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兩百零三節 命運

《我要做皇帝》第一千兩百零三節 命運

田升之後登臺的是雜家的代表伍被。

為什麼會是雜家?

而不是儒法墨?

道理很簡單,如今秉政和當政的是黃老派。

對於執政者來說,在程序上搞點小花招,那是最簡單,最輕鬆,最寫意的事

正所謂,紅花還需綠葉配。

沒有對比,沒有襯托,怎麼能顯得出黃老的威風?

當然了……

更大的可能是,黃老巨頭,有些擔心田升太過年輕,不住場子。

本著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的原則,特意將雜家安排在自己的後面上臺,這樣,即使田升搞砸了,弱小的雜家,也不大可能跟黃老派形鮮明對比。

這種遊戲規則範圍搞花招,耍小聰明,素來就是黃老派的特長。

如黃老派所願,雜家派上臺的伍被,基本上是中規中矩的照著《呂氏春秋》的主旨和神背誦了一遍,中間了些尹文子的學說,談了一下尹文子的名、法分野。

然後就下臺了。

整個過程平淡無奇。

彷彿他才是黃老派的人……

不過,幾乎沒有人去懷疑這個事

畢竟,雜家在理論上來說,確實是到了黃老派,尤其是尹宋學派影響很深。

歷史上劉安寫的《淮南子》,甚至很多時候被人以為是黃老派的著作。

但其實……

「雜家這是在藏拙啊……聰明人……」劉徹輕聲贊了一句:「高築牆,緩稱王……正該如此……」

在自己力量弱小的時候,還傻乎乎的跳出來去挑戰那些巨無霸的傢伙,最終肯定是要死無葬生之地的。

Advertisement

而在下方的公卿之中,晁錯也是直勾勾的看著,從臺上走下來的伍被。

對於伍被,晁錯印象太深刻了。

這個年輕人,在晁錯印象里,就是一個野心,同時極不安分的傢伙。

而且,晁錯很清楚,現在的雜家的主張和理論。

但,伍被在臺上,一個字也沒有說。

「看來以後要更加關注雜家的向了……」晁錯在心裡想著。

法家不怕儒家,因為儒家從未在與法家的鬥爭中勝利過,也不怕黃老,因為黃老人太

但,雜家,卻曾經長期的籠罩在法家的頭頂上。

那個名為呂不韋的男人的影,至今,依然銘刻在法家的記憶深

晁錯更是非常清楚,一旦如今盤踞安東的雜家,開始大舉向中國腹心和華地區滲

那麼,極有可能掀起一新的浪

原因很簡單,雜家的主張,本來就極和蠱

如今更是抓牢了新時代的工商業的發展勢頭。

看看他們現在在安東鼓吹的東西吧。

信欺在,不在貴賤;禮儀生於富足,盜竊起於貧窮……

這對於如今靠著工商貿易發家跟靠著戰功顯貴的群,擁有莫大的吸引力!

…………………………

雜家之後,上臺的是魯儒派的王臧。

在四年前,魯儒派系還如日中天時,是絕不可能被安排在這樣一個不疼不的節點上臺。

但如今,魯儒能夠活著,就已經不錯了。

Advertisement

話語權更是丟的一乾二淨。

而且,諸子百家,包括儒家部的大部分人,都是用著戲和調侃的眼神看著王臧。

看曾經的霸主的笑話,這是所有人都做的事

特別是曾經飽魯儒打和欺凌的思孟學派的代表席上,更是一片歡聲笑語。

思孟學派在過去數十年,被魯儒欺和霸陵。

最慘的時候,思孟學派的學者,甚至不敢在外表自己的師承!

這是何等的恥辱?

今天的魯儒與思孟學派,地位調轉。

思孟學派的諸位,自然不會去說什麼以德報怨。

當然是落井下石嘍!

即使原先與魯儒一系關係比較好的楚詩派和穀梁派的學者,現在也是因為種種原因,本不敢表示支持。

就連德高重的魯申公,著曾經在自己門下學習過的王臧,都是一言不發。

今時今日的魯儒派系,就像一顆掉進了糞坑的飯粒,除非死鬼,不然沒有人願意接近。

哪怕是申公,這位魯地出生的儒者,也屬於魯儒一系的巨頭,也再不敢對魯儒表示什麼好和支持了。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從魯地帶走十幾位年輕有為的有前途的年輕人,給魯儒留下種子,以待未來。

魯儒一系,最大的原罪,就是惡了當今天子!

當今天子甚至曾經將一位魯儒派的員,押送到他面前,問他說:先生何以不教弟子《詩》《書》?

申公依然記得自己當時的表——尷尬的都想要找個地鑽進去……

Advertisement

王臧此時,站在臺上,著全場的學者。

這些人里,有曾經與魯儒關係切的學者甚至盟友。

也有曾經對著強大的魯儒一系,阿諛奉承,拍馬溜須之輩。

更有曾經被魯儒打進了深淵,幾乎不得翻的派系。

而如今,這些人,全部站在岸上,看著落水的魯儒,哈哈大笑。

甚至有人拿著石頭和滾木,砸到水裡,砸在落水者的上,就盼著魯儒死去,好吃腐

「吾等皆是學派的罪人啊……」王臧在心裡想著,他想起了自己的師兄弟們過去的所作所為。

狂妄自大,目中無人,驕奢自滿。

同時,眼高手低,除了炮和吹噓,沒有半點實際績。

所有人都沉浸在了魯儒強盛無邊,主宰世界的幻想之中。

特別是在齊魯地區,他們一家獨大,又深耕地方,與地方士紳相連,在齊魯諸王邊,也都有親信和同志。

原因,魯儒一系哪怕無法在長安風,但至,在齊魯地區,也足以稱王稱霸了。

但誰知道,一場民變,打落四個王座,同時在世人面前揭開了魯儒一系的罪惡一面。

勾結貪污吏,無惡不作,顛倒黑白,指鹿為馬,殘害百姓。

一樁樁,一件件被查出來的弊案、命案,在將他的那些師兄弟以及師叔師伯們送上斷臺頭的同時,也讓魯儒丟掉了他們曾經賴以為自豪的道德優越

而隨後的狄山一案,則是倒駱駝的最後一稻草。

魯儒,曾經龐大的山頭和利益集團,頓時分崩離析。

大難臨頭,無數人轉其他派系。

作為一個學派,魯儒今天其實已經不復存在了。

但……

「我們還有希,還有未來……」王臧在心裡說道。

因為,魯儒的典籍,魯儒的思想,魯儒的論述和學問還在。

只要這些東西在,那麼,就算他們這一代人死了。

魯儒,終有一天,必將再發彩!

「接下來三十年,我們都要休養生息,蟄伏羽翼,靜待時局變化……」

不過,在心中,王臧有著不安。

三十年後的世界,魯儒還有生存的空間嗎?

………………………………

求關注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