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盜帥 第149章 光明正大的「吸毒」

《大唐盜帥》第149章 光明正大的「吸毒」

李世民本心中充滿了奇怪,聽杜荷這一說也明白了過來。

他是何等聰明,心思機敏當世不做第二人想,此時心裏跟明鏡似的,已將來龍去脈想得通通

杜荷在捉鬼的時候,因為料想不到對方扮鬼的手段如此的高明,一時不查打草驚蛇。而李建那那一干餘孽本就曾到慘烈的圍剿,是驚弓之鳥殘兵敗卒,一但到驚嚇,必然躲的遠遠地,以防到致命打擊。

在這種況之下,以手中僅有的一點依據,想要抓到他們並不容易。若過份追蹤,反而會讓深藏在暗的他們察覺危險,從而遠遠遁走,無跡可尋。

與其如此,不如什麼也不幹,做出一副什麼也不知的模樣,讓那些暗藏在深的那伙人放心下來,等著他們來染指深藏在府邸的那些寶藏,只要他們從暗走了出來,一切問題自然也不再是問題。

「原來你小子已經是竹在了!」李世民由於太過在意此事,才會忍不住招杜荷來詢問,如今知道原委,也不再過問,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向來是他用人之法。

杜荷也告辭離去,他以李世民作為為參考,既然連李世民都已經等得不耐煩了,足可表示那些一直藏在暗的宵小們的心如何,是時候開始佈局了。

出了皇宮,還沒有走兩條街就讓一人了住。

「侄兒啊,你這是去哪兒?」

杜荷愣了愣神,這才看清來人,了一聲:「二叔!」

來人是一位著白長袍,外罩貂皮大氅,輕搖小扇,一副相當拉風的中年文士,不是他人,正是父親杜如晦的胞弟杜楚客。

說道杜楚客,在文士群中頗有名,主要歸功於昔年一事。

杜家一門三子,杜如晦排行第二,上有一兄杜宏國,下有一弟杜楚客。杜如晦慧眼識英雄,投到了李世民的帳下,而餘下兩兄弟則投奔了王世充,在王世充的帳下還有他們叔父杜淹。

Advertisement

杜淹這人是個混帳,與杜家三兄弟不睦,不念親告了杜宏國一狀。王世充於是殺了杜宏國,並囚杜楚客,幾乎將他死。

李世民破后要殺杜淹,杜楚客卻求杜如晦救杜淹一命,杜如晦雖是文人,但為人果斷,恩怨分明,不報仇就不錯了,哪會相救。

杜楚客卻道:「叔叔已經殺了大哥,現今二哥又因仇恨而拋棄叔叔。一家人互相殘殺死盡,豈不痛哉?」於是拔劍自刎。

杜如晦見此只能救了杜淹。

杜楚客也因此得了以德報怨的名,在文士中有很高的名

只是他志比天高,雖有些才幹但遠遠不如他的大志,認定魏王李泰就是未來的大唐之主,不顧杜如晦的反對為了李泰的幕僚。

杜如晦百勸不聽,因此也與杜楚客了往來。

杜荷也是如此,他比誰都清楚跟李泰要好的人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

但畢竟是二叔,見面打聲招呼不了。

「正好無事,回家看書去!」杜荷隨口敷衍。

「無事?」杜楚客眼睛一亮,笑道:「這便好了,二叔害怕耽誤了你的正事。是這樣的,二叔與一些長安名士在芙蓉園有一個聚會。侄兒也算是當世名士了,不如跟二叔去見見場面?」

蝦米?名士,我咋不知道!

雖然字寫的好一點,詩「背」的好一些,但連最基本的《論語》都背不全,就能當名士了?

杜荷心底好笑,也想拒絕,但轉念一想,「李建的那伙餘孽必然在背後切注意著自己的一舉一,不如就跟他們去玩一玩,作作秀,好表示自己將心神放在其他事上,本不知道他們的存在。」如此想著,也便點頭答應了下來。

杜楚客本還準備了一些勸說之詞,見他答應的如此爽快也是大喜,當先行去。

Advertisement

由於是自行聚會,杜楚客他們的聚集地點也就是聚會之地。兩人進芙蓉園,來到園裏深的一座亭子時,亭子裏已經聚集了二十來人,多為三四十歲的文人,個別年紀小些的也在二十許間。

眾人見杜楚客走來,好些人都迎了上來,高:「楚客兄」眉宇之間很是恭敬。

杜荷有些意外,看真不出來,杜楚客還得人心。

杜楚客一一向杜荷介紹,隨後又向眾人說:「這位便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杜家二郎——杜荷,我侄兒,今日帶他前來與諸位親近親近。」

