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漢帝國風雲錄 第312章 山雨欲來

《大漢帝國風雲錄》第312章 山雨欲來

公元187年7月。

===

張燕站在晉水河邊,著浮橋上來往的人流,沉默不語。

張舉和張純兩人在幽州起事後,一個稱帝一個稱王,還建了大燕的國號,這是張燕所始料不及的。張舉做了大燕國的皇帝后,一連下了幾道詔書給張燕,還封他做大燕國的將軍。張燕很生氣,沒有接,也沒有回信。他覺得安定帥張純已經變了,他不再是黃巾軍的安定帥,而是一個野心的安定王了。

張純是大賢良師張角的八大弟子之一,很久以前就藏在朝中為,給黃巾軍通風報信,後來做了地方郡守之後又給黃巾軍提供錢糧支持,安定帥的大名在黃巾軍上層一直都很神,地位超然。去年,張純從回幽州時,到太行山見過張燕一次。當時張純已經決定在幽州舉兵起事,再興太平大業,他希能夠得到張燕和太行山其他黃巾首領的幫助。張燕當然滿口答應。然而,張純到底要怎麼干,張燕卻一無所知。

去年底,大知堂的襄楷大師和冀州刺史王芬準備趁天子回鄉祭祖之際,劫持天子,重建大漢。他派人來找張燕,希能和黃巾軍聯手,共襄大舉。張燕覺得襄楷的計策可行,而且襄楷和他的大知堂一直和太平道關係切,結盟相助也是義不容辭的事。但張燕當心襄楷的謀劃會破壞張純在幽州的起事準備,所以特意派人告訴了張純。

不久,漁大儒張舉帶著張純的書信趕到了太行山。張舉向張燕詳細說明了張純的起兵計劃。他說冀州的事,襄楷也找了張純,張純也答應了,一定鼎力相助,但張純有張純的想法。張純認為,襄楷劫持天子后,再立劉氏宗室為新皇帝,本就是自尋死路,將來免不了敗亡的命運。張燕當時也沒多想,只是對張純藉助烏丸人的力量起兵提出了異議。張舉好象不願意多解釋,只是說在幽州起事和在冀州起事不一樣,必須要聯合外族,否則容易遭到外族的攻擊,陷軍和外族的兩面夾擊之中。

Advertisement

襄楷和王芬的機謀因為豹子的出現而功虧一簣。王芬事泄自殺。襄楷和大知堂的弟子被府追緝,無,只好逃到了太行山。張燕本來以為這件事會迫使張純推遲起事時間,但沒想到張純隨後就派人送來了信。張純告訴他一切準備妥當,只待軍和鮮卑人在西疆殺得難分難解之際就起事。

張燕很猶豫。鮮卑人此次侵大漢,規模非常大,一旦漢軍抵擋不住,關中關西就會陷落,百姓就要遭殃,這完全違背了太平道的教義。趁著漢軍抗擊鮮卑人侵的時候起事,明顯就是在幫助鮮卑人侵,黃巾軍的許多首領當時就拒絕下山。在張燕和黃巾軍的一些首領看來,張純可以等到漢軍擊敗鮮卑人之後再起事,那個時候,漢軍已經疲憊不堪,實力巨損,時機甚至比鮮卑人攻打西疆的時候更好。

鮮卑人侵后,張純開始催促張燕率軍下山,張純的理由很牽強,他認為豹子李弘一定會戰勝鮮卑人,只要李弘緩過氣來,遭殃的就是黃巾軍了。這個時候襄楷說話了,他觀天象,占卜,都顯示關中無戰禍,他告訴張燕,豹子李弘肯定能贏這一戰,還是趁早下山佔據太原為好。想起豹子李弘的驍勇善戰,黃巾軍首領們還是搖了。

張燕按照事先的約定,帶著三十萬大軍下了太行山,攻擊太原郡。因為并州刺史張懿帶著各郡的郡國兵到雁門關阻擊鮮卑人去了,所以各郡縣幾乎沒有守兵,他很輕鬆地就攻佔了太原郡的十六城。就在他攻佔最後一座城池晉城的時候,他接到了兩個消息。

第一個消息是他希聽到的消息,豹子李弘擊敗了鮮卑人。黃巾軍將士聽說鮮卑人大敗而逃,歡呼雀躍,但高興之後,大家就很不安了。豹子大勝之後,肯定要被天子派到并州平叛。豹子來了之後,大家的命運會怎樣?

