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孫權、周瑜、張昭等人為固守江東殫竭慮之際,從丹徒突然傳來一個消息,孫輔和魯肅回來了,隨同前來的還有河北安使者、晉朝廷的治書史陳好。
孫權等人又驚又喜,急忙派人迎接。
四月中,孫輔、魯肅陪著陳好到達秣陵。在城外看到周瑜,再得知孫策的死訊,陳好非常吃驚,立即意識到江東所面臨的困境。他先去拜祭了孫策,然後到府看了孫老夫人。孫老夫人看到孫輔無恙歸來,又聽說朱治還活著,喜極而泣。
當天晚上,孫老夫人特意在府設宴招待陳好。陳好是朱俊的弟子,和孫堅有同門之誼,與程普、韓當等老將也是當年的舊識。眾人聚在一起,回想往事,覺是人非,不勝唏噓。孫權、周瑜等人以子侄之禮陪侍一側,頻頻勸酒。陳好來者不拒,在筵席上大致介紹了一下晉的況和中原大戰後天下的形勢,言辭間了河北打算在兩三年平定社稷、穩定大漢的決心。
第二天,雙方隨即就問題展開磋商。孫權、周瑜、張昭等人已經從孫輔、魯肅的口中大概知道了河北的意思,所以當陳好把晉朝廷的三個要求說出來后,早有準備的孫權和周瑜隨即擺出了一大堆理由,意思很明顯,可以,但不同意遣送質任到晉,不同意給河北上繳賦稅,至於將來河北要求江東出軍隊和郡縣更是遙不可及的事,現在說了也是白說,完全沒有必要把它做為江東的條件。
陳好見他們態度堅決,只好拱手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把你們的意見帶回去。等晉有了回覆,我再南下江東宣旨。」
陳好一口的川蜀口音,說話不容易聽懂,但這句話,孫權和周瑜等人卻馬上聽懂了。陳好早在今年正月就接到了南下江東招的聖旨,但因為天氣等原因,出海時間一推再推,直到二月底才乘船南下。如果現在陳好把江東提出的條件帶回去,然後再等他迴音,一來一往,至要耽誤四個月以上的時間,如果海上天氣不好,恐怕要耽誤更長時間,而江東現在沒有時間了。江北的曹和袁耀在確定孫策陣亡的消息后,必定會揮軍南下。江東形勢極其危急。
周瑜知道陳好這是在要挾江東,心中極為憤怒,他強忍怒氣,恭敬地說道:「我們打算讓張紘大人隨同陳大人急返河北。另外,孫賁大人正在趕赴河北的路上,而朱治大人目前正在河北,他們三人可以代表江東……」
「你們千萬不要這麼做。」陳好毫不客氣地打斷了周瑜的話,冷聲說道,「我和文臺兄有同門之誼,看在文臺兄的面子上,今天我就在這裡以私人的份說句實話。你們要麼立即接朝廷的招,要麼立即拒絕,但千萬不要派人到河北去。你們是什麼份?你們有什麼資格和天子、和朝廷討價還價?你們在這裡和我談談還可以,但你們到河北和誰談?誰願意和你們談?江東是大漢的疆域,是朝廷的郡縣,不是你們的私產,你們說不給就不給嗎?天子和朝廷之所以下旨招江東,是希你們看清天下形勢,立即歸順朝廷,輔佐天子早日穩定天下,重振社稷,不是來和你們商量江東歸屬問題的。」
孫權怒氣上涌,用力冷哼了一聲。周瑜劍眉倒豎,一張俊臉漲得通紅。張昭面無表,一言不發。
「年輕人可以意氣風發,但不要張狂,不要以為自己有幾萬軍隊就可以為所為。年輕人可以志在天下,但不要驕橫,以為自己在世中搶了幾塊掌大的地方就可以稱王稱霸。」陳好不屑地撇撇,揮手說道,「大漠大不大?胡人狠不狠?當年朝廷盡起二十萬大軍北上攻擊,橫掃大漠,所向披靡,誰人能敵?中原大不大?叛逆狠不狠?今天朝廷以三十萬大軍呼嘯而下,誰能擋其鋒銳?你江東數萬大軍不也灰飛煙滅了嗎?」
