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二日,武衛將軍玉石、揚武將軍楊、厲威將軍華雄、中衛將軍張白騎各領本部兵馬紮下大營,並指揮四萬將士開始了攻城準備。
十三日,征西將軍徐榮率領中軍趕到。玉石和諸將陪同徐榮巡視大營。
函谷關下,五十臺炮車已經安裝完畢,戰車營的將士們正在民夫們的配合下進行試,震耳聾的喊聲和大石撕裂空氣的嘯聲響徹了山野。
炮車前方,一千臺弩車也已經就位,一輛輛斜指向天的戰車就象一隻只嗜猛,蓄勢待發。
民夫們川流不息,匯了兩條彎彎曲曲的灰長龍,他們或者肩挑背扛,或者驅趕著馬車,正在把各類攻城械和刀槍箭矢等武源源不斷地送進大營。
「遵照大將軍和大人的命令,我們準備了二十萬條草袋。」楊指著遠的大山說道,「現在兩萬民夫正在附近的山腳下裝填泥土,到了明天,二十萬條草袋就能全部裝填完畢。」
徐榮點點頭,一臉嚴肅,「諸位大人要記住,我們不能在函谷關耽誤太長時間。函谷關必須要儘快攻克,然後大軍直殺。我們的目標是,是京都。拿下后,天下形勢就完全變了,我們可以在最短時間徹底平定天下。」
玉石和諸將面凝重,連連點頭。
「大人,大將軍要到函谷關嗎?」華雄問道。
「大將軍已經到了澠池,明天就能到達關隘。」徐榮抬頭看看前方雄偉的函谷關,回頭問道,「子威,你一直在新安城和淳于瓊對峙,你能確定關隘大概有多守軍嗎?」
「淳于瓊和朱靈在撤軍之前,大約有兩萬人馬。」華雄皺眉說道,「關中戰事開始后,袁紹大概估計到我們要攻擊關東,威脅的安全,所以他命令淳于瓊立即退守函谷關。現在看上去,這函谷關可是固若金湯啊。」
「大人,我們用四萬人攻擊函谷關,兵力上明顯不足。」玉石走進徐榮,低聲問道,「大將軍攻打關東,應該是佯攻,目的是為了牽制關中袁紹的兵力,迫使他撤軍回援,但大人剛才說我們的攻擊目標是,這好象就不是佯攻了?」
「你們認為大將軍攻打是佯攻,那麼袁紹是不是也這樣認為?」徐榮看看諸將,慢吞吞地說道,「既然關東方向是佯攻,那袁紹還會不會撤軍回援?他當然不會撤軍,所以我們要變佯攻為主攻,要讓袁紹確信,我們的主攻方向不是關中。袁紹一旦撤軍回援,我們就能以最小代價拿下關中,然後關東戰場上的佯攻立即變主攻。」
「長安已經被一把火燒了,無法再做京都,這是我們必須要拿下的主要原因。拿下了,重創了袁紹,穩定天下的日子也就屈指可數了。」徐榮抬眼四顧,輕輕地嘆了一口氣,「因此,大將軍親自趕到了函谷關,他要讓袁紹確信我們今年的目的不僅僅是勤王,更要乘勢而下佔據關東,從而迅速完中興大業。」
「當然了,大將軍就是這麼想的,所以,關中也好,關東也好,兩個戰場都是主攻戰場,也都是佯攻戰場,何時是佯攻,何時是主攻,要隨著形勢的發展而變化。這一仗能不能打贏,關鍵不是我們兵力的多寡,而是袁紹會不會中計撤軍。」
眾將沉默不語,心裡沉甸甸的。大將軍急於求,想一戰而勝,一口吃個胖子,能行嗎?不過大將軍一向兵行險著,屢戰屢勝,此次定然也不會失手。
「我們兵力略顯單薄,攻擊關東的確有點吃力,但只要袁紹撤軍,麴義拿下了關中,大軍主力就可從潼關一泄而下,直殺關東,勝算還是非常大。」徐榮知道諸將疑慮重重,於是安道,「你們不必擔心河北的張揚和豫州的袁微會急速回援關東。目前張燕大人和鮮於輔大人正陳兵黃河北岸,只要張揚和袁微稍有靜,他們就會揮軍南下,關東丟得更快。」
「有大將軍親自坐鎮關西,我們定能大獲全勝。」玉石笑道,「諸位大人很久沒打這樣的戰了,這次我們就過把癮,殺個酣暢淋漓,流河。」
諸將轟然應諾。
=
五月十三日,。
