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他看出自己不好意思,跟在他邊低頭看著地面上的花瓣,偶爾見到一片好看的,便彎下腰撿起,放在手心里細數。
“真是可惜了,如此好看的花瓣,過幾日怕是要枯萎了。”
李臨道:“花開花落,四季回之尋常,這些花枯萎之后便化作樹木的養分,期待來年開出更好的花。”
“說的也是。”
此時有風吹來,桃花紛紛落下,蘇莞張開手心,那手心的幾片花瓣也被風卷起,隨風飛揚,最終落在地面上,為地面再鋪上一層錦繡。
李臨站在一旁,含笑地看著,等風停了,手心也空了,這才帶著繼續往下走去。
呼吸著空氣中濃郁的桃花香,他心里斟酌了一下詞句,然后才開口與說起了事:“六姑娘可知,石橋村那邊是我母親的家鄉,卻并不是我父親的家鄉。”
蘇莞點點頭,自然是知道的,聽說他的父親與他一般,是個喜歡游歷天下的人,家鄉在哪就不知道了。
李臨道:“其實我李家的家鄉,遠在遙遠的離城。”
蘇莞當下便愣了一下,驚道:“離城?!”
離城世間聞名,便是這樣的閨中兒也都是聽說過的,主要是李帝師的事被編了不知道多個版本故事,風雪樓的說書先生隔一段時間就說一次。
而且關于離城奇怪的風土人,讓人萬分好奇,覺得那是天底下最安定,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對,離城。”李臨著瞪大的那雙又圓又亮的眼,有一種上去的沖,不過他磨了磨手指,忍住了。
“我父親,其實也并不是什麼喜游歷天下的游士,他當年,是離城李氏家主。”他頓了一下,著的那雙眼睛,解釋了一下,“若是不出所料,正是你心中想的那個李家。”
蘇莞先是一愣,然后又是一驚,最后心中像是掀起了一場滔天風浪,整個人都呆住了。
離城,李家,李帝師的李家?!
他、他...他是李帝師的后人?!
站在原地看著他好一會兒才回神,了發干的瓣,出一只手按住了口,又是過了好一會才開口問:“你是說,李帝師的李家?!”
“六姑娘說的這位,正是祖上。”
蘇莞覺得有些,扶著邊上的一棵桃樹,然后慢慢地靠了過去,平復心中的諸多想法。
難怪了!
難怪他能送給一樣樣珍寶作為禮,難怪他不管是提親還是下聘,都給足了面子,給的東西都是頂級的,令人世人羨慕,也令蘇芙紅了眼。
還有什麼世間難得的寶乾坤兩儀棋!
許多人都以為是他攀上了鏡家,這些都是鏡家幫忙備置的,只覺得鏡家大方,他走的好運。
可他若是離城李家人,那麼這些東西,他自然是能拿得出來的,畢竟離城的李家,那是那離城之主,類似諸國君主一樣的存在,什麼好東西沒有。
等等......
蘇莞深吸了一口氣,猛地一下看向他:“你說你父親是李家家主,可我記得你說過,你父親、你父親已經不在了,所以....所以......”
磕磕絆絆了一會兒,才問了出來:“所以,你還有兄弟嗎?!”
應該有兄弟的吧!
是的吧?!
不可能沒有的!
李臨看著有些驚的樣子,一雙杏眼瞪得圓溜溜的,無奈嘆了口氣:“李氏祖上多是一脈單傳,有其他的子嗣,我父親只有我一子,并無兄弟。”
“如今的李氏家主,確實是我。”說罷,他手去握著的手,見手指有些發涼,細致地給了。
蘇莞閉了閉眼,心中瞬間涌太多的思緒,一時半會的,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覺得心跳快的很,手也微微抖。
李臨道:“此事我確實是瞞了你,你若是要生我的氣,我也認了。”
“先前我上晉寧公府,其實并沒有想要娶誰的,只不過是昔日父親應了這個約定,叮囑我要去看一看,若是真有這樣的緣分,遇上喜歡的姑娘,那便了這姻緣,若是遇不上,歸還了信,也就此作罷。”
“因此,我當時并沒有說明自己的份,后來遇見了六姑娘,便是想要解釋,也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解釋了,所以便一直拖到了今日。”
“還六姑娘不要怨怪我的瞞。”說罷,他還對著作揖一鞠,認錯的態度誠意十足。
蘇莞腦子都是暈的,手拍了拍自己的額頭,深吸了一口氣,道:“雖說這事令我震驚,但怨怪你倒不至于。”
蘇莞也不是不講理的人,雖說他前面確實瞞,但到底沒有做過什麼傷害的事,再說了,他如今也尋了機會和說了此事,并沒有想過一直瞞到底。
蘇莞想了想,又覺得若是輕易地放過他,說不準他會覺得好說話,再這樣做,于是又道:“雖說此事你也沒有什麼錯,可我心中卻不大高興,這次便不與你計較了,若是有下次,我定然是不會理你的。”
李臨心中松了口氣:“自然是沒有下次了。”
說到這里,他又頓了頓,再次斟酌一下詞句開口:“還有一件事,我是要同你說的,日后若是你嫁了我,我們會在石橋村呆幾年,等日后有了孩子,孩子大了,便要回離城去的......”
“帝城與離城萬里迢迢,此去,怕是再難回來了。”說到這里,他又頓了頓,“此事也是我對不住你,不過到底還是要和你說明白的,只是不知,你可還愿跟我走......”
“還有就是......”
蘇莞手抖了一下,怒瞪他一眼:“還有什麼?!”
李臨呼吸一滯,無奈道:“還有便是,李氏一族的規定,待孩子長到六歲,父親將會帶他出去游歷,直到他十二歲,能自己照顧好自己為止。”
“途中夏熱冬寒,翻山越嶺,路遠迢迢,我自然,也是不能帶你的,如此,你只能在離城等著。”
說到這里,他急忙解釋:“李家每一代都是這樣走過來的,祖上希我們能更好的教養孩子,讓他懂得這天下民生,知曉天下眾生,擔負得起責任......”
“此事,雖非我所愿,卻也不能更改的。”
“也只能對不起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