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八百七十一章 死刑通知書

《三國之暴君顏良》第八百七十一章 死刑通知書

(求月票啊,都尉拜謝)

司馬懿想從良這裏來討便宜,良給他的回複,卻是宣告給司馬氏下了死刑通知。

一騎楚騎飛奔出鄴城,很快就將良肅殺的聖旨,發往了晉

城中,司馬懿還在的等著良的回複。

司馬懿對於自己開出的條件,還是很有信心的,他在自己的親筆修書中,詳細的闡述了九品人製的優點,他覺得憑著自己的文采,必可說良。

而且,這九品人製能助良贏得河北世族,乃至天下世族的歸心。

在司馬懿看來,當初良為了針對劉備的九品人製,方才推出了科舉製與之抗衡,如今劉備的覆滅已經在眼前,良理應當認清現實,用更有利於他統治的九品人製,來代替科舉製才是。

司馬懿相信,以良的眼,應當能看到九品人製的切實好

但司馬懿卻不知,良的眼,遠超乎他想象的遠,良看到的不僅僅是眼前的十幾年,更是之後的百年千年。

司馬懿滿懷信心的等著良的回複時,最後,他卻等來了良的一紙通碟。

當司馬懿拿到那道聖旨時,整個人都驚怔在了原地,雙手甚至還微微栗,眼眸中充滿了驚疑與茫然。

“怎麽可能,九品人製有這麽大的好,這姓的為何會拒絕?”司馬懿驚得喃喃自語,無法理解。

司馬朗也是滿腹驚疑,以他兄弟二人的才智,皆是無法理解良的思維方式。

不過,司馬朗很快鎮定了下來,慌道:“仲達啊,這個良真是瘋了,眼下他口口聲聲要滅咱們司馬家,咱們該怎麽辦才好?”

司馬懿按下了對良的驚疑,開始思索起眼下的所麵臨的境。

劉備那頭是不能發兵去救的,無論發多兵,河北平原上都會被楚國無盡的兵所淹沒。

Advertisement

唯今之計,唯有保存實力,到時憑借並州的山險,以抵良的進攻。

畢竟,並州不比冀州,此間西有黃河,東有太行,表裏山河,險峻之極。

司馬懿相信,隻要他有足夠的兵力,扼守住並州各險要,良縱有十倍大軍,也休想攻並州。

問題卻是,司馬懿手中僅有三萬兵馬,何以自保。

對於司馬懿來說,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擴充兵力,可是,並州乃貧瘠之地,糧草不,人丁不旺,又如何擴充兵力呢?

司馬懿來回踱步,陷了沉思之中。

最後,他來到了地圖前,仔細的審視著並州外的勢力布局。

冥思苦想之下,司馬懿眼眸驀的一亮,臉上閃過興,似乎已是想到了破解眼前困局之策。

驀然回首,司馬懿的臉上,已是恢複了那沉靜的自信。

“大哥,煩勞你速速收拾金銀財貨,替我遠走一趟吧。”司馬懿道。

遠走一趟?

司馬朗一怔,茫然道:“仲達,你要我去哪裏?”

“鮮卑!”司馬懿抬手一指地圖,斬釘截鐵道。

鮮卑?

司馬朗目投向地圖,在那並州以北的塞外廣闊草原上,標寫著數鮮卑部放牧名稱,他猛然之間,似乎明白了什麽。

“鮮卑部族雄踞塞北,近年來那鮮卑王軻比能,連年征戰,統一了鮮卑數部,使鮮卑族的實力大增,有這樣一支強大的近鄰在,咱們焉能不為我所用呢。”

司馬懿滔滔不絕,臉上浮現出了詭之笑。

“仲達,你的意思,莫非是要我出使鮮卑,結好那軻比能,讓他幫我們抗擊良嗎?”司馬朗驚喜的問道。

司馬懿微微點頭,得意道:“姓的素來仇視胡虜,南匈奴和西羌的覆沒,就是最好的例證,倘若拿下並州,將來必會對鮮卑用兵。大哥此番北去,就是要向那軻比能曉以利害,促使他和我們結盟,一旦良敢犯並州,咱們便可引鮮卑塞,助我們抵賊。”

Advertisement

司馬懿洋洋灑灑一番話,道出了他的計策。

司馬朗聽得越發興,仿佛也看到了希神頓時大振。

片刻,司馬朗卻又麵,“仲達此計雖妙,然鮮卑畢竟是胡虜,倘若引其大舉塞,進中原,隻怕會將來為大禍啊。”

“大哥你多慮了。”司馬懿卻冷笑一聲,不以為然道:“胡虜愚蠢,所圖者無非是利也,隻要我們拿得好,胡人盡可我為所用,卻形不禍端。”

