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節 開萬世之太平(2)

《我要做皇帝》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節 開萬世之太平(2)

在經過了短暫的儀式后,周亞夫將其中一個信封小心翼翼的打開,然後再小心翼翼的托著它,鄭重其事的走上石渠閣的高臺,然後,他朗聲道:「天子詔至,百聽令,群賢景從!」

「陛下萬壽無疆!」所有大臣、列侯、諸侯王和皇妃全部跪下來,大禮參拜。

而石渠閣中,上千的羽林衛士卒,則高高膛,以右手擊,用最高軍禮大喊著:「天子萬歲!」

「天子詔曰:朕聞之,仲尼曰:必世然後仁,善人之治國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誠哉斯言!漢興,迄今五十有餘年,高帝、太宗、先帝,功最高,德最盛!朕思祖宗功德而日夜慚愧……朕既不敏,常畏過行,以先帝之德!朕既不明,無以解萬民之勞苦!朕既不德,不能至遠方之國……其於石渠閣,廣邀天下豪傑賢達,稽參政務!以示朕與天下士大夫、列侯、勛臣、元老及有德有賢能者共治天下之心!」

將這道早就擬定好的詔書宣讀完畢。

群臣與諸子百家的巨頭乃至於弟子門徒,都是聽的心花怒放,脈僨張。

因為,這道詔書之中,首次明確了漢天子乃與士大夫、列侯、勛臣、元老及有德有賢能者共治天下的概念。

這是什麼意思呢?

毋庸置疑!

這就是西漢版的********!

其影響力,將深遠的影響未來數十年乃至於數百年上千年的中國政治。

Advertisement

這是中國天子第一次明確的公開接納和承認祂與他的大臣貴族和地方士紳集團,一起作為國家的統治階級的時刻。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劉徹只是說說而已。

但是,一個願意在上說與大家一起共天下的人,總比一個吃獨食的傢伙,要強很多。

,前者會尊重和承認大傢伙的利益。

而後者……

列侯們與大臣們,更是臉上喜的眉開眼笑。

當然了,大傢伙還是得趕納頭就拜:「伏唯陛下能作威作福,臣不作威不作福!」

這是肯定的!

天子,生來就是凌駕於億兆人民與萬國君主之上的最高統治者,一切的仲裁者和裁決者,軍隊的最高統帥,法律的制定人,真理的判斷人。

從古至今,從無改變!

誰要是以為,可以改變這個規律……

呵呵……

那他就肯定是腦子有問題,神不正常,應該送去太醫署,好好診治一下。

周亞夫此刻,卻是已經拿起了那個已經被取出來的帛書,掃了一眼,心裏面微微有些疑慮,因為這個議題,是他所選擇的那些議題里,比較重要的一個。

沒想到,天子會將它選中。

要知道,周亞夫原本以為它肯定不會被選呢!

不過,也就是稍稍有些疑慮而已。

能被選石渠閣議題的東西,能有什麼重要

,肯定不會改變現有的法律政策和既定的基本國策。

Advertisement

「今天下,府莫不以刑暴為要,細民常因小罪而傷害命!朕甚不忍之!公等皆賢達,明於古今王事,請試論之其中利弊,以定天下刑罰之制!」

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議題。

其實也在朝議上議論了四五年了。

自從天子收回了給與天下郡國的死刑獨斷權后,此事,就一直在朝議爭論不休。

有人覺得,刑罰什麼的,太過了,太殘忍了!

一定要廢除,至也要限制!

這些人更打起了太宗和仁宗的旗號,呼籲廢除一切不必要和可能導致百姓殘疾乃至喪命的刑罰。

但是……

法家堅決不答應。

因為法家覺得——泥子,假如不能用重刑酷法震懾,那地方還怎麼管理地方?

要知道,漢室百姓,可是彪悍的很!

這數年的鋒和激變下來,其實,現在,也有了結論了。

那就是刑罰不能完全廢除!但也不能肆無忌憚!

總要有個標準!

總不能說某個老百姓不小心犯了法律或者不小心捲了案子里,結果,地方急於求,為了政績和破案率,輒就酷刑對待。

鞭子起來沒完沒了!

天下每年都因為地方的殘暴和無度,導致了大量的傷殘者和冤假錯案!

目前,朝堂上爭論的只在於地方刑罰百姓的上限和什麼樣的刑罰,必定要被追究的問題。

這事,法家寸步不讓。

不止劉徹,就連周亞夫都煩了。

Advertisement

每次開朝會,都要跟法家的人,一鞭子一鞭子的爭論下去。

一個刑罰,一個刑罰的計較下去。

法家再這麼拖著,恐怕,再來四年,估計也搞不定!

而四年下來,得死多人?傷多人?

況且,周亞夫一直想將廢除員無節制的刑罰犯人和百姓,作為自己的政績。

這個事一旦做,他就足以為與張蒼這樣的名相併列,甚至超越張蒼地位的漢家名臣,與其父親周比肩了!

而法家眾人,在聽到這個議題后,人人變

這個議題的出現,讓晁錯和趙禹都有些驚訝。

「陛下,也太過於胡鬧了吧……這種事,怎麼可以放到石渠閣上討論?」趙禹在心裡腹誹著。

就是晁錯也眉頭微微皺起來。

他們倒不是真的支持地方來。

但是,法家素來只看結果,不看過程。

而現行的刑罰制度,雖然製造了許多冤假錯案,也搞出了許多慘絕人寰的事

但是……

從結果上來看,在法家眼中,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社會秩序和治安況才會如此好啊!

百姓輕易不敢犯法,也不敢輕易與府為難!

因為百姓知道,犯法的後果是什麼?

倘若刑罰減輕,百姓是舒服了,但法家就麻煩了!

面對一堆堆不怕死,暴脾氣的刁民,法家覺亞歷山大啊!

就是黃老派在這個問題上,也有些遲疑不決。

因為……

其實現在地方刑罰過度,也與黃老派有關。

想當年,太宗之時,緹縈救父后,太宗與黃老派大臣共同努力,廢除了刑。

本來,這是一件好事

但奈何,刑被廢除后,地方們就只能拿鞭笞來做刑罰了。

偏偏法律沒有規定鞭笞的上限和力度以及級別。

於是,這就導致了地方們鞭笞犯人看心

好,十鞭子,心不好,直接死!

但廢除刑,這是黃老派的政績啊!

為了維護自己的政績,黃老派只能著鼻子,跟著法家的腳步了。

…………………………………………

,居然出現了重複章節--而且我還沒發現!

我去~~~~~~

抱歉,抱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