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漢帝國風雲錄 第719章 亂世豪雄篇 成事在天

《大漢帝國風雲錄》第719章 亂世豪雄篇 成事在天

十月中,關西,桃林塞。

桃林塞座落於枯縱山下,規模不是很大,距離燭水河四十里。

為了保證天子的安全,張濟把天子營遷到了要塞之。不久,袁紹攻擊潼關的戰鬥越來越激烈,而北疆軍的華雄也先期撤軍到了弘農城。張濟和王方到了來自雙方的威脅,隨即又把天子營遷到了桃丘聚。桃丘聚位於潼關和桃林塞之間,北為黃河,南為枯縱山,一旦要隘出事,可以挾持天子逃進大山。

在戰事最為張的時候,威將軍呂布和揚威中郎將張遼帶著一百悍卒,押送糧草軍械到了桃丘聚。

天子喜出外,親自迎出了大帳。呂布和張遼寵若驚,急忙跪倒在地。天子一手扶起一個,連聲問道:「大將軍呢?大將軍在哪?北疆軍何時可以趕到潼關支援?」

呂布臉顯難,低頭不語。天子心裏一涼,轉頭看向張遼。張遼苦笑,言又止。

「大將軍不願救朕?是嗎?他不要朕了?」天子驚慌失措地問道。

「陛下,大將軍正從邯鄲日夜兼程而來。」張遼躬說道,「左將軍麴大人目前正在陝城和叛軍激戰。叛軍勢大,已經連克新安和澠池,如果再讓他們攻下陝城,關西就守不住了,所以現在北疆軍都在陝城一帶,無力西援潼關。」

「無力西援?」站在天子後的楊奉冷笑道,「厲威將軍華雄此刻正在弘農,他為什麼不能前來救駕?」

「哼……」呂布目視楊奉,眼裏突然出一殺氣,鼻子裏發出了一聲冷笑,「華大人的軍隊在新安和澠池一帶連續戰,損失慘重,已經被打垮了。」

「河東的北疆軍呢?」楊奉毫不示弱,怒聲問道,「河東的北疆軍也被袁紹打垮了?」

Advertisement

「長安一戰,北疆軍損兵折將,你不知道?」呂布雙眉鎖,面若寒霜,「胡族鐵騎早就回大漠了,而於毒、苦酋、郭大賢等黃黑山黃巾舊將對你們恨之骨。你們臨陣倒戈,致使北疆軍在長安城下遭重創,上萬條命就這樣白白地丟了,他們恨不得生吃了你們。這個時候,你敢讓他們來支援?你如果同意讓於毒、苦酋等人率軍來援,我馬上回河東,請徐榮大人下令。」

「不,不……」天子大驚,連連搖手,「算了,算了。大將軍帶來了多援軍?」

呂布狠狠地瞪了一眼楊奉,然後無奈地說道:「河北災,大將軍沒有錢糧,無法徵調大軍,只帶了五千鐵騎前來援救。」

天子睜大一雙小眼,又驚又怕,半晌無語。

「臣願意留在陛下邊,誓死保護陛下。」呂布猛然跪下,大聲說道,「臣懇請陛下……」

「好,好……」天子激地拉起呂布,「卿留在朕邊,朕就放心了。」

「陛下,萬萬不可,呂大人……」楊奉、董承同時出言阻止。

天子不待兩人說完,揮手罵道:「當年誰殺的董卓?是你們嗎?朕一道詔書,呂卿立即從兗州趕到關中來救駕,你們做得到嗎?潼關戰事危急,你們都去潼關吧,不要再守在這裏了。有呂卿在,朕死不掉。」

楊奉、董承目瞪口呆。

兩人急告張濟、王方和皇甫鴻。張濟回書,護住天子,監視呂布,防止他禍天子營。

十月中,河東,坂津。

八百里快騎飛一般衝進大營。

徐榮終於盼到了大將軍的來信。大將軍同意勤王嗎?徐榮忐忑不安地打開書簡,一雙手竟然有點抖。如果大將軍不同意攻殺天子營解救天子,我該怎麼辦?