他人聽來人竟然是杜字的「創始人」,名滿長安的風流才子杜荷時,一個個也跟他客套了起來。

「杜先生的杜字可謂冠絕當世,唯有東晉王右軍能與之相比也!」

「酒不醉人人自醉,千杯飲盡劉伶愧。對月邀飲嫦娥伴,一江愁緒酒中會。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千百杯。醉臥桌頭君莫笑,幾人能解酒深味?先生這一曲醉酒歌,道出了我輩中人的心聲,當浮一大白!」

杜荷苦笑搖頭,想不到這一群名士圍在一起竟然一群八婆聚會還要啰嗦,嚇得他當即就想調頭而走。

杜楚客看出了杜荷的尷尬,招呼著眾人座。

杜荷也適當的哼哈了幾句,將圍在旁的大神一一請走,也找了一個位子坐了下來。

杜楚客在這群人中充當頭頭,齊聲呼道:「楚客今日能與諸位名士一起,談論儒學詞賦,實在乃生平快事。魏王泰最敬重各位名士。聽在下與諸位相聚,不但準備了上等的好酒,還準備的上等的寒食散,以供我們助興。」

杜荷搖頭苦笑,看來自己這位二叔是一門心思投靠在李泰的門下了,同時也略奇怪,不知這寒食散是什麼東西。

Advertisement

便在他驚疑間,四周名士一個個都歡呼雀躍了起來,紛紛讚歎李泰是真名士,真豪傑。

給了他們一點利益就了真名士,真豪傑,這豪傑、名士也來得太容易了。

見一個個的反應,杜荷咋舌心想。

杜楚客讓人抬上了酒,然後親自從下人手上接過拿出了一大袋不知名的東西,應該就是所謂的寒食散了。袋子裏裝了許多小拇指般大小的方塊扁紙包,他一人分了兩包,連杜荷也有。

「這是什麼東西?」杜荷拿在手上把玩,旁的一個名士答話道:「讓人醉仙死的寶貝。」他說著打開了一包,仰頭迫不及待的倒進了裏。

看著滾對方中的白末,杜荷有看他吃白覺。這一想到白,杜荷立刻警覺過來,腦中出現了三個字「五石散」。

五石散是是一種中藥散劑,由石鐘、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合煉而,是漢朝名醫張仲景發明的。原先是給傷寒病人服用的藥劑,因為這個散劑子燥熱,對傷寒病人有一些補益。但後來一個何晏的傢伙喜歡上了這個東西,於是大力提倡,魏晉名流們便紛紛服用以示份。

這東西跟搖頭丸差不多,吃了以後會讓人,渾燥熱,覺變得高度敏,要用寒食、喝溫酒,袒,運出汗等方式來發散藥力。

於是,在魏晉時代一大群人,常聚在一起,服五石散,口發狂言,桀驁無禮或赤膊跣奔等等干一些放浪形骸的事,以表示風流,其實就跟吸毒沒啥兩樣。

可偏偏這種事由魏晉至唐,名士們趨之若鶩,歷整整五六百年而未有間斷。

杜荷想不到這種事竟然讓他遇上了,暗地裏將兩包五石散給丟了,吃這東西不是等於玩命嗎?

五石散似乎沒有搖頭丸的功效,眾人服用以後還能保持清明,當真在一起很正經地談著詩詞歌賦。

杜楚客開頭,讓杜荷也來一首。

眾人齊聲附和。

杜荷被他們得無奈,也只能隨意背了一首關於酒的詩句:「

天若不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即酒,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

賢聖即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好,此詩不亞於那《醉酒歌》,真了不得!哈哈哈哈!」杜楚客高聲道,心中也是佩服不已。

其他人一個個的也是一陣好。

杜荷敷衍了幾句。

這幾杯酒下肚后,杜荷漸漸發現有些不對勁了,亭子裏的二十幾個人一個個都開始躁了起來,就如那發了的猴子,開始不自覺的拔自己的服,上串下跳,嗷嗷大

尤其是他那二叔杜楚客,更是誇張上全部盡,抱著庭柱扭著屁,似乎在跳鋼管舞。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可將杜荷給嚇倒了,這比搖頭丸恐怖多了,趕忙逃到一旁,他們竟都沒有察覺他的離開。

杜荷四顧的往了一眼,他們所在地雖是芙蓉園深,但行人也是不,一個個路人看著他們這幅形態,竟然沒有一個覺得意外。有個別的文士,更是出了羨慕的神

這種況讓杜荷心底有些發寒,如此風氣實在是太可怕了。

杜荷不願久待,正離去,突地停住了腳步,看著那一個個如鬼上的「名士」,他想起了他那個捕蛇計劃的最關鍵一環,神,上前撿起一包握在了手中,出了的微笑。

PS:更新晚了一些,這是昨天的。今天還有三章,嘿嘿,求下月票!

字母兄給二代貢獻了一個VIP群,vip會員的加一下,大夥兒聊天,有意見建議的單面說!群號是:127170121,為了便於管理群的兄弟姐妹們需要截圖認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