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軍在曹的指揮下,連續強渡清河、絳水河,在十二天之推進了兩百五十里,直撲信都城下。
接連不斷的勝利讓北征軍將士信心倍增,士氣空前高漲。
八月中,曹在距離信都城三十里的棗亭中軍大營里召集諸將議事。
=
據斥候的探查,北疆軍放棄了渤海郡的東(今滄州)城,把兵力全部收到了渤海郡治南皮城一線。由於信都城方向戰事危急,駐守南皮的北疆大將高順、李溯已經率一萬五千步騎大軍渡過了絳水河,急赴信都城支援去了。目前南皮城只有北疆大將吳雄和郭華的五千步騎。
曹認為分兵東擊南皮、殺北疆軍後方的條件已經。
「現在,麴義、良、王當、文丑、張郃、高覽、李溯等十幾員北疆大將都已聚集到信都城下,近十萬北疆步騎大軍以信都城為中心紮下了連綿十里的大營。」曹高興地說道,「我們前期的猛烈攻擊非常有效,不但把北疆軍到了信都城下,還再次和他們形了決戰態勢,另外,渤海郡、河間國方向的北疆兵力也都被這場即將開始的決戰吸引到了信都城下。」
「在甘陵城時,我們想決戰,但李弘不願意。到了這裡,李弘想決戰,但我們不願意了。」曹捋須笑道,「從明天開始,北征軍的東路攻擊大軍趁著我們攻擊信都城的時候,急速東進南皮城,然後殺進河間國打下樂,威脅北疆軍的後方,伺機切斷北疆軍的退路。」
=
曹的提議得到了劉表、田楷、劉備和馬騰四人的贊同,經過一番商議,最後決定由左車騎將軍田楷為東路大軍的統帥,鎮西將軍馬騰副之。
東路大軍由一萬青州兵,一萬荊州軍,一萬徐州軍,一萬兗州軍,五千關中鐵騎共四萬五千步騎組。這四萬五千大軍如今都在絳水河南岸,並沒有殺到信都城,他們南渡清河后,將順著漳水河南岸向東急行三百里,直殺南皮城。
留在信都城下的三萬兗州軍和三萬青、荊、徐三州軍隊將冒充十萬大軍,向信都城發起瘋狂攻擊,以策應東路大軍展開奇襲。
=
第二天,北征東路大軍十幾員大將奉命趕到棗亭大營。
兗州軍的夏侯惇、李典,青州軍的鄒武、田庸,徐州軍的臧霸、孫觀,荊州軍的文聘、黃忠、魏延等人坐在大帳兩側,仔細聽取曹對東路作戰的安排。
曹和劉表等人最擔心的就是東路各支大軍之間的團結問題,所以曹一再解釋了讓田楷出任東路大軍統帥的原因。
田楷悉很多北疆將領,對他們的用兵略知一二。田楷悉鐵騎作戰,可以針對北疆鐵騎做出很多有效的反擊之策。田楷曾在冀州打過兩年的仗,尤其對渤渤海郡一帶的地形非常悉,這可以幫助大軍迅速完作戰目的。
曹、劉表、劉備三人一再告誡自己的部下,務必遵從田楷大人的軍令,不能有一一毫的違抗。
諸將對戰勝北疆軍信心十足,轟然應諾。
=
郭嘉接著站起來,詳細解說東路作戰的部署,最後他說到了三個無法預測的可能會影響東路作戰的關鍵問題。
一是北疆鐵騎。
據我們得到的消息,目前西路戰場上有趙雲、姜舞的塞外鐵騎和張燕的兩營鐵騎。張燕的兩營鐵騎中,最厲害的是胡騎營,據說這就是當年北疆鐵騎中最銳的黑豹義從營。在我們的對面有匈奴人的右賢王劉冥統帥的匈奴鐵騎。還有一部分就是公孫瓚從幽州帶來的鐵騎。按照我們的估計,冀州戰場上大約有三萬鐵騎。
現在西路戰場上的鐵騎被袁紹牽制住了,而且鄴城距離信都有五百多里,李弘即使要調鐵騎支援,人數也有限。另外,李弘為了打擊我們的糧道,肯定要命令趙雲、姜舞率領鐵騎頻繁出沒於我們的後方,所以趙雲、姜舞支援信都戰場的可能幾乎沒有。遼東發叛后,公孫瓚馬上就回去了,他不可能一個人回去,幽州鐵騎的其中一部分肯定被他帶走了。
