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通過李瑋的太學朋友,已經詳細了解了近期發生的事。李瑋和李瑋的太學朋友都認為天子召李弘回京述職,一定和大臣們上書催天子早日冊立太子的事有關。李瑋和左彥在大營中都多次向李弘仔細解說了大漢朝的皇統繼承製度,所以當李弘聽到蓋勛問起這個問題的時候,立即毫不猶豫地回答道:「當然了。」
蓋勛臉一松,長長地吁了一口氣。
「好,好。」蓋勛一連說了兩個好,然後試探著問道:「子民,朝中有人認為大皇子輕佻紈絝,乖張,不適合為太子,而小皇子溫順謙和,知書識禮,繼承大統更適合一點,對大漢朝的將來有好。子民認為呢?」
李弘暗暗吃驚,意識到自己這趟回京果然和冊立太子一事有關。這個蓋勛蓋大人是諸卿之一,朝中重臣,深為天子信任,朝中有什麼大事天子都以手詔先行徵詢他的意見,他自然最清楚天子的心意了。現在蓋大人這麼問話,顯然有試探自己的意思,那蓋大人是代表天子的意思還是代表門閥士族的意思呢?
李弘看到蓋勛雙眼炯炯有神地著自己,好象生怕掉自己臉上的異常表,他的右手放在膝蓋上,有點輕微的,顯得心裏很張。李弘隨即答道:「依據大漢律,廢嫡立庶是絕對不允許的。」
「好,好,好。」蓋勛興地笑了起來,他軀稍稍後仰,放鬆了自己的心,連連點頭說道,「子民這麼說,我就放心了,大漢朝眼前的危機也就然無存了。」
李弘沒有做聲,靜待蓋勛說下去。
「陛下為什麼突然要召你回京,我也不知道原因,但這件事發生在朝中大臣聯名上書陛下,要求陛下早日冊立太子的事之後,肯定和冊立太子的事有關。」
蓋勛隨即向李弘詳細解說了天子中意小皇子繼承大統,所以天子遲遲不願意冊立太子,一拖再拖的事。
「陛下如果要立小皇子為太子,勢必要先解決皇后和大將軍這兩個障礙。大將軍手握重兵,皇後有閹支持,陛下不則已,一只有兩個後果,要不他功解決了問題,要不他深其害,總之免不了一場雨腥風。」
「陛下很聰明,他知道自己的想法很荒謬,除了太后,沒有人支持他,所以他要培養一批絕對支持自己的中和大臣,而子民,就是他最為看中的重鎮將領,否則以你公然違旨,肆意在槐里斬殺數千人口的暴行,他會袒護你?他會不對你做出責罰?」
「當今陛下格倔犟,好大喜功,他做事喜歡率而為,常常一意孤行,越是離經叛道的事,他越喜歡做。他要廢嫡立庶,肯定就要挑起骨相殘,更會引發宮廷外的腥廝殺,從而震撼社稷,危急國家的興亡。陛下因為一己之私利,而要傷大漢之基,實在不明白他是怎麼想的。」
「為大漢子民,國家臣僚,當然要為大漢的社稷和興亡著想。如今你手握大軍,威顯赫,你的想法可以直接影響陛下的決策。如果你支持陛下廢嫡立庶,京中立即就會大,雨腥風之下,這搖搖墜的大漢朝會不會分崩離析都很難說啊。」
李弘嚇了一跳,心想,我的作用有這麼大嗎?這位蓋大人似乎在危言聳聽,嚇唬我吧?但是如果陛下也象這位蓋大人一樣問我,我該怎麼回答呢?我要是當著陛下的面這麼說,立即就會掉腦袋。
他看了一眼還在滔滔不絕的蓋勛,忽然想到,自己這趟去京城,還真是死路一條。拒絕陛下,那肯定是死,新帳舊帳一塊算,陛下能給自己一個痛快那就是天大的恩惠了。答應陛下的要求,幫助陛下扶持小皇子為太子,估計自己肯定走不出城,無論是大將軍何進,京城的門閥世族,宮中的閹,沒有一個會放過自己。他們不把自己殺死在,將來就是他們死無葬之地。如果自己哼哼哈哈,給陛下一個模稜兩可的態度,會是一個什麼結果呢?李弘心裏一陣發虛。
自己如果想胡弄過去,給陛下的看法肯定是此人不可靠,不忠心,是棵牆頭草,是個膽小如鼠的窩囊廢,將來自己可能就是個禍患,如其這樣一無是,不如立即快刀斬麻,殺了乾淨。李弘渾上下打了個寒,頓時出了一聲冷汗。
蓋勛還在繼續說個不停,但李弘已經知道他的心意,無心再聽下去了。蓋勛的目的無非就是勸阻他不要支持陛下廢嫡立庶,避免一場宮廷爭鬥,以免禍國家,但他全然沒有說出李弘所的危險境地。李弘只要進京,無論是進是退,還是不進不退,都是死路一條。
送走了蓋勛,李弘立即喊來李瑋,趙雲和龐德,幾個人商量了一個晚上,都沒有商量出一個結果。怎麼辦呢?
李弘突然力一拍桌子,大聲道:「算了,不管許多了,我們還是先到,走一步算一步。我既然能從鮮卑逃回來,就一定能從逃出天生,天下誰能擋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