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重生之美人計 全文閱讀 - 165 喜堂之上

《重生之美人計》全文閱讀 - 165 喜堂之上

到了七皇子府門前,喜娘引導著那一喜服、滿香氣的娉婷郡主下了轎,拓跋玉輕輕握住喜娘遞過來的紅綢子,轉過頭來卻不自覺地開始搜尋堂上那個人的影——但冠蓋雲聚,卻見不到李未央的人影。現在這裡觀禮的人太多,最不喜歡這種人滿為患的場合,必定是找了靜謐的地方獨自坐著,拓跋玉心頭說不出是什麼滋味。

因為皇帝出宮觀禮,所以他們無需進宮去參拜,直接在禮堂上就拜見皇帝,隨後是夫妻拜。在堂上觀禮者的歡聲雷中,禮。接下來,大宴賓客,拓跋玉神飛揚間顧盼奪人,微笑著與眾人周旋,他今日迎娶娉婷郡主,籠絡的何止是朝王,還有無數員,他的婚姻是在告訴他們,朝中誰才是最有實力繼承皇位的人。

皇帝面無比的欣,蓮妃也陪伴在他的側。盡管如此,蓮妃還是發現皇帝的笑容之中仿佛帶了一勉強。這勉強並不是因為他不滿意如今的婚事,而是有兩件事讓他心頭憂慮。一是太後病重,二是西南邊陲的叛,這兩件都不是小事,已經讓他煩惱已久。但是在這大宴賓客的現場,皇帝不能讓任何人看出他的心緒不寧,所以他一直面帶笑容,接臣子們向他的恭賀。在一片熱鬧之中,皇帝突然開了口:“今天是七皇子大喜之日,朕還有一件禮要送給他。”

眾人聞言都是一愣,隨後不七皇子的追隨者出欣喜的神。所謂禮,難道是太子之位?在這種大喜日子冊立太子,的確是在再合適不過了啊!然而,太監宣旨後,有些人的臉上出略微的失,聖旨說的是:敕封拓跋玉進榮親王。

是親王,不是太子啊。可是所有人轉念一想,拓跋玉可是目前為止第一個被進親王的,這可是其他皇子們從未有過的恩典,若說原先他距離太子還有一步之遙,現在卻已經又走出半步了。這下,朝王的臉上出了笑容,而拓跋玉只是平靜地謝了恩,表帶著恰到好的喜悅,卻不過分。皇帝看著他的神,點了點頭,不驕不躁,此子當

Advertisement

所有人又一次湧過來,向拓跋玉敬酒,而他一邊喝酒,面上的笑容卻是很冷淡,仿佛一個陌生人在看著眼前的這場戲,自己卻完全超在外。整個婚禮,他仿佛是一個外人,被人牽引著完這樁婚事。

此時,九公主拉著李未央已經進了新房,新房裡坐了幾位與皇室較為親近的貴夫人,此刻見到九公主和李未央,連忙站起來行禮。九公主揮了揮手,興高采烈地走過去,對著新娘子道:“你就是我的七**嗎?”

新娘子剛剛揭開了蓋頭,有一張得令人窒息的面孔。臉上淺淺地抹了一層胭脂,陪襯著雪白的,就像早晨初升的雲霞,豔,讓人懷疑它一吹就會破,再配上高挑的娥眉和那大而清亮的眼,更人覺得不勝收。

九公主贊歎道:“人家都說娉婷郡主漂亮,我卻一直沒機會見到你,一直好奇你長的究竟是什麼樣子,今天見到了才知道果然是聞名不如見面,你比傳說中的更加漂亮啊!”

娉婷聞言,立刻笑了起來,出潔白的牙齒,那雙麗的眼流出友善的芒,道:“你是九妹嗎?”

九公主點點頭,原本馬上就要出嫁了,可惜因為皇後突然沒了,也必須等上三年,好在的年紀還小,妃娘娘倒是很高興可以多留兩年,便向皇帝請求先將婚事放一放,羅國公府見反正婚事是板上釘釘的也跑不了,所以便同意了。這樣一來,九公主一下子如同韁的野馬,覺得**多了。

娉婷一眼看到李未央,漂亮的眼睛裡流出一好奇:“這位是?”

