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劉焉吃驚地問道:「陛下,可有確實證據證明合王謀反?」
「這事還需要證據嗎?」天子冷笑道,「等有了證據,朕早就首異了。」
「陛下,無憑無據斬殺合王,會導致各諸侯王心懷不滿,無端惹出禍事。」劉焉勸諫道,「李弘目無王法,違律斬殺合王,罪大惡極,還是予以重懲為好。」
「不是有人說合王謀反嗎?」天子說道,「李中郎奉旨辦事,何罪之有?」
「陛下,李弘並沒有抓住冀州府別駕從事許攸,也沒有抓住平原郡的襄楷,更沒有合王參予謀反的證據,他有什麼理由斬殺合王?」
「李中郎什麼時候斬殺合王了?合王不是被他的侍從所殺嗎?」
「陛下,這話你也相信?這和許攸的誣告一樣,毫無據。」
「誣告?」天子咬咬牙,恨恨地說道,「誣告也殺。誰想殺我,我就殺誰。」
===================
天子要求李弘斬殺合王的旨終於送到了香雨山大營。李弘和他的部下們長長地吁了一口氣。
這封旨之所以姍姍來遲,是因為信使從河郡繞道經過時,不慎被黃巾軍抓住了。白繞看到這封旨后,隨即命令手下放了那位信使,順便那位信使帶了一封書信給李弘。白繞說,他要和李弘談談。
李弘隨即命人把苦酋和林訊等人帶到了大帳。李弘把白繞的書信給他們看了一下,然後說道:「白繞的意思很明顯,他想讓我放了你們。」
苦酋冷笑道:「大人願意嗎?白繞拿什麼來換回我們的命?大人要殺就早點殺,不要這麼羅里羅嗦的,很不爽快。」
李弘笑道:「我喊你們來,當然是願意和白繞見一面了。」
「大人願意換?」林訊詫異地問道,「大人什麼條件?」
「只要白繞和於毒的軍隊立即退回黑山,我就放了苦酋。」李弘說道,「但我只能放苦酋一人,其他人必須隨我到西涼。」
「為什麼?」潘塔大聲問道,「這個條件太苛刻,白帥不會同意的。」
李弘沒有說話,迅速把案幾上的地圖攤開。他的大手沿著大漢國的北方邊境緩緩地劃過。
「本月初,鮮卑人,匈奴人,東羌人大約十幾萬大軍,分數路侵我大漢國……」李弘詳細介紹了邊疆的軍之後,神態堅決地說道,「白繞和於毒必須退回黑山,給我讓出一條西進涼州的捷徑。」
「大家都是大漢子民,在胡族大舉侵我大漢國的時候,我們應該同仇敵愾,共同殺敵,無分彼此。」
他目視林訊、潘塔、廖磊、丁波四人,口氣嚴厲地說道:「如果你們的里還流淌著大漢人的,當義無反顧的隨我北上抗敵,而不是躲到深山老林里去做一個叛逆,任由胡賊在大漢的土地上燒殺強掠。」
====================
重生春秋,成爲卿族庶子,被趕到馬廄與牛馬爲伴,誰知霸業竟由此奠定,三家分晉算什麼?且看我趙氏代晉! 老子乘牛西行,仲尼意氣風發,吳越相爭美人離殤。渭水之畔,曲裾深衣的伊人吟誦著蒹葭蒼蒼白露爲霜。 右手長劍,左手詩書,用不一樣的思維統一天下,邁步落日餘暉的成周,鼎之輕重,我能問否? 這是我的華夏,我的《春秋》——我爲王!
安史之亂對煌煌大唐而言,並不是恥辱的終結,而是痛苦的蛻變。中晚唐,既開此後五百年華夏之新格局,也是個被理解得最為僵化的辭彙。朝政衰敗?藩鎮割據?外敵欺辱?黨爭酷烈?單單是這些?不。肅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雖亡日月新!現代不得志的編劇高子陽,因個微不足道的偏差,穿越到了唐代宗大曆十二年,獲得了太學生高岳的身份,並準備要通過考試,當大唐的公務員。在他眼前,是個盛世不再但又歷久彌新的大唐,至此一副榮華遷轉的八雋圖卷徐徐展開。
一個現代軍校生周世顯重生大明,成為大明最后一個駙馬。憑一己之力建立了一支近代鐵軍,保江山,驅韃虜。飲馬天山之巔,垂釣貝加爾湖,所到之處,皆為漢土。…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六日。李自成兵攻陷居庸關!兵鋒直指北京城!整個北京城,人心惶惶。而就在這人心惶惶的時候。來自二十一世紀的朱慈烺穿越而來!面對糜爛的局勢,面對眼前人心浮動的官兵,百姓。朱慈烺一陣無力,就在這危急關頭!神級選擇系統開啟!開局獲得新手大禮包,獎勵五百頂級錦衣衛侍從!看著面前即將崩壞的局勢,還有三天的時間!唯有,殺!以殺治天下!殺貪官!殺污吏!五百錦衣衛,抄家滅門!三天時間,守住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