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子秀山大營訓練的時候,我看見麴大人的西涼步兵都在練一種專破騎兵的陣法,他們把盾牌兵和長矛兵放在前面阻擊敵騎的衝擊,用弓箭兵在後掩護殺,再以刀斧手砍殺馬。」雷重說道,「西涼步兵的陣法雖然可以有效殺傷敵人的騎兵,但自傷亡非常大。我和北軍的越騎營打過戰,他們打仗的時候都以戰陣迎敵,進退有據,所向披靡。我覺得他們的戰陣非常合適擊敗騎兵。」
「北軍的越騎營過去都是出塞攻打匈奴人的漢軍主力,他們屢次擊敗匈奴騎兵,戰無不勝,所以才越騎營。他們過去在塞外行軍作戰時經常遭到匈奴騎兵閃電般的襲擊,士兵們本來不及利用隨軍車輛布置車陣阻擊敵人,往往損失慘重。後來他們想了一種不依靠車陣就可以在野外有效對付騎兵的陣法。」
「此戰陣以『什』為一陣,只要上一聲令下,士兵們立即在什長帶領下,以『什』建陣。戰陣面對敵騎方向,前三名士兵席地而坐,將長槍末端頂在地上,兩膝夾,雙手握,槍尖斜刺向一人高的前方,形拒馬;中間也是三名士兵,他們用跪姿其後,雙手握長槍,未端夾在腋下,槍尖直刺前方約一人半至兩人高,這樣布陣的目的就是為了阻止敵騎的前沖和躍;而站在最後一排的三名士兵,則持弓放箭,負責殺正前方及左右兩側的敵騎。什長負責指揮陣勢運轉。」
「每個戰陣間距一到五丈,各陣錯落布置,雖然零散卻井然有序。如果戰場上有幾十到幾百個這種小陣,就可以迫使敵騎在這些小陣中來回竄,失去強悍的攻擊力。」
「越騎營曾以這種戰陣無數次擊敗過匈奴人,我們也一定行。」
張郃連連點頭,「對,對,你這麼一說,我也想起來了,當年在冀州戰場上,我也看見過北軍步兵使用過這種戰陣。你怎麼知道它拒馬陣?」
「它不拒馬陣,這名字是我隨便的。」雷重恨恨地說道,「我有千上萬的兄弟死在這種戰陣之下,我當然對它了解的一清二楚。」
「這種戰陣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能用於實戰,但明天我們就要迎敵,說了也是白說。」閻揮手說道,「明天我們用拒馬陣迎敵,命令士兵們,連夜趕製拒馬。」
「你什麼名字?」閻忽然指著雷重問道,「你可以做軍司馬。」
雷重苦地一笑,躬回道:「小人雷重。」
「好,我記住了。」閻走到他邊,拍拍他的肩膀,「如果不死,這套戰陣就由你領軍訓練。」
===
在通往薄落谷的山路上,閻帶著二萬多士兵正在一路飛奔。
士兵們有的兩人合抬一巨型長矛,有的馱著四五尺長的樹榦,有的背著捆的草繩,健步如飛。雷重和戰友兩人一前一後抬著一手臂的削尖樹榦,力奔跑在山嶺上,大汗淋漓。
「老雷,這拒馬管用嗎?」後面的士兵氣吁吁地問道。
「管用。」雷重道,「這次定要把鮮卑人殺得屁滾尿流,為兄弟們報仇雪恨。」
「老雷,如果我們打贏了鮮卑人,你的功勞最大。」
「我不要功勞,我只要報仇。」
=====================
陳通最近加入了一個奇怪的聊天羣。動不動就聊歷史大事,起的名字也很中二。大秦真龍,雖遠必誅,千古李二,人妻之友,基建狂魔,反神先鋒,幻海之心等等一系列中二的網名。千古李二:陳通,唐太宗應該算是千古一帝吧?陳通:你怕不是誤解了千古兩字?比起殷紂王這種蓋世雄主來說,他都差得遠,頂多算是個盛世明君。“什麼?紂王也能算是聖賢之君?”“紂王你瞭解嗎?隋煬帝你懂嗎?不懂請不要黑。”“誰第一個向神權發起抗爭?”“誰真正做到了依法治國?”“誰才真正使得南北貫通,打破階層固化?”“知道什麼纔是真正的歷史嗎?誰纔是在皇帝這個職業中的頂級大佬嗎》?”“始夏,烈商,禮周,霸秦,強漢,弱晉,雄隋,盛唐,婦(富)宋,猛元,硬明....瞭解下。”顛覆你心中的千古一帝。大秦真龍:“知寡人者,陳通也,不裝了,攤牌了,........把寡人的太阿劍給陳通砸核桃吃吧!”
徐佑從昏迷中睜開眼,看到胸腹間滲出的一絲血跡,茫然四顧,卻見證了一個永遠在流血的時代! ——看前世縱橫金融界的狐帥如何在這個亂世立江左,踏青雲,算廟堂,定乾坤,平南北,開盛世,這是一本關於日月、陰陽、君臣、南北、佛道、貴賤的書,冷靜中審視曆史,惶恐中評點人物,很輕鬆,也很有趣!
唐帝國若是打贏了會對對手說:“你特麼以後老實一點,小心老子滅你全族,每年乖乖進貢!”弱宋若是打贏了會對對手說:“哎呀,你看我都打贏了,我是不是有資格談議和了?我是不是有資格進貢了?什麼?有資格了?哇,真是太讓人高興了!”朕要改變這一切!誰再敢提議和!朕誅他九族!
尹煊穿越大唐貞觀七年成為一家酒館的老板,覺醒諸天美食系統,從此他的生活完全轉變了。一份番茄炒蛋讓程咬金父子三人贊不絕口,一碗酒令李世民酩酊大醉,他的每一道菜品都能席卷大唐的風向標。程咬金:小兄弟,咱哥倆能拜把子不,不求同生但求共死。李世民:掌柜的,你缺娘子不缺?我送你兩個公主如何。長樂公主:老板,你那個油炸火腿還能再送我一根嗎。蘭陵公主:煊哥哥,偷偷告訴你,我姐她瘋了要招你過門。
秦瑱穿越三國,成了一個寒門士子。 為了改變命運,四處求學,最終投入曹操麾下。 憑著超越時代的見識,屢次建功。 本想輔佐曹操成就霸業,沒想到卻因功勞太大,引起曹操忌憚。 正逢宛城之戰,眼見老曹要一炮害三賢,秦瑱再次勸誡,卻惹得曹操怒斥。 於是秦瑱果斷掛印而去,你老曹不是多疑嗎?那這軍師不當也罷! 至此,秦瑱轉入劉備麾下,以一人之力,提前改變天下大局。 奪淮南、戰呂布、敗孫策、取荊州,短短數年之間,輔佐老劉成就霸業。 多年之後,曹操遲暮,病榻之前,謂眾人云: 「孤一生行事,但無悔過,唯秦子瑄離去,孤之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