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方向的北疆軍開始攻擊關西。
北疆大將楊、華雄、孫親各領大軍,在水軍楊華的配合下,從風陵渡、弘農城和茅津渡方向同時展開了進攻。雖然這次北疆軍進攻的意圖很明顯,就是為了牽制袁紹的兵力,以幫助河戰場的北疆軍迅速推進,但由於河戰場連戰連敗,而馬超又逃出了關中,很可能在近期聯合韓遂兵犯關中,所以關西戰場突然變得非常重要。
如果北疆軍功佔據弘農,切斷關東和關中之間的聯繫,關中失去支援,形勢就很危急。同時,關西戰場的失利,也會導致關東局勢張。袁紹在無力支援河戰場的況下,有可能丟掉河,讓北疆軍飲馬黃河,直接威脅。
中原戰場上,曹、劉備的大軍突然士氣大振,集結重兵攻擊定陶。袁在兵力上於劣勢,為了避免損失,不得不撤出定陶,死守昌邑。如果袁再撤出昌邑,那兗州就被曹重新奪了回去,中原形勢將對袁紹、袁非常不利。
現在,要想挽救中原局勢,阻止曹的攻擊,除了讓陳留方向的袁忠、夏昭立即率軍向定陶方向移,以牽制曹外,就要看許攸能否功說服劉表、劉備了。
=
許攸傳回來的消息讓袁紹鬆了一口氣。
當許攸把袁打算擁立劉寵為皇帝的消息出去后,曹、劉表、劉備立即到了撲面而來的危機。
袁此刻已經面臨絕境,在武力上他失去了優勢,在道義上他背叛了天子和朝廷,為人人得而誅之的叛逆。為了生存,為了改變眼前的窘境,他極有可能不顧後果,再建皇統。這是袁目前可以挽回人心,避免眾叛親離、迅速敗亡的唯一辦法,也是可以拖住袁紹,迫使袁紹為了袁閥的整利益,不得不和其聯手的唯一辦法。
袁紹一旦順水推舟,承認袁所立的皇統,那麼中原局勢隨即演變了袁氏兄弟和曹的對抗。
劉表和劉備畢竟是皇室宗親,在面對兩個天子的時候,他們只能選擇實力更為強大的袁氏兄弟,選擇由袁氏兄弟擁立的皇統,以保證大漢皇統的唯一,大漢皇統的絕對威嚴。實力不濟的曹和由其擁立的沒有任何前途的皇統只好被無奈而無地拋棄了。
以曹的實力,無法和袁紹、袁兄弟相抗衡,敗亡是旦夕之間的事。
曹措手不及,被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弄得一籌莫展。他當然知道袁紹的目的是自己手中的天子,但問題是,現在就算自己把天子送到了,自己也未必能保住中原。
在袁紹的眼裡,自己肯定比袁更難對付,而袁又是袁紹的兄弟,於於理,袁紹都要先把自己解決了。這樣一來,自己如果把天子送到,袁這個叛逆很可能搖一變,了救駕的功臣,而自己反而了叛逆,被袁紹、袁兄弟趁機圍攻。自己可能死得更快。
不過,僥倖的是,北疆軍現在正在攻打河,牽制了袁紹的兵力,這給了自己挽救局面的機會。
曹決定拖。北疆軍對河勢在必得,隨著時間的延續,冬天很快就要來臨,北疆軍的攻擊會越來越猛烈。只要袁紹的主力被拖到了河戰場上,無力顧及袁,自己的機會就來了。就算袁再建皇統,我也要把他連皮帶骨頭一把吃了。
劉表正好要返回荊州,他主承擔了斡旋之責。
=
十月中,河,修武城。
和大將軍約定的一個月時間很快就要到了,但北疆軍至今未能拿下河全境。
良著急了,督軍猛攻修武城。如果能拿下修武城,北疆軍的正面就是河郡的郡治懷城,良打算在月底之前攻克懷城,這樣自己就算被大將軍召會了晉,面子上也好看些,但他的計策被張遼、司馬懿否定了。
懷城方向屯有重兵,而且懷城高大堅固,城前還有沁(qin)水河為阻,如果強行攻擊,大軍損失必然慘重。
