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歷道上,馬蹄驚起群鶯飛,此時是午後申時,斜正在,忽聽得遠佛寺的鼓聲,郗忽道:「是了,這是烏江寺,子重,與我一道去烏江寺隨喜如何?」
陳之知道郗篤信佛法,當然奉陪。
郗道:「烏江寺是一尼修持的寺院,住持法號道容,皇帝亦極崇信,子重還記得太極殿鳥巢否,驅之不去,皇帝以為有祟,問於道容,道容法師請皇帝清齋七日、持八戒,七日後殿上群鳥果然運窠飛去,再不復集。」
陳之一笑,心道:「竟有此事?太極殿不是已經拆毀了嗎?新殿三年前便已落——」
烏江寺是一座寺,寂靜荒僻,恍若廢寺,但進寺門,卻是整潔乾淨,老尼道容識得郗,引郗、陳二人大殿參拜佛祖,陳之見佛寺後院的幾株海棠清新可喜,便移步過去賞看,忽聽後有人驚訝道:「陳之——」
誰人如此無禮,直呼他人之名?
陳之愕然回頭,卻見後殿廊下立著一個年輕尼,雖未去,但卻是緇僧袍,再一細看,赫然是新安公主司馬道福!
陳之趨前驚問:「殿下何為至此?」
司馬道福走下殿廊,來到陳之面前,細細打量陳之,言笑晏晏道:「我已出家為尼,法名就道福,你不知道嗎?」
陳之搖頭表示不知,他只聽說司馬道福與桓濟離婚了——
司馬道福道:「我與桓仲道離婚了,我求父皇將我賜於你,父皇不允,除了你我也不想另嫁他人了,便隨了道容法師出家,在烏江寺修行,每日誦經之外,還要做些雜務,我倒是不怕寂寞,只是還是忘不了你——道容法師說,這是我的孽,今世只怕不能解拖了,死後一靈不泯,還迴,下輩子要嫁給你才會拖此孽——」
海棠樹下的司馬道福說道:「陳之,下輩子一定要娶我哦。」
陳之無言,心魂搖搖,彷彿寄魂靈寺長命燈之時:來生,來生,還有來生嗎?
只聽司馬道福固執地說道:「下輩子我會早點遇到你,我絕不嫁他人,一定等著你,不管你喜不喜歡我,一定纏著你娶我——」
……
完)(!)上品寒士
———————————————————————————————
卷六奏雅八十七、曲終人在(大結局)完,您可以返回列表。
三皇子李正是接受過社會主義教育的人,覺得當不當皇帝都無所謂。但是他未過門的皇妃似乎要當女帝!等等,她要謀反! 某一天,當秦臨君將要謀反成功時,李正帶著王翦、呂布、李廣、李斯、郭嘉、徐世績…出現在她面前說道: “皇妃,何故謀反!” (新書諸天之從歪嘴龍王開始發布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安史之亂對煌煌大唐而言,並不是恥辱的終結,而是痛苦的蛻變。中晚唐,既開此後五百年華夏之新格局,也是個被理解得最為僵化的辭彙。朝政衰敗?藩鎮割據?外敵欺辱?黨爭酷烈?單單是這些?不。肅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雖亡日月新!現代不得志的編劇高子陽,因個微不足道的偏差,穿越到了唐代宗大曆十二年,獲得了太學生高岳的身份,並準備要通過考試,當大唐的公務員。在他眼前,是個盛世不再但又歷久彌新的大唐,至此一副榮華遷轉的八雋圖卷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