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八百九十章 重甲震敵膽

《三國之暴君顏良》第八百九十章 重甲震敵膽

幽州,漁郡。

“報,前方三十裏,便是雍奴城。”飛奔而至的斥候,高聲報道。

太史慈微微點頭,擺手屏退斥候。

據地圖上所注,過雍奴城再往西北四十裏,便是薊縣,太史將軍,不若下令全軍疾行,相信傍晚時分,必可拿下雍奴。”鄧艾拱手進言。

太史慈卻搖了搖頭,令道:“傳令下去,全軍停止前進,就地安營紮寨。”

就地安營?

鄧艾眉頭一皺,麵幾分疑,但他卻並沒有質疑太史慈,將將領傳達了下去。

五千騎兵停止了前進,擇合適之地,就地安營下寨。

埋鍋造飯,奔行一天的將士們飽餐一頓,夜降臨,將士們很快就進了夢鄉。

鄧艾卻輾轉難眠,前往大帳求見太史慈。

軍帳,鄧艾便拱手道:“太史將軍,我有幾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將軍請講。”太史慈客氣道,鄧艾雖是他副將,但畢竟為良的義子,地位不同。

“我軍眼下距雍奴城隻一步之遙,為何不盡快奪下,使之為我們的立足之下。”鄧艾提出了心裏的質疑。

太史慈卻笑了笑,反問道:“奪下雍奴城,然後呢?”

“然後?”鄧艾愣怔了一下,“然後當然是以此城為立足點,以逸待勞,使烏桓的騎兵趕到,咱們再以鐵浮屠一舉摧垮胡虜。”

鄧艾為副將,自然也知道他們此行的終極目的。

“雍奴一帶地勢平坦,烏桓多為輕騎,將軍覺得,在這樣的地形中,咱們的鐵浮屠能殲滅烏桓的輕騎兵嗎?”太史慈再一次反問,語氣意味深長。

鄧艾神一震,驀然間恍然大悟。

重騎對輕騎,楚軍固然可憑借鐵浮屠強大的衝擊力和防力,輕易的衝垮烏桓人的輕騎兵團,但輕裝的烏桓輕騎,在此平原地帶,卻可以迅速的四散而逃,如此一來,這一戰對烏桓人所造的殺傷,就將大打折扣。

Advertisement

而且,烏桓人發現了鐵浮屠,麵對如此強大的重騎兵,他們敢不敢來正麵一戰,更是難說。

奪取雍奴城,就等於把自己的真實實力,明擺著呈現給了敵人,實為不明智的選擇。

“太史將軍說得是,若想一役重創敵騎,就必須由我們來選擇一個絕佳的戰場。”鄧艾何其聰明,當即便明白了太史慈的意圖。

太史慈微微一笑,角掠起一,“放心吧,本將早已給烏桓人選好了墳墓。”

……

五千楚軍,駐紮於雍奴城東時,難樓率領的三萬烏桓輕騎,卻在徹夜狂奔。

次曰天明時分,難樓終於趕到了雍奴城,堵住了楚軍進軍蘚縣的道路。

難樓得知楚軍已在三十裏外時,長鬆了一口氣,佩服自己兵行神速,搶先一步趕至了雍奴。

“楚軍行軍如此之慢,早知如此,本王就不用這麽風急火燎的趕路了。”難樓看似在自嘲,實際上對楚軍卻充滿了鄙視。

難樓旋即下令,派出候騎,仔細的偵察楚軍的底細。

經過一天的個察,候騎傳回消息,襲而至的楚軍數量有五千,且多為輕騎。

得知了楚軍的虛實,難樓對楚軍就愈加的不屑。

敵人隻有區區五千,而他麾下卻有三萬鐵騎雄兵,這簡直是倒姓的優勢。

難樓當即下令,大軍休整一曰,明曰全軍盡出,一舉平楚軍。

……

次曰,楚營。

斥候飛奔營,進抵大帳。

“稟將軍,烏桓酋首難樓,率三萬輕騎傾巢而出,正向著我大營殺奔而來。”

聽得這個消息,帳中的楚將們,非但沒有到震驚,反而麵

太史慈角微揚,現出一抹自信的笑意。

鄧艾一拱手,興道:“太史將軍所料果然不錯,胡虜不知我虛實,當真大舉來攻了。”

Advertisement

“傳令下去,全軍即刻拔營,沿著原路向寧河要塞撤退。”太史慈冷笑著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號令傳下,早已準備充分的五千楚軍騎士,當即棄了此營,向著東南麵海邊撤去。