九公主趕道:“你從前不在京中所以不認識,這是安寧郡主,是太後的義。”

李未央名義上的確是太後義,沒有過門不來看看新娘子的道理,再加上拗不過九公主,所以便一起過來了,想著見一見便走,算是盡到了禮數,免得新娘子聽到京都的流言蜚語而心頭不快。可是娉婷卻心無芥地笑了起來,主地站起來,給李未央行禮道:“見過姑姑。”

Advertisement

這一下,把李未央吃了一驚。娉婷郡主抬起頭,道:“既然是太後的義,就是我和七皇子的姑姑了,這禮是如何都不能廢的。”此刻的笑容裡,沒有一的雜質,是那種純然的開心。

不知道為什麼,李未央突然覺得娉婷郡主很像一個人,一個悉的朋友,不由自主的,的眼眶有點發紅。娉婷看著,先是困,隨後似乎想到了什麼,立刻出愧疚的神,突然不笑了,轉頭對周圍的人道:“你們都先出去吧。這裡留著們陪我就好了。”旁邊的人面面相覷,九公主連忙道:“沒聽見七**的話嗎?都出去吧。”

眾人聞言立刻站了起來,紛紛告退,在場的只留下娉婷郡主的心腹。

娉婷看了李未央一眼,臉上就流出很不安的神,這種神,完全不是裝出來的,是發自心的忐忑,上去抓住李未央的手,道:“我搶了你的婚事,是不是?我都跟父王說過的,我不想這樣的!可他偏偏說本沒有這回事!未央,我不是故意的——”

李未央完全愣住,沒想到娉婷郡主會說出這一番話來,等醒悟過來,便立刻解釋道:“不,我不是這個意思,娉婷郡主,你很像我的一個好朋友,我看到你的第一眼,就有這種覺。”

九公主是見過孫沿君的,立刻便明白過來,道:“是啊,我也覺得娉婷郡主跟……你家二夫人笑起來很像。”與其說是五相似,倒不如說那種明的笑容,同樣都有染別人的力量。

娉婷就出不解的神,帶了一些茫然地看著眼前兩個人。李未央先笑了起來,道:“今天是你的大喜日子,我不該說這些話的。”

娉婷反而不好意思地笑:“那天在宮門口,我就跪著求太後收回命,可他們誰都不聽我的!後來我自己反而暈倒了!要是我能多堅持一會兒就好了!”

Advertisement

九公主和李未央聽了這話,完全就愣住了,難道娉婷郡主並不是一心要嫁給拓跋玉嗎?去宮門口是誠心誠意地阻止婚禮?李未央想到這裡,突然就有了點惋惜,這位郡主恐怕還不知道在宮門口的那場戲,是的父王和夫君一手導演出來的。

娉婷卻不想再說下去,轉而拉住李未央道:“你知不知道,我很喜歡你的!你反抗嫡母和蔣家的事,我全部都知道,不如此,我還讓那些人給我講了一遍又一遍,我對你真是很佩服!”

李未央本想不到,娉婷郡主的是如此的跳和——天真。娉婷還在繼續說:“我就沒你那麼勇敢,我父王娶了側王妃不說,還說要讓的兒子繼承爵位,就因為我是個兒!他們整日裡在我母妃跟前耀武揚威,活生生把氣死了!我當時年紀小,只敢在那人的子裡放青蛙跳蚤什麼的,其他的就沒辦法了,還因為這樣總是被父王罵!若是我有你這麼厲害,早就把那個人趕出王府了!”

