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節 入吾甕中(1)

《我要做皇帝》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節 入吾甕中(1)

制禮這種事,自然,儒家是最積極的。

當下,楚詩派的巨頭,現在儒家的神領袖魯申公就出列拜道:「老臣竊聞:有虞氏皇而祭,深而養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而養老;殷商鼎而祭,縞而養老;周人冕而祭,玄而養老。今陛下尊養老,制其禮儀,不可不察也!」

這話倒是說的中規中矩。

既然是建立禮儀,當然要有相應的服制度和福利制度。

考慮到如今天下兩千的杖人和上千的三老,基本上全是退休致仕的高級員和高級軍

所以實際上,這養老禮也屬於一種中國式的退休機制。

不然,員致仕退休,卻不能再有權力和待遇。這放在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是藥丸啊!

所以,劉徹笑著點頭說道:「申公所言甚是,其令有司依申公之議,制漢之養老服章!」

太常竇彭祖立刻就出列命:「臣謹奉詔!」

服的事,就這麼決定了。

其實,用什麼服來作為國家賞賜和配備給地方三老以及杖人,也是已經呼之出了——除了象徵漢室的絳服外,還能是什麼?

而申公旗開得勝,大大鼓舞了包括儒家在的諸子百家的鬥志。

在申公之後,韓嬰也立刻出列,拜道:「老臣竊聞之:古者王者養老,皆尊事三老,兄事五更,今漢室有三老而獨無五更,臣愚以為大不妥也!」

Advertisement

三老與五更,曾經在遙遠的古代,共同活躍在中國的政治舞臺上。

三老,指的是地方上德高重的名之士,五更則是退休致仕的高級員。

顯然,三老的地位是高於五更的。

所以在漢室,這兩者合一,共同組了三老。

如今,韓嬰卻要將這兩者再次分開。

這讓劉徹心裏面非常開心。

事實上,他提出養老禮,並且拿到這石渠閣上,就是想讓儒家幫他把這個話說出來!

漢室的三老,威權太大了!

某些名高的三老,甚至在地方上,地位是高於郡守和郡尉的。

郡守與郡尉在他們面前,就跟三歲小孩子一樣,只能乖乖低頭挨訓!

甚至,即使劉徹這個皇帝,在他們面前,也得做個樣子。

在過去數十年,三老群,幫助劉氏,穩固了統治基,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但在現在,卻已經有些顯得不合時宜,甚至開始出現弊端了。

毋庸置疑,兩晉南北朝的門閥政治的萌芽,就是在漢三老群之中迸發出來的。

你完全可以想象一下,一個退休致仕的兩千石甚至是九卿,在回到家鄉后,所能擁有的莫大權柄。

他們上可以跟皇帝通信,不爽了就告狀。

下可以讓方圓百里的百姓全部服從和崇拜——家鄉出了個九卿,這是莫大的榮譽!特別是年輕人,肯定極為崇拜對方。

Advertisement

現在,漢室的陵寢制度依然存在,而且因為漢室立國至今也不過五十幾年,這弊端還看不到。

但再過二十年,三十年,就肯定能看到了。

雖然說,如今隨著技和社會發展,門閥制度,在理論上,已經被消滅在萌芽之中——原因很簡單,知識和權力,不再是被某一小撮人所把持,只要你願意,並且有能力,那就不需要其他人的提攜和栽培,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為學霸,走上人生巔峰。

但,地方抱團現象也肯定會非常明顯。

劉徹可不希在未來看到,自己的國家,被一個個特殊利益集團所把持。

要避免這一點,就得對三老制度下手。

但皇帝是不可能對三老制度下手的。

因為,漢室的最高國策,就是以孝治天下。孝是高於德和忠以及義的最高道德標準。漢人認為,一個人倘若連孝道都做不到,那也就不要指他能做好其他事了。

推崇孝道,就肯定要崇老,尊老。

而崇老尊老的天子不可能對三老制度下手。

了一個死結。

直到某天,劉徹從故紙堆里翻出了五更制度,頓時驚為天人,心不已。

五更雖然依然特權階級,但待遇比之三老,自然是下降了一個等級了。

天子尊事三老,兄事五更,這一句話,就足以地方上的那些退休員們的權力,缺失一個最重要的拼盤。

Advertisement

也意味著他們,幾乎不可能再舉著幾杖,跑到縣令甚至郡守的衙里,去找縣令和郡守要一個說法了。

所以,劉徹一直就在蠢蠢的想要找個機會,將五更制度復活。

但,他想來想去,也想不到任何一個可以在朝堂上明正大的說出這個話的借口。

因為,劉徹很清楚,將三老劃分為三老與五更。

這其實就是在砍福利。

砍福利是最容易得罪人的事

作為一個明智的皇帝,他當然不會將下面人的怨恨和怨懟,攬到自己上來了!

一個好皇帝,永不背鍋!

於是這事就尷尬了。

直到石渠閣之會的構想開始萌芽,他才發現,這石渠閣是最好的機會。

因為崇古的儒家肯定會想撿起三老五更制度。

這是儒家的天

就跟蘿莉控看到loli,一定會不自的做出一些猥瑣的怪蜀黍舉一樣,不可能避免的事

而事實也證明了劉徹的選擇!

韓嬰果然跳出來,提出了五更制度。

太完了!

劉徹幾乎就是迫不及待的說道:「明尊三老、五更,聖王之道,朕豈敢不從?其令有司從韓子之議,定三老五更之制!」

他更是進一步的指出這個事的迫切:「《易》陳負乘,《詩》刺彼己,永念慚咎,無忘厥心!有司當明朕崇老、尊老之心!」

這就是要將這個事作為重點工作來推進了。

頓時,太常竇彭祖就跟吃蒼蠅一樣難,苦著臉,無可奈何的出列拜道:「臣敢不奉詔?」

但他的心裡,卻都快哭出來了。

將退休致仕的貴族員從三老群剝離出來。

這肯定是得罪人的事

雖然從理論上來說,三老與五更之間的待遇是相同的。

但在實際上,卻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三老,天子要尊事,甚至要當父親看!

而五更,只是一個年長的哥哥而已。

僅僅是這個差別,就已經是鴻

更何況,三老的特權比五更的特權,實際上更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