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穿書之貴女咸魚日常 第245章 釵冠,金玉良緣

《穿書之貴女咸魚日常》第245章 釵冠,金玉良緣

回風聽聞蘇珣將李臨稱為‘那小子’角忍不住一,心道,堂堂李氏家主,離城之主,走到哪兒不是人人尊敬的,居然有一天,還會被人這樣稱呼。

回風回神來,然后道:“那屬下便不耽擱三爺的事了,三爺便等著我家公子上門吧。”

蘇珣在原地來回走了兩步,聞言便罷手讓他下去:“行吧,你且回去忙去吧。”

“屬下告退。”

回風匆匆離開,蘇珣看著自己上的這一穿戴,想到了李臨說要沐浴更前來,于是也便回屋子里讓李氏給他找了一出門會客用的袍。

未來岳父和未來婿見面,自然也不能太輸了是不是。

大約是一個時辰之后,李臨才登了晉寧公府的大門。

李臨穿著一暗繡青竹的大袖長袍,頭戴銅冠,倒是有了幾分貴公子的樣子。

他下馬車的時候,手中還抱著一個雕刻著山茶花的木盒子,他修長的手指按在盒子上,襯得那一朵朵的山茶花更為艷了一些。

他轉頭命跟隨而來的隨侍卸下馬車上的禮品,然后便拿著拜帖上前來:“李氏景元前來拜見府上的三爺。”

守門的人一看是他,頓時一喜:“是李公子來了。”

李臨溫和地點頭:“正是我,煩請通報一聲。”

那守門人道:“三爺早些時候便派人來說了,說是李公子來了,便讓人領去玉華苑,三爺等著李公子呢,李公子請吧。”

“多謝。”李臨轉頭命人將帶來的禮品送到福平院去,然后便隨人一同去了玉華苑。

蘇珣在玉華苑院中的亭子里煮茶,不時地將目投向院子門口,正等著李臨的到來,聽到有腳步聲傳來,他便呼吸一口氣,直腰,將氣勢抬起來。

Advertisement

“李公子,這邊請,三爺便在院中等候。”

“有勞了。”

李臨在門口與那引路的小廝說了兩句,小廝告辭離開,他便獨自一人進了玉華苑,此時玉華苑中已是一片姹紫嫣紅,看著五的一片。

李臨目淡淡地掃過,便見蘇珣正坐在亭子里喝茶,他轉走了過去,進了亭子,見蘇珣端著架子當作沒看到人,便作揖行禮。

“景元見過三爺。”

蘇珣看了他一眼,見他穿戴整齊,人沒瘦,倒是眼底有些一些疲憊,顯然是勞累奔波了一路才趕回來的。

想到這,蘇珣也歇了為難他的心思,點頭指了指石桌對面的位置:“坐吧。”

李臨拜謝:“景元謝過三爺。”

“行了,也別給我來這套了。”蘇珣罷罷手,抬手要給他倒茶。

李臨哪里敢讓岳父給他倒茶,趕手拿過了茶壺,先給自己面前的杯子倒了一杯,然后又給蘇珣空了一半的杯子添得七分滿。

添完了茶,李臨才開口解釋:“讓三爺和六姑娘擔憂,確實是我的不是,原本也是算好了時間的,可是想著先前準備的釵冠一般,想起了一位老匠人,掉頭去讓他打了一個新的,這才遲了,還三爺莫怪。”

說罷,他便將放在收邊的盒子打開,然后推了過去。

之前蘇珣便和李臨通過信,問李臨對蘇莞及笄禮的事有什麼想法,又說了王氏贈了蘇莞一支翡翠凰簪的事,李臨回了信說是有一個釵冠,于是蘇珣便將此事給李臨,自己則是負責尋一支寶釵的事

