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的一聲,坐在主人席位上的楊綰將手中的食箸擱下。
其餘員和在場的學生們也都迅速擱下來,人們都在等待著中書侍郎的訓話,偌大的論堂滿是寂靜,沒人敢吃食。
高岳也擱下來,趁機出紅芍小亭送他的小糕點,急忙低頭吃了兩口,因為食案上的飯菜實在是太劣了。
「朔方掌書記陳迴,在否?」楊綰問到。
很快只見席位當中,一名員拱手行禮,說下在此,並說原本相國壽誕,汾王應親自赴宴的,但因霍國夫人薨去,郡王和八子七婿尚在居喪期間,所以派我前來,還相國海涵。
楊綰對這個倒不在意,他皺著眉,「去年汾王在親仁坊府邸里宴請朝臣,一餐花去了二十萬錢,有無此事?」
這話一出,在場員無不低下頭來,局促不安,而取代高郢擔任郭子儀掌書記的陳迴面對這個質問,更是臉難堪。
可楊綰就是這種風格,他向來嫉惡如仇、直言不諱,敢當眾評判汾王郭子儀的,滿朝上下怕是也只有他一人而已。
這也是代宗皇帝最終任命楊綰為相的原因。
「確,確有此事。」陳迴避無可避。
「京兆府尹杜濟來否?」
另外個員急忙回答說在此。
話語未落,楊綰重重摜了下食箸,嚇得宴會上所有員都抖了一下,「京兆府這兩年做的好事!專送達貴人之子去參加進士科考試,並且號稱送十人必中八人,使得國子監的學生空有才學,但卻屢屢下第,以致還有人因下第而心痛而亡。」
原來張譚慘死的消息,已傳到楊綰的耳朵里。
那杜濟只是伏在席上瑟瑟發抖,任由楊綰數落,不敢回半句話。
「此外你們大尹每日出行,隨從人馬衫錦繡,不下二三百騎,囂長安城各條街,知不知道什麼擾民,什麼奢靡?」楊綰說到這裡,氣得白鬍須有節奏地抖著。
「遵令,大尹因逢雙日要在大明宮的遞院里上番(值勤),未能來赴宴,下回去后立刻對大尹傳達相爺的意思,只是撤裁到何種程度,還相爺明示。」
「只留十騎,即在明日,能辦到嗎?」
「敢不從命!」那京兆尹杜濟急忙唱諾。
哇,楊綰當真是威風八面,在後面目睹這一切的高岳既佩服又羨慕——果然,在唐朝當上宰相,真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
接著楊綰又問到,「崔中丞。」
這下,一名中年員還沒等相國說什麼,就麻溜地走出來,拜伏在楊綰案前,此人正是史中丞崔寬,只見崔寬直接說,「稟相國,某家兄在通濟坊南有宅第名曰月堂,已是奢華逾制,隨即開春后,就齊集工匠將其平毀,所有木石材料無償送至皇城將作監充公!」
哦,原來昨日見到的長樂坡月堂,便是這位崔中丞兄長家的。
劉德室靠過來介紹說,「這位崔中丞的兄長可了不得,是西川節度使、檢校尚書僕崔寧,雄踞蜀中已有十年,家財何止億萬啊!」
楊綰呵呵笑起來,他捋著鬍鬚,瞇著眼對崔寬說,「長安城這兩年每年百姓用水不足,除去春旱影響外,很大緣故是達貴人在城各水渠上架設水磑(即水碾),減耗水力,壅塞渠道所致。本來想你崔氏毀去你家五水磑,給朝中百做個表率的......」
「月堂要平,水磑也要毀!」還沒等楊綰話說完,崔寬就立刻擰起眉,揮袍袖,非常有氣勢地表態道。
楊綰滿意地點點頭,接著聲下來,舉起食箸,對著所有人說吃吧吃吧。
赴宴的眾多員勉強地笑起來,也互相舉起食箸勸道,吃吧吃吧。
但錦玉食慣了的他們,那裡能吃得下去啊!高岳看著他們,各個呲牙咧,痛苦不堪,而楊綰親自夾了幾份野菜,擺在自己口中慢慢嚼著,嚼著嚼著,便又哭了起來。
相國這麼一哭,眾們不明所以,各個急得停下來,眼淚也要冒出來了。