Advertisement

一行剛勁有力的字躍了徐榮的眼簾。

「大人,大將軍怎麼說?」河東太守王邑焦急地問道。

「大將軍從不會讓我們失。」徐榮如負釋重,長長地吁了一口氣,「王大人,去準備天子行營吧。」徐榮把手中的書簡遞給了王邑,「我去關西救駕。」

王邑匆匆掃了一遍,「殿下也要到河東?」

「殿下和大將軍已經上路了。」徐榮笑道,「這下,你河東府可要花去不錢了。」

戰鼓擂響,坂津大營頓時張起來。

孫親、王當、於毒、苦酋等將領先後衝進了大帳,「大人,去關西嗎?」

「大將軍下令,去關西,救天子。」徐榮一邊戴上戰盔,一邊笑道,「不過大將軍也說了,該殺的還是要殺,絕不要手。」

「好,這次定要把張濟、王方、皇甫鴻全部殺了。」於毒大聲道。

「皇甫鴻不要殺。」徐榮聞言,急忙說道,「他是皇甫嵩之子,不能殺。」

「是皇甫嵩的兒子,那就更要殺。」於毒瞪著眼睛吼道,「我早就想殺他了。這次絕不饒他。」

徐榮一時無語。皇甫嵩當年殺了幾十萬黃巾軍,這個仇豈能輕易化解?

王當手打了他一下,「大人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頂什麼?到了戰場上,刀槍不長眼,長箭更不長眼,皇甫鴻能不能活下來,是老天說了算,又不是我們說了算。」

於毒心領神會,躬謝罪。

徐榮看看自己的部下,暗暗嘆了一口氣。大帳,清一的黃巾將領。皇甫嵩和朱俊兩位大人如果還活著,看到今天這一幕,他們心裏會怎麼想?

十月下,關西,湖城渡口。

黃河河面上,數百艘大小不一的戰船正一字排開,船上五彩繽紛的戰旗迎風飛舞,氣勢恢宏。

Advertisement

一艘艘艨艟和漕船先後靠近渡口,把全副武裝的北疆軍將士送上對岸。

徐榮站在一艘三層巨大樓船的甲班上,著前方熙熙攘攘的人群,回頭問道,「問之,王當和於毒大人的軍隊已經開始在閿(wen)鄉渡口上岸了嗎?」

站在徐榮後的楊華躬回道:「大人,他們正在靠岸,到了黃昏時分,大軍可以全部上岸。按照約定,現在孫親和苦酋兩位大人也已經在風陵渡登陸了。」

徐榮點點頭,看著波濤洶湧的黃河水,低頭沉思。

在潼關到桃林要塞這段近百里長的距離,有三座渡口,從西往東依次是風陵渡、閿鄉渡和湖城渡。為了確保能把天子完好無損地救出來,徐榮命令孫親、王當各帶一部兵馬,和自己一起從三個渡口同時發起攻擊。閿鄉和湖城距離桃丘聚最近,大約三十多里,所以徐榮把重兵都放在了閿鄉和湖城兩個渡口上。

孫親、王當這支軍隊在關中連番戰,尤其是長安城下的一戰,損失非常嚴重,如今能投戰鬥的不到一萬人。徐榮為了減損失,放棄了直殺桃丘聚的計策,轉而改為固守渡口。

徐榮認為,只要自己的大軍出現在渡口並登陸,關中叛逆必定魂飛魄散,張濟、王方、楊奉等人為了搶奪天子,勢必無心守關,這樣,天子營大,皇甫鴻和呂布就有機會帶著天子逃到黃河岸邊。徐榮不願意讓自己的士卒毫無價值地死在這場混中,他一再警告孫親、王當和於毒,誰敢違令殺進桃丘聚,他就軍法從事,絕不顧惜。

皇甫鴻不會再生變故吧?徐榮憂心忡忡地嘆了口氣。他最擔心的就是皇甫鴻了。如果皇甫鴻再一次出爾反爾,天子不但救不出來,恐怕連命都難保。

渡口突然傳來整齊的喊號聲。徐榮、陳衛、楊華三人同時注目看去。士卒們正在從船上卸下一臺臺的弩炮。

「大人,除了天子和朝中大臣,其它人我們一律誅殺嗎?」楊華小心翼翼地問道。

「叛逆主要是董卓的舊部,普通士卒懂得什麼?他們都是無辜的。」陳衛看到徐榮沒有說話,趕忙勸道,「這些士卒很多都是過去的北軍和西園軍,他們打了很多年的仗,如果能留下來……」