李臨道:“先前那一個雖好,可到底是旁人的東西,日后說起之時,還說是當年是誰人的,倒不如給重新打一個新的,是完完全全屬于自己的。

Advertisement

那盒子也不算大,底下鋪著一塊紅的綢布,上頭便放著一個金冠,子的冠和男子的冠大不相同,男子的冠是發冠,多是用來冠發的,可銅可金可玉,但都是簡單的一個小冠。

子的冠便是釵冠,上面可做的樣式就多了,便是誥命夫人穿誥命服的時候,上頭配著的便是釵冠。

李臨讓人給蘇莞打造的這個釵冠,像是一棵纏枝的小樹,樹枝和固定頭發的地方用的是金,秀麗的樹葉用的則是白玉,在這白玉之中,還藏著幾棵寶石所做的果子。

若是人走之間,金作為樹枝連接的地方會輕輕地晃,白的樹葉和果子也輕晃,看起來婀娜多姿,奇特又麗。

“此樹,名曰帝之桑,景元曾聽聞,帝之桑乃是上古神話時期的神樹之一,與天地同壽,寓意極好。”

蘇珣有些暈,不過聽他說這是一棵與天地同壽的樹,那自然是代表著長壽的,生辰嘛,送一個長壽寓意的禮,確實是好的。

蘇珣問:“這釵冠,什麼名?”

李臨道:“也沒怎麼取名,先前鑄造的老匠人將其喚作帝之桑。”

蘇珣的目在紋路清晰的樹葉上掃過,皺眉:“這名兒怕是不妥,不若,再換個名字?”

說也是個帝君的兒,也就是公主。

蘇莞雖說封了一個郡主,但這樣的一個名字,顯然是不適合用的,若是招來皇族的不喜,或是皇帝覺得晉寧公府有不臣之心,想要登位做帝君,那就是大禍了。

“確實有些不妥。”他想了一下,然后道,“這釵冠上有金有玉,金則為枝干,玉為葉,上頭又有果子,果實者,乃是后代生命的延續,不如,便喚作金玉良緣吧。”

Advertisement

“夫妻滿,子孫延續,豈不是良緣。”

金玉良緣......

蘇珣的,雖然很想說我家姑娘是玉,可你也未必是金的,頂多、頂多是一塊鐵疙瘩,但是他也著蘇莞和李臨日后夫妻滿,子孫延續。

這寓意也是好的。

“那就金玉良緣吧。”

李臨笑了笑:“多謝三爺全。”

“行了,我見了你便煩,釵冠我留下了,你、你便走吧,明日再來。”事辦完了,蘇珣便不痛快就趕人了。

李臨頓了一下,想開口問他能不能見一見蘇莞,卻見蘇珣有些不耐煩了:“若是你想留下也行,一會兒你將釵冠帶走,我還給阿莞準備了別的。”

也不是說蘇珣不想給李臨好臉,不如他的意讓他見一見蘇莞。

這一次李臨能趕回來,蘇珣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卻又覺得有必要給他一個教訓,免得他日后如同現在這樣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半點都不顧念蘇莞的境和心

讓他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免得日后總是不將蘇莞的事放在心上。

李臨自然是能察覺蘇珣的不高興的,想了想,也不能強求,只能點了頭:“那三爺便替景元將這釵冠給了六姑娘,景元,便先告辭了。”

好在也不過是一天的事,今日見不到,明日再見就是了。

反正蘇莞也知道他回來了,也該放下心來。

“行了,趕走,一會兒天就要黑了,回去好生歇著,明日再來,將神養好一些,免得明日旁人說閑話。”

“景元記下了。”

蘇珣喊來一個小廝送他出府,李臨告辭離開,站在院子門口的時候,他還停下了腳步等了幾瞬,似乎是在期待什麼。

可是傳他耳中的,惟有那風聲。

那小廝見他停下來,還奇怪地問他:“李公子,可是忘了什麼?”

他答道:“不是。”

那小廝又道:“李公子請吧。”

“嗯。”言罷,他便跟著那給他引路的小廝離開了玉華苑,出了宅到了二門,橘頌等人便在那里等著了。

遠游陪著他跑了這麼久,他便讓他休息去了,換了橘頌與他一同前來這晉寧公府,先前他去劍蘇珣,橘頌替他去福平院送禮去了。

“公子。”

李臨點點頭:“回吧。”

小廝將李臨一行人送到了府上的大門口,看著他上了馬車,還道了一聲李公子慢走。

等馬車晃晃悠悠地離開,他才轉頭回府去給蘇珣回稟。

【作者有話說】

已修改。

聽說新版本有了可以打賞的功能,花錢的事大家隨意,開心看書就好,但是有金幣的給我點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