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這是天意?難道袁紹的那把大火激怒了蒼天,它要懲罰我們?
袁紹一直沒有回復,自己在黎明前有兩次急報,兩次事關安危的稟報,但袁紹一次都沒有回復,也就是說,首口至今沒有軍隊駐守。如果司馬懿的軍隊搶佔了首口,自己的退路就被截斷了,同時,北疆軍距離也只有二十里了。袁紹在幹什麼?睡覺嗎?這個時候了,他晚上還能睡得踏實?
當朝升起的時候,沮鵠率軍殺進孟津,他沒有毫停留,指揮大軍尾隨追擊。
=
袁紹的書信到了,讓韓瓊小心防備。韓瓊氣得隨手把書信丟盡了路邊的草叢裏。僅僅過了一刻,袁紹的書信又到了,此刻他已經接到了小平津失守、韓瓊棄守孟津關的消息。袁紹然大怒,痛斥韓瓊,說呂鴻的援軍即刻趕到,請他務必堅守北邙山一線阻止司馬懿,給各關守軍撤回贏取時間。
上午,司馬懿、魏延、沮鵠、何儀會合於北邙山腳下,北疆軍發了攻擊。韓瓊率軍死戰,但因為士氣低迷,阻擊不力,首口岌岌可危。
中午,呂鴻率援軍趕到。韓瓊怒聲責問,為何耽誤到現在?呂鴻哭喪著臉,說大谷關守將眭展陣亡,關隘危在旦夕,自己率軍連夜支援,哪知到了半路上,袁紹又命令自己調頭,堅守北邙山一線,「我六個時辰來回跑了一百里路,將士們都累趴下了,我已經儘力了。」
援軍到了也不能打,韓瓊無奈,只好讓呂鴻暫時休息,自己指揮軍隊展開反攻。此次雙方都擺出了一戰決勝負的架勢,戰鬥非常慘烈。韓瓊自覺無見到袁紹,帶著親衛屯猛烈衝殺,一心求死。下午,韓瓊負重傷,依舊苦戰不止,終致力竭而亡。
黃昏,司馬懿下令就地紮營,明日再戰。
=
八月中,。
袁紹下令,各關守軍急速撤回。
為防止各軍撤退過快,互相間失去保護,遭到北疆軍的重創,袁紹制定了詳細的撤退路線和時間,要求各軍依次後退,步步阻擊。
審榮被押回了,袁紹親自審問。趙睿拿著中郎將印綬迫審榮開門的時候,審榮尚未接到韓瓊的書信,趙睿還是小平津關的主將,審榮被迫開門也是無奈之舉。袁紹氣得渾抖,不分青紅皂白,下令誅殺審榮。袁微、逢紀等人苦苦求。審配是審榮的叔叔,而此刻審配又負責防務,殺了審榮對審配刺激太大,不利於防守。袁紹稍稍冷靜了一點,下令把審榮關進大牢,待其傷愈后再做發落。
「司馬懿……」袁紹咬牙切齒,恨不得把他生吞活剝了,「誰能想到,率先突破八關的的竟然是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子。冶坂津夜襲,非但沒能扭轉形勢,反而讓形勢更加惡劣了。早知如此,我當初就不該同意韓瓊、趙睿的夜襲之策。」
眾人緒沮喪,都沒有說話。
「大人,你還是儘快離開吧。」逢紀焦急地勸道,「麴義的軍隊已經進函谷關,馬上就能打下古城、河南城。河南城若失,從水方向西上返回南的路就被完全斷絕了。乘著現在河南城還控制在我們手上,你還是儘快離開吧。有孟謙兄(袁微)坐鎮,有我們幫助他,可保萬無一失。」
「是啊,本初,我覺得你留在非常不明智。」袁微也勸道,「能否守住,關鍵要看東、西兩路戰場能否開闢併發揮作用,而東、西兩路戰場的開闢需要你親自指揮。雖然目前劉備殺了趙韙,平定了益州之,在劉表、劉璋的支援下迅速組建了北征軍,但從漢中北上打關中,難度太大了,而且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知道漢中的張魯會不會給予劉備足夠的幫助和支持,如果他出爾反爾投靠了河北,把北征軍擋在山以南,西路戰場的開闢隨即也就為泡影。」
