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漢帝國風雲錄 第690章 亂世豪雄篇 勢如破竹

《大漢帝國風雲錄》第690章 亂世豪雄篇 勢如破竹

名田制最突出的特徵是按戶籍計口授田(此所謂名田制的由來)的同時,又按軍功大小分封不同的爵位和不同數量的土地。

國家授出的土地即為私人佔有,國家不再收回。土地可以買賣。

按戶籍授田實現了國家借用土地對農民的嚴控制;凡在戶籍之民皆可得一定土地,也能使民休養生息從而國家安穩、稅賦充足穩定。

按軍功封賞土地的制度打破了貴族的世襲特權,產生了大批的軍功地主,這對當時的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秦因此國力大盛,一統六國。

本朝承襲了秦的制度,秦的「名田制」得以沿襲。

孝文皇帝和孝景皇帝因此強國,創造了令後世艷羨不已的繁榮與昌盛。

名田制開創了土地私有制。隨著社會發展,土地買賣大量出現,土地兼并的浪開始衝擊名田制。

到了孝武皇帝時,土地兼并日益嚴重,幾乎到了「富者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程度。

在這次土地兼并的狂中,除了普通自耕農的土地紛紛被豪強兼并外,另一類被大量兼并的土地便是軍功土地。軍功地主的子孫多半驕逸無度、難承其祖之風,他們或因違反國家法亡國隕命,或碌碌無為雜於庸保,祖上因軍功所獲得的土地皆被他們變賣一空。名田制漸至名存實亡,加之後來國家不再以軍功授田宅而開始以金銀實為賞賜,名田制終至消亡。

Advertisement

土地兼并最終敗亡了名田制。

王莽篡奪帝位之後,曾實行了一系列新政。在土地制度上,他推行了「王田制」。

王莽和其追隨者認為,土地私有和自由買賣是土地兼并的源,他們對此有著非常時刻而正確的認識。王莽所推行的王田制,正是以抑制土地兼并為主要目的。

王田制的主要容是將土地收歸朝廷、止私人買賣土地,將男丁不過八口的家戶所佔土地限制在一「井」(九百畝)之,超過部分分與鄉鄰宗族,無地農戶可按一夫一婦田百畝標準由朝廷授予土地。

但為何這樣一個能從源上解決土地兼并問題的改制方案最終失敗了呢?導致王田制失敗的原因,正是因為止土地買賣。

王田制僅實行三年即被廢除。

今天河北三州實行的是屯田制。

屯田制最早開始於孝武皇帝,分為軍屯和民屯。軍屯是指組織軍隊開墾荒田以給軍糧,民屯是指招徠流民耕種屯田為軍隊或朝廷提供糧食。

屯田為國家所有,士卒和農夫耕種時要上繳朝廷和軍隊一定數量的佃租,留下的餘糧歸自己,且屯田兵客不得隨意離開,否則罪及妻子。

屯田制給軍隊和朝廷提供了大量的軍糧給養,也使一些無地農民能夠依靠屯田餬口,有助於安百姓穩定人心。

Advertisement

但屯田制隨著屯田的功和屯田區常年的穩定,諸多弊病越來越嚴重,比如已經屯田八年的并州,屯田三年的冀州西部郡縣都已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土地制度的改制勢在必行。

三月中,經過兩個多月的辯論后,河北諸府大吏在總結了歷史上各種土地制度的功和失敗的經驗教訓后,最終提出了「計口授田制」。

計口授田制就是按戶籍計口授田。這個田是指朝廷所有的大量無主土地和荒地,朝廷把這些田地的使用權按人口分授給所有的人,也就是大黑最希得到的終租種。

此制堅決承認土地私有,所有門閥世族富豪的田產宅院還是他們自己的,保護他們的土地權益。同時,他們也參加授田。

計口授田制既包括國家土地所有制,又包括土地私有制,既能讓各個階層的百姓益,又能保護門閥權貴們的利益。此制在肯定了土地所有權和佔有權的基礎上,可以讓貧窮的農民迅速擺了門閥豪族的控制,為國家的編戶齊民,從而最大程度地保證了賦稅收

註:南北朝時,北魏頒佈的均田令,就是由其前期在代北實行的「計口授田制」演變而來,本書中所引用的即是這個「計口授田制」,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均田制」前

Advertisement

大漢國興平初年(公元194年)四月。

征西將軍徐榮八百里快騎急報邯鄲,長安三度兵變。

去年十二月辛丑日(二十二日),長安發生了第二次地震,關中形勢極度惡化,但就在這個要時刻,黃河封凍,北疆的賑災資無法運到關中,關中局勢隨即進一步惡化。

征西將軍徐榮和武衛將軍玉石雖然竭盡全力,但面對隨之而來的連場大雪,也只能仰天長嘆,徒呼奈何。

天氣一天比一天惡劣,幾十年罕見的大雪和嚴寒侵襲了整個北疆和西疆。

熬過了最艱難的正月和二月後,三月終於來臨,西涼的韓遂和馬騰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向天子和朝廷上書,迫不及待地要求得到賑濟,但關中災同樣嚴重,天子和朝廷只好一拖再拖。

天子和朝廷拖得起,但西疆拖不起,韓遂和馬騰無奈之下,只好出兵攻打長安,搶一點是一點。

馬騰的大軍就在扶風郡,距離長安不過幾百里,轉瞬及至。

太尉朱俊和車騎將軍李傕一面據城死守,一面急告河東,請求徐榮出兵救援,但徐榮此時被袁紹的大軍纏在了關西戰場,急切間無力西進。

大將軍此時正在和三府大吏商議「計口授田制」的事,突然接到長安兵變的消息后,李弘不然大怒,拍案而起,「這個袁紹,竟敢手關中,心思太大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