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八百九十二章 十路齊攻,震傻劉備

《三國之暴君顏良》第八百九十二章 十路齊攻,震傻劉備

良命太史慈殺敗烏桓騎兵後,改道殺奔遼西,為的就是威脅烏桓人的老巢,迫塌頓率軍撤離易京,趕往老巢救火。

今太史慈的捷報雖尚未送抵,但烏桓人忽然匆匆離開易京,這般反常的舉,已足以令良得出太史慈已勝的判斷。

“烏桓人一走,易京兵力空虛,陛下,該是我們大舉用兵的時候了。”龐統拱手正道。

良把釣竿往地上一扔,豪然令道:“速傳朕的旨意,召集眾將往帳議事。”

南岸這邊,良戰意狂燃,北岸的易京中,劉備卻是惶恐難安。

塌頓不辭而別的消息,如同給了他當頭一棒,令劉備頭暈目眩,險些就昏將過去。

慘敗的消息,就夠劉備的了,眼下烏桓人一走,豈不是更是雪上加霜。

“塌頓急急而去,必是收到了戰敗的消息,以為楚軍要攻打遼西,所以才趕著北歸,去救他的老巢。”諸葛亮深邃的說道。

劉備心頭又是一震,他這才知道,良是計中有計,如今這一計使塌頓離開易京,卻是要給他來個釜底薪。

劉備不及多想,急是策馬出城,北狂奔,試圖追趕上塌頓。

狂追出十餘裏,劉備終於是趕上了烏桓的隊伍。

見得那塌頓,劉備大道:“大單於,你這是要去哪裏,為何不和朕打招呼就獨自行。”

塌頓一見劉備追來,本就布的臉,愈加的沉。

“遼西為楚軍所威脅,本單於當然是趕回老家保護我烏桓族人。”塌頓沒好氣的答道。

劉備急道:“此乃賊殲計,就是為了使大單於離開易京,那賊才好趁虛進攻易京啊,大單於萬不可中了那賊的殲計。”

“本單於隻知道老家有危,必須去救,管他是不是賊的殲計。”塌頓鐵了心要走,本無視劉備的解釋。

Advertisement

劉備這下就急了,苦著臉道:“咱們事先可是有盟約,大單於答應了要助朕守易京,如今大單於若違約而去,豈不是陷朕於孤軍戰的絕境。”

“你還好意思說,本單於就是為了幫你抗敵,白白的損失了幾萬烏桓勇士,我才不管什麽盟約不盟約,你自己看著辦好了。”

塌頓魯無比的嗆了劉備一番,再懶得理他,撥馬向北急疾而去。

烏桓人狂奔而行,從劉備的邊馳過,馬蹄掀起的灰塵,撲了劉備滿臉。

劉備隻能尷尬的定在那裏,眼睜睜的看著一眾烏桓人揚長而走,留給他的隻有滿頭的塵土。

失神半晌,烏桓人的影已是遠去,劉備恨恨的把塌頓大罵了一番,方才失魂落魄的回往了易京。

此時,漁大敗的消息,早已遍傳全軍,那四萬烏合之眾的漢軍,轉眼已是人心惶惶,不安。

烏桓人在這個時候的離去,更讓這些鬥誌低靡的漢軍,倍打擊,他們隻覺自己已是陷了孤軍戰的境地,一個個的惶恐不已。

劉備回往易京,一再的安眾將士,卻也無濟於事,流言與恐怖,正如瘟疫一般,瘋狂的在漢營中傳染。

劉備無可奈何,諸葛亮也黔驢技窮,沒了半點轍。

漢軍上下,一片的恐慌。

而在這時,易水南岸的楚營中,卻是鬥誌高昂,戰意狂燃。

遠征軍漁大勝的消息,令二十五萬大楚將士振難當,每一個人都躍躍試,恨不得爭立功勳。

良召集眾將,當場便宣布了發總攻的旨意。

午後時分,二十五萬飽餐的將士,紛紛的出營,如一條條的河流,向著易水邊岸湧去。

岸邊,上千道木筏已就緒,諸員大將指揮著諸路兵馬,登上木筏,準備發一場全麵的渡河作戰。

Advertisement

坐著赤兔馬,腰懸著倚天劍,如鐵塔般一般屹立在河灘上,掃視著沿河一線,他無窮無盡的將士。

獵獵的殺意,在良的臉上,瘋狂的流轉。

已久,良馬鞭一揚,高喝一聲:“傳朕旨意,全軍渡河,給朕夷平易京!”

咚咚咚~~

的戰鼓聲衝天而起,無數麵令旗如風而,嘹亮的號角聲,震破了天際。

從西東到,綿連十餘裏的河岸邊,千筏齊出,二十餘萬大軍同時發了渡河強攻之戰。

從空中俯視下去,麻麻的楚軍,鋪天蓋地的向著北岸湧去,易水幾為之覆蓋,雄心壯誌的喊殺聲,竟將濤濤的水聲淹沒。

楚軍,十路齊渡!

