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田楷死了,青州軍全軍覆沒。曹和劉備等人剛剛從冀州撤回,實力大損不說,還要和袁爭奪兗州和徐州,本無力顧及青州。一個諾大的青州白白便宜了黃巾軍。黃巾軍從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開始就想攻佔青州,前赴後繼,整整打了七年,死了上百萬人,今天竟然不費吹灰之力白撿了一個青州,想想真的不可思議。
曹、劉備等人此時也只有仰天長嘆。誰知道臧霸為了生存,竟然義無反顧地重新走上叛逆之路。
=
臧霸和黃巾軍佔據青州,其實並不可怕,只要曹、劉表、劉備聯手擊敗了袁,拿下了揚州,然後曹和劉備就可以再次聯手攻殺青州了。以兗州軍和徐州軍的實力,必能一舉而下,但問題是,到了那個時候,河北元氣已經有所恢復,北疆軍中又多是黃巾舊將,黃巾軍在無法支撐的況下,必定向河北救援,北疆軍順勢而下,青州就了河北的囊中之,然後……
田楷的戰死,臧霸的背叛,讓曹稱霸中原的計策遭了重大打擊。
曹無奈之下,召集劉表、劉備和眾多部屬反覆商議,眾人對是否立即出兵佔據青州爭論得很激烈。
現在出兵青州,時機非常好,只要付出很小代價就能擊敗臧霸和管承的黃巾軍,但河北會是什麼反應?北疆軍會不會和黃巾軍前後夾擊?袁紹會是什麼反應?會不會聯手袁佔據中原?
此次冀州大戰,北疆軍雖然損失不大,但河北財賦卻到了極限。河北財賦主要出此冀州,而此次大戰地點就在冀州,這對河北財賦的打擊是致命的,沒有兩三年河北休想翻。李弘敵深,保住了北疆武力,卻無法保住河北財賦。不過相比北疆軍南下中原作戰,李弘還是賺了,好歹北疆軍的武力損耗不大,只要有錢有糧,北疆軍馬上就能呼嘯而下。
正是因為如此,無論袁紹、袁、曹、劉表、劉備,都想利用這有限的幾年時間打擊對方,迅速拓展自己的實力。如果曹、劉備的大軍陷在青州戰場,讓袁紹袁兄弟聯手佔據中原,那今天這一仗就白打了。
曹不能放棄青州,更不能放棄中原,此時採取何種對策才能確保自己稱霸中原,才能確保大漢中興?
=
荀彧、程昱、玠、郭嘉等人經過長時間的爭論,最後傾向於招臧霸,以天子名義下旨,拜臧霸為威虜將軍、領青州牧,封齊侯,先把他拉到自己這一邊,把他推到河北的對立面。如其給自己加一個對手,還不如給自己添一個朋友。
臧霸在青州尚未立足。他既要防備北疆軍渡河攻擊,又要防備曹和劉備從西、南兩個方向展開夾擊,惶惶不可終日,這時突然給他拜將封侯,承認他坐領青州,臧霸的心態可想而知,必定是對曹恩戴德。這樣曹既能輕而易舉獲到一位忠實盟友,重新控制青州,又能輕鬆解決困擾中原數年之久的黃巾之禍。青州黃巾軍如果因此得以消失,對曹稱霸中原的好不言而喻。
河北對臧霸一直很陌生,對臧霸參予攻擊冀州一事也很憤怒,如果臧霸這時不但承認曹所擁立的天子和朝廷,接這位天子的拜封,還公然佔據青州和河北對抗,河北勢必要把他視為必殺的叛逆。如此雙方的仇怨則越結越深,臧霸也會象過去的田楷一樣和曹走得越來越近。
臧霸的手下多是昔日的黃巾軍首領,曹可以以天子的名義給他們加升爵,給他們錢財賞賜,相反,河北就無法做到這一點。張燕過去是黃巾軍大帥,在黃巾軍中的聲如日中天,但他現在不過是晉朝廷的右將軍。楊、孫親、王當等人也不過就是個雜號將軍,而黑山黃巾軍首領於毒現在不過就是個中壘校尉。臧霸的資歷和張燕本無法相提並論,臧霸那些部下的資歷和楊、孫親等人更是差距甚遠。試問在這種況下,河北能給臧霸什麼職?能讓臧霸的部下為將軍嗎?僅此一點,曹就能把臧霸牢牢抓在手中。