張遼、司馬懿建議良分兵攻打懷城北面的山城,然後從山城方向殺到野王城一帶渡過沁(qin)水河,切斷敵軍的糧道,迫使駐守懷城的敵軍迅速後撤。張遼認為,此戰的主要目的不是佔據河郡全境,而是威脅,如果軍隊損失過大,即使打到了河、溫縣一帶,也無法站住腳,最後還會被袁紹的軍隊打回來。
「大將軍一再說了,我們的目的是威脅,牽制袁紹的兵力,讓他無力顧及中原。」張遼苦口婆心地勸道,「即使大人在下雪之前沒能佔據河全境也沒有關係,只要我們把袁紹的軍隊吸引到了河戰場,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大將軍不會因為你沒能佔據河全境而責罰於你。」
良本聽不進去。
張遼雖然是虎賁校尉張震的兄長,曾經在雁門關戰,但他畢竟沒和良在一起待過,也沒有什麼顯赫功勛。當初大將軍任命張遼為冀州七大營統帥之一時,北疆很多大吏就非常有意見。良為此還和大將軍發生了爭執。良說,我手下的吳雄追隨大將軍打了多仗,立了多戰功,難道他還不如張遼?還有樊籬、於氐、彭烈、雷重這些人,哪一個不是戰功顯赫?為什麼大將軍不用?大將軍解釋了很長時間,最後就是一句話,張遼之所以能為七大營的統帥之一,不是因為他有戰功,而是因為朝廷的需要。朝廷需要他去擔任七大營的統帥之一,沒有理由。
張遼看到良拒絕接自己的意見,很是不滿,據理力爭,毫沒有因為良的威名而懼怕他。相反這時司馬懿卻著腦袋坐在一邊不說話了,他有點害怕良。
良怒不可遏,差點把案幾都掀翻了。司馬懿大驚,急忙派人把田疇請了過來。
田疇不管雙方對錯,先把張遼責怪了幾句,然後對良說道:「文遠犯上,違抗軍律,拖出去重杖一百。」
良突然聽到田疇說出這麼重的責罰,不假思索地馬上揮手制止了,「犯什麼上?我和文遠、仲達正在商討破敵之策,嗓門大一點而已。你搗什麼?」
良雖然治軍很嚴,但很責罰手下,如果不是嚴重違律,他一般都略加懲戒了事,有時甚至罵兩句就算了,這也是良在軍中威信極高的原因之一。
田疇笑道:「你現在不打文遠,以後就沒機會了?」
良愣了一下,「大將軍來信了?現在就要我回晉?」
田疇點了點頭,「朝廷的聖旨已經到了,你、我立即。」
良低頭著被自己扔到地上的地圖,嘆了一口氣。這次臉丟大了,下次再也不能隨口胡扯了。他走過去撿起地圖,手撣了撣上面的灰,遞給了張遼,「好好打。打贏了這一仗,北疆軍的將士才會信任你,服從你。」
張遼有點莫名其妙,「大人真的要走了?」
「大將軍誠心要把這份功勞送給你,你不要辜負了他。」良勉強出一笑容,「現在,你想怎麼打就怎麼打,你是大軍統帥了。」
張遼又驚又喜,轉頭看向田疇。
「大人離開邯鄲前,曾對大將軍說,如果自己一個月後不能拿下河,大軍就給你統帥,因為……」田疇看著良,笑著說道,「你打贏了這一仗,說明大將軍有眼,慧眼識珠,虎頭將軍就算輸了,也是輸給了大將軍。但要是給別人打贏了這一仗,我們虎頭將軍這的張臉,就沒有地方擱了。哈哈……」
張遼地著良,不知說什麼好。
良冷笑了一下,用力拍拍他的肩膀,「打中原的時候,我們再見。」
=
良走後的第三天,司馬懿率軍奇襲山城,直殺沁水河,給了河大軍重重一擊。
糧道被斷,河大軍危在旦夕。韓瓊、韓浩、郭圖一面調派援軍阻擊出沒在野王和溫縣一帶的北疆鐵騎,一面指揮大軍撤出修武,死守懷城。
求援書信急速送往。
袁紹大驚失,立即召集沮授、辛評商議,是否調派陳留方向的袁忠、夏昭支援河。
沮授堅決反對。此刻中原戰場正在相持,一旦把陳留方向的軍隊調往河,曹必定知道河戰場吃,他會抓一切時間攻擊袁。如果袁堅持不住,撤出昌邑,敗走兗州,那麼我們威脅曹把天子送到的計策就會失敗。沮授建議從調兵,然後從豫州穎川徵調辛毗的軍隊北上護衛京畿。