易京城中,劉備和他的大臣們,尚在為烏桓軍隊的離去,到手足無措。

諾大的金殿中,彌漫著無比焦慮的氣氛。

“報~~”驚慌的聲中,斥候飛奔殿,“啟稟陛下,南麵楚軍傾巢而出,正分十路向北岸急渡。”

劉備大驚失,在場包括諸葛亮等眾臣,無不驚恐錯愕。

不及多想,劉備急出皇宮,奔往易京南門,眾臣隨之跟隨而至。

登南門,舉目遠,果然是綿延十餘裏的易水上,楚國的戰旗飛舞如風,數還清有的木筏飛馳向北岸。

那震天的鼓聲,那凜烈的殺聲,那肅厲的號角聲,深深的刺激著漢國君臣驚的心靈。

“快,快發兵,給朕擋住楚賊~~”驚恐的劉備,歇廝底裏的大

號令傳下,漢將們從驚恐中清醒,張繡、韓猛、郝昭等漢將,紛紛殺了易京圍壕,率領著幾恨漢軍奔赴北岸。

易京正對的北岸,新降的大將徐晃,屹立於筏頭,催督著他麾下的將士,急疾如風。

岸邊,張繡率領著不足三千的漢軍,倉促的趕到了岸邊,甚至來不及列陣,便胡的向水中近的楚軍放箭。

Advertisement

“舉盾,給本將加速前進!”徐晃厲聲吼,揮舞著手中戰斧,擋下如蝗而至的箭雨。

當先的兩百道木筏上,敢死的陷陣楚卒們,急將手中的大盾高高舉起,結了一麵麵甲之壁,頂著傾落的箭雨,勇敢的疾馳。

一百步……

五十步……

二十步……

徐晃所在的木筏,第一個衝至了北岸,徐晃將大斧舞在鐵幕,開一條道路,掩護筏上的士卒,高舉著大盾跳上河灘。

漢軍的箭矢集的來,卻盡皆徐晃擋開,三十餘名楚軍順利的登上北岸河河灘,迅速的結了盾陣,屹立不,辟出了一道登陸場。

接著,後麵的木筏相繼衝上河灘,越來越多的楚兵,源源不斷的上岸,加到盾陣來,將灘頭的登陸陣地越擴越大。

張繡雖是及時趕至了岸邊,但無奈他的兵馬太,且並無騎兵可以衝破楚軍,盡管他竭盡了全力,卻仍無法阻擋十倍楚軍的強行登岸。

徐晃登岸未久,正麵一裏多寬的河灘,已為楚軍突破,不多時間,便有近萬名楚軍衝上了易水北岸。

“大楚的勇士們,衝啊,夷平易京——”徐晃狂吼如獅,舞著戰斧當先衝出。

登岸的楚軍洶洶向著,如虎狼一般衝向漢軍。

徐晃一馬當先,手中戰斧橫掃而出,以開山之勢,將三名驚慌的漢兵斬飛。

漫天的飛舞中,徐晃傾盡全力,狂殺如瘋,仿佛要複仇一般,報複當曰劉備把他當作棄子一般,拋棄在安國城之仇。

三四千驚心魄的漢軍,阻擋不了楚軍登岸,眼下又如何能擋得住楚軍的全力衝擊。

沿岸一線的漢軍,頃刻間土崩瓦解,被衝得肢離破碎,鬼哭狼嚎的四散奔逃。

“站住,不許退,敢逃者,立斬不赦!”張繡橫槍大吼,試圖阻擋潰敗之勢。

然而,到了這般地步,張繡即使親斬數人,也扼止不住這決堤般的潰敗。

不僅是張繡的陣地,其餘韓猛、郝昭所部,也皆為十倍兵力優勢的楚軍擊潰,易水北岸的陣地全線失守,幾萬號恐慌的漢軍,隻顧抱頭鼠竄。

張繡擋不住這敗勢,無奈之下,也隻有隨著敗軍,棄卻了河岸,向著北邊的易京壘防線撤去。

看似不可逾越的易水,一個時辰之,便為楚軍攻破。

千上萬的楚軍,相繼過河,不到半曰的時間,便有十五萬人過河。

良也駕過河,將自己的帳,安在了易水北岸,將象征皇帝尊嚴的傘蓋,高高的樹在了北岸。

渡河未久,良便趁著這勁,下旨全麵向著易京防線進攻。

洶洶如如的楚軍,以高昂的鬥誌,向著易京勇衝殺。

易京城頭上,劉備都看得傻眼了,眼見楚軍輕易渡江河,輕鬆的將自己的兵馬擊潰,劉備的鬥誌幾乎被摧殘一空。

第二天的進攻,各種營壘不斷傳來求救的急報,每隔半個時辰,都會有一營壘失陷的噩報傳來。

兵微將寡的漢軍,幾乎不堪一擊,那心構建的易京重重防線,竟如敗絮一般被楚軍一層層的衝破。

眼看著楚軍向著易京主城迅速近,劉備的鬥誌,終於是垮了,他再也無法支撐下去,當即決定帶著自己的老婆孩子,向薊縣撤逃。

“陛下,易京一失,大漢國將危在旦昔,陛下不能撤啊~~”諸葛亮苦苦的相勸,甚至還拉住了劉備的袖。

劉備卻將諸葛亮的手掙開,沉聲道:“誰說朕要棄守易京了,朕現在就下旨,命丞相你率軍堅守易京,朕這是要趕往薊縣去招兵買馬,很快就會回來增援丞相。”

劉備說著,甩了諸葛亮,慌張的爬上戰馬,頭也不回的向著北麵奔去。(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三國之暴君良》還不錯的話,請粘以下網址分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b/2/2043/)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