不過突然把劉備的一個手下變坐領一方的大吏,劉備會不會覺得面盡失?為此,曹和劉表特意找到劉備,坐在一起談了很久。遇到這種事,誰心裡都不痛快。劉備也不例外,但此事牽扯到社稷中興大業,個人面榮辱已經算不上什麼。劉備當即點頭答應了。想到臧霸從黃巾軍首領變騎都尉,從騎都尉又變名副其實的寇帥,現在又從寇帥變了坐領一方的將軍,還被封爵齊侯,劉備覺得人世間的事,當真是變幻莫測,無法預料。
由於此事關係重大,曹特意讓荀彧、糜芳一起趕到臨淄宣旨。
青州的事暫時有了應變之策,現在就等夏侯惇從高唐運來糧草,向袁展開反擊了。
=
九月中,邯鄲。
當良走進大帳時,發現大帳的氣氛很凝重,和大帳外的喜慶氣氛截然不同。
大帳,只有李弘、麴義、張燕、閻、趙雲、呂布、鍾繇、田疇、賈詡、傅干、陳群、袁渙、司馬懿等十三人,其餘十幾位統軍將領都在行轅其它軍帳休息。
良和眾人一一行禮,然後坐到閻邊,小聲說道:「子玉,你來遲了,仗都打完了。」
閻勉強笑笑,「我跑得夠快了,但和你們相比還是慢了一點,沒有趕上。」
「你馬上回去嗎?」
閻搖搖頭,「既然來了,總要打一仗。」
良立即興起來,「是不是打青州?」
閻眼出一殺氣,沒有回答。
李弘輕輕敲了一下案幾。良本來還想追問,但看到傅干站了起來,只好把閉上了。
=
傅干詳細述說四個月來冀州大戰的戰績損失以及得失敗。
從五月中叛軍發攻擊開始,四個月歷盡大小戰鬥二十七場,殲敵九萬餘人,自損失一萬七千餘人,主要傷損來源於前期阻擊戰。後期圍殲戰的損失越來越大,主要原因是因為各軍堅決擊殺,拒收俘虜,這導致叛軍負隅頑抗,增加了士卒的傷亡。
從大戰的最終結果來說,基本上達到了戰前預定的目標。大戰後期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戰場局面一度有點失控,但在北疆將士的齊心協力下,還是完勝了對手。
田疇接著說了一下大戰所耗費的錢糧軍械以及朝廷財賦的現狀,要求冀州七大營兵馬遵從朝廷聖旨和大將軍的命令,儘快返回駐地解散士卒,及早投秋種,減輕朝廷的財賦負擔。
鍾繇把返遷一百多萬百姓、實施賑濟和組織秋種的事做了說明。有關冀州七大營為了徵募士卒補充兵力,需要劃撥更多田地的事也將在近期呈奏朝廷。鍾繇一再提醒大將軍,冀州田地有限,已經人滿為患,必須向外拓展。
=
李弘的神一直很嚴肅,等鍾繇說完之後,馬上把目轉向了良,「子善,絕殺令是你下的?」
良「哼」了一聲,點了點頭,沒有任何解釋。
李弘狠狠地盯著良,顯然非常不滿。良昂著頭著帳頂,一言不發。
「東大戰,亭大戰,都是你的傑作。」李弘冷笑一聲,轉頭看向趙雲,「三商亭之戰,是誰下的命令拒收俘虜?」
趙雲面孔微紅,剛想解釋兩句,但看到良怒視了自己一眼,急忙又把話收了回去。
「這樣嗜殺,就能名震天下?就能威懾叛逆?」李弘一掌拍到案幾上,怒聲說道,「當年段熲(jiong)大人在西疆,皇甫大人在冀州,朱俊大人在南,殺人盈野,可曾解決了羌人之?可曾滅絕了黃巾軍?」
李弘猛地抓起案幾上一卷竹簡,用力砸到了地上,「公孫大人嗜殺無度,激反了遼東烏丸,北疆形勢愈發惡劣,這就是喜歡腥屠殺的後果。」
麴義、張燕、趙雲、呂布、良五人都是今日帶著各自的部下趕到行轅,突然聽到這個消息,無不震駭。
閻眼圈一紅,突然捂住了面孔。
李弘搖搖頭,慘然長嘆,「公孫大人戰死了。」
==
《大漢帝國風雲》四、五兩冊已於五月十號上市,請各位書友多多支持。因特殊原因,此次出版社改為中國戲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