陳好用力拍拍案幾,指著孫權和周瑜說道:「你們兩個瞪著我幹什麼?我說錯了嗎?當年我隨大將軍征戰大漠的時候,你們兩個都沒有長齊,今天竟然坐在這裡,和我大言不慚地說什麼要和天子、和朝廷商談招問題,你們不覺得自己很狂妄、很無恥、很無知嗎?你們兩個有什麼功績,為大漢做了什麼?在北疆軍里隨便找一個士卒,你看看他們在這十幾年裡建下了多功勛?你們這一輩子拍馬都追不上。」
孫權怒目圓睜,氣得臉都白了。
「你們也是讀了不書的人,大道理都懂,但我看你們還不如田間地頭的農夫。農夫們都知道自己要忠誠大漢,要為大漢碎骨,你們呢?你們的腦子裡除了稱王稱霸外,還有什麼?竟然要和天子、和朝廷平起平坐,你們以為自己是誰啊?」陳好用力一推案幾,翻站了起來,「好好想想吧。如果想讓江東即刻傾覆,想讓自己九族盡誅,那你們就派人到河北去,和天子面對面地去談吧。」
陳好鄙夷地瞪了孫權和周瑜一眼,然後朝地上狠狠吐了一口唾沫,「呸……兩個蠢貨。」
陳好一甩手,揚長而去。
孫權不甘辱,破口大罵。周瑜、張昭、張紘三人面面相覷,憂心忡忡。
=
四月中,孫策傷重而亡的消息傳到了江北。
曹大喜,立即著手準備攻擊江東。
他首先派人把人送到兗州完婚。河北南遷人口引發了青、兗兩州的混,現在李弘急於穩定青、兗兩州,已經自顧不暇。曹認為這次聯姻議和達到了目的,完全可以把北疆軍拖住了。
接著他匆匆趕到沛國,和袁譚見了一面。袁紹把袁譚突然安排到沛國的真正目的,曹並不很清楚,他想親自探查一下,以確定袁譚對自己有多大的威脅。另外,他也想看看袁譚有多實力。雙方相談甚歡,並約定了曹整迎親的日期。
同時間,曹書告袁紹、劉備,商談反攻李弘一事,以探測兩人的口氣。如果兩人近期有意發反攻,或者有意加強反攻的準備,那麼北疆軍必有所察覺,李弘的注意力會被吸引到河南和穎川戰場,這樣一來,徐州北面的張局勢會有所緩解,而曹也能把更多的兵力投到攻擊江東的戰鬥中。袁紹和劉備先後回書,雖然沒有明確表示要展開反攻,但都有出兵進行試探攻擊的打算,意圖以攻代守,贏取更多的恢復時間。
曹急於攻擊江東的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荀彧、程昱、玠、夏侯惇、夏侯淵等人都認為太倉促,建議曹還是先穩定徐州,鞏固九江,伺機擊殺袁耀奪取廬江,全取江北兩郡,然後組建和訓練水師,屯積糧草輜重,等諸事齊備后,再和劉表聯手,兩路夾攻江東。
江東時時刻刻惦記著荊州,三番兩次出兵攻打。去年不但黃祖被殺,連江夏郡都差點丟了。劉表為了解決這個威脅,肯定會答應出兵,以牽制江東水師。目前江北沒有水師,劉勛、劉偕等人雖然正在積極籌備組建,但形力量需要時間,而目前攻打江東最大的威脅就是江北大軍無力對抗江東水師。
但曹和、郭嘉、曹洪等人卻認為目前正是攻打江東的最佳時機。
江東局勢一直不穩,孫策和周瑜不和,各郡縣的叛此起彼伏。過去孫策以強悍武力予以鎮,勉強維持,但現在孫策死了,所有矛盾織在一起,稍有刺激就會全面發,江東勢必瞬間崩潰。江北大軍所要做的,就是給江東以巨大威脅,著江東危機迅速發,繼而乘勢而下,拿下江東四郡。
如今周瑜屯兵於皖城、居巢、采石磯一線,本人又親自趕到秣陵,目的很明顯,就是要乘機奪取江東。孫策英年早逝,子嗣年,無法擔當重任,其手下必定分裂,一部分軍隊肯定會投靠周瑜。孫氏兄弟在周瑜的迫下,岌岌可危,為了生存他們只能鋌而走險,攻擊周瑜,江東就此大。
江東一,我們就可以攻擊江東了。至於對江北大軍威脅最大的江東水師,那時各為其主,打一團,本無力阻止我們南下。
兩方各有各的道理。在曹的堅持下,江北大軍陳兵長江北岸,準備渡江攻擊。
袁耀接到曹的書信,立即帶著大軍,再度殺向了皖城、居巢一線,準備和曹聯手殺進江東。