辛評持反對意見。關中袁譚已經送來消息,韓遂、馬超正在翼城集結軍隊,估計這個月底肯定能攻擊扶風郡。另外,從安定郡的臨涇也傳來消息,龐德的軍隊已經出,估計他要威脅長安,以配合河東方向的北疆軍佯攻關西。這樣一來,兩支進犯關中的大軍極有可能取得聯繫,聯手攻打長安。
關中只有袁譚的兩萬多人,如果叛軍兵力佔據優勢,長安勢必危險。能支援關中的只有關西的淳于瓊和南的袁煕。淳于瓊的大軍現在正在關西迎戰北疆軍,不能徵調,這樣一旦長安危急,我們只能從豫州方向徵調兵力。辛評建議袁紹暫時不要徵調辛毗、高幹等人的軍隊,而是放棄袁,把陳留的軍隊急速調往河。
放棄袁,等於著袁儘快再建皇統。袁一旦再建皇統,中原局勢對我們還是有利。曹要想生存,就必須把天子送到,他沒有選擇。天子到了,我們先任由曹打袁,然後再把氣息奄奄的曹一刀砍了,如此則中原可得。
袁紹猶豫再三,聽從了辛評的建議。沮授苦勸不果,徒呼奈何。
=
十月中,兗州,昌邑城。
孫策攻佔廬江,揮軍攻擊九江郡的消息送到了昌邑。
袁極度震驚。
李業、紀靈等人也是始料不及,一個個目瞪口呆,心中的憤怒和沮喪一時達到了極致。人可以無恥,但不能無恥到這種地步。人可以丟棄忠義,但不能這樣肆意踐踏忠義。
當年袁如果沒有孫堅的幫助,袁一樣可以縱橫荊、豫之間,但孫策如果沒有袁的支持,無論如何他也無法佔據江東三郡。
孫策有什麼?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堆積如山的財富,沒有超人的才學,他唯獨有的就是他父親的聲名和自己的勇猛,還有忠誠於他父親的一幫手下,但僅憑這些他就能和劉繇、王朗、薛禮、朱皓、笮融這些人對抗?就能擊敗這些人所擁有的數萬大軍?
袁竭盡所能,給了孫策力所能及的所有幫助,糧食、錢財、軍隊、軍械,只要孫策需要的,他都送到了江東。雖然袁的目的是想佔據江東四郡,但袁的心思不在江東,而是中原,是天下,江東四郡對他而言,沒什麼實質上的意義。讓年輕的孫策去打江東,相比讓紀靈、橋蕤這些人去打江東,袁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但袁堅持己見,非要讓孫策去打。當初袁的很多部下不理解,其實,袁之所以這麼做,完全是因為自己對孫堅的愧疚,他想償還欠給孫堅的債。
孫策獨自打下江東,可以在年輕的時候建下顯赫的功勛和聲名。將來等到袁霸業有,孫策自然也是功名就,可以名正言順的佔據江東,為袁的左膀右臂,可以幫助袁爭霸天下。
這裡面雖然有袁利用孫策的意思,但袁為什麼就一定要利用一文不名的孫策?他完全可以讓自己的兒子率軍攻打江東,讓自己的兒子就一番事業,讓自己的兒子幫助自己稱霸天下,這不是更好嗎?
袁這樣全心全意地對待孫策,都是因為當年孫堅全心全意地對待他。他相信孫策,就象相信當年的孫堅,但事實卻給了袁無的一擊。
孫策在廣陵全軍覆沒,導致袁霸佔中原之計徹底失敗。不過那時袁還有機會,他還可以東山再起。
但今天孫策的背叛,卻是致命一擊。
袁再也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所謂的霸業更是一場春秋大夢。
袁慘然大笑,一時間心灰意冷。
他本來希通過一次轟轟烈烈的背叛為自己換回一世功名,但老天卻和他開了一個玩笑。同樣一次背叛,自己卻被徹底送進了敗亡的深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