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再沉默的江東

《三國之暴君顏良》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再沉默的江東

(連續六天三更了,今日三更送到,求幾張月票)丹徒,吳侯府。

森嚴的大堂中,八支巨大的火把將整個大堂照得耀如白晝。

映照下,那碧眼紫髯的年輕人,正手托著額頭,指尖有節奏的輕輕敲擊著案幾,目不轉睛的盯著案幾上的那一封帛書。

他就是孫權,江東新的主人。

腳步聲響起,門外的親軍趨步,拱手道:“稟主公,周都督和子布先生到了,正在外候見。”

“請他們進來吧。”孫權隻微擺了擺手。

片刻之後,一名中年文士,還有一名年輕俊的武將並肩,齊聲拜見孫權。

孫權沉靜的臉上馬上浮現出幾分和藹的笑容,點頭還禮,請那二人座。

主臣坐定,孫權尚未言時,那年輕俊的武將,便拱手道:“主公連夜招我等前來,想來必有要之事。”

孫權點頭道:“公瑾所言不錯,南良剛剛派使者前來,這是他的親筆信,你二人也看一看吧。”

侍從遂將書帛傳下,周瑜和張昭分別看過,二人神微微有異,彼此換了一個眼神。

“這良好大的口氣,竟想和我們聯手瓜分荊州。”

周瑜的言語中,似乎有幾分不屑。

孫權笑道:“是啊,這良不過占了一郡之地,就敢覬覦荊州,剛開始時我還真有點吃驚,不過那個伊機伯口若懸河,分析了一大通的利害關係,倒讓我有點心。”

“主公莫非已經允諾了此事?”張昭顯得有點張。

孫權搖了搖頭,“如此大事,豈能輕易就做決定,我之所以召你們前來,正是想聽聽你們的看法。”

“昭以為主公萬不可答應那良。”孫權話音方落,張昭不表示了反對。

孫權把目轉向了張昭,問他為何不讚同。

Advertisement

張昭朗聲道:“良有吞並荊州之心,卻又力不從心,所以才會聯合我江東,想借我們出兵,分劉表的兵馬,他才好從中漁利,主公豈能上了他的當。”

一語,卻將孫權點醒,不連連點頭。

張昭微捋白須,冷峻的神間,略有幾分自信得意。

這時,周瑜卻道:“良此舉,雖有借刀殺人之嫌,但黃祖乃我江東世仇,就算沒有良所邀,主公也當發兵攻殺黃祖,一可為先公報仇,二可樹立威名,江東人心臣服。”

周瑜慷慨一言後,孫權本是冷靜下去的表,馬上又興起來,點頭道:“公瑾所言,似乎也有道理。”

見得孫權傾向於周瑜,張昭的眼眸中掠過一不悅。

周瑜卻無視張昭,繼續傲然道:“換而言之,就算那讓那良得些漁利又如何,待得攻劉表之後,我軍再揮師北上,自可將良一舉平,從此全據荊州。”

聽著周瑜的豪言壯語,張昭卻冷笑了一聲。

周瑜俊的臉上掠過一,轉過頭來,冷冷問道:“瑜所說之話,不知子布覺得有何可笑。”

“公瑾啊,你有自信當然是好的,不過這良以區區一郡之力,是擊敗了十萬敵人的圍攻,此人的能耐可遠非劉表這等守之輩可比,你想張口間攻滅此人,又談何容易呢。”

宛城大勝,良的威名已遍傳天下,江東自然也有所聽聞。

孫權聽得張昭這番話,不也微微容。

周瑜的臉上,卻依舊自信從容,毫不為張昭之言所

他隻冷笑一聲,“良縱有幾分能耐又如何,縱橫江漢,靠的是強大的水軍,良在南逞狂便罷,若敢南下深長江,我江東水軍又豈是吃素的。”

周瑜的豪言壯語,隻把張昭嗆得無言以應。

Advertisement

這一場辯論,就此見得分曉。

孫權的碧眼流出笑容,欣然道:“黃祖乃我孫氏世仇,焉能不伐,如今我江東兵糧足,正是複仇之時,我已決意舉兵西進,此番定要攻破江夏,斬殺黃祖狗賊。”

孫權下了決心,周瑜神大振,張昭卻是有幾分不悅。

豪言之後,孫權卻又歎道:“伐黃祖是自然的,隻是一想到讓那良占了便宜,我這心裏邊就有點不是滋味。”

周瑜角微揚,浮現一冷笑,“主公莫憂,瑜有一計,管良占不得半點便宜。”

