這是搞什麼鬼?」張大爺滿頭的霧水,疑著低聲說道:「這個縣太爺既然親眼看到這樣的事,又拿了錢給這個老頭,怎麼不多給點?還鬧出這麼大的靜?」

「公子,我們縣太爺是清,也是窮,火耗才收到一分啊。」旁邊的一個邯鄲百姓低聲解釋道。張大爺目瞪口呆,心說這世上還有比我更變態的清,我在薊門火耗收到三分,離任的時候薊門百姓就滿城哭送了,這傢伙竟然才收到我的三分之一,是夠付衙役俸祿還是夠給師爺工錢?這份蠢勁,簡直和那個拿自己家產給百姓修水利的劉五緯有得一比了!旁邊的史可法、宋獻策、李信和牛聚明等人也是面面相窺,實在想不通象趙振業這樣的清,怎麼會幹出審土地的蠢事?

這時,趙振業又是一拍驚堂木,提醒頭接耳的百姓肅靜,又喝道:「三班衙役,犯人本縣土地可曾拿到?」衙役班頭出列,拱手答道:「回縣尊,小人等已將本縣土地拿到。」說罷,那班頭往那土地靈牌一指,說道:「縣尊請看,這就是本縣最大的土地廟土地牌位。」

「很好。」趙振業滿意點頭,又拍驚堂木,從那土地牌位喝道:「大膽土地老兒,汝為本縣土地,理應神佑百姓,救民疾苦,你卻偏不睜眼,為害孤老瞎婦,今日之事,你當如何置?」

滿場雀無聲,百姓們不作聲,土地牌位木牌子當然也不作聲。趙振業則然大怒,喝道:「大膽土地老兒,本縣讓你回話,為何不答?來人啊,大刑伺候,將人犯拖下堂去,重責二十大板!」兩旁衙役齊答應,出列上前拖起那牌位就走,大堂外面圍觀的百姓則哄堂大笑起來。

「肅靜,人犯已然開口,都給本肅靜。」趙振業又一拍驚堂木,走下堂去,來到土地靈牌旁裝模作樣的側耳傾聽半天,終於滿意點頭說道:「很好,本縣土地爺已經招供了,對所犯罪行也公認不諱。」說罷,趙振業又直起,向堂下百姓拱手微笑說道:「各位鄉鄰,這位張老漢世如此可憐,本本想判這土地照價賠償張老漢的損失,但本縣土地老爺也十分貧窮,實在拿不出錢來。所以沒辦法了,本縣只能請各位百姓每人留下一文銅錢,幫助這位張老漢重整舊業,養家糊口。大堂門前已放有一口籮筐,各位鄉鄰出門之時,往筐中放一文錢就可以走人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