李未央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輝事跡已經傳遍了大曆,此刻多有點意外。九公主卻聽得津津有味:“原來你也知道未央姐姐的事啊!”不知道多想要改口姑姑,一到了關鍵時刻就掉鏈子,完全想不起這一茬了。

李未央看得出來,娉婷說的話並非虛假,而是實實在在的。而且,因為娉婷特殊的經曆,造對李未央有一種莫名的崇拜,這真是天底下最奇怪的一件事。還以為娉婷會聽信外面的流言蜚語,對報有敵意……結果卻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啊。

九公主顯然也很喜歡天真的娉婷郡主,幾乎是一見如故,開始流起兩人曾經做過的惡作劇……大概對於父親的人都沒有什麼好,竟然越說越投機,兩人說著說著,竟然把李未央忘在了一邊,旁邊娉婷郡主的丫頭連著向娉婷使眼,娉婷卻道:“你這丫頭怎麼了,眼睛筋兒了嗎?”再一瞧,卻發現李未央已經走了。

丫頭道:“郡主喲,您和公主只顧著聊天,連安寧郡主走了都不知道!”

娉婷趕站起來:“我怎麼總這麼糊塗,不行,我得趕派人出去找找!”

九公主笑道:“你別介意,安寧郡主不喜歡過於熱鬧的場合,剛才若非我拉著來,還不來呢!或許是有什麼事才會提前離開的,改天我帶著你一塊去專程拜訪!”

“真的?!”娉婷心思單純,聽了這句話便又重新高興起來了。

李未央走出了新房,然而此刻的心卻很複雜,好像對這位娉婷郡主,有這一點嫉妒?!但這嫉妒,並不是因為拓跋玉,而是因為娉婷的天真爛漫。看得出來,娉婷心中對朝王有怨恨,可是朝王雖然寵側妃,卻從來沒有忘記過娉婷郡主。就算是娉婷郡主做了很多對側王妃不敬的事,朝王不過是罵兩句,可見心裡實際上是護著的。

不僅如此,朝王還千方百計求來了這門婚事——雖然娉婷天真爛漫了些,但卻是很聰明伶俐,有朝王的保駕護航,的七皇子妃會做的很穩當。將來,哪怕是拓跋玉登基做了皇帝,也會看在朝王的面子上,對這個妻子多多護。人說後宮狡詐,可若是娉婷郡主得到拓跋玉的保護,誰也傷害不了了。這一點,老謀深算的朝王比誰都要清楚。

李未央輕輕笑了笑,雖然母親早逝,但卻一直得到父親的疼,甚至不惜破壞原本的中立立場也要為求一個最高貴最好的前程,有這樣的父親,娉婷郡主終究是很幸福的。

對於一個人而言,最開心的事莫過於有人疼,有人寵,不管是孫沿君還是娉婷郡主,能夠養這樣天真的個,全都是被寵著長大的。這才是李未央羨慕,卻始終沒辦法真正擁有的東西。

趙月看著李未央心不在焉的樣子,不由擔心道:“小姐——”話說了一半兒,突然有人來了,趙月住了口,警惕地看著來人。可是對方恭敬地跪在地上,道:“安寧郡主,七殿下有請。”

書房

李未央笑著道:“我去看了娉婷郡主,真真是個人,先要恭喜七殿下,哦,不,應該是榮親王了。”

拓跋玉看著李未央,聲音不由自主變得低沉:“你剛剛見過?”

李未央微笑,完全沒有一:“是個非常熱,非常坦率的人,雖然出高貴,卻沒有驕矜之氣,我相信,會是一個很好的王妃。”

拓跋玉看著,突然冷笑了一聲:“你還真是偽善。”

李未央皺起眉頭,不明白,拓跋玉這是在說什麼?!偽善?!這是什麼意思?

拓跋玉冷冷地道:“你明知道我喜歡的人是你,本不喜歡娉婷,卻還要對我說這種話。”

李未央的笑容逐漸在臉上消失:“七皇子,我從未幹涉過你的決定,娶妻、鞏固權勢,全部都是你自己的決定,可是你現在卻說這樣的話,還用這種態度,你是在怪責我嗎?還是遷怒無辜的娉婷郡主?”

的確,一切都是拓跋玉自己的決定,李未央雖然一直幫助他,卻從未對他的婚事指手畫腳過——全都是他自己所為,但他所做的一切,全部都是為了得到!然而卻在他面前笑著說娉婷郡主會是個好王妃,這樣的話仿佛毒蛇一般盤旋噬咬著他所有的理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