袁耀在曹的幫助下,擊殺孫策,奪取了廬江之後,對曹的仇恨大為減輕。袁和曹結仇,理虧的一方主要還是袁。當初他被袁紹出南之後,立馬就去奪兗州,結果他打不過曹,只好跑到了揚州。後來袁乘著曹攻打冀州的時候,又去打兗州,結果還是打輸了,而打輸的原因正是因為孫策和周瑜的背叛,所以袁耀更恨孫策。現在袁耀如願以償,大仇得報,目隨即投到了江東。曹是什麼人,袁耀很清楚,雖然曹信守承諾把廬江讓給了他,但曹遲早要把廬江拿回去,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還是乘早打到江東找一塊生存之地為好。
=
四月下,江東,秣陵。
袁耀的攻擊,曹的陳兵,讓江東局勢驟然張。
周瑜擔心皖城、居巢一線給袁耀突破,幾次要求親自趕到采石磯指揮作戰,但都被孫老夫人和孫權留下了。這個時候,周瑜了支撐江東的柱石,一步也不能離開秣陵。
然而,更糟糕的消息從豫章郡送來。
劉表率軍包圍長沙郡治臨湘城后,長沙太守張羨驚惶不安,突然病故了。張羨的死,導致叛軍立時崩潰,劉表輕鬆平定了叛。正好這時孫策陣亡的消息從江東傳出,劉表大喜,沒有毫猶豫,立即指揮大軍順江而下,直殺柴桑。
恰好魯肅奉命返回柴桑鎮守。得知荊州軍氣勢洶洶而來,他急忙命令水師將士以最快速度在江面上布下了數道攔江鐵鏈,並急召彭澤、采石磯一帶的水師回援豫章。
屋偏逢連夜雨,外憂尚無解決之策,患又接連發。
會稽郡的余暨、上虞、餘姚、句章、鄮縣、鄞縣等縣發叛,聲勢驚人。豫章郡的鄱也發生叛,叛軍首領彭虎聚集了一萬多人,攻佔了鄱城。
就在孫權、周瑜等人竭力拯救危局的時候,派往南朝廷的使者回來了。由於江東被團團包圍,各方軍隊對江東嚴監控,使者寸步難行。雖然他想盡辦法趕到了廬江郡的安附近,但不幸的是,他和隨從遭到了一夥山賊的襲擊,書信和錢財全部丟失,隨從也死了大半,不得已只好返回江東。
江東陷崩潰的邊緣。
=
周瑜鎮定自若,連續下令。
命令魯肅代領豫章郡軍政大權,統一指揮豫章戰場上的水陸大軍,務必把荊州軍擋在下雉、柴桑一帶的江面上,同時分兵攻擊鄱,儘可能招彭虎,實在不行,就把他趕到彭蠡湖(今鄱湖)里去。
命令程普率領援軍,急速趕到采石磯,指揮廬江戰場,務必把袁耀擋在皖城和居巢一線。采石磯和彭澤的水師已經急速回援豫章,袁耀一旦突破了皖城、居巢防線,長江天險遂告突破。程普深知責任重大,連夜飛馳而去。
命令孫輔統率江東水師,領蔣欽、周泰兩支大軍,屯兵於牛渚(zhu),和曹大軍對峙於歷。
虞翻、魏騰、韓當、黃蓋奉命率軍急赴會稽,剿殺叛軍。周瑜給他們的命令是,儘可能利用當地門閥富豪的力量,安叛軍,能不殺就不殺,以求迅速穩定郡縣。
=
孫權、周瑜、張昭急約見陳好。
身為現代人的韓策意外穿越,成為了大梁皇朝鎮北侯府的小侯爺,韓家滿門遭難,韓策如履薄冰般的生活了十年,十年之後,韓策奉召來到京城,本想著低調,可是實力不允許!
【三國】+【種田文】+【無后宮】歷史系學生李憂穿越到三國,竟然意外與郭嘉結緣。輔佐劉備,征戰四方,看腹黑學生如何在三國之中創造不一樣的神話。諸葛亮“李伯川天縱之才,我不如他。”曹操“若是早知伯川之才,何至于此。”郭嘉‘“什麼神謀鬼算李伯川,我倆喝完酒沒錢時,他跑的估計比赤兔都快。”劉備“我得伯川,如魚得水也。”阿斗“我錯了,我真錯了,你不要過來呀!!!!”
一個雇傭兵附身在大明萬歷年間的勛貴次子身上,他會給大明朝帶來怎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