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漢帝國風雲錄 第233章 風雲突變

《大漢帝國風雲錄》第233章 風雲突變

韓遂點點頭,他手拍拍閻行的肩膀,無奈地說道:「無論如何,我們先把老聶擋住。」

著楊秋,長嘆道:「準備撤吧。」

=

午時,鮮於輔率部趕到了翼城東門。

徐榮領著自己的一營人馬,鮮於銀的一營人馬居於大軍左翼。麴義領著曲路和楊淳的兩營人馬,居於大軍右翼。玉石領著閻良居於中路。鐵鉞和雷子領著中軍三千人馬跟在鮮於輔後,居中策應。

三萬八千大軍在八百步的距離上一字排開,以品字形陣勢穩步推進,氣勢磅礴。

戰鼓聲,腳步聲,士卒的吶喊聲,兵甲的鏗鏘聲,匯聲浪,猶如擎天巨錘敲響在大地上,發出震撼巨響,驚心魄。

=

六月驚雷戰刀揮下,號角齊鳴,三萬鐵騎隨即發出震天呼號,大軍開始起

羌胡大軍象決堤的洪水一般,洶湧澎湃,鋪天蓋地,挾帶著滿天的煙塵和風雷,一路呼號咆哮而來,聲勢驚人。

鮮於輔立即命令大軍停下。

「擂鼓……」

「命令盾牌兵做好掩護。強弓營,弓弩營準備擊。」

隨著鮮於輔一道道的號令傳下去,戰鼓兵,令旗兵,傳令兵象翻飛的蝴蝶一樣忙碌起來。

蹇碩,袁紹,劉表,劉和著從對面撲來的羌胡大軍,神張,惶恐不安。劉和嚇得面蒼白,呼吸急促,心裏把鮮於輔都罵了無數遍。這是生死大戰,本就不是什麼一即潰的戰鬥。鮮於輔騙了他們。

Advertisement

鮮於輔回過頭來,笑著對四人說道:「戰場上的況瞬息萬變,我們很難掌握其中的變化。按我們得到的消息,這裏應該是韓遂的軍隊,但不知道為什麼變了羌人的鐵騎。四位大人驚了吧?」

袁紹鎮定了一下心神,勉強笑道:「初臨戰場,有點張。」

鮮於輔笑道:「我看幾位大人面對敵人的千軍萬馬,泰然自若,很了不起啊。要是換了一般凡夫俗子,早就嚇得屁滾尿流了。」

幾個人尷尬地笑笑。但這一笑過後,四人頓時覺心中的恐懼減輕了許多。

「鮮於大人第一次上戰場,是不是也很張?」劉表問道。

「我第一次參加的戰鬥,敵我雙方加在一起,只有三四百人,所以談不上什麼張。」鮮於輔指著前方的戰場,提高音調說道,「現在我們這裏有七萬人,如果加上南門和西門的叛軍,整個翼城戰場就有十七萬人左右。」

蹇碩臉大變。袁紹瞪大了眼睛,面更顯張。劉表狠狠地抓著短須,極力掩飾心中的慌。劉和有點哭無淚了。

「十幾萬人的大戰,我也是第一次參加。」鮮於輔笑道,「我也很張,比你們更張。你們不要看我現在笑容滿面,其實我心裏七上八下的,很害怕。」

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了。戰馬奔騰的轟鳴聲震耳聾。

Advertisement

劉和狐疑地看著他,問道:「鮮於大人是第幾次指揮這麼大的戰鬥?」

鮮於輔指指自己的耳朵,示意聽不到。戰場上的聲音太大了。

袁紹大聲道:「你是第幾次指揮這樣的大戰?」

鮮於輔手捋三綹長須,笑著喊道:「第二次,我是第二次。」接著他特意出兩個手指頭,在四人面前晃了幾下。

劉和心裏冰涼的,他氣得破口大罵了幾句,但沒有人聽到。

劉表湊到袁紹耳邊道:「本初啊,這次我們麻煩了。這個鮮於大人才是個都尉,卻獨自指揮幾萬人的大軍迎戰十幾萬叛軍,這仗怎麼打得贏?」

袁紹大聲吼道:「事已至此,唯有戰到底。」

=

巨型盾和巨型長矛依次列於陣前,它們就象一個個全副武裝的戰士,張牙舞爪,氣焰囂張,連正眼都不看一下越來越近的敵人。

鮮於輔這次以五千人為一個巨型方陣,陣套陣,人員非常集。玉石和良的兩個方陣為品字形陣勢之頭,閻的方陣列於其後。左是徐榮和鮮於銀,右是麴義和楊淳。整個品字形陣勢就象是一個武功高強的武士,正昂首站在戰場上,準備舞雙拳,勇前進。

在靈河戰鬥中,這種方陣配合巨型矛盾的使用,基本上遏制了敵人騎兵的攻擊。李弘事後多次召集部曲士卒探討靈河戰鬥的得失,總結了不改進的辦法。這一次,李弘再度使用步兵迎戰名聞天下的羌胡騎兵,信心十足。

Advertisement

方陣中,改進最大的地方就是大量配備了強弓。

強弓就是角弓,包括虎賁弓、角端弓等不同的雙曲反彎複合弓,所謂的雙曲反彎複合弓就是指弓是由若干部分合的,採用了質不同的多種材料,如木和竹、腱(筋)和角以及膠和漆等等。因為弓臂中襯墊了的角和筋,所以這種弓的強度和韌非常好,程最遠可達三百多步。普通的強弓拉力一般都在兩百斤左右(相當於現在五十公斤的力氣),程大約二百步(大約兩百八十米),殺傷力非常驚人。它的缺點就是它屬於弓,拉滿之後必須立即發,很難持久瞄準,命中率較低。製造這種弓的技在我國商代晚期就已經很了。

軍隊強弓的配置一般都有規定,不允許超過上限。因為強弓的使用,有許多麻煩事。首先它要特定工才能使用。由於張弓吃力,士卒們在挽弓時需要戴扳指,將扳指套在拇指上才能勾弦,另外,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上也要套上以皮革製作的指套,以防止損傷手指。其次,在使用過程中,它需要配備大量的弓弦和箭矢。強弓的挽力極大,弓弦損耗也大。由於擊對象的不同,箭桿、箭鏃的尺寸、形狀、重量都不同,因此各種各樣的箭枝必須專門製造。所以使用一張強弓,它的保養和配套耗費較大,大漢國為了節省軍資,僅僅在邊軍和北軍軍隊中配備。

李弘利用募兵擴軍的機會,從長安和的武庫中調用了一萬二千五百張強弓,五萬七千條弓弦,各類箭枝八十五萬。這批裝備的最後兩千張弓還是蹇碩從隨同犒軍資一起帶到槐里大營的。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