Advertisement

第二個消息就是幽州黃巾軍連戰連捷,勢如破竹,正在向冀州方向前進。張燕接到這個消息后,一點都不高興,反而非常氣憤,他覺自己就象一個白癡一樣被張純騙了。張純和張舉竟然一直瞞著他建國稱帝。大燕國是誰的大燕國?大燕國的皇帝是誰的皇帝?如果大燕國是黃巾軍的大燕國,那張舉憑什麼做皇帝?誰給他做皇帝的資格?那張角,張牛角,幾十萬,上百萬黃巾軍將士是為誰而戰?為誰付出了他們的鮮和生命?

黃巾軍的首領們憤怒了。

===

孫親遠遠的下馬走了過來。

「大帥……」

張燕還是那付文弱的樣子,只是消瘦了許多,眼神比過去更加沉穩幹練。他沖著孫親招招手,笑道:「敬之,城百姓疏散的如何?」

孫親苦笑,「大家都不願意走。」他指指河邊的田地,嘆道,「這裡田地多,可以供我們吃飽穿暖,回到山上就一無所有了,連希都沒有。」

張燕臉上閃過一無奈。

「大帥,我們撤回上艾后,是繼續待在山上,還是直接殺到常山?」

張燕低頭不語。

孫親看看張燕,突然激地大聲說道:「大帥,你不會帶著我們到常山吧?我們到冀州幹什麼?給那兩個混蛋磕頭下拜喊萬歲嗎?」

「大帥,我們在戰場上辛辛苦苦殺了好幾年,死了無數的兄弟,憑什麼把所有的東西都拱手讓給他們?他們為黃巾軍做了什麼?大師死的時候,他們在哪裡?大帥死的時候。他們又在哪裡?皇甫嵩在下曲坑殺我們十萬兄弟的時候,他們又在哪裡?」

「敬之,我們不能因為這些東西放棄了黃巾軍的大業。」張燕著清澈的晉河水,無力地說道,「他們也是黃巾軍。」

Advertisement

「他們不是黃巾軍。」孫親極力剋制著心中的憤怒,低聲說道,「他們是大燕國的軍隊,和我們什麼關係都沒有。」

「敬之……」

「大帥,你不要說了。」孫親舉手打斷張燕的話,一臉堅決地說道,「如果你還是依照張純的安排到冀州為他那個什麼大燕國去拚命,那你去,我和黑子不會去,我們留在太行山。」

張燕長嘆。他實在想不明白,安定帥為什麼要這麼做。如果說他想過皇帝癮但做皇帝的又不是他,如果說他為了黃巾軍的大業但他這麼做本就無助於黃巾軍的團結,他難道不知道這樣做會讓各懷心思的黃巾各部分裂的更快嗎?安定帥到底想幹什麼?

「大帥,現在各部小帥都不想離開晉。」孫親說道,「我來,就是想和你說說這事。如果大帥決定不到冀州,那我們就沒有必要撤回太行山。」

「我決定……」張燕痛苦地笑笑,「我決定……我能決定什麼?」

「大帥可以決定我們是不是留在晉,和豹子再戰一次。」孫親抬頭看看藍天,眼前不閃過北疆的天空。當年自己站在巨馬水岸,幾乎天天都抬頭看天。那裡的天空比這裡的要藍,藍的令人心醉;那時的豹子也比現在小,小的幾乎可以吃掉他,但現在呢?

===

張燕慢慢地走在河堤上,不時用腳輕輕地踢一下岸上的野花,心裡空的。他茫然了,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幹什麼。

回太行山?佔山為王,落草為寇,終究解決不掉山上百萬流民的生存問題。

到冀州?張純的無理做法激怒了黃巾軍首領,沒有人願意為他去打仗。自己雖然是黃巾軍大帥,但自己的資歷和聲本不足以讓黃巾各部言聽計從。

留在晉?豹子的大軍已經越過呂梁山,正在汾河集結,他們很快就能趕到晉城。自己沒有信心戰勝他。十二萬鮮卑鐵騎都被他擊敗了,更不要說自己這幾十萬著肚子的黃巾軍。

李弘那張自信的笑臉,那頭披散的長發,那凜冽的殺氣突然從張燕的腦海里一掠而過,張燕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噤。