「殺了吧。」徐榮淡淡地說道,「大將軍需要的不是士卒,而是河北的穩定。」

徐榮話中的意思,陳衛和楊華都明白。叛逆們死了,這些兵就了天子手上的武,這對河北沒有任何好

「叛軍沒有活路,就會拚命,天子的安危……」楊華吞吞吐吐地說道,「大人,此距離桃丘聚只有三十里,我們半天就可以趕到,我們可以殺進天子營……」

徐榮搖搖手,「張濟、王方、楊奉這些人為了爭奪天子,肯定要和我們打起來,這個時候潼關守軍可能會在瞬間崩潰。潼關丟失,袁紹數萬大軍一擁而,各方隨即陷混戰,到那時我們就很難了。我們自難保,還怎麼救天子?不要想太多,把弩炮架起來,在這裏等著。只要張濟這些人自相殘殺,呂布和皇甫鴻就會把天子救出來。」

十月下,桃丘聚。

楊奉、董承聽說北疆軍渡河而來,大為驚恐。

董承急奏天子,請天子和大臣們速往枯縱山避禍。呂布和張遼苦勸天子,北疆軍是來救助陛下的,陛下何苦要逃亡?

董承憤怒地道:「北疆軍如果要救助陛下,應該往潼關打袁紹,而不是跑到湖城和閿鄉。他們來幹什麼?不就是要搶奪天子嗎?」

太尉楊彪等部分公卿大臣也勸諫天子,此時此刻,還有什麼選擇?趁著張濟、王方等人都在潼關的時候,殺了楊奉,會合北疆軍逃往河東吧。

天子無所適從,拿不定主意。他想到河東去,但又怕大將軍會象李傕、郭汜等叛逆一樣對待自己。

呂布、張遼和董承、種輯、沮俊等堅持不到河東的大臣們爭吵起來。

楊奉急告正在潼關打仗的李樂、韓暹(xian)和胡才,請他們速返桃丘聚,先把天子護住。他存了私心,他以為北疆軍要殺的是張濟和王方,而不是自己。他和韓暹過去都是黃巾軍,現在北疆軍里黃巾系將領非常多,他認為大將軍既然不殺黑山於毒,當然也不會殺他們了。等搶到了天子,自己就能趁機要挾大將軍,憑藉著這護駕的功勞,在北疆也能混個人模人樣。

這時,一位和他關係親近的大臣派人來告訴他,呂布、張遼、董承等人正在商議如何殺他,他速速逃離天子營。

楊奉大怒,連夜集結了三千人馬,準備在黎明時分突襲董承的軍隊,先下手為強,但消息隨即泄。董承急忙召集了自己的一千人馬,還有一千虎賁、羽林衛士,率先發了攻擊。雙方在天子營大戰。

天子營大,火衝天,箭矢四飛,哭喊聲和廝殺聲織在一起,駭人心魄。

呂布再勸,「長公主在河北待了整整五年,一般河北大事,大將軍都要和商量以後才做決定,在河北的勢力不可小覷。陛下到了河北,有長公主的支持,陛下還擔心什麼?陛下不相信大將軍,難道也不相信長公主嗎?」

太尉楊彪等大臣也勸,張溫、馬日磾、崔烈、趙岐等大臣都在河北,這些人難道還會幫助大將軍挾持陛下,禍社稷?

天子此時恐懼至極,不假思索地點了點頭,「走,走,眾位卿和我去河東。」

呂布、張遼隨即指揮士卒護著天子、皇后和一幫公卿大臣,徒步出營,向湖城方向逃去,所有品、符信典策、車仗輜重全部丟棄。

黑夜手不見五指,路途難辨,一行人走得非常緩慢。

北疆軍進駐風陵渡的消息讓駐守潼關的張濟等人非常高興,他們認為大將軍已經答應了天子的要求,出兵救援了。

當天晚上,幾位將軍在一起喝酒慶祝。

半夜,韓暹接到楊奉的急書後,大吃一驚。他和李樂、胡才帶著五千人馬,飛速回撤桃丘聚。

張濟、王方和皇甫鴻聞訊后,立即覺事不對。隨後朝中也有大臣派人前來送信。張濟和王方二話不說,把潼關給皇甫鴻駐守,兩人各帶大軍匆忙殺向天子營。

張濟與途中急告侄子張綉,不要再守要塞了,立即趕到桃丘聚和我會合。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