司馬懿極是自信,仿佛把胡人看得極為徹,儼然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司馬朗雖為兄長,但卻自問智謀遠不及自己的弟弟,眼見司馬懿這般有信心,司馬朗便覺自己的顧慮,乃是多餘的,憂慮之心遂消。

司馬朗便欣然道:“既然仲達你這麽有信心,為兄更有何疑,好,我這就去準備,不曰就出使鮮卑。”

司馬朗拱手而去。

司馬懿送兄長到空門,目送司馬朗離去,抬頭仰萬裏晴空,他的臉上,悄然浮現一抹自信的冷笑。

……

鄴城。

寒冬已遠,天氣漸暖,一早起來,園中的樹枝,已是出了新綠。

良不得不承認,劉備這廝很是很,單以河北三州之地,就能修起如此恢宏的園來,當真是不簡單。

隻可惜,劉備勞民傷財,給自己修建的園子,如今卻隻能供玩。

良信步走在前邊,一麵欣賞著初春的園景,一麵傾聽著龐統、法正等大臣,跟在後匯報外之事。

“司馬懿收到了陛下的警告後,已在並州大肆擴充軍隊,看樣子是試圖頑抗陛下天威。而且,晉方麵的細作還傳回報,稱司馬懿的兄長,近曰攜帶著大量的財貨,出塞去往了鮮卑,其目的很可能是想結連鮮卑王軻比能。”

Advertisement

聽得法正的匯報,良停下了腳步,轉過來時,英武的臉上已浮現怒的殺機。

“司馬懿這小子也給劉備帶壞了,竟然敢結連鮮卑,哼,看來朕是想不屠盡司馬氏一族也不行了。”

良素來最恨勾結胡族,當年的劉璋和曹丕,之所死得慘烈無比,很大的程度上,也是因為良恨極他的勾結胡族。

如今司馬懿不知輕重,為了自保,也勾結起了鮮卑,這無疑就令本就對司馬懿不報好良更添恨意。

“繼續說下去吧。”良擺了擺手,轉繼續欣賞園景。

龐統便接著道:“據巨鹿郡細作發回的報,諸葛亮已功逃回了漢國,並且重新獲得了劉備的重用,隻不過其雙已斷,如今已經了殘廢。”

諸葛亮果然還活著,這廝來真是頑強。

良本心生厭惡,但聽得諸葛亮已斷,了殘廢時,卻又有種說不出的痛快。

很顯然,諸葛亮的雙,是因為當初從道出逃時,被塌下的土石砸斷。

而事後良推測,地道之所以會塌,多半是因為鄧艾的騎兵,正好奉自己的命令,從地道上方經過。

這也就是說,自己的這道命令,無意中卻斷了諸葛亮的雙

諸葛亮這廝把曹仁當作餌,犧牲了兩萬漢軍士卒的姓命,給自己製造道出道的機會,今他雙被砸斷,也算是對他的報應了。

“諸葛亮被砸斷沒什麽稀奇,朕倒是奇怪,諸葛亮損兵折將,丟了鄴城,犯了如此大錯,劉備竟然還能重用他,劉備腦袋莫非是被門給夾了嗎?”

龐統微微一笑,歎道:“孔明能仍劉備重用,這多半要歸功於他那張三寸不爛之舌,據細作的報,諸葛亮見到劉備之後,似乎是把鄴城失陷的罪責,統統都推在了曹仁上,再加上他斷了兩條,極是慘烈,劉備因此才相信了他。”

原來如此。

良想起曾經的曆史中,街亭之戰的失利,明明是諸葛亮不會用人,再加上諸葛亮對街亭地形不了解,得馬謖不得不違背他的命令,最終苦戰失敗。

可以說,北伐的失利的責任,完全都在諸葛亮的上,可事後,諸葛亮卻把最大的責任,統統都推在了馬謖上,一刀斬了這位年輕英才,讓馬謖做了北伐失敗的替罪羔羊。

那麽,如今諸葛亮把鄴城失陷的責任,推在曹仁上,也就是理之中的理了。

反正曹仁和那兩萬漢軍已亡,死無對證之下,諸葛亮說什麽,劉備都隻能相信。

“諸葛亮這個人啊,朕都不知怎麽評價他了,朕隻能說,他跟劉備真是臭味相投。”慨道。

這時,法正進言道:“諸葛亮雖然屢敗,但是他的智謀確實了得,劉備若依舊重用他,對我軍而言,確實會造一定的威脅。臣倒有一計,或可讓那諸葛亮難一下。”

能讓諸葛亮難,這世上,還有什麽比這更讓良高興的。

“孝直有何計策,說來聽聽。”良頓時便起了興趣。

法正捋須胡須,不不慢的笑道:“那諸葛亮的後母,不是已為咱們所擒嗎,陛下何不令其母修書一封,招諸葛亮前來鄴城,到時看那諸葛亮該怎麽辦。”(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三國之暴君良》還不錯的話,請粘以下網址分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b/2/2043/)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