突然,他想起了那天李弘說的話。那天,李弘約他和楊在真定城外一座不知名的小山上見面,當時李弘給他提了一個繼續生存下去的建議。這一年多來,自己正是按著李弘所說的那個建議在掙扎求生。如果沒有李弘的那番話,自己不會看到希,也不會知道自己和黃巾軍的將來是什麼。不論李弘當時約見自己的目的是什麼,他說的那番話讓自己有了信心,一直生存下去的信心,僅從這一點出發,他覺得自己還是要謝李弘的。

當年的李弘或許是為了急於平定叛趕赴西涼戰場,所以約見自己,而且說了許多不該是他這種份的人應該說的話,但那番話似乎可以證明李弘和皇甫嵩、和郭典不是一種人,當年的李弘似乎沒有堅決要置黃巾軍於死地的想法,那今天呢?今天已經威震天下的豹子和那天小山上的李弘還是不是同一個人呢?

如果今天的豹子對黃巾軍還抱著同樣的想法,還希黃巾軍能夠繼續生存下去,那麼……

張燕不敢再想下去,心中強烈的窒息讓他幾乎不過氣來。

「大帥……」一直跟在後面的孫親看到張燕單薄的軀搖晃了兩下,好象要倒下去似的,急忙喊了一聲。

張燕迎著清新的河風長長地吸了兩口氣,霎時間只覺得自己信心倍增,再無畏懼之念。

「好,就聽你的,我們和豹子再戰一場。」

======================

李弘的大軍由呂梁山南麓到達太原郡的茲氏城。

朝廷聖旨同時送到大營。聽說右北平郡太守劉政陣亡,原盧龍塞將士非常悲傷。李弘和玉石等人都是劉政的下屬,自從劉政把他們送出盧龍塞之後,大家就再也沒有見過他。李弘和玉石、鄭信、田重、燕無畏等人在大營里設了靈帳,以祭奠故主。原盧龍塞的將士紛紛前來拜祭,以寄哀思。

大帳,李弘席地而坐,面蒼白。昨夜他一夜都未合眼,輾轉難眠。離開盧龍塞時,劉政替他理順髮的景總是出現在他的腦海里,讓他心酸難忍。劉政一直對他很關,就是到了西涼,劉政也不忘千里來書,向太尉張溫打招呼,希他能關照李弘。李弘其恩重,總想著有一天回到盧龍塞后,一定好好報答他,但他沒想到盧龍塞一別竟永訣。在劉政最需要自己的時候,自己竟不能趕到他的邊報答他,李弘很傷心也很自責,但最讓李弘痛心的卻是殺死他的人是張純。

想起自己和張純在盧奴城相聚而歡的日子,李弘更是難以釋懷。自己和張純算什麼關係?亦師亦友?張純年長,待他如子弟,教了他許多東西。他同黃巾軍,最早就是起因於張純在聖水河邊對他說的一番話。沒有張純的諄諄教誨,他可能會殺死更多的無辜,可能會象皇甫嵩一樣殺人如麻。

「大人,你要不要歇一下?」站在一邊的筱嵐輕聲問道。

李弘搖搖頭,對帳眾人說道:「筱嵐剛才把尚書臺皇甫大人的書信讀了一遍,大家對目前的形勢是不是很清楚了?」

「清楚是清楚了,但陛下要求我們把張燕的黃巾軍包圍在晉一帶,是不是有點……」麴義指著地圖上的晉城,言又止。

李弘看了他一眼,說道:「有點什麼?有點難度?」

「大人,陛下看到并州地圖以後,是不是認為并州是一馬平川啊?」麴義譏諷道,「太原郡地形複雜,到都是大山,就這種地方陛下還命令我們包圍黃巾軍,我們怎麼包圍?長翅膀飛嗎?」

有人掩笑。

「大人,我看朝廷別有用心。」閻說道,「目前冀州兵力空虛,本擋不住幽州叛軍。冀州若失,朝中許多大臣都難逃罪責,為此他們才想了這麼個推卸罪責的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