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了五年噩夢般的日子,邊才有一個至親的姐姐和自己為伴,而且還是唯一的姐姐,這是自己今生今世最大的幸福了。雖然姐姐長大了,長得如花似玉了,不能象小時候一樣整天粘在邊,但只要看到姐姐的臉,握住姐姐的小手,自己就能把過去的悲慘全部忘卻,心裡只剩下快樂,但願這快樂能伴隨自己和姐姐一生一世。
天子拈著棋子,獃獃地著長公主白皙的面孔,臉上漾著五年來最開心的笑容。
「你怎麼了?」長公主出小手,在天子的眼前晃了兩下,「你又在想什麼?」
天子嘿嘿一笑,「姐姐真漂亮,比畫像里的媽媽還要漂亮。」
長公主燦然一笑,住天子的鼻子狠狠地一擰,「你長得越來越像父皇了,連說話都像。」
天子樂了,故意瞇起一雙小眼睛,晃著長長的細脖子,用力咳嗽了一聲,「今日天下,哪位英雄配得上朕的姐姐?」
長公主臉一紅,拿起一粒棋子,抿笑道:「姐姐不嫁了,一輩子陪著你。」
「那怎麼行?」天子把手中棋子放到棋盤上,笑呵呵地說道,「再不把姐姐嫁出去,天下人會笑話朕的。姐姐,你在北疆待了五年,看上了誰?告訴朕。」
長公主的臉更紅了。舉起手來佯裝要打,天子一把抓住的手,嬉皮笑臉地說道:「姐姐,你小時候說的話,還記得嗎?」
長公主心跳驟然加速,的軀不由自主地抖了兩下,接著突然想到什麼,幽幽一嘆,「他有兩位夫人了。」
「是嗎?」天子鬆開長公主的手,笑著問道,「第二位夫人就是那位金髮胡嗎?很漂亮嗎?頭髮真的是金?」
長公主點點頭,神幽怨地說道:「非常漂亮,漂亮的讓人嫉妒。有了,天下還有什麼人能打他的心?」
「是嗎?」天子不相信地說道,「等到了晉,姐姐一定把帶給朕看看。怎麼會比朕的姐姐還漂亮?不可能的。」
長公主笑笑,「算了,姐姐不嫁了,你不要瞎心。」接著放下棋子,長長地了個懶腰,「我輸了。你棋技長得很快嘛。」
天子笑容一僵,拿起手中的棋子看了看,「姐姐,我這幾年,除了讀點書,寫點字,就是下棋,沒日沒夜的下棋。如果不是父皇送給我的這份禮天天陪著我,我也許已經……」
長公主出雙手,把天子輕輕拉進懷裡,象小時候一樣溫地著他的後背。姐弟兩人擁在一起,淚水悄無聲息地涌了出來。
=
「父皇好偏心,讓姐姐離開了京城,還留下詔讓姐姐到北疆。」天子一邊收拾棋子,一邊對長公主說道:「姐姐在北疆,天天有人護著寵著,可朕……」他連連搖頭,「如今朕到了北疆,也只剩下姐姐一個親人了。」
「你胡說什麼?」長公主不滿地撇撇,臉上卻甜甜地笑了起來,「你還有皇后、貴妃,還有很多陪了你五年的大臣,你怎麼能說只有姐姐一個親人?」
「他們都要走了。」天子指指案幾上的奏疏,傷心地說道,「他們都要離開朕了。」
長公主疑地看看天子,然後走到案幾邊拿起奏疏看了看,「你是天子,你可以不同意他們的請辭嘛。」
天子抬頭看看長公主,一雙小眉地皺到了一起,「姐姐,這裡可是大將軍說了算,朕……」
「陛下……」長公主臉一沉,生氣地說道:「大將軍是你的臣僚,這裡當然是你說了算,你怎麼能這樣誣衊大將軍?你不信任大將軍,大將軍又豈能信任你?君臣之間這樣猜忌,大漢何時才能中興?你在長安經歷了這麼多磨難,難道一點教訓都沒有?」
「教訓?」天子苦笑,「朕的教訓就是低下頭,老老實實活著。人家願意怎麼干,就怎麼干去,朕視而不見,否則,朕早就死了。」
長公主愣了一下,眼裡出一悲,「那你信任我嗎?」
「朕就剩下姐姐了,朕不信任你,還能信任誰?」
「那我說的話,你聽嗎?」
天子點點頭,「朕聽姐姐的。」
=
長公主把河北改制的事詳細說了一遍。
長公主一直參予河北改制,並且承擔了重訂學和選拔人才兩項重任。由於的特殊份,這兩項新政的實施和推廣非常順利。同時,也全程參加了屯田、計口授田等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兵制等諸多新政的討論和制定。長公主一方面有鄭玄、王剪、許劭、蔡邕這些當代鴻儒教授經文,一方面有張溫、崔烈、馬日磾這些經驗富的大臣們授以國政,同時還有河北這個地方給予力行、親自實踐的機會,所以的才華已經遠遠超過了河北的一般掾屬,更超過了這個年紀人應該所擁有的學識。
天子聽得目瞪口呆,對自己的姐姐佩服得五投地。「姐姐,不如你來做皇帝吧。」天子哀嘆道,「父皇太偏心了,當初他為什麼要讓你到北疆,而不是朕?」
長公主嗔地打了他腦袋一下,「我現在告訴你,手把手地教你,難道遲了嗎?你如果沒有這五年的磨難,我看你也做不好這個青史留名的中興皇帝。父皇這種安排,現在想起來,也許正是為了讓你能夠承擔起中興社稷的大任。」
天子象小啄米一樣地連連點頭,「姐姐繼續說,繼續說。這個制的修改為什麼和留下現任朝廷大臣扯上了關係?」
