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二百零七章 顏良出昏招了嗎?

《三國之暴君顏良》第二百零七章 顏良出昏招了嗎?

宛城,軍府。

良看著手中的那道報,眉頭凝了一線。

那是關於夏口城的最新戰況,盡管滿寵未曾向他發過一道求援信,但良卻令斥候時刻關注著南麵的戰況。

一旦夏口失陷,東吳的水軍就可以由漢水長驅北上,同劉琦的陸上軍隊聯手,對襄城形夾擊之勢。

無論如何,這都不是良想要看到的。

報中稱,周瑜的大軍已經把個夏口城,裏三圈外三圈的圍了鐵桶,五萬大軍更是狂攻十天不休。

所幸的是,滿寵不負所,頑強頂住了吳人的強攻,隻是他也付出了近千士卒死傷的代價。

滿寵,不愧是自己麾下最善守之將。

良在慶幸著擁有這員守城良將時,心中卻漸生憂。

周瑜那可不是一般的人,曾經曆史中,赤壁之戰後,以曹之強大,江陵城之堅不可摧,卻也生生的給他攻了下來。

而今自己的實力,遠不及當年曹,倘若再任由周瑜這麽狂攻下去,縱然有滿寵,夏口城隻怕也早晚要被攻破。

腳步聲響起,徐庶從外而,眉宇間也帶著幾分凝重。

“主公,斥候最新的報,袁譚的大軍已越過博城,前鋒距離宛城不過三十裏。”

徐庶將那報雙手奉上。

“這麽快。”

良心中微微吃了一驚。

報很詳細,堵那場大火,袁軍被燒死三千餘眾,撲滅大火之後,袁譚並未做太多的休整,反以張郃統帥六千騎兵為前驅,星夜南下攻取了博城。

良原想袁譚驚之後,至會花三五天安定軍心,自己也可趁機休整一下士卒,再往博一線設伏,以拖延袁軍南下。

袁譚的飛速進軍,顯然打破了良的計劃,如今北麵最後一城已失,南的核心宛城便將直接暴在袁軍的兵鋒之下。

Advertisement

“袁譚麾下有辛毗為做謀士,他恐怕是看出了我們的拖延戰,庶沒有想到這一點,是庶失策了。”徐庶自責道。

良卻擺手道:“元直何需自責,是本將有些小看了袁譚,這小子自己沒什麽本事,卻懂得用張郃和辛毗這等良將謀臣,看來躲躲閃閃終究不是辦法,是時候要跟袁譚正麵來一仗了。”

徐庶麵,“袁堵雖在堵折損了幾千兵馬,但兵馬依然數倍於我軍,正麵鋒恐怕殊為不易。”

“管他那許多,不正麵打一場,我們又焉能試出敵軍虛實,以為下一步的決戰做準備,這一仗是避不了的。”

良語氣決然,神剛毅。

徐庶也知其道理,遂也不再多言,那素來淡若的臉上,漸也籠罩了一層肅然凝重。

兩日後,良便留文聘率三千兵馬守宛城,自率文醜、呂玲綺等將,率九千步軍北往宛城二十裏迎擊袁軍。

先期抵達的張郃雖有六千騎,但他卻表現的很謹慎,並未輕易出擊,而是就地安營,直等到袁譚所率的步軍主力前來會合。

袁譚聞知良率軍前來迎戰,便以一腔複仇之心,隻留七千兵馬守營,自己盡起三萬大軍出擊。

這日午後,兩軍在淆水東岸相遇。

黑雲地,天地間一般抑。

嗚嗚嗚~~號角聲從北方傳來,悠遠而綿長,仿佛來自於地獄。

良緩緩仰起頭,但見一麵土黃的“袁”字大旗正從北麵低矮的山丘後升起,追隨在那大旗之後,則是無邊的槍戟森林。

那一無際的黑漆漆的寒刃,將本就沉的天空,映得愈加沉沉。

無邊的人,洶洶而來。

滾滾如浪的旗幟,接連天地,數萬人麻麻,擺出方圓百丈的軍陣,緩緩的推進而來。

Advertisement

地麵在隆隆的作響,飛鳥驚絕而起,不敢落地。

良吞了口唾沫,刀鋒似的目漸漸凝了一線。

袁軍的布陣,果然和他事先料想的一樣。

於最前方的是高可及人的大盾,那種蒙以皮革的木盾,縱然是天下間最強勁的弩箭也休想穿。

幾千黑的大盾齊刷刷的結列於前,如同魚鱗一般層次分明,形一道黑的巨牆,將後麵的袁軍保護。

而那一支支兩人多長的長戟,則從盾的隙中探出,麻麻的寒刃直指向前,森森如死神的獠牙。

戟手之後,五千弓弩手隨在後,左右兩翼,則是袁軍強大的騎兵。

三萬多袁軍步騎構的巨陣,便如一隻披負著堅甲的龐然巨一般,咆哮著,怒吼著,緩緩的向南推進。

如此軍陣,唯有一字可以形容——堅。

良遠觀著那龐然大,心中也不暗自唏噓,看來袁譚這小子擺出這麽一個鐵桶陣,分明是針對著他的元戎弩而來。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一溜再說吧。”

