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寵妃有道:戰神王爺不好惹 第二百一十四章 朝堂詭辯

《寵妃有道:戰神王爺不好惹》第二百一十四章 朝堂詭辯

見朝堂之上跪倒一片,提到梁州匪寇作,這些人個個都是了如指掌,針鋒相對,可是這梁州遭遇水患的事,竟無一人提及,皇上心頭就十分不滿起來。

“怎麼,都不吭聲了,還是各位對于這梁州水患,聞所未聞?”皇上鼻子里冷哼一聲,目森冷的看向工部尚書和戶部尚書的臉上,對方戰戰兢兢的朝著皇上頓頓首。

腦子里面飛快的轉著,著冷汗道:“稟皇上,這梁州一向都是豫王的封地,這豫王殿下雖然歸順我封國已久,但是多年來,并未上朝,故而,此次雖然臣等得知梁州洪災,再者,眼下梁州也是剿匪在即,思及此,洪災的事,臣等便沒有向皇上稟告,還請皇上恕罪……”

一旁的戶部尚書聽了工部尚書的話,也連忙從旁連連附和:“是啊,皇上,這梁州一向都是豫王的封地,臣等多年來,都未曾涉足梁州,對于梁州之事,多年來,朝廷也未曾過問,故而……”

“混賬。”他話還沒說完,就被皇上狠狠的打斷了,“照你們兩個的意思,這梁州百姓就算是全都死了,也和我們封國無關了,這次就算是洪水淹沒了整個梁州,你們兩個,也不打算前來稟告了。”

見皇上怒,二人腦子一嗡,只能連連叩首,不敢再多做解釋:“皇上恕罪,皇上恕罪,臣等這就去核算修繕堤壩,核實一下洪災的人數……”

“哼。”皇上惱火的一甩袖子,冷眼掃了兩人一眼:“你們二人領著朝廷俸祿,竟然這般草菅人命,簡直無用,若非有人上奏,朕竟然還完全蒙在鼓里。”

Advertisement

旁邊的齊國公聞聽此言心里十分痛快,想當年,自己參與剿匪,圍困了豫王,幾番爭斗,因為本領不及,險些被豫王逃走了,若非當時朝廷另有大軍圍困,又是調派來云國都那一大批兵,那豫王早就逃之夭夭了。

如今這個悍匪不但是坐擁梁州封地,竟然還任由他在封地之上作威作福,連朝貢都不需要,簡直就是個土皇帝,如今這梁州洪災的事,皇上這般惱火,看來是他該倒霉的時候了。

思及此,齊國公便是腦子一轉,

拱手道:“回稟皇上,其實此事二位尚書大人所言有理,這梁州之上發生了洪災,可是這豫王就在梁州,對于災,豫王自然是最為了解的,可是洪災時日已久,這豫王卻并未表上奏皇上,二位尚書大人畢竟遠在封州,這梁州又是地特殊,故而此事,二位大人有些冤枉了。”

見此刻的齊國公真多站出來,幫自己說話,正在戰戰兢兢的兩個人如同遇到救星一般,連連點頭:“是,是。”

“哼,照國公大人的意思,這是豫王殿下的錯了?”謝將軍掃了他一眼,不滿的道,“皇上方才也已言明,此刻的梁州,匪患猖獗,豫王殿下正在剿匪,此刻必定是事務繁忙,而且雖然百忙之中,災民已經被他們先行暫且安置在城郊附近,想來洪災若是繼續嚴峻下去,或者說待剿匪結束,豫王殿下騰出手來,對于此事,相信豫王殿下一定會表皇上,說明此事。”

Advertisement

“若是依照謝將軍的說法,就是梁州的災,并不要,無需朝廷手。梁州一向自行治理,此事又有人上奏皇上,豈非多此一舉。”齊國公冷笑一聲,針鋒相對。

“都給朕住口。”皇上再次怒道,“你們提到事,除了互相推諉之外,還能想些什麼其他的法子嗎,這次災是否嚴重,各位心中可是知曉,若是知曉,你們竟然不就事論事,找出解決法子,而是就此事誰人上奏皇上的事上吵來吵去,統。”