「諸位,我楊綰平日里還自認為節儉,沒想到今日親口吃了國子監的飯菜,才知道天子門生這些年都過的是何等寒酸何等悲苦的日子!」楊綰越說越激,越說越傷悲,淚水順著他滿是褶皺的臉上洶湧而落。
眾頓時都嚶嚶而泣,恨不得比相國還要悲傷,
這時崔寬又轉了出來,當場提議,「請將京城六品以上員每月手力課錢,統一撥給國子監為廚料錢。」
崔寬這話一說出口,其他員表面上都應和,心中全是片「MMP」之聲。
手力課,本是唐朝的一項徭役,即徵發配給人丁為老爺們服務,給京配的人丁防閣、庶仆,給外配的人丁白直、執,此外還有士力、仗、親事、門夫等各雜役,主要任務就是給當的抬轎子、扇扇子、護衛、看大門、端送茶等等;這本來是項固定的福利制度,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一來當不需要那麼多的僕役,二來老百姓也不想被徵發去從而耽誤勞作,於是唐政府自開元天寶年間,索將所有「手力課」由現役轉為納資——即京畿和州縣的百姓,直接繳納「手力課錢」來代替勞役,而這筆錢也作為俸的一部分,發給京外們。
現在崔寬公然要將手力課錢送給國子監當廚料,這,這簡直是,慷我們之慨,你崔家之,反正你崔家也不靠俸吃飯!
但對崔寬的提議,楊綰大大地表示贊同,讚揚崔家不愧是博陵崔氏的後裔,家風果然了得。
轉瞬間京兆尹杜濟也轉出,同樣拜伏下來,主要求,「此後京兆府送舉子去禮部應試,送十人的話,就先從國子監挑選五人,送二十人的話,就先從國子監挑選十人——不能讓天子門生委屈。」
高岳心想,馬上汾王的掌書記陳迴也要轉出了吧。
果不其然,接下來陳迴果然也拜伏在楊綰案前,稱回去后必將諫言汾王,捐出五千貫來修繕國子監的魯聖人宮和各堂各館舍。
「很好,汾王若是有此首善之舉,京中其他重臣都會踴躍響應的吧!王縉先前當路時,唆使聖主和各節度使施捨大批錢財,廣建佛寺,京畿無數田皆被寺社吞併侵佔。馬上不得要一一退還,用作田、學田之需。」
楊綰此言一出,整座論堂之,國子監上下無不欣喜。
當發現自己雙手沾滿了鮮血,怎麼辦,在線急!當發現自己前身是一個絕對的極品渣人,怎麼辦,還是急!這是一個自我救贖,一個游走在灰色邊緣的人進行的救贖。…
穿越古代,成了敗家大少。手握現代知識,背靠五千年文明的他。意外帶著王朝走上崛起之路!于是,他敗出了家財萬貫!敗出了盛世昌隆!敗了個青史留名,萬民傳頌!
靖難削藩,遷都修典,征蒙古,下南洋,我無處不在,卻無人知道我在。 乾坤入袖,錦衣夜行,低調!低調才是王道。 曲折的生命傳承,延續的被動命運,成就了他的崛起和反攻。 看似沒有主動權的冒牌貨,卻扭轉了自己生命軌跡的被動局面,讓整個相關環境,都展開了新的局面! 風起雲湧的奪帝之爭,步步為營的削藩改革,永樂大典的光輝時刻,大改遷都的操控乾坤,平內攘外,大小事件,所有的光芒裡,都抹不去他的影子、掩蓋不住他的足跡! 明初歷史,風波不斷。那是個動蕩將息的年代,卻有著一批英雄梟雄攪動歷史,將大明朝的統治,推至第一個高潮! 在這樣的歷史之中,一個來自現代的小人物,如何翻雲覆雨,插手如此動蕩之中,成就自己的低調輝煌?!
穿越成大堯王朝的窩囊駙馬爺,朝堂奸臣當道,外敵虎視眈眈,小舅子皇帝如坐針氈,長公主老婆憂愁滿面。 為穩固朝堂,長公主被逼無奈前往敵國和親,一直被人瞧不起的廢物駙馬爺突然站了出來。 魏子諸:我的女人,將由我來守護! 大堯,也倒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