良未有一懼意,目中的肅殺之反而愈盛,他長刀向前微微劃下,下達了進攻的號令。

戰鼓聲隆隆響起,九千人的步騎大陣轟然而,迎著對麵那龐然大而去。

五百步……三百步……兩百步……兩座軍陣徐徐推進,相對近。

袁軍的大陣並未有任何異,依舊笨拙的如牛一般向前緩緩移

這看似有些保守的進攻方式,卻正好克製了良的長

敵方不破陣衝鋒,良的元戎連弩就無法派上用場,倘若就這樣九千人對三萬人捉對廝殺,袁軍正好就發揮了人數上的優勢。

良現在忽然會到了當年曹的難

渡之戰時,想必袁紹就是憑著十萬大軍的數量優勢,步步的向南推進,盡管曹費盡心思的小打小鬧,卻依然無法撼袁軍前進之勢。

Advertisement

如今的良,同樣麵對著這樣的境。

轉眼間,兩軍更近了幾十步。

良已不能再等,厲聲喝道:“速傳令給文子勤,本將命他率三千騎兵,迂回敵軍側翼,務必要擾敵陣。”

傳令急馳而去,不多時,藏於左翼的文醜率騎兵奔馳而去,繞往袁軍右翼而去。

文醜所率神行騎,乃銳中的銳。

三千騎兵如風而去,很快就繞至了袁軍右翼,挑著敵陣的神經。

中軍,袁譚見得文醜的旗號,俊朗的臉上頓恨

“文醜這個叛賊也在,若不是他,本將上回焉能敗於良之手,速傳令給張儁義,令他率騎兵出擊,務必要斬殺了那叛賊。”

袁譚恨意激下,做出了變陣出擊的決定。

旁邊隨軍的辛毗忙道:“文醜此來,必是想使我軍變陣,大公子切務上了此賊的上,一定要沉住氣才是。”

袁譚神一震,雖有一腔怒氣,但還是強行的製了下來。

半晌,袁譚咬牙切道:“罷了,就聽先生之計,先饒文醜此賊一命。”

袁軍並未變陣,三萬之眾依舊按既定的作戰計劃,浩浩的推進。

文醜幾番挑釁,眼見袁軍不上當,但不得不又饒往後翼,袁軍卻隻以強弓退文醜的騎兵,隻不肯主出擊。

眼見袁譚如此沉得住氣,良不到有些意外,心道:“這個袁譚果然不是劉表那倆犬子可比,到底還有幾分能耐,看來他這回是鐵了心要平推過來。”

“義兄。袁軍陣形不,再這麽等下去我軍便將陷不利,不若令小妹率重騎出擊,中央衝突,一舉衝垮敵陣。”

呂玲綺也看出了形勢不妙,慨然的請戰。

良卻冷靜道:“袁軍陣中,必然藏有強弓弩,我軍若以重騎衝擊,就要重蹈公孫瓚白馬義從覆沒的下場。”

說話間,兩軍已至百步。

呂玲綺見良不許出戰,便急切道:“若不以重騎出擊,兩軍一旦接戰,我軍就更無勝算,義兄,不能再猶豫了,得速做決斷啊。”

沒錯,是得速做決斷。

良劍眉一喝,高聲道:“傳令下去,全軍撤退。”

全軍撤退!?

呂玲綺大吃一驚,萬想不到自己這用兵如神的義兄,竟會突然做出這般大失章法之舉。

眼下兩軍鋒在即,不過相距百餘步,倘若全軍一撤,敵軍即刻就可以發全線追擊,那個時候陣形一,九千兵馬豈不轉眼就要土崩瓦解,任人宰割。

“義兄,臨陣撤兵實乃兵法大忌,我們……”

呂玲綺待勸時,良卻果斷的一擺手道:“沒時間再解釋,鳴金,撤兵!”

良不容分說的下達了撤軍的命令。

金聲齊鳴,九千將士正準備廝殺一場的將士們這是也蒙了頭,卻不想自家主將竟會在這關鍵的時候下令撤兵。

良卻管不得許多,已是撥馬先走。

主將一,其餘將士也不及多想,紛紛掉轉頭來向南撤退。

對麵的袁譚,眼瞧著良撤兵,不大喜,興道:“良此賊竟然此時撤兵,果真是天要滅他,速傳令下去,全軍開陣追擊。”

號令傳出,前排的盾陣轟然開裂,其後的上萬袁軍步兵,喊殺著洶湧而出,而那些弓弩手則連忙放箭,如雨的箭矢傾向南退的敵人。

兩翼,張郃得令,也急率騎兵殺出,追擊同時撤退的文醜軍。

九千軍將士風而退,後的箭矢如雨傾落,不多時便有幾百人不幸被中。

而三萬袁軍則如虎狼一般,窮追不舍,越迫越近。

轉眼間,良已撤出三裏之遠,眼前忽然多出了一條長達百餘丈,一步之寬的壑。

所幸這條莫名而現的壑並不算寬,慌張撤至的軍將士一步便躍了過去。

而縱馬飛躍壑的良,卻勒馬轉,拖刀麵向了追來的洶洶之敵,眉宇間漸幾分詭

不多時間,九千部下已盡數越過壑,其後追至的袁軍人,已近幾十步外。

呂玲綺見良駐馬不走,不又是吃了一驚,急是縱馬上前,大道:“義兄,敵人大軍將至,你怎還在此,快撤吧。”

良卻將義妹的勸說當作耳旁風,巍然的麵對著洶洶而來的敵,毫無一

一聲冷笑後,他擺手喝道:“時機已至,給本將放火!”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三國之暴君良》還不錯的話,請粘以下網址分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b/2/2043/)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