這樣算下來,李弘能投到信都戰場上的鐵騎總數應該在一萬到一萬五千騎。當然,這是我們的估計,也許實際數量會超過兩萬。
目前我們沒有對付北疆鐵騎的有效辦法,只能利用戰車陣和箭陣的互相配合,阻擋鐵騎沖陣,所以,這次你們東進,雖然要搶時間,搶速度,但更要注意北疆鐵騎的突襲,以防止朋亭慘敗再次出現。
只要順利打下南皮,大軍迅速渡過漳水河北上,那麼冀州戰場的主權就被我們完全控制了。
其次是渤海郡的地形。
渤海郡的地形雖然基本上是一無際的大平原,但它的南部河流多,尤其是從磐河到東這一段一百五十里的範圍,除了黃泛區外,大河就有四條,小河多達十幾條。前年黃河決堤,部分河流改道,更是讓這裡的地形變得非常複雜。所以,大軍進磐河后,務必要保證距離,渡河的時候前後兩軍要互相保護,嚴防北疆軍襲。
諸位大人可能認為這裡複雜的地形同樣會限制北疆鐵騎,越危險的地方可能越安全,但諸位大人不要忘記了,這裡是北疆軍的地方,他們遠比我們要悉這裡的地形,只要北疆步卒利用河流把大軍分割,被包圍的將士們會被強悍的北疆鐵騎撕碎片。
鐵騎就是一支利箭,它不僅可以在平原上發揮威力,在狹窄的戰場上它同樣能一箭封。
大軍抱一團走到東后,前面就是一馬平川,大軍可以直殺一百二十里,暢通無阻地殺到南皮城,但這一百二十里才是最危險的地方,北疆鐵騎可以發揮它最強大的威力,因此諸位大人走出東后,不是保持各軍之間的距離,而是放棄距離,前後地聯在一起,不給敵人任何可乘之機。
其三就是速度。
速度直接決定了東路突襲能否功。四萬五千大軍長途奔襲三百里,要想讓北疆軍不知道,太難了,所以速度決定了一切。如果大軍能在北疆軍做出反應之前到達南皮,攻佔南皮,並順利渡過漳水河北上,則冀州大戰勝負已定。當然了,如果北疆軍搶在我們前面,堵住了我們北上河間國的道路,那麼我們即使攻佔了南皮,也無法切斷北疆軍的後路了。
此三個關鍵問題假如都能解決,這一仗我們就打贏了。
=
八月中,曹親臨信都城下,指揮大軍攻擊信都城。
北疆軍集中了一百五十臺石炮,兩千臺弩炮,一萬名強弓手,向城下狂轟濫炸,一時間箭石齊飛,遮天蔽日。
北征軍還是頭一次看見如此驚心魄的場面,所有人都到了一徹骨的寒意,彷彿頭頂上火辣辣的太都已被這集的箭石吞噬了。
曹此刻總算相信了袁紹的話,他知道袁紹為什麼在濮方向打了一個多月都未能登上黃河北岸了。今天,攻城的北征軍本無法接近城下一百步的地方,北疆軍的武力太強悍了。
曹下令停止攻城。這樣打下去,和送死沒什麼區別。
晚上,曹在中軍大帳召集眾人商議攻城的辦法。強攻不行,不等於不攻,必須要做足攻城的姿態,牽制信都城的北疆軍,掩護東路大軍的攻擊。
於是,眾人把能想出來的招都用上了,連挖地道都用上了,反正只要死人,能讓北疆軍到威脅就行了。
=
八月中,大將軍李弘和賈詡、田疇、司馬懿等人到達河間國郡治樂。
先期到達這裡的趙雲、呂布、良、姜舞、李溯、衛峻、劉冥等大將出轅門相迎。河間國國相衛政也在其中。
李弘和諸將互相問候。李弘看到高順疲憊不堪,關心地問了兩句。
高順先是帶著軍隊從南皮出發,急行三百里趕到信都城,剛剛紮下大營,馬上又接到命令急行兩百里趕到河間國。將士們一仗未打,就這麼跑來跑去,象沒頭蒼蠅一樣,一個個火氣十足。高順心裡也是怨氣衝天,但看到城中大將雲集,立刻便明白了,大戰開始了。