說完便是將冷哼一聲,指著奏章道:“這封奏章,便是那豫王上奏給朕的,提到梁州多雨,幾乎年年水患泛濫,而且今年天降大雨,豫王恐再生洪水,多次向工部提及,修筑堤壩之事,可是工部屢屢回復便是此事須上奏之后,在所定奪,可是直至洪水再次來襲,也未曾收到回復,故而此番才給朕上奏,再次提及此事。”

這邊工部尚書聽的腦袋上面冷汗直掉,這奏章,竟然是這豫王上奏皇上的,怎麼可能呢,當初挪用戶部救災款項的時候,太子殿下已經言明,此事本就不會有事,那豫王的奏章本就到不了皇上的案前。

可是此刻,為何現在皇上手里會拿著那豫王的奏章,此事太子那邊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工部尚書腦子此刻完全不夠用了,聽方才這齊國公的意思,這太子到底是什麼意思。

“李尚書,你說是怎麼回事啊。”皇上冷笑著看向工部尚書。

工部尚書頭皮直炸,雖然哆哆嗦嗦的,可還是拼命狡辯起來:“皇上,臣,臣豈敢忤逆皇上的意思,這件事,臣也不敢欺瞞豫王殿下啊,只是這封州距離那豫州山高路遠,定然是中間出了什麼岔子,才導致了今日的誤會……”

Advertisement

“哼。你好大的膽子。”皇上一甩袖子,“一個小小的工部尚書,竟然就敢對朕的圣旨瞞不下,誰給你的膽量,還是你背后有人指使。”

這工部尚書雖然此刻形勢危急,可是對于太子的毒他焉能不知道,不到最后一刻,萬不能將太子供出來,太子樹大深,豈能輕易絆倒,此刻齊尚書也在殿上,說錯了話,日后怕是自己的日子就走到頭了。

百忙之中,還是朝一旁的齊國公投去了求救的目,齊尚書此刻也是眉心深簇,沒想到這件事,竟然會到這般地步,可惡,這豫王這個老匹夫,竟然還有這麼一手,此刻這工部尚書還算機靈,來了一招緩兵之計。

“稟皇上,這李尚書似乎說的也有道理,此等大事,想來李尚書不敢欺瞞皇上的。”

這齊國公思量再三,終于還是大著膽子開口了,“而且這豫王此番剿匪的事,也是形勢復雜,如今匪患還未弄清楚,所以老臣以為,這件事,還需細細查探之后,才能知曉。”

這個回答真是太巧妙了,雖然只是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可是聽在皇上的耳朵里面,可就大不相同了,這是朝廷的黨爭啊。

歷來黨爭之事,都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好似這次邊地忽然就鬧起了匪患的事,皇上一直懷疑和朝廷之中的各方勢力有關,這件事,還沒弄清楚,就出了這等大事。

這工部尚書不過區區二品,在朝廷之中,本就算不得什麼,竟然也有這個膽子,欺上瞞下?

見皇上面變幻,但是眼中的怒氣已經緩和了不,齊國公提起的一顆心總算是緩緩的放了下來,至這工部尚書的命,今日算是保住了,至于其他的,只要假以時日,他自有能耐料理的跟自己預想的一樣。

果然,皇上思慮良久,終究還是閉目點了點頭:“齊國公的話,倒也是有幾分道理。”說完目看向跪在地上的工部尚書,繼續道,“不過這堤壩無法如期修繕,與你有直接的關系,無論中間出現了什麼紕,你都是難辭其咎。”

“是,是,皇上責罰的是。”工部尚書也是聽出了皇上語氣緩和了不,心里也是略略松了一口氣,連連告饒。

“來人,先將工部尚書押大牢,待事查請之后,再做定奪。”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