代領車騎將軍事、督領關東諸事的沮授接到淳于瓊的急報后,並沒有立即派出八百里快騎趕到關中稟報袁紹,而是回書淳于瓊,死守關隘,全然沒把此事放在心上。
第二天,淳于瓊再度急報,征西將軍徐榮率領北疆軍趕到關外,正準備攻擊,請沮授即刻派兵支援。
沮授召集府掾屬商議。沮授認為這是北疆軍的牽制攻擊,很正常,無須驚慌,「關中戰場目前正在關鍵時刻,大軍無論如何不能撤。此時把這種不值一提的小事急報大人,未免小題大做了,而且還擾了軍心,對大局非常不利。」
許攸、荀諶、陳琳等人卻極為重視,要求沮授立即急告袁紹,請他撤軍回援。雙方為此爭執不下。後來沮授還是聽從了許攸的建議,給袁紹寫了一份急書,但他在書中把函谷關的局勢說得很輕鬆,勸袁紹不要擔憂關東,儘快集中主力擊敗北疆軍。
許攸不放心,以私人名義獨自給袁紹寫了一封書信。許攸在書信中說,前些時日,大人擔心劉表趁機佔據南,命令朱靈帶了一萬軍趕到南去了,所以現在函谷關方向只有淳于瓊的一萬軍。如果加上駐守和虎牢、孟津等關隘的軍隊,關東的總兵力也只有兩萬人不到。關東兵力單薄的況一旦給河北知道了,北疆軍必定要乘勢攻擊,佯攻馬上就會變主攻。關東若失,淪陷,大人即使佔據了關中,又如何立足?到那時,大人既丟了關東,又未能佔得關中,兩地皆失,實力必將遭重創,霸業何時能?
=
五月十四日,函谷關。
北疆軍向函谷關發起了猛烈攻擊。
淳于瓊和諸將冒著滿天箭矢,指揮守軍據險死守。
「大人,你快看,北疆軍在幹什麼?」趙浮彎著腰,連滾帶爬地跑到淳于瓊邊,指著城牆外邊大聲道,「北疆軍好象要填平護城河。」
淳于瓊吃了一驚,急忙向關外看去。
在集長箭的掩護下,數千北疆軍士卒分左右兩列,高舉盾牌,扛著草袋,向護城河飛奔而來。
「咻咻……」城下弩炮轟鳴,一排排的弩箭厲嘯而來。淳于瓊和趙浮嚇得一腦袋,忙不迭地躲到城牆垛子後面。
「轟」一聲巨響,一塊大石從天而降,狠狠地砸到城樓上,頓時慘四起,木屑四。
淳于瓊恨恨地罵了一句,「上次我就向大人要炮車,可他就是不給,非要部署在城,結果我現在被北疆軍打得抬不起頭來。」
「我們也有炮車?」趙浮吃驚地問道。
「早就有了。」淳于瓊說道,「北疆能造的東西,我們當然也能造。不過聽說數量不多,目前只有城裡有。」接著他小心翼翼地探出腦袋,仔細查看北疆軍的靜。
突然,遠塵土飛揚,一支鐵騎大軍沿著馳道急速馳來,接著,北疆軍的大營里豎起了一面巨大戰旗。
淳于瓊臉顯驚,失聲道,「快,急報,大將軍來了,北疆軍的後續大軍已經到達函谷關。我要援軍,我要援軍……」
=
北疆將士歡聲如雷。
飛雪四蹄如飛,馱著李弘穿過大營,直奔戰場前沿。
徐榮、玉石、楊、華雄、張白騎帶著各部將領大禮參拜。李弘一一扶起,略加寒暄之後,立即問道:「攻擊是否順利?」
「正在填平護城河。」徐榮指著往來飛奔的兩列「長龍」介紹道,「我們打算在城牆左右兩側的中段築起兩個高臺,然後居高臨下,以集箭陣制守城敵軍的攻擊,掩護大軍攻城。」
「高臺何時可以壘?」
「兩天左右。」玉石回道。
「太慢了,連夜碼築。」李弘搖頭道,「命令各部將士,流上陣,日夜不停。」
徐榮猶豫了片刻,「大將軍,將士們得不到充足休息,攻城時的傷亡就會增大……」
「我們疲勞,敵人更疲勞。」李弘立即打斷了徐榮的話,用力揮手道,「傳令黑豹義從營和虎賁營,不要休息,立即扛上草袋,碼築高臺。」
張震和祭鋒答應一聲,打馬飛馳而去。
=
十四日夜,。
沮授和許攸意見相左,兩人各不相讓,爭得面紅耳赤。
「我們上當了,李弘其實本不在意天子,更不在意關中,他要的是關東,是,這樣他就能兵出中原,和冀州方向的北疆軍前後夾擊,會師中原。」許攸激地說道,「如此一來,天下有大半落其手,我們還有什麼機會擊敗他?」