「你是不是有怨氣?」李弘笑著問道,「我看你眼神不對。」
高順尷尬地笑笑,「現在沒有了。」
「大將軍,子平脾氣好,如果換作是吳雄,他肯定要衝你大喊大了。」良笑道,「還好你有先見之明,沒有讓那小子象瘋子一樣來回跑個五百里。」
李弘大笑,數月來的鬱悶隨著這喜悅的笑聲不翼而飛。一下子看到這麼多跟隨自己征戰四海的兄弟,心中的那份高興自然不言而喻。
李弘拉著衛政閑聊了很長時間。
衛政現在是郡國大吏,不能參予這種機的軍議,雖然他也很想和大將軍敘敘舊,但看到田疇進進出出了好幾次,知道大帳的諸位將軍都在等著大將軍,於是急忙告辭離去。李弘一直把他送出了轅門,「晚上我去府上拜訪,我們再好好聊聊。」
=
司馬傅干向諸位將軍稟報最新戰況。
西路戰場上,右將軍張燕率兩萬北軍正在和袁紹對峙。袁紹自從兵臨鄴城后,至今一箭未發,看樣子是誠心要配合我們擊敗叛軍了。
中路戰場上,左將軍麴義坐鎮信都城,指揮文丑、王當和徐晃的三萬大軍堅守城池,牽制叛軍的主力。
東路戰場目前還沒有靜,我們至今還沒有發現叛軍有分兵攻擊南皮的跡象。
=
按照大將軍的命令,我們這次集結了九萬五千步騎大軍準備在東路戰場上重創叛軍。
現在,趙雲、姜舞、穆斯塔法和祭鋒四位大人的兩萬鐵騎正在漳水河一線待命。李溯、樓麓、鹿歡洋、公孫續四位大人的一萬五千鐵騎正在渤海郡的高城附近待命。衛峻、劉冥兩位大人的一萬鐵騎正在安平國的武邑、觀津一帶待命,他們的鐵騎還承擔著隨時回援信都城的重任。
高覽、張郃、張遼三位大人的軍隊已經渡過絳水河,潛伏在距離東城一百裡外的黃泛區。
秦誼、張震兩位大人的一萬北軍銳已經趕到河間國的弓高待命。高順大人的軍隊也已經進弓高城。他們也承擔隨時回援信都城的重任。
=
我們的戰場在東。
東距離信都城大約兩百五十里,中間還有黃泛區和十幾條河流,曹即使想救援,但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
東到南皮這段路上雖然一馬平川,適宜鐵騎作戰,但叛軍自從朋亭慘敗后,肯定有預防,如果我們強行用鐵騎攻擊,恐怕損失很大。
從磐河到東這一段路上地形複雜,我們很難做到快速且全殲叛軍,所以我們把戰場選擇在兩種地形的界之,用步卒大軍穿和分割敵軍,用鐵騎包圍和殲滅敵軍。
=
司馬傅干把攻擊之策說完之後,良馬上問道:「如果叛軍不分兵,我們怎麼辦?」
傅干把手向了甘陵國,「不管有沒有東之戰,大軍都要在八月底之前殺到甘陵國,切斷叛軍的退路,把叛軍包圍在絳水河和清河之間,務必全殲。」
良眉一挑,驚喜地問道:「這就是大將軍要求我們堅決撤到信都城的原因?」
「對,沒有足夠的縱深,我們就無法迂迴到叛軍的後方,完包圍。」
「叛軍有十萬人,我們即使利用兩條大河包圍了他們,但叛軍糧草斷絕,勢必拚死突圍,我們想全殲本不可能。」良毫不猶豫地說道,「除非先打東之戰,否則我們吃不掉這十萬人。」
「東之戰一定會打,只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李弘笑道,「甘陵之戰也一定會打,除非曹現在就撤。至於袁紹,那就要看他跑得快不快了。」
眾將頓時熱沸騰,歡聲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