「至於東路戰場的開闢,靠顯思(袁譚)的力量從中周旋和協調顯然沒什麼份量。顯思的聲、資歷都不夠,劉表、曹、孫權、周瑜現在能給他幾分面子,都是因為你。如果你能親自出面斡旋,開闢東路戰場的把握將大大增加。」
「這件事,我不能聽你們的。」袁紹堅決搖手,「我不能走,我一走,的軍心、士氣就沒了,你們拿什麼守城?東、西兩路戰場的開闢,需要劉表、劉備、曹等人的齊心協力,如果他們都不願為社稷而戰,我們即使組建了東、西兩路聯軍,也一樣會打敗仗。我在不在南,是不是親自主持此事,對東、西兩路戰場的開闢沒什麼作用。這件事不要再議了。」
=
八月中,左衛將軍麴義率軍越過函谷關,沿谷水向谷城、河南城推進。
龍驤大將軍趙雲率南北兩軍進虎牢關,沿伊水兩岸向鞏縣、偃師推進。
武衛將軍文丑率軍進大谷關,向伊水南岸快速推進。
=
八月下,麴義、趙雲、文丑、司馬懿率軍包圍城。
八月下,大將軍李弘書告前將軍呂布,請他坐鎮陳留,守護兗州、河南一線的安全,確保大軍糧道暢通。同日,大將軍李弘、后將軍玉石率大將軍行轅進虎牢關,飛速趕到。
=
,上林苑,大將軍行轅。
大將軍府的長史傅干、司馬王凌、主薄蔣濟等人在最短時間整理了各戰場戰況,並向大將軍詳細稟報。
由於大軍攻伐時間較長,尤其是河戰場和穎川戰場的軍隊,已經持續作戰六個月,急需休整。另外,考慮到攻打城的難度,大軍需要囤積大量的糧草和軍械。因此,傅乾等人建議把攻打城的時間定在九月底,用一個月的時間休整軍隊和囤積資。
「我們進后,在城外發現了大約四十萬到五十萬無家可歸的流民,老弱婦孺居多。」傅干說這句話的時候,聲音不大,但李弘臉上的笑容馬上消失了。
「人呢?」
「各部把他們集中起來送到了顯苑。」傅干說道,「麴義將軍已經調撥了一批軍糧,但人數太多,如果持續供應,大軍的糧草可能無法維持到年底。」
「袁紹……」李弘冷笑了一聲,「這種辦法他也想得出來,喪盡天良。大概有多人可以徵調為民夫?」
「城大約有二十萬壯民夫。」傅干搖頭道,「所以,剩下來的……只能幹點輕活。」
「即刻削減二十萬民夫。」李弘毫不猶豫地說道,「我們的糧食有限,人太多,無法支撐。對了……」李弘指著蔣濟說道,「凡從兵戶徵調的民夫,讓他們立即回家。」蔣濟心領神會,連連點頭。新年的時候他曾陪同大將軍巡視郡縣到過大黑家,知道大將軍的意思是讓自己關注一下大黑的兒媳婦,務必把送回家。
「袁紹雖然把外城燒毀了,但他只能燒掉房屋莊園,卻無法燒掉土地。」李弘揮手說道,「急奏朝廷,立即任命河南尹、弘農太守,讓他們組建府衙,幫助這些人重建家園,在土地上播下種子。」
「好的,我即刻擬寫奏疏。」傅干躬說道,「不過,大將軍,今年關中有十幾萬從西涼撤出來的百姓,他們需要朝廷賑濟,現在又有幾十萬百姓需要賑濟,朝廷恐怕……」
李弘臉漸冷,「再告長公主、太傅楊大人、丞相蔡大人、太尉荀大人、史大夫劉大人、尚書臺崔大人、中書監田大人,請他們慎重考慮,今年是否有必要一定要把天子和朝廷諸府遷到關中?從晉到關中,路途遙遠,搬遷耗費極大。在西疆局勢嚴峻,關中形勢危急,尚未攻克的況下,此舉大為不妥,應該把遷移時間適當后調,以便朝廷有足夠的財賦支撐大戰和賑濟西疆、兩地的百姓。」
帳的氣氛忽然張起來。大將軍的口氣嚴厲了,「建議」改為「應該」,已經沒有和長公主、朝廷商量的餘地了。
傅干猶豫了一下,低聲問道:「大將軍,措辭上是否……」
「我要打,沒有時間和他們磨蹭。」李弘冷聲說道,「請長公主和朝廷儘快回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