「制的修改重點有三個,一是皇權和相權的平衡,二是有效預防宦和外戚干政,三是控制宗室皇親和朝中大臣的勢力發展。」長公主輕皺蛾眉,面帶憂地說道,「當前最重要的就是皇權和相權的平衡和朝中大臣的勢力制衡。」
本朝自先祖孝武皇帝開始,尚書臺權重,廷開始搶奪外廷的相權。到了武皇帝的時候,三公大權更是被嚴重削弱,尚書臺權力獨大,皇權和相權皆被皇帝一人所控。國家安寧的時候,皇帝主宰一切當然是必要的,可以保證江山永固,有助於長治久安,但一旦這個權力被佞所控,社稷便立刻陷傾覆的災難,所以皇權和相權的適當平衡是必要的,尤其是在中興之期。
「比如說陛下……」長公主指指睜大一雙小眼的天子,笑著說道,「你現在治國的本領還不如姐姐,你又怎能帶領朝中大臣們中興社稷?」
「朕還有姐姐。」天子毫不猶豫地說道。
「姐姐才多大年紀,能懂得多治國之?論治國,當首推張溫、馬日磾這些老臣,論征伐天下,當首推大將軍、鎮北將軍、征西將軍這些名將。」長公主搖頭說道,「現在制的修改迫在眉睫,而制修改的重中之重就是皇權和相權的平衡,也就是削弱尚書臺的權力,削弱廷的權力,把本來應該是三公的職權還給三公。」
「姐姐,那我這個皇帝幹什麼?」天子疑地問道。
「皇帝掌控皇權啊。」長公主笑道,「比如你告訴大司馬、大將軍李弘,今年,你把袁紹滅了,這就是你的事。至於大將軍怎麼擊殺袁紹,那是大將軍的事,你不要過問。再比如,黃河決堤了,百姓災了,你告訴司徒大人,你要去賑濟,要減免災民的賦稅,你還要告訴司空大人,儘快把黃河大堤修好。至於司徒大人如何賑濟百姓,司空大人如何修築堤壩,那是司徒大人和司空大人的事,你無須過問。」
「噢……原來是這樣?」天子恍然大悟道,「還是姐姐說得明白,朕一聽就懂了。」
「不是姐姐說得明白,而是教授你的大臣們不敢說,擔心你殺他們的頭,滅他們的族。」
長公主繼續說道:「但相權過大,有個很大的危害,會產生飛揚跋扈的權臣,這也是孝武皇帝為什麼要搶奪相權,孝皇帝以三公代替丞相之職的主要原因。武皇帝明確訂立三公職責后,三公大臣開始分權、鼎立。今天,我勸陛下留下太尉楊彪等宰輔大臣,正是為了三公大臣的分權、鼎力,以防權臣禍國。」
天子遲疑半晌,吞吞吐吐地問道:「姐姐,大將軍……他同意……」
長公主面孔一紅,低聲說道:「這就是大將軍的主意。」
天子愣住了,坐在席上半天沒說話。
=
十一月下,天子下旨,重建朝廷,將「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名號改為「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
拜馬日磾為太傅,參隸尚書事。
拜張溫為大司徒,參隸尚書事。
轉拜太尉楊彪為大司空,參隸尚書事。
李弘依舊為大司馬、大將軍,參隸尚書事。
四位大臣同為皇帝宰輔,共理國事。
=
拜蔡邕為太常。拜趙岐為太僕。拜崔烈為宗正。
拜鎮北將軍鮮於輔兼領祿勛。拜征西將軍徐榮兼領衛尉。拜丁宮為廷尉。
拜李瑋為大司農。拜袁滂為府。拜士孫瑞為大鴻臚。
=
拜右將軍張燕兼領執金吾。拜陳紀為將作大匠。
=
拜威將軍呂布兼領司隸校尉。拜鍾繇為史中丞。
=
拜荀攸為尚書令。拜張范、賈詡為尚書左右僕。拜朱穆、謝明、唐放、司馬朗、邢顒、田疇為尚書。
=
十一月底,天子率百趕赴晉。
=
看惯了老套的三国争霸,现在来点不一样的。东明、西唐、南汉、北元、中宋……项羽大战五虎上将,张良智斗鬼谷子,白起VS韩信……最强大的诸侯阵容,最巅峰的文武群英,最艰难的一统之旅。请记住,这不仅仅是三国,更是新战国,华夏史上最混乱最精彩的乱世。
當兵理由千百種。保家衛國?鍛煉自己?謀個好出路?“當然是保家衛國!”許言正氣凜然,“保家保家,起碼要有個家,容我追上校花成個家先!”痞子少年因校花崇拜軍人,與之打賭入伍,本以為進去裝裝逼耍耍酷,就可以回來抱得美人歸,年少輕狂的他做夢也想不到,他的人生會因此而改變,他會在部隊熔爐的錘煉下,一步步成長為超級兵王, 爆笑兵王,寒雪獨立人,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朕奮三世之餘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王。朝鮮衛氏王頭已懸漢北闕。南越趙氏納土內附。中央帝國,天朝上國,即將成型。但這還不夠!朕的眼睛裏,現在只有匈奴!帥師伐國,北擒單於問罪於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