「子遠,你仔細想一想,此時大人如果撤出關中,李弘不費吹灰之力就能佔據關中,北疆軍的主力隨即就能迅速越過潼關,從關西方向攻擊。」沮授耐心地勸阻道,「那時,大人的軍隊還沒有回到,北疆軍的主力就已經先殺到城下了,所以,關中的軍隊無論如何不能撤。」
「兩位大人不要爭了,我看可以讓河張揚和豫州袁微急速回援。」荀諶拉拉許攸,示意他稍安毋躁,「按照我的估計,河北的財賦不可能同時支撐兩個戰場,也就是說,冀州的北疆軍在今天這種況下,沒有能力渡河南下。即使他們為了牽制我們的兵力,勉強渡河南下了,也不會深攻擊到中原腹地,更不會氣勢洶洶地一直打到虎牢關下,所以,我認為張揚和袁微兩路大軍完全可以放心大膽地率軍到關東支援。關中的大軍的確沒有必要回撤。」
「你估計?你估計有什麼用?你一個腦袋可以賠償整個關東,可以賠償大人的王霸之業嗎?」許攸怒聲罵道,「張揚和袁微的大軍一旦離開河和兗州,北疆軍只要派一支大軍殺進河,再派一支大軍橫掃兗州,關東就徹底丟了,就算大人回援也來不及了。」
「子遠這話有道理。」陳琳說道,「李弘沒有兵臨函谷關之前,我們一直認為北疆軍今年的目標是攻佔中原。如果我們的估計是正確的,那麼我們可以肯定地說,現在關中和關東戰場的張局勢都是李弘故意製造出來的,他的目的是要著我們把張揚和袁微的大軍撤回來,然後他就能以很小的代價佔據河和中原了。河和中原一旦失去,就算我們佔據了關中、關西和關東,也很難在數年擊敗李弘了。」
「對,孔璋的猜測很對。」沮授指著地圖上的城說道,「現在形勢很明顯,我們從關中撤軍,則李弘佔據關中,我們讓張揚和袁微從河和兗州回援,則李弘佔據河和中原,所以李弘的目標不是關中就是中原,而絕不會是。」
「但一旦失守,其後果非常可怕……」許攸一拍案幾,大聲說道,「這個罪責我們誰都承擔不起。」
「函谷關地形險要,高大堅固,李弘要想佔據關東,需要時間,而大人有這麼長的時間,足夠擊敗北疆軍佔據關中了。」沮授解釋道,「我們只要得到了關中,大軍立即可以出潼關,攻打關西。北疆軍腹背敵,只能撤軍。」沮授堅決地說道,「死守關東,就能徹底改變形勢。」
「大人如果在關中戰敗了呢?」陳琳突然問道。
沮授一愣,然後苦笑,仰天長嘆,「大人要是敗了,關東當然不保,而天下也就是李弘的了。即使我們還能支撐幾年,但失敗是在所難免的。」
「此事事關重大,我們幾個人都沒有決定權,還是讓大人自己做出決定吧。」許攸斷然說道,「不要耽誤時間了,即刻稟報大人。」
時至今日,大唐帝國已經達到了國力的巔峰,萬邦來朝,萬國納貢。當萬國使者帶著滿滿誠意,來聆聽帶領大唐走向巔峰的皇帝李城發言時……各國使者:“尊敬的大唐皇帝,請問您是如何帶領大唐走向巔峰的?”李城:“特麼的,誰再說朕帶領的,朕把他頭卸了!都說了,朕那都是在敗大唐國力!”各國使者:“我們都懂,都懂……”【已有完本百萬字
魂穿越到大明最後一個皇太子朱慈烺的身上,以一個狠字貫穿一生。殺建奴,滅流寇,斬貪官,開海禁,揚國威。這個太子很兇殘,打仗比建奴還可怕,剿匪比流寇還折騰,摟銀子比貪官還徹底。我大明,將士鐵骨錚錚,文人傲骨長存!——大明天武大帝朱慈烺
建安十二年,郭嘉病重,生命即將走到盡頭。臨死前,郭嘉拉著曹操的手,說出了一個秘密:吾弟郭泰,才能勝吾十倍,可助主公成就霸業!曹操悲痛之餘,三次到訪,請郭泰出山,開局便是赤壁之戰前夕。面對諸葛亮草船借箭,郭泰直接送他十萬隻火箭!周瑜:諸葛軍師,這就是你的十萬支箭?劉備:軍師,你不是自稱臥龍,怎麼從來沒有成功過?司馬懿:丞相為何要滅我滿門?曹操:吾有文政,猶魚之有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