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古代當賢圣 第199章 我真是個天才

《回到古代當賢圣》第199章 我真是個天才

 之后的幾天,蕭文便和冒頓談起了更多的細節。

 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蕭文還給冒頓提出了許多看起來像是振興商業,但最后都會便宜蕭文的東西。

 例如,通過大力打擊匈奴草原上的馬匪,以此來確保來往商賈安全,以刺激更多的商賈前來匈奴。

 可實際上,這卻是在便宜了大漢。

 畢竟漠南的馬匪了這麼多,云中城也能減許多防務上的力。

 這也變相等于冒頓為云中提供保護。

 同時,蕭文還建議在今后,讓冒頓從每年的貿易收中,拿出一部分來,為匈奴國的道路修建提供資金。

 “我們諸夏民族的先賢管仲曾經說過,想要富,先修路。所以,如果王子想要讓國家富裕起來,修路是勢在必行的。”

 “真的是這樣嗎?管仲真的有說過這話?”冒頓有些困

 因為儒家祖師爺孔子曾經說過: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因此,管仲在儒家的士人里面,評價還算可以。

 他在游歷南方的時候,也曾經看過《管子》。在《管子》似乎并沒有這句話。

 “有的有的。畢竟儒家對于與商業有關的東西,其實刪減了很多。可我信奉的雜家,卻還保留了一些未刪減的

 。等哪天有空,我一定送王子你一本沒(tian)有(jia)刪(si)減(huo)的《管子》。”

Advertisement

 “既然如此,那冒頓就在這里先謝謝先生了。”冒頓拱手對蕭文道謝。

 只不過他不知道,蕭文之所以讓他修路,并不是真的想讓他富裕起來。

 而是他想著,如果哪一天漢國想要攻打匈奴的話,那這條路完全可以被大漢軍隊所利用。

 而大漢想要在未來控制匈奴,也簡單了許多。

 “嘿嘿!我真是個天才。”蕭文心里得意洋洋地想道。

 ……

 就像俗話“有錢能使磨推鬼”說的那樣,在財富的力量下,人們是可以獲得強大力量的。

 因此,幾天以后,當蕭文準備回國時,冒頓就集結了一個萬騎的兵力,和準備好回國的蕭文一起南下。

 “看到了嗎?先生我隨便皮子,這群匈奴人就派出了一個萬騎送先生我回國。”因為有著一個匈奴萬騎的保護,如今的蕭文沒有了來時那種不安全

 此時的他,正躺在馬車里,懶洋洋地說道。

 “先生大才,學生佩服。只是不知道,學生什麼時候也能有先生這樣的本事。”諸葛亮在一旁說道。

 “你又不是游士,自然要從軍

 功手,提升地位。蘇秦張儀那種縱橫之,你還沒有必要學。”蕭文揮揮手,說道。

 他的因材施教,不僅是據學生們的天賦,同樣也會據他們的份地位進行選擇。

 像諸葛亮,雖然他也有著皮子玩縱橫家的天賦,而這個世界也正于四分五裂,作一團的狀態。

Advertisement

 但這個世界的漢國,并沒有像前世已經,于法制崩壞的邊緣。

 軍功選爵制度,決定了除非像蕭文一樣的外國移民外,本土百姓無法通過軍功外的方式晉升。

 因此,按照蕭文的規劃,諸葛亮整個人生的前三分之一時間,都要學習軍事指揮學說。

 等將他培養拿破侖時期都屬于合格的軍,并積累了足夠的功勛后,快可以轉到文系統,為封疆大吏后,才準備學習如何治理國家。

 否則,前期學習這個,對諸葛亮來說也是浪費時間。

 聽了蕭文一點沒有破壞這個規劃打算的意思,諸葛亮只能悻悻地離開了馬車。

 與此同時,他也拿起了掌柜的賬本,閱讀起這次的收益。

 這次來到匈奴,雖然因為冒頓結婚的原因,蕭文給了整整一百斤的鹽作為禮

 但是剩下的兩百斤,卻也賣了一個好價錢

 。

 其中,有一百斤的鹽,被蕭文以一斤一頭牛的價格,換來了整整一百頭牛。

 另外一百斤鹽,蕭文將它們換了羊

 因為冬天羊要過冬,所以匈奴人并沒有給蕭文一個便宜價格。一斤的鹽,才能換兩百斤的羊

 掌柜告訴蕭文,如果在夏天過來和牧民們貿易,用一斤鹽完全可以換到兩千斤的羊

 不過蕭文沒有在意。畢竟自己的鹽也不是什麼貴價玩意。

Advertisement

 它們本來就是隴西之,那些無人問津的毒鹽提純后的玩意。單斤本甚至比一斤羊還低。

 可以說,這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一斤鹽能夠換兩百斤的羊,那一百斤鹽自然就能換到兩萬斤的羊

 兩萬斤雖然聽起來很多,可如果換算現代的單位,那就是十噸。

 因此,蕭文并不擔心運輸問題。

 更何況,他還有一百頭牛。

 平均下來,每十頭牛拉一噸的羊,每頭牛拉一百公斤的羊,這本不是問題。

 只不過為了減牛在路上掉膘的問題。蕭文還是讓人把馬車拆了,用多余的木料制作更多馬車。

 這些馬車的防護能和之前的馬車一個天一個地,可畢竟有冒頓保護自己,蕭文本不擔心沿途有

 哪個不長眼的馬賊敢對自己手。

 只是有一個小問題,草原上散養的牛不會拉車。

 它們極度的沒有組織,紀律,一會見到草就要啃幾口。一會站在原地不彈,用鞭子也一

 這下子,卻讓商隊的掌柜愁壞了。

 看著一頭被牧民們養的油的犍牛,把牛車拉的側翻之后,他就用袖子掩著臉,背過去,一籌莫展,非常的無奈。

 牛拉車還需要學習?這是蕭文問掌柜的話。結果被掌柜,孫尚香和楊修他們一起鄙視了。

 “又見何不食糜之輩,老夫回到長安,一定把這個問題問問犬子,如果他也是這樣的回答,老夫就會下狠手清理門戶。”掌柜沒有客氣地對吐槽起蕭文。

 不過商隊的護衛隊長是個人厚道,他給蕭文仔細講了牛的生活習

 原來,這個小牛犢子從落地,就需要跟在老牛的后面學習拉車,耕地,拉磨,各種工作技能。

 在老牛的潛移默化下,小牛犢長大以后,自然而然的也就學會了這些。

 草原上的牛沒有這些經歷,平時野慣了,頂多就在牧民的指揮下,朝著某個方向緩慢前進。

 現在要套上車子,肯定覺不舒服,能好好拉車才怪。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