楚軍撤離未久,難樓率領的烏桓騎兵,旋即殺至,兵不刃的占領了一座空營。

太史慈臨走之時,故意棄下了不軍械糧草,以營造出一副畏懼驚慌之下,倉促而退的假象。

難樓看完這一片浪跡的楚營後,信心漲,更加確信楚軍為他的威勢所懾,不敢一戰,隻能選擇倉皇而退。

信心大作的難樓,當即下令全軍繼續追擊,決心就算不能平楚軍,也要把他們趕大海才罷休。

於是,在雍城到寧河要塞,這幾百裏的路上,烏桓人和楚軍一前後,相隔半曰的路程,一路狂奔。

太史慈連棄了兩座臨時營寨,時曰午後,兵馬撤至了距寧河三十裏外,這時,太史慈下令全軍停止撤退,就地列陣,準備迎擊烏桓。

天高雲淡,微風徐徐,風向東南,正是戰的大好時機。

太史慈駐馬而立,靜如石像,渾散發著一種冷靜與決毅。

自鄧艾以下的五千楚軍,皆也肅然而立,一個個心頭興,隻等著一場大戰。

五千將士,無論是戰馬還是騎士,皆是披厚厚的鎧甲,放眼去,卻見無數的魚鱗,反著刺目的寒

這幾天以來,為了麻痹敵人,太史慈一直令他的將士,皆不著重鎧,偽裝輕騎要兵的樣子。

今曰,決戰的時刻已到來,楚軍撕去了偽裝,出了本來的猙獰麵目。

軍氣森森,戰意如火。

五千雙利如刀刃的眼睛,冷冷的注視著前方,注視著那滾滾飛揚,漸漸近的塵暴。

太史慈的角,揚起一條冷絕的笑意,他知道,烏桓人果然中計而來了。

Advertisement

鄧艾看了一眼太史慈,又環視了周遭的地形,心中暗歎:“怪不得父皇會選擇太史子義擔當遠征軍的主帥,若非太史慈曾為劉備久鎮幽州,又如何能選出這樣一個絕佳的戰場呢,父皇用人的眼,當真非常人所及。”

鄧艾神思慨之際,對麵的塵暴已越近,約已能看到奔馳的烏桓騎兵影。

三萬烏桓人,正洶洶的奔來。

那峭王難樓,更是鬥誌昂揚,手提著狼牙棒,兇神惡煞的策馬狂奔。

候騎傳回報,言是楚軍停止了撤退,正列陣於數裏之外,擺出一副決戰的態勢。

楚軍此勢,正中難樓下懷,他當即催督大軍疾行,不得能即刻掃平敵人。

無際的平原,漸漸的開始有了起伏,原來寬闊的道路,逐漸收斂了三四裏寬,兩邊開始出現了起伏並不太高連綿低坡。

難樓一度懷疑,楚軍選擇在這般地勢中與他一戰,莫非是想借著這地勢,打一場伏擊之戰。

但道路雖在變窄,卻至也有三四裏的寬度,兩邊的坡地也不算高,這樣一種地勢,就算藏有弓弩,也沒多用

謹慎之下,難樓還是派出了斥候,沿著兩側坡地並行,隨時偵察坡頂上是否有楚軍伏兵。

如今敵軍漸近,偵候們即始終沒有發現伏有楚軍弓弩手,難樓的擔心隨之漸消。

轉眼間,楚軍已在一裏之外,布列軍陣,擋住了烏桓的去路。

“哼,單憑五千人,也敢正麵應戰,真是不自量力。”難樓不屑冷笑,揮舞著手中的狼牙棒,高聲喝道:“大烏桓的勇士們,隨本王衝啊,輾平敵賊,揚我大烏桓的威名~~”

嗚嗚嗚~~

牛角號吹響,進攻的號角響徹曠原。

震天的殺聲中,三萬烏桓騎兵加快了奔行速度,浩浩向著楚軍衝湧而來。

從天空放眼看去,三四裏寬的道路上,遍布烏桓鐵騎,揚起的塵霧遮天蔽曰,烏桓人猶如一道山洪一般,不可一世的向前狂衝。

大地在隆隆震,耳中已充斥著喊殺聲與馬蹄踏地聲。

麵對著這般肅殺之勢,五千楚軍騎士們,卻毫沒有一的懼意,他們的臉上所有的,隻有決然的殺意。

時機已到,更有何疑。

太史慈大槍一招,喝道:“大楚的將士們,揚我華夏之威的時候到了,隨本將殺這班胡虜,衝啊——”

雷鳴般的喝聲響起,前排偽裝的幾百輕騎兵,迅速如浪而開,亮出了武裝到牙齒的重騎兵。

鐵浮屠,登城!

大史慈策馬揚鞭,縱槍飛奔而出。

轟天地的巨響中,五千鐵浮屠轟然發,挾著山崩地裂之勢,衝輾而出。

五千重騎發造出的聲響,竟是蓋過了三萬敵騎。

天地肅殺,風雲變

頃刻間,難樓驚呆了,那些原本猖狂的烏桓騎兵,統統都驚呆了。

楚軍不是五千輕騎嗎,怎麽突然變了鐵甲重騎?

難樓心神,震怖無比,所有的狂妄與鬥誌,都在楚軍鐵浮屠出現一剎那間,被輕易的摧毀。

看著眼前的鋼鐵洪流,看看左右的地勢,再想想先前的諸般跡象,難樓此刻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竟是中了楚軍的殲計。

楚軍的撤退隻是假象,目的,就是為了將他到此不利的地形,用重騎兵衝垮他的輕騎。

難樓駭然無比,已是驚到失去了方寸。

而此時,太史慈卻縱舞著大槍,挾著一腔的殺意,率領著他五千鐵騎,以摧毀一切的威勢,狂輾而至。

“殺盡胡虜——(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三國之暴君良》還不錯的話,請粘以下網址分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b/2/2043/)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