######去歲以來,南盆地在和平中迎來了第一個收。

新野的屯田大獲收,再加上諸縣收上來的糧賦,今秋的這場大收,使得良糧倉裏所積之糧,支以足持他的大軍一年所用。

三軍未,糧草先行,糧食的收,更令良可以無後顧之憂,放開手去攻取襄

秋收剛過,良暗中給各地駐軍下達命令,令諸將加訓練,各軍隨時待命。

這一個多月以來,良一直在偽裝傷,暗中準備南進的同時,明裏跟劉表禮尚往來,暗裏又給蔡玉屢賄錢財,而為了表示誠意,良還特意將劉表士兵一部分家屬送歸,以顯示友好。

良的諸般手段,漸漸的開始收獲效,劉表原先打算從江陵增兵襄的計劃,就此擱置,襄附近的荊州水軍,戒備也有所鬆懈。

劉表的放鬆警剔,給了良更多的信心,萬事俱備,隻欠一場東風。

而這場東風,便是江東孫氏。

劉表是有所放鬆,但襄那五百艘戰船,幾萬銳的水軍卻不是形同虛設。

陸上作戰,良可以不把荊州任何一將放在眼裏,但他卻不得不承,水軍作戰,自己的能力甚至還不及蔡瑁。

Advertisement

良所能依仗的,唯有甘寧的五千水軍,和那兩百艘戰船。

甘寧的水戰能力良是深信的,但那五千新訓未久的水軍士卒,良卻對他們沒有太多的信心。

以五千新訓的水軍,去對付劉表幾萬銳水軍,良自不能把攻下襄的關鍵,寄托在在這場把握不足的水戰上。

良唯有等。

十天之後,良終於等到了讓他興的消息。

孫權終於出兵了。

孫權親自坐鎮柴桑,以周瑜就前敵都督,兩萬水軍,七百餘艘大小戰艦,溯江而上,浩浩的殺奔夏口而去。

新野,右將軍府。

“孫權終於出兵了,的,等得老子屁都快磨出了繭,現下套子已經下好,劉表,就等著你往裏跳了。”

沉寂半年之久,機會終於到來,良一時也有點難抑興

諸將無不振,個個掌,不得立刻就殺奔襄,再痛痛快快的大戰一場。

中,許攸卻歎道:“主公,孫權出兵固然是個好消息,不過憾的是,老朽還有一件壞消息,恐怕要掃主公的興致了。”

良的眉頭頓時一皺,心中頓時有種不好的預

他卻一臉淡然,擺手道:“再壞的消息,還能壞過十萬大軍圍攻不,先生的細作打聽到了什麽,盡管說來。”

“咳咳,是這樣的,襄的細作回報,那孫權在出兵之前,大肆的在襄城中散播消息,說是已與主公結聯盟,約定共同出兵,瓜分荊州。現在襄,就連那三歲的小兒,也知道此事。”

此言一出,整個大堂中頓時雀無聲。

眾人高漲的緒,仿佛一瞬間被許攸裏的這瓢冷水澆滅。

良的眉頭暗凝,暗道江東果然不是劉表可比,孫權這碧眼兒竟是不但識破了計謀,而且還來了個將計就計。

看著沉默的眾文武,良卻突然哈哈一笑,笑的是何等的豪然,何等的狂放。

“不就是計策被識破了嘛,有什麽大不了的,當初十萬大軍圍攻時,本將都沒皺一下眉頭,何況於今日兵糧足,都給本將打起神來!”

良的自信與豪然,染了在場眾人,那沉寂下去的熱,漸又沸騰起來。

信心,再度重聚。

大堂之中,轉眼又喧囂起來,眾人都議論紛紛,你一言我一語,思考著對策。

良那刀鋒似的目投向了賈詡,大聲道:“文和先生,江東這可是不給你麵子,公然識破了你的計策,你若不想出一個反擊的計策,你的麵何在。”

良又把重擔在了賈詡頭上。

賈詡麵尷尬,額頭間也浸出幾滴汗珠,苦笑道:“這件事可不好辦啊,主公且容老朽想想。”

賈詡眼神中,著幾分難,看來這一次的局勢對他來說,也是相當的棘手。

良也沒催賈詡,目投向南方,心中暗暗道:“不就是道漢水麽,老子我就不信攻不過去……”

######戰再起,戰爭的雲,再次籠罩了荊襄大地。

黃昏日落,殘

蒼涼的古道上,兩個年輕人並肩而行。

前方不遠,玉帶般的漢水映眼簾。

兩人不約而同的停下了腳步。

“送君千裏,終須一別,好友,留步吧。”

“你當真下定決心了嗎?”

“青春有時,我不想再虛度年華,既有明主,自當出山。”

一陣沉默。

“若你如此決意,那我們今後就有可能為敵人。”

“果真如此,戰場之上,我不會留。”

“我也不會。”

言已盡,兩個年輕人拱手一別,然後沿著相反的方向,毫不猶豫的大步而去。

下,那兩道斜長的影越拉越遠。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三國之暴君良》還不錯的話,請粘